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北京西城区高一(上)期末历史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七彩****3 文档编号:378621664 上传时间:2024-01-31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686.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北京西城区高一(上)期末历史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4北京西城区高一(上)期末历史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4北京西城区高一(上)期末历史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4北京西城区高一(上)期末历史试卷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4北京西城区高一(上)期末历史试卷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北京西城区高一(上)期末历史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北京西城区高一(上)期末历史试卷及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1页/共9页 2024北京西城高一(上)期末 历 史 2024.1 本试卷共10页,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40题,每题1.5分,共6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三星堆青铜器在合金成分、铸造方法和装饰工艺上,均表现出与中原地区商文化青铜器基本一致的趋势,但器物种类、器形、纹饰等又与中原地区同时期青铜器风格迥异。这体现了中华文明 A.源远流长 B.多元一体 C.领域广泛 D.影响深远 2.周幽王宠爱褒姒,废掉了原配申后及其子宜臼的太子位,而以褒姒及其子取而

2、代之。被废的宜臼不得已出奔其母舅之国申国。公元前 771年,申侯联合犬戎攻杀幽王于骊山下。据此,西周灭亡的原因之一在于周幽王 A.实行内外服制 B.推行了分封制 C.破坏了宗法制 D.强化礼乐制度 3.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针对礼崩乐坏、社会动荡的形势,就伦理和政治重建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其思想的核心是 A.仁 B.道 C.非攻 D.重法 4.右图为秦朝官僚机构示意图,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中央行政体系以皇权为中心 出现了为皇帝所掌握的中朝 九卿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郡县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命 A.B.C.D.5.公元前 113年,汉武帝下令“悉禁郡国毋铸钱,专令上林三官铸”,废除了景帝以来的郡国铸币制

3、度,规定“天下非三官钱不得行”。这一措施 A.促进了经济恢复 B.降低了铸币质量 C.解决了王国问题 D.强化了经济控制 6.东汉后期统治黑暗,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社会矛盾日益激化,最终爆发了 A.陈胜、吴广起义 B.黄巾起义 C.黄巢起义 D.李自成起义 7.魏晋玄学的主流是崇尚虚无,因而其时的文学艺术更重视“风神”“神韵”。“以形写神”“传神写照”的美学主张就是在这样的思想氛围中诞生的,其提出者是 A.王羲之 B.祖冲之 C.顾恺之 D.吴道子 8.北朝文学作品木兰辞中有“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其中“天子”与“可汗”的称谓反映了 A.民

4、族文化的交融 B.各族的政治隔阂 C.北方的政局动荡 D.南北政权的对峙 第2页/共9页 9.右侧是一本隋唐史著作的目录(部分),下列该书其他章节的标题中,最适宜第七章的是 A.三百年分裂后的重新统一 B.经营西域和安抚吐蕃 C.宽容而灿烂的精神世界 D.玄宗改革与中古贵族政治的终结 10.唐德宗时,“(杨)炎建议作 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横线上应填入 A.租调制 B.助役法 C.行省制 D.两税法 11.隋唐时期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大多属名门望族;到了宋代,应试者“家不尚谱牒,身不重乡贯”。据此可知,宋代科举制 A.降低了官员的政治素质 B.铲除了特权阶层的根基 C.增

5、加了人才录取的途径 D.推动了门第观念的淡化 12.欧阳修归田录记载:“(通判)尝与知州争权,每云:我是监郡,朝廷使我监汝。举动为其所制(太祖下诏)凡文书非与长吏(指知州)同签书者,所在不得承受施行。”这体现了当时 通判与知州彼此制约 朝廷加强中央集权 行政效率得到了提高 崇文抑武之风盛行 A.B.C.D.13.整个城市分为南北两城:北为皇城,是中央官署所在地、契丹贵族的集居区;南是汉城,居住的是非契丹族的汉人和其他民族的居民。材料描述的应是 A.辽上京 B.西夏兴庆府 C.金中都 D.元大都 14.金代北京路地区地处北方农牧交错地带。为了加强对新占领地区的统治,金代将上京路大量女真猛安谋克迁

6、往该地区,并种植粟、菽、黍、麦等作物。可见,金代 A.进入了鼎盛发展时期 B.违背了因地制宜的原则 C.固守本民族管理制度 D.推动了这一地区的开发 15.右图为某同学绘制的元朝地理方位示意图。下列对边疆地区采取的措施,对应正确的是 A.由宣政院管理 B.设西域都护府 C.派遣驻藏大臣 D.设澎湖巡检司 16.在什刹海西海北岸的汇通祠内,设有元大都水系设计者郭守敬的纪念馆。他还编定了 A.授时历 B.梦溪笔谈 C.千金方 D.齐民要术 17.“西洋之迹,著自郑和总率巨百艘,发自福州五虎门,维艄挂席,际天而行。”以下关于郑和下西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此开始了中国与欧洲间的贸易往来 B.是世界

7、史上规模空前的远洋航行 C.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倭寇对中国的入侵 D.促进了美洲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18.阳明心学主张“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认为求“理”不在“格物”,而在“致知”,提出“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据此可知,王守仁 A.否定传统的伦理道德 B.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 C.主张应向外探究万物 D.提倡工商皆本的理念 19.康乾时期,清朝在台湾设府、与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册封西藏宗教领袖达赖和班禅等。这些措施的深远意义在于 第七章 西行求法运动和佛教的本土化 绚烂的文化和艺术 唐诗的世界 科技发达的时代 第八章 亚洲历史图景中的安史之乱 第3页/共9页 A.解

8、决了明朝遗留的海防问题 B.首创了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 C.克服了清朝初年的统治危机 D.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 20.“中国之近代史始于南京,终于南京。”与之对应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南京条约的签订 南京大屠杀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渡江战役的胜利 A.B.C.D.21.有学者提出,太平天国史研究应“注重其推动历史的作用”。其作用包括 将资政新篇付诸实践 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引起政治和权力结构的变化 A.B.C.D.22.“况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

9、”此言论出现于 A.18 世纪 60 年代 B.19 世纪 60 年代 C.19 世纪 90 年代 D.20 世纪 20 年代 23.以下摘录自 1883 年光绪帝给广西巡抚的奏折朱批:保护刘永福自属正论。至红江通商,以北岸全归中国,亦中肯綮。法越订约久矣,越虽称藩,实同自主。中国以安边为重,不肯轻起衅端也。其内容反映了晚清时期 西南边疆遭遇危机 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宗藩关系逐渐解体 国家积极开拓疆域 A.B.C.D.24.虽然无法阻止中国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渊,但它所展现的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使外国列强认识到“瓜分一事,实为下策”。这评价的是 A.白莲教大起义 B.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C.

10、义和团运动 D.护国战争 25.清人仲芳在庚子记事中说:“东交民巷一带遵照所订条约,俱划归洋人地界,不许华人在附近地区住居。各国修盖兵房、使馆,四周修筑炮台,而我国若许衙署、民房,皆被占去拆毁矣。”其中的“条约”指的是 A.天津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6.关于辛亥革命,以下史实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四川保路运动引发武昌起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全国性政党中国同盟会建立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A.B.C.D.27.根据下表的统计数据,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时间 我国近代工业企业数量 资本总额 工人总数 1913 年 698 家 33082 万元 27 万人 1920 年

11、 1759 家 50062 万元 56 万人 A.清政府放宽了民间办厂的限制 B.民众的日常生活出现了新气象 C.国家统一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D.近代民族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第4页/共9页 28.右图油画作品再现了一次会议的历史瞬间: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 13 位代表正在登船,远处东方的曙光暗喻了革命曙光的显现。该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古田会议 D.中共七大 29.某同学计划假期走访博物馆或纪念馆,搜集“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的相关资料。以下他应参观的是 A.井冈山革命博物馆 B.“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C.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 D.刘邓大军渡黄河纪念馆 30.下列史料,

12、出现于全民族抗战时期的是 A.“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B.“一切经验都证明下述两种观点的不对:一种是中国必亡论,一种是中国速胜论”C.“半殖民地的中国,应该以国民革命运动为中心工作,以解除内外压迫”D.“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互相结合起来”31.以下是某历史学习小组搜集的中国近代史拓展阅读书籍,想深入了解抗日战争敌后战场的抗战,可翻阅 A.第二条战线 B.血战台儿庄 C.长沙会战 D.百团大出击 32.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以下史实可用来说明此观点的是 中国战场协助并积极配合盟军的作战 中国积极倡导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中国

13、远征军入缅作战并打通滇缅公路 中国派出十几万名劳工前往欧洲前线 A.B.C.D.33.1945 年 9 月,国民党当局秘密印发蒋介石在 1933 年“围剿”红军时编的剿匪手本。10 月 13 日,蒋介石密令各战区司令长官,遵照其手本“督励所属,努力进剿,迅速完成任务”。这表明 A.皖南事变难以避免 B.国民党坚持内战的方针 C.全面内战就此爆发 D.重庆谈判没有达成协定 34.1948年 4月 30日,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中提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这一主张 A.正式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B.反

14、映了中共工作重心的转移 C.意在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准备 D.确立了完整的政治制度体系 35.下图是 1953 年人民日报刊载的一组漫画。其反映的历史事件 A.保卫了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 B.直接促成了与苏联等国的建交 C.实践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D.推动了中美两国关系的正常化 36.中共八大的举行,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取得初步成果。大会宣布,党和人民面临的主要任务是 A.“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B.“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D.“实现四个现代化”第5页/共9页 37.右图为 19781984 年我

15、国粮食总产量折线图。产生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土地法大纲的颁布 B.大规模三线建设的开展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国家全面取消了农业税 38.“明艳紫荆风中争胜,找对了路径,花瓣开得繁盛”是纪念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歌曲中的一句歌词。其中,“找对了路径”是指 A.改革开放 B.“一国两制”C.“九二共识”D.区域自治 39.2017 年,中共十九大在北京召开。大会指出:“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由此得出,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 A.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B.正处于并将长期

16、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新阶段 40.2023 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在全球范围内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规模、形成 3000多个合作项目、为沿线国家创造 42万个工作岗位,世界银行统计“一带一路”中长期看将帮助全球近4000 万人摆脱贫困。这说明该倡议 A.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 B.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 C.推动了地区热点问题的彻底解决 D.拓宽了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合作领域 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3题,共40分。41.(12 分)历史上的杭州 材料一 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杭州市余杭区,1936年首次发现,2019 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古城概况 古城距今 53004300年,由宫城、内城和外城组成。内城面积约 300万平方米,有宫殿区、王陵区、仓储区和作坊区的考古遗迹;外城约 630 万平方米。墓葬玉器 城内外祭坛上权贵们的墓地里,随葬着数十件至数百件数量不等制作精美的玉器,包括祭祀神灵用的玉琮、玉璧和象征军事指挥权的玉钺。这和其他随葬品较少的普通墓葬对比鲜明。水利工程 古城外围延绵 20余千米的水利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