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山西省大学附中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七彩****3 文档编号:378621265 上传时间:2024-01-31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635.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2023学年山西省大学附中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2-2023学年山西省大学附中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2-2023学年山西省大学附中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2-2023学年山西省大学附中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2-2023学年山西省大学附中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年山西省大学附中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山西省大学附中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试题山西大学附中20222023 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中测试历史试题历史试题考试时间:考试时间:9090 分钟分钟满分:满分:100100 分分考查内容:中国古代史、世界近代史考查内容:中国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一、选择题(共一、选择题(共 48 分,每题分,每题 1.5 分)分)1据周礼记载,周代设有“典妇功”,掌管“典丝”“典臬(掌管麻草及制作麻布的材料)”“内司服”“缝人”“染人”五个部门,且明文规定编制,如“缝人”部门中相当于工头的“奄”为 2 名,“女御”8 名,有技术的“女工”80 名,干粗活的“奚”30 名。这一记载反映了周代A 妇女在生产中的主导地位B 纺织业对社会经济的贡献

2、大C 重视对手工业生产的管理D 手工业已出现新的经营方式2 周礼规定了王乘的五种车:玉路用于祭祀;金路用于会宾客、封赐同姓;象路用于上朝、封赐异姓;革路用于封赐守卫四方的诸侯;木路用于封赐九州外的蕃国。这反映了周代国家礼制A 贯穿了君权神授理念B 仪式程序极其繁琐C 有利于维护统治秩序D 历史影响较为深远3据考古发现,相隔 1500 多公里的三星堆、吴城两地,先秦古人在炼铸青铜器时竞采用同一地的金属原料,铸造技术也十分相似;而江西瑞昌铜山铜岭铜矿,是迄今发现的唯一一处商代采铜遗址,既可能曾向四川三星堆输送过炼铜矿石,也可能是商王室的御用铜矿。这表明先秦时期A 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B 政府全

3、面干预社会生产C 南北经济发展水平趋于一致D 存在区域经济文化交流4岳麓秦简记载了发生在秦王政十八年的识劫冤案,此案多次提到大夫沛把“稻田廿亩”作为私产直接分给了名叫识的“隶”,且得到当地官府的认可。里耶秦简又记载:“都乡黔首田启陵界中,一顷卌一亩,钱八十五。”上述记载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 基层治理成效显著B 民众地位得到提升C 土地制度践行实况D 国家实力逐渐增强5战国时期,“天下”主要对应“冠带之伦”的中原诸侯;秦始皇“尽并兼天下诸侯”后,“天下”的范围相应扩展至周边“四夷”所处的区域;汉武帝时期复“外攘四夷”,“天下”范围进一步扩展。“天下”范围的演变A 有助于华夏认同观念的增强B 消除了

4、国家分裂隐患C 保证了民众生产生活的稳定D 凸显了中原核心地位6东汉列侯分封的形式有徙封、复封等,如下表所示。该分封形式高三试题徙封朝廷将列侯从原封地迁徙至另外的封地,相应地,列侯的爵称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复封嗣子袭爵后,对嗣子之兄弟再进行的分封;诸侯王或列侯已获封爵,但由于某种原因而被免爵除国,之后朝廷再次恢复其爵土;王侯绝国后,由失国者的子孙或者其他亲族成员如兄弟、兄弟子、甚至叔伯等袭爵的分封A 承袭了宗法分封特点B 打破了郡国并行格局C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 成为门阀政治的先导7图 1 为魏晋时期的“烧烤”画像砖。据记载,“灸(烧烤)”本是游牧民族烹饪肉类的手法,“自泰始(西晋武帝同马炎的年

5、号)以来,中国尚之。贵人富室,必畜其器,吉享嘉宾,皆以为先”,灸肉成为魏晋时期上层贵族喜爱的一道美食。这说明图 1A 民族隔阂日渐消失B 民族交融得到发展C 中原民族出现异化D 华夏认同空前加强8图 2 是学者统计的唐代科举制下少数民族登科人数分布情况。这可用来说明唐代图 2A 国力盛衰影响登科数量B 庶族子弟入仕日益受阻C 进士科目考试难度最低D 制度建设推动文化认同9唐朝中央的最高监察机关御史台被人称为“人君耳目”。但御史纠弹正确与否,则又受到尚书左、右仆射和左、右丞的审查。旧唐书职官志在谈到仆射的职责时说:“御史纠劾不当,兼得弹之。”御史台与尚书省的这种关系反映出高三试题A 尚书省统辖御

6、史台B 御史台不能监察尚书省C 御史台与尚书省互相制约D 皇权受到相权牵制10唐代前期,租庸调制的主要纳税对象是农民,中后期的两税法不仅把几乎全国人户作为纳税对象,且规定“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据此可知,两税法A 减轻了农民纳税负担B 体现了税负公平原则C 抑制了土地兼并速度D 以人丁为主进行征税11宋代,朝廷曾提出“民不加赋而国用饶”,这一理念以不增加民众的赋税总额为前提,以政策鼓励新的经济增长进而带动财政收入的增加。1077 年,北宋税赋总收入 7070 万贯,其中农业税 2162万贯,工商税 4911 万贯。据此判断,这一时期A 商品经济已占主体B 国家干预经济效果显现C 小农生产持续

7、衰退D 重农抑商政策宣告破产12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 年)十二月,“京城河南草场遗火”,侍卫步军副都指挥使命令附近的殿前司虎翼军“以近便营兵救扑之”,而殿前司却以不归统属而要求“当俟诏旨”。由此可知,宋代A 国家治理效能低下B 权力制约严密规范C 皇权专制空前加强D 内部动乱得到遏制13榷场是宋代在边境地区设立的管理贸易和税收的场所。北宋大中祥符年间,有辽国商人到未设榷场的瀛州进行贩易,被当地百姓发觉,因此被勒索了大量钱财后方得免除报官。这反映出,宋代A 边境贸易管理严格B 百姓排斥榷场贸易C 商业税收受到重视D 边境走私得到遏制14表 2 为东汉永和五年与南朝宋末南方部分地区户数、口数的

8、变化情况。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表 2户数口数东汉永和五年南朝宋末东汉永和五年南朝宋末扬州42376324710818124321605694江州406496537631668906376986湘州649833519752813266419442A 北方政权频繁南征B 家庭伦理观念淡化C 生产技术革新缓慢D 地区局势陷入动荡15康熙二十八年(1689 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的签订,彻底改变了王朝国家长期存在以中原为中心,由内而外划定边疆的传统做法此后,自康熙到乾隆年间,中俄多次签订条约划定边界,逐步明晰了中俄双方的疆界和相关权益,同时也划定了与藩属国朝鲜的边界。这反映出清朝前期A 被迫对外妥协B

9、 主权国家观念的萌发C 疆域完全确定D 朝贡体系瓦解高三试题16明朝在产银地区开设银场,征收银课;民间私采也很多,“严禁不能止”;还从对外贸易中流入白银,万历时,仅西班牙银币年入数百万元。但市场上白银流通仍显得紧张,“天下之民皇皇以匮乏为虑者,非布帛五谷不足也,银不足耳”。这反映出A 政府赋役征银导致白银流通不足 B 政府严禁开采导致白银供应不足C 商品经济发展导致白银需求增大 D 中外贸易发展导致白银需求增大17乾隆时期,襄阳府思提到“春末夏初,(玉米)即成蛀批,不可久贮耳”,所以玉米除保留基本的口粮外,大多被人们用来换取盐等生活必需品。这一状况A 阻碍了玉米种植的推广B 缓解了市场上粮食危

10、机C 加剧了市场粮价的暴涨D 助推了粮食商品化发展18表 3 为明末清初中国出现的部分西方科学著作。据此可知,这一时期表 3中文名字国籍科技著作利玛实意大利几何原本 同文算指通篇 勾股义 万国舆图等汤若望德国西洋测日历 远镜说 浑天仪说 新法表异等庞迪我西班牙人类原始 四大洲地图等A 中国传统科技全面落后西方B 中外官方交流规模空前C 西学东渐涉及领域较为宽阔D 天朝上国观念根深蒂固19明代,言官的弹劾权是朝中的一大利器。上至内阁首辅,下至州县官员,都受到言官的制约和纠幼。一旦受到言官的弹劾,首辅都得上疏向皇帝提出辞职,除非受到皇帝的挽留,否则便会下台。这反映出明代A 言官权力不断扩大B 政治

11、生态日益恶化C 专制皇权得以强化D 监察体系趋于完善20古代雅典创立的“贝壳放逐法”与现代的弹劾制度有所不同,受到弹劾而被放逐者不认为是犯罪,既不判刑也不没收财产,而只是被驱逐出境,10 年为期,不准返回。由此可知,贝壳放逐法的确立A 实现了权力的制约与制衡B 利于保证民主不受侵犯C 旨在使雅典民众参与政治D 有助缓解雅典阶级矛盾2115 世纪末 16 世纪初,印加帝国将全国划分为四大政区,每个政区设立一个长官,以贵族充任。政区之下,再按照人口多少设置各级官员。为征税和征兵,政府编制了详细的人口调查表。帝国修建了完善的道路系统,用于传递政府的命令和情报,以及调动军队。这说明印加帝国A 崇尚罗马

12、帝国的统治方式B 形成了君主专制政体C 密切了与东方国家的联系D 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227 世纪,阿拉伯帝国开始兴起。到 8 世纪,已征服从伊比利亚半岛到印度北部的广大地区。阿拉伯人把古代埃及、西亚、希腊、罗马以及印度的文化典籍翻译成阿拉伯语,结合阿拉伯人的风俗、高三试题语言和传统,创造了阿拉伯文化。据此可知,阿拉伯帝国的建立A 促进了多元文化的交汇B 为商业贸易繁荣创造了条件C 改变了西方文明的进程D 使其成为文化最发达的地区23下表是英国国王爱德华四世(14611483 年在位)采取的一些措施,其行为时间措施1474 年向布里新托尔城所有建造新船的人提供奖赏1476 年奖励了一位自费修造一

13、艘“乔治科布罕”号船的伦敦布商1480 年授予托马斯克罗夫特和三个布里斯托尔人特许状,赋予他们“到任何地方”从事三年贸易活动的权利A 推动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B 确立了英国商业霸主地位C 改变了东西方的贸易格局D 有助于英国工商业的发展24图 3 早期英属北美殖民地农作物分布图。据此可推知,当时北美图 3A 物种交流改变人们的饮食习惯B 奉行贸易保护主义的经济政策C 自然地理环境制约农作物种植D 普遍建立了种植新作物的农场25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后,波旁王朝复辟。长期流亡英国的路易十八回国登基时,极端君主派的著名思想家德迈斯特尔伤感地说:“如果认为法国国王是重新登上他祖先的宝座,那就错了。他不过是

14、重新登上了拿破仑的宝座。”这说明,当时法国A 资本主义有较大发展B 拿破仑已恢复帝制高三试题C 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D 封建保守势力强大26梁启超说:“当十八世纪之末年,拿破仑蹂躏意大利,其时意大利已支离灭裂,分为十五小国。拿破仑铁鞭一击,合而为三,置之法政府督治之下。虽然,意大利此后之独立,实拿破仑之赐也。拿破仑实意大利之第一恩人也。”这一观点A 认为拿破仑推动了民族主义发展B 对拿破仑战争影响做出全面评价C 表明拿破仑实质上促成欧洲联合D 弱化了拿破仑对外战争的破坏性2719 世纪晚期,德国工人运动迅速发展起来,德国工人政党在帝国议会选举中的选票(席位)快速增加。据统计,在 1877 年帝国

15、议会选举中,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所得选票(席位)总数较上次大选增加了 40%。这反映了当时德国A 帝国议会权力扩大B 普选权得以实现C 民众向往社会主义D 代议制有所发展28从 14 世纪开始,欧洲的文学家和艺术家们推崇自然主义,追求自然美。他们当中有人提出做“自然的儿子”,不做“自然的孙子”,有的甚至要求“拿一面镜子去照自然”。这反映出当时A 宗教逐渐淡出民众生活B 人文精神得到传播C 文化学者都有人文情怀D 科学革命已经发生2919 世纪最后 30 年中,英国议会中两大政党最大分歧是关于“无形帝国”和“有形帝国”的争论:自由党政府坚持自由贸易和开放市场的“无形帝国”,保守党则主张限制自由贸易

16、,加强对经济控制的“有形帝国”。这一分歧A 改变了传统的自由主义政策B 反映了英国实力变动的现状C 标志着国家干预经济的开始D 加速了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30图 4 为坎迪斯古切尔在其著作全球文明史中描绘的全球人口迁徙模式图(16501940 年)其中,1840 年至 1940 年间欧洲人迁徙的主要原因是图 4A 奴隶贸易利润的刺激B 世界大战的影响高三试题C 美洲对劳动力的需求D 工业革命的推动311685 年,英国对“所有印花棉布、印度亚麻及所有印度制造的丝绸制品”征收 10%的税;1701年规定进口印花棉布非法;1721 年法令禁止穿着用印度白布染成的印花棉布衣服,售卖印度棉布完全成为非法行为;1774 年法令要求在英国销售的棉布须完全在本国纺织而成。这些做法A 加快了印度社会殖民地化进程B 说明英国致力于推进自由贸易C 意在以经济手段配合武力扩张D 促进了棉纺织部门的技术革新32下表所示是 19 世纪晚期至 20 世纪初期法国的经济状况。这可以用来说明该时期法国18721914 年对外投资的累计总额由 100 亿法郎增至 600 亿法郎1892 年拥有 10 公顷以下土地的小农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