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北京燕山区初三(上)期末化学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七彩****3 文档编号:378621591 上传时间:2024-01-31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578.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北京燕山区初三(上)期末化学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24北京燕山区初三(上)期末化学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24北京燕山区初三(上)期末化学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24北京燕山区初三(上)期末化学试卷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24北京燕山区初三(上)期末化学试卷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北京燕山区初三(上)期末化学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北京燕山区初三(上)期末化学试卷及答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1页/共19页 2024 北京燕山初三(上)期末 化 学 2024 年年 1 月月 考生须考生须知知 1本试卷共本试卷共 8 页,共两部分,页,共两部分,37 道小题,满分道小题,满分 70 分。考试时间分。考试时间 70 分钟。分钟。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画图题用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画图题用 2B 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作答。可

2、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Ca 40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本部分共 25 题,每题题,每题 1 分,共分,共 25 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项。1.垃圾分类人人有责。废弃的易拉罐和塑料瓶属于 A.可回收物 B.其他垃圾 C.厨余垃圾 D.有害垃圾 2.下列生活中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矿泉水 B.食醋 C.干冰 D.加碘食盐 3.空气的成分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A.21%B.78%C.0.03%D.0.94%4.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3、 A.PM10 B.二氧化硫 C.一氧化碳 D.氮气 5.空气的成分中,能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 A.2O B.稀有气体 C.2CO D.2N 6.下列符号能表示两个氢原子的是 A.2H B.22H C.2H D.2H+7.我国在部分地区启动了“酱油加铁”工程。这里的“铁”是指 A.元素 B.单质 C.原子 D.分子 8.下列安全图标中,表示“禁止燃放鞭炮”的是 A.B.C.D.9.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Si B.Al C.O D.Fe 第2页/共19页 10.下列物质中,含金属元素的是 A.NO B.()2Ca OH C.2Cl D.24H SO 11.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4、的是 A.铁丝 B.木炭 C.蜡烛 D.红磷 12.常用于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是 A.量筒 B.试管 C.烧杯 D.水槽 1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B.C.D.14.如图所示为简易净水器,其中可吸附杂质、除去臭味的是 A.小卵石 B.石英砂 C.活性炭 D.蓬松棉 15.尿素CO(NH2)2是农业上常使用的一种化肥。CO(NH2)2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 A.C B.O C.N D.H 16.生产生活中离不开能源。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煤 B.石油 C.酒精 D.天然气 17.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223OHCuCO,受热易分解。下列物质不可能是其分解产物的是 A.2H

5、O B.CuO C.2CO D.2SO 18.下列灭火措施对应的灭火原理正确的是 选项 灭火措施 灭火原理 A 用干粉灭火器扑灭燃着的家具 降低可燃物着火点 B 将蜡烛吹灭 隔绝空气 C 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 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第3页/共19页 D 将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扑灭森林火灾 移除可燃物 A.A B.B C.C D.D 19.我国神舟载人飞船供氧系统中含有下列物质,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O2 B.CO2 C.NaOH D.Na2CO3 20.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氧气用于炼钢 B.石墨用于制铅笔芯 C.酒精用作燃料 D.氮气用作保护气 21.用下图装置验证

6、了空气中2O的含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红磷的作用是消耗氧气 B.实验前需要检查装置气密性 C.最终量筒中的液面约降至 80mL 刻度线处 D.红磷熄灭、集气瓶冷却至室温后再打开止水夹 22.碳-14 常用于测定古生物化石的年代。碳-14原子的原子核内含有 6个质子和 8个中子,则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2 B.6 C.8 D.14 23.硅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下列有关硅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为 14 B.属于非金属元素 C.元素符号为 Si D.相对原子质量为 28.09g 24.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合理的是 A.CO和 CO2化学性质不同一分子种类不同 B.干冰升

7、华一分子体积变大 C.走过花圃闻到花香一分子在不断运动 D.一滴水中大约有 1.671021个水分子一分子很小 25.下列关于222COO2CO+点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表示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 B.该反应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第4页/共19页 C.参加反应的 CO与2O的质量比为 21 D.参加反应的 CO与生成的2CO的分子个数比为 11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生活现象解释 26.生活中处处有化学。(1)为增加鱼缸内的溶氧量,常向鱼缸内加入少量双氧水,缓慢产生2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27.减少2CO的排放

8、和增加2CO的吸收与转化是实现“低碳”的重要途径。(1)碳达峰中的“碳”是指 (填字母序号)。A.碳单质 B.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2)减少向大气中排放2CO是为了减缓_效应。(3)一种“碳封存”技术采用的方法是将2CO加压打入深海海水中,此过程中2CO发生的变化是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4)减少2CO排放:使用氢能源能有效减少2CO的排放。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28.美丽的溶洞是石灰岩(主要含3CaCO)被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1)3CaC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请列出计算式并求出结果)。(2)溶洞形成过程的反应之一是()3232CaCOXH O=Ca HCO+,请写出 X的化

9、学式_。科普阅读理解 29.阅读下面科普短文。甲醛(化学式 HCHO)是主要的室内空气污染物之一,它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能溶于水的气体。室内甲醛主要来源于建筑材料、家具、各种黏合剂涂料和合成纺织品等。室内甲醛的释放量与温度、湿度和家具数量等有关。科研人员通过实验研究了室内甲醛的释放量与温度的关系,结果如图 1。目前常用的甲醛去除方法主要有自然通风法、活性炭吸附法、植物净化法和光催化氧化法等。光催化氧化法去除甲醛,是在光触媒做催化剂和光照的条件下,甲醛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从而达到去除室内甲醛的目的。科研人员通过实验比较了两种不同的光触媒去除甲醛的效果,结果如图 2。第5页/共1

10、9页 只要有装修材料在,甲醛就会源源不断的释放,它的释放期限可以达到 3-15 年之久,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未来会有更好的方法去除甲醛,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健康环保。(原文作者何刘洁、曹静等,有删改)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甲醛(化学式 HCHO)中氢元素和碳元素的质量比是_。(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甲醛有刺激性气味”属于甲醛的化学性质。_;对普通家庭而言,开窗通风是去除室内甲醛简单有效的方法。_。(3)利用光催化氧化法可去除甲醛,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由图 2可知,除甲醛的效果比较好的光触媒是_。(填 A或 B)(5)由图 1可知,在实验研究的温度范围内

11、,其它条件相同时,室内甲醛的释放量与温度的关系是_。生产实际分析 30.硅(Si)是制造芯片的基体材料,工业上用石英砂(主要成分是 SiO2)制取硅的主要流程如下:已知:i 中反应为2SiO+2C高温2CO+Si;石英砂和粗硅中的杂质均不参与反应。(1)i 中反应前需将石英砂和焦炭粉碎,目的是_。(2)ii 中参与反应的单质有_。(3)iii 中的反应还生成了 HCl,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1.煤的气化和液化是目前实现煤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之一。以煤为原料合成甲醇(3CH OH)的流程如下:(1)汽化炉内主要反应为:221500CH OCOH+,该反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 的物质的化学式是_。

12、第6页/共19页 (2)合成塔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方框内另一种反应物的微粒示意图为_(填字母序号)A B C 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基本实验及其原理分析 32.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的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1)a 仪器名称_。收集氧气可以选用 C,原因是_。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 CO2,发生装置应选用_,收集用_,CO2的验满方法为_。33.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 40;红磷的着火点为 240。(1)通入2O前,白磷均不燃烧;通入2O后,_中白磷燃烧(填“甲”或“乙”)。(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3、.该实验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与2O接触 B.该实验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C.若将甲中的白磷换成红磷,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D.若将乙中的白磷换成红磷,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与2O接触 34.某小组进行了下列三个实验。(1)实验 1:点燃蜡烛后,电子秤示数逐渐减小。蜡烛减小的质量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燃烧后生成物的总质量。第7页/共19页 (2)实验 2:用玻璃杯迅速扣住燃烧的蜡烛,并使杯口始终浸没在水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A.可观察到蜡烛熄灭 B.最终杯中液面高于碗中液面 C.该方法能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3)实验 3:向盛有2CO的软塑料

14、瓶中倒入三分之一体积的澄清石灰水,旋紧瓶盖后振荡。补全观察到的现象:_,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_。35.用如图所示实验研究 CO2的性质,其中 a 为干燥的紫色石蕊小花,b 为湿润的紫色石蕊小花。(1)通入 CO2一段时间后,观察到_,证明 CO2可以与水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烧杯中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据此可以说明的 CO2的性质有_。科学探究 36.化学小组用下图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探究影响电解水反应快慢因素。第8页/共19页 【进行实验】(一)温度 20时,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组别 实验序号 液体种类 电压(V)时间(m

15、in)2H体积(mL)2O体积(mL)200mL 蒸馏水 2 45 0 0 200mL 蒸馏水 10 45 极少 极少 200mL 蒸馏水 16 45 5 2.5 200mL 蒸馏水0.8gNaOH 10 30 10 4.9 200mL 蒸馏水1.6gNaOH 10 2.6 10 4.9 200mL 蒸馏水3.2gNaOH 10 2.0 10 5.0(二)电压 6V时,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实验序号 液体种类 温度()时间(min)2H体积(mL)2O体积(mL)200mL 蒸馏水4g NaOH 15 54.0 20 10 200mL 蒸馏水10g NaOH 15 36.2 20

16、 10 200mL 蒸馏水4g NaOH 30 46.2 20 10 200mL 蒸馏水10g 30 t 20 10 第9页/共19页 NaOH【解释与结论】(1)能使带火星的木条重新燃烧的是_(填“a”或“b”)管内气体。(2)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3)实验组的目的是_。(4)对比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5)分析实验的数据,推测实验的时间 t 最有可能是 。A.35.4 B.37.8 C.50.2 D.55.6(6)表中部分数据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 21,从物质性质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填字母选项)A.氢气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 B.氧气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 C.相同条件下,氢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大于氧气 D.相同条件下,氧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大于氢气(7)通过以上三组实验得出,在本实验范围内影响电解水反应快慢的因素有_。实际应用定量计算 37.过氧化钠(22Na O)是潜艇中常用的供氧剂之一,供氧时发生的主要反应之一是:2222322Na O2CO2Na COO+=+若要制得 32g2O,计算参加反应的2CO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及结果)。第10页/共19页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