2024年中考物理专题训练——热学实验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378623958 上传时间:2024-01-3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中考物理专题训练——热学实验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4年中考物理专题训练——热学实验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4年中考物理专题训练——热学实验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24年中考物理专题训练——热学实验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24年中考物理专题训练——热学实验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年中考物理专题训练——热学实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中考物理专题训练——热学实验(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年中考物理专题训练热学实验1小明利用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探究固体的熔化规律”。(1)安装器材时,先确定 (填“酒精灯”、“铁圈和石棉网”或“温度计”)的位置;(2)正确完成实验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该固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该固体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第5min时处于 (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某次实验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为 ;该物质熔化前(AB段)升温比熔化后(CD段)升温 (填“快”或“慢”);(3)实验结束后,小明试管中的固体换成水,加热足够长的时间,试管中的水 (填“会”或“不会”)沸腾。2小明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2、如图甲所示。 (1)将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加热的优点是 ;(2)图乙温度计的示数为 ;(3)由图像可知,BC段该物质处于 (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3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时,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分别加热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每隔一定的时间记录水和煤油升高的温度。加热时间0温度水353841444750煤油354147535965(1)在此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比较 (选填“加热时间”或“液体升高温度”)来知道水和煤油吸收热量多少;(2)正确组装好器材后,给水和煤油加热,当温度达到35时开始计时,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将数

3、据记入表中。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图象,请在图丙中补画出煤油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 )由图象可知,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 吸收的热量多。进一步分析图象发现:质量一定的水吸收的热量与升高温度的比值是相等的;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上述比值大小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3)小明在原实验装置上进行两处改动来比较酒精和煤油的热值大小,需要的两处改动是:将烧杯中的煤油换成质量 的水;在两个酒精灯中分别放入 ,燃烧完后哪个装置中水的温度高就说明该装置燃料的热值大。4某小组在实验室探究水的沸腾特点的实验时,采用完全相同的装置加热质量不同的水,如图甲、乙所示。

4、通过实验,该小组绘制了水温随加热时间变化的AB图线如图丙所示。(1)由实验可知,该实验室所在地点的大气压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2)由实验可知,水沸腾时要持续吸热,但温度 ;(3)分析甲、乙两个装置烧杯中水的多少可知,图丙中 (选填“A”或“B”)图线反映的是甲实验装置的实验结果;(4)我们的暖气中都用水来做传热介质,是因为 。5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水的沸腾现象。(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图甲的 (选填“A”或“B”);(2)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水沸点是 ;(3)水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丙中 (选填“A”或“B”);(4)若要缩短

5、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请写出一种可行的办法 。6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情况”的实验中:(1)应量取质量 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绘制的温度-时间关系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2)从开始加热到t1时刻,甲、乙吸收热量的关系Q甲 Q乙,甲、乙两种液体比热容大小关系c甲 c乙;(3)要想使两种液体升温一样快,应该减少 液体的质量。7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两组同学在相同的环境中,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分别进行实验,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如图乙所示的a、b两个图象。(1)实验时,应按照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安装器材更合理;(2)水

6、的沸点为 ,在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 ,由此可判断出当时实验室的大气压 1个标准大气压;(3)两组同学的实验中,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所用的时间相同,则他们所用水的质量大小关系为 。8小明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1)将少量碎冰放入试管中,加热前温度计如图甲所示,该示数为 ,采用这种加热方式的好处是 ;(2)图乙是小明绘制的温度一时间关系图像。分析图像可知:冰在第2min时的内能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6min时的内能;冰的熔化特点是: ;(3)当试管中的冰完全熔化后,发现无论怎样继续加热,试管中的水都不会沸腾,原因是 ;请设计一种可以使试管中的水沸腾的方

7、案: 。(写出一种即可)9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做“比较不同物质吸热情况”实验的装置,使用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入质量相等的A、B两种液体,并用相同的装置加热。(1)如图乙所示为B液体在第2分钟时温度计的示数,其示数为 ;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可通过 来比较;(2)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分析数据可知,质量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在吸收相同热量时, (选填“A”或“B”)升高的温度较高; (选填“A”或“B”)的吸热能力强;(3)停止加热后, (选填“A”或“B”)物质的温度下降得快;此过程中A和B的内能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分析表格数据可知,升高相同温度时, 物质吸收的热量更多, 物

8、质更适合做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液。(均选填“A”或“B”)加热时间012345A液体的温度101418222630B液体的温度101834425010物理学习小组在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时,装置如图所示。(1)安装实验器材应按照 (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2)在水温升高到85后,每隔1min读取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并持续一段时间。将所得数据记录在如下表格中。由实验可知:水沸腾时需要 ,且温度 ;时间/min0123456789101112温度/85868890929496989898989898(3)在本次实验中,水的沸点是 ,由此可知当地大气压 (选填“高

9、于”“低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4)初步得出结论后,等水温降至85以下后,另一位同学继续利用该装置再次进行实验,并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从两次实验的图像中可看出,水从85加热至刚沸腾时,所用时间不同,原因可能是水的 不同。11如图甲所示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1)实验装置中有一处明显的操作错误是 。(2)调整后开始实验,当水温达到92时开始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如图乙所示温度计示数为 ,此时水是否沸腾?答: 。(3)根据记录的数值,绘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可知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是 。12为了比较水和煤

10、油的吸热能力,进行了如下的实验:(1)提出问题:同样的日照条件,为什么不同物质的温度不一样呢?(2)设计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除了图中所给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 ;(3)进行实验,该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其中存在错误的是 A在两个同样的试管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B用温度计测量这两种液体的初温,发现温度计示数相同C把两个试管同时放入同一烧杯中加热(如图所示),且加热相同的时间D用温度计测出两种液体的末温,发现两温度计的示数不相同(4)数据分析:改正错误后,下图是该兴趣小组绘制的“吸收热量时间”和“温度时间”图像,能正确描述这两种液体真实情况的图像是 ABCD(5)在标准大气

11、压下,水、煤油的沸点分别为100、90。如图所示烧杯中的水已沸腾,则两试管中液体的沸腾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水、煤油都沸腾B水、煤油都不沸腾C水沸腾,煤油不沸腾D水不沸腾,煤油沸腾13如图甲,在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中,用相同的加热器分别给水和煤油加热。(1)实验时要求两烧杯内水与煤油的初温相同、 相等;(2)在实验中,由于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不能直接测出,因此使用了两个完全相同的加热器,保证相同时间内不同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故只用比较 就可以比较不同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这种研究方法是 法;(3)分析图乙可知, 的吸热能力更强。(选填“甲”或“乙”)14某小组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

12、规律”实验中,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烧杯中装的液体是水。(1)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读数为 ;(2)如图丙是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曲线。由图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 (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3)25min后继续加热足够长的时间,试管中的水 (选填“能”或“不能”)沸腾;(4)该小组同学认为实验过程中加热时间太长,为了缩短加热时间,你的建议是: 。15小明利用图 装置探究“物质吸热规律”。取水和酒精放入两个相同的容器中,用相同电热器分别对它们加热,实验数据如下表:加热时间 t/min01234567水的温度 t/6064687276808488酒精的温度 t/60

13、67747878787878(1)容器中的水和酒精应控制 相同;(2)实验通过 来比较吸收热量的多少。(3)分析数据可知: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 ;(4)小明认为同样加热 7min,水升温 28,酒精升温 18,所以水的比热容小于酒精。该结论与课本比热容表的数据不符,原因是 。16如图甲所示是厦门中学生助手“探究水和色拉油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物质质量m/g初温t1/加热时间t/min末温t2/水20020645色拉油20020675(1)请指出图甲实验装置中的错误之处是 ;(2)实验时,玻璃杯中应分别加入初温和 相等的水和色拉油;(3)实验中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是通过 来反映的;(4)用相同的酒精灯火焰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某时刻的温度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 ,上表记录了实验过程中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