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上海黄浦区卢湾中学八年级(上)期末测试物理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七彩****3 文档编号:378619535 上传时间:2024-01-31 格式:PDF 页数:25 大小:1.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上海黄浦区卢湾中学八年级(上)期末测试物理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19-2020学年上海黄浦区卢湾中学八年级(上)期末测试物理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19-2020学年上海黄浦区卢湾中学八年级(上)期末测试物理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2019-2020学年上海黄浦区卢湾中学八年级(上)期末测试物理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2019-2020学年上海黄浦区卢湾中学八年级(上)期末测试物理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上海黄浦区卢湾中学八年级(上)期末测试物理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上海黄浦区卢湾中学八年级(上)期末测试物理试题及答案(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上海海市市黄黄浦浦区区卢卢湾湾中中学学 2 20 01 19 9-2 20 02 20 0 学学年年第第一一学学期期八八年年级级物物理理学学科科期期末末测测试试卷卷一一、选选择择题题1.一个初中学生的质量最接近于A.0.5 千克B.5 千克C.50 千克D.500 千克2.在图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缓慢接触用细线挂起的乒乓球,乒乓球会反复被弹开,利用这一实验可以研究A.固体是否能传播声波B.声音产生的原因C.回声是怎么形成的D.声波传播的快慢3.如图所示标志主要是为了控制发声体的A.频率B.音调C.音色D.振幅4.一束光从玻璃砖射入空气中,若入射角为 30,则折射角可能为A.50B.30C.2

2、0D.05.下列各种颜色中,不属于光的三原色的是A.红B.黄C.蓝D.绿6.下列几个实例中,能够减少摩擦的是A.举重时举重运动员一般都需要在手掌上搓一些白粉。B.鞋底做成凹凸不平的花纹。C.拉杆式书包底下装有轮子。D.在皮带传动中把皮带张紧。7.挂在树上的苹果,静止时受到的一对平衡力是()A.苹果受到的重力和苹果对树的拉力C.苹果对树的拉力和树对苹果的拉力8.一个重为 150 牛的物体,当它受到 150 牛的拉力时,这个物 B.苹果受到的重力和树受到 的重力D.苹果受到的重力和树对苹果拉力体A.一定处于静止状态B.一定处于匀速直线状态C.一定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9.

3、甲、乙两个重物(G甲=G乙)在起重机钢索的牵引下竖直向上运动,它们的 s-t 图像如图所示,则A.物体甲的惯性可能大于物体乙的的惯性B.甲受到的合力可能大于乙受到的合力C.F甲一定等于 F乙D.F甲一定大于 F乙10.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透镜另一侧离透镜 20 厘米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当物体放在距该透镜焦点 10 厘米处,所成的一定是A.倒立的像B.正立的像C.放大的像D.缩小的像二二、填填空空题题11.图中 a、b 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其中图(a)主要表示力可以_;图(b)主要表示力可以_。12.如图所示,a、b 学生面对面地坐在相同的椅子上保持静止,一会儿,a 学生用双脚

4、推 b 学生,这时 a、b都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起来。a、b 学生都运动而不仅仅是 b 运动的现象表明了_。13.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_ 称为机械运动。机械运动是有快慢之分的,物理上用_这一物理量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14.上海至杭州的高铁速度为 90 米/秒,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某飞机的速度为 320 千米/小时,两者相比,高铁的速度较_(选填“大”或“小”)。15.弹吉他时,演奏者要将手指按在弦的不同位置,这是通过改变弦的振动长度,从而达到改变声音的_。演奏者用吉他和钢琴弹同一首曲子,吉他和钢琴发出的声音的_不同。(以上两空均从声音的三个特性中选填)。16.在地球上发射同步卫星,在卫星离

5、开地球的过程中,其携带的立体照相机的质量_,卫星飞行过程中这个照相机的惯性将_(以上两空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当同步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后可绕地球同步运动,则同步卫星绕地球运动的过程中以地球为参照物,同步卫星是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17.一个身高 16 米的同学站在离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 2 米,则镜子中的像高_米,当他远离平面镜后退 1 米时,人与像之间的距离是_米。18.如图是一束光在空气与某种透明物质界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图中_为入射光线;折射角为_度,界面的_边是空气。(选填“上”、“下”、“左”或“右”)19.小斌、小瑛同学去世纪公园拍摄照片,他们用一架焦距为

6、 10 厘米的照相机照相时,要拍到清晰的照片,被拍摄的景物离照相机镜头的距离应满足的条件是_。小斌同学在为小瑛同学拍了一张半身照后,再为她拍一张全身照,这时小斌同学应_照相机与小瑛同学的距离。(选填“增大”或“减小”)20.将一邮票放在离凸透镜为 8 厘米的下方时,观察到的现象如图所示,则可以推断凸透镜的焦距_8厘米(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所成的是_ 像(选填“虚”或“实”)。21.如图,人用 200 牛的力沿水平方向推着重为 800 牛的箱子在水平面地板上作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箱子受到的重力方向为_,地板与箱子之间的摩擦属于_摩擦,此时箱子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牛。若此人突然将推力

7、增大到 300 牛,则箱子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合力为_牛22.沿草地踢出去的足球最终会停下来;马路上行使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会慢慢停下来。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很早就注意到类似现象,他认为只有不断用力才能维持物体的运动。到了 17 世纪,有一位科学家通过如图所示的理想斜面实验,推理后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以下是他的实验设想步骤,不过顺序有点乱:逐渐减小右侧 B 斜面的倾角,小球将在右侧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左侧 A 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右侧的 B 斜面。继续减小右侧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到达水平,让静止的小球从左侧 A 斜面上下滑至水平面 E,小球将沿水平面

8、持续做匀速直线运动,永远不会停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至原来释放时的高度。(1)请将上述步骤按正确的顺序排列_;(2)上述设想的步骤中,有的属于可靠的事实,有的则是理想化的推论,下面关于这些事实和推论的分类正确的是_。A是事实,是推论B是事实,是推论C是事实,是推论D.是事实,是推论(3)提出上述实验设想并否定亚里士多德观点的科学家是_。他根据上述实验设想提出的新观点是_。三、作图题三、作图题23.重为 6 牛的小球用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用力的图示法在图中画出它所受到的重力24.在图中,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 AO 画出反射光线 OB,并标出反射角及其度数。()25.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

9、中画出平面镜 MN 中物体 AB 的像 AB。()26.根据图中给出的三条入射光线,画出通过透镜后相应的三条出射光线。()四四、计计算算题题27.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其 s-t 图像如图所示,求:(1)该物体的速度 v;(写出计算过程)(2)物体 20 秒钟通过的路程 s。28.质量为 10 千克的物体,在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物体所受重力的 0.2 倍,求(1)物体受到的重力(2)物体受到的水平拉力29.一个重为 8 牛的物体被竖直抛出,在运动过程中物体始终受到与运动方向相反的大小恒定不变的阻力。若物体在竖直运动过程中的某一时刻所受重力和阻力

10、的合力为 8.2 牛。求:(1)此刻,物体运动的方向。(无需分析过程,直接写物体运动方向)(2)物体受到的阻力 F阻的大小和方向。五五、实实验验题题30.如图所示的测量工具叫_,它是测量_的仪器,此时它示数为_牛。31.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小强用如图所示的器材进行实验,其中用_代替平面镜,目的是_。为得到蜡烛 A 的像与蜡烛 A 到镜面的距离关系,需将镜前物体放在_(选填“同一”或“不同”)位置进行多次实验。若蜡烛 B 与蜡烛 A 的像无法重合,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可能是:_(选填编号)A蜡烛 A 和蜡烛 B 不等大B蜡烛 A 到平面镜的距离较小C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32.在“探究二力

11、平衡的条件”实验时,某小组同学利用弹簧测力计、细线、硬纸板等器材进行实验,则图(a)(b)中符合实验目的的是_选填“a”或“b”或“a 与 b”。小组同学如果按图(c)进行实验操作,则手放开硬纸板前,应使两测力计的示数_,两细线对硬纸板拉力的方向_,在放手一刹那观察硬纸板是否会由静止变为运动。图(c)的操作是为了得出“使物体平衡的两个力必须_”这一结论。33.小许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所选凸透镜的焦距为 10 厘米。(1)在如图 所示的实验装置中 A 是_(填器材名称)。(2)在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保持透镜与蜡烛位置不变,为了在光屏的中心找到像,应先调整光屏的_,然后将光屏向_(

12、选填“远离透镜”或“靠近透镜”)方向移动。(3)小许同学继续调节物距和像距,移动光屏至图所示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像是_的(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烛焰离凸透镜的距离_10 厘米(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4.细心的小明发现:“瓢泼大雨”以很大的速度落到地面,“毛毛细雨”则缓慢地飘落到地面。这是怎么回事呢?老师告诉他,_,因此_。小明研究发现,在相同环境下,球形物体下落的收尾速度 v 与球的半径 r 和质量 m 有关。下表为小明某次研究的实验数据。小球编号1234小球的质量 m(千克)0.0020.0050.04_小球的半径 r(厘米)0.50.524小球的

13、收尾速度 v(米/秒)164020(1)通过比较 1 号和 2 号小球可以得出结论:在相同环境下,_。(2)根据_知识,可以确定编号为 3 号的小球,受到的最大阻力为_牛。(3)小明想探究小球的收尾速度与小球的半径是否有关。与 3 号小球做对比,请给 4 号小球的质量设置合适的数据填在表 _中,以便完成探究。上上海海市市黄黄浦浦区区卢卢湾湾中中学学 2 20 01 19 9-2 20 02 20 0 学学年年第第一一学学期期八八年年级级物物理理学学科科期期末末测测试试卷卷一一、选选择择题题1.一个初中学生的质量最接近于A.0.5 千克B.5 千克C.50 千克D.500 千克【答案】C【解析】

14、【分析】根据“一个初中学生的质量”可知,本题考查质量单位的估测,根据对质量的掌握及对中学生体重的认识进行分析【详解】中学生的质量一般在 80 斤到 120 斤之间,即约为 40kg 到 60kg 之间,故 C 符合题意2.在图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缓慢接触用细线挂起的乒乓球,乒乓球会反复被弹开,利用这一实验可以研究A.固体是否能传播声波B.声音产生的原因C.回声是怎么形成的D.声波传播的快慢【答案】B【解析】【详解】因为乒乓球会反复被弹开,所以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即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该实验研究声音产生的原因,故选 B。3.如图所示标志主要是为了控制发声体的A.频率B.音调C.音色D.

15、振幅【答案】D【解析】【详解】图示标志是为了减小声音响度;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因此主要是为了控制声源的振幅故 ABC 错误;D 正确;故选 D。4.一束光从玻璃砖射入空气中,若入射角为 30,则折射角可能为A.50B.30C.20D.0【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光的折射定律,一束光从玻璃砖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若入射角为 30,则折射角大于 30,故 BCD 错误,A 符合题意,故选 A。5.下列各种颜色中,不属于光的三原色的是A.红B.黄C.蓝D.绿【答案】B【解析】【详解】红、绿、蓝三种单色光是光的三原色,混合后可以产生其它任何色光,故黄光不是三原色的一种,故

16、选 B。6.下列几个实例中,能够减少摩擦的是A.举重时举重运动员一般都需要在手掌上搓一些白粉。B.鞋底做成凹凸不平的花纹。C.拉杆式书包底下装有轮子。D.在皮带传动中把皮带张紧。【答案】C【解析】【详解】A举重运动员在抓杠前在手上涂些白粉,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了摩擦,故不符合题意;B鞋底做成凹凸不平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了摩擦,故不符合题意;C拉杆式书包底下装有轮子,是用滚动代替滑动,减小摩擦,故符合题意;D皮带传动中将皮带张紧一些,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的,故不符合题意。7.挂在树上的苹果,静止时受到的一对平衡力是()A.苹果受到的重力和苹果对树的拉力B.苹果受到的重力和树受到 的重力C.苹果对树的拉力和树对苹果的拉力D.苹果受到的重力和树对苹果拉力【答案】D【解析】【详解】A苹果受到的重力是作用在苹果上的力,苹果对树的拉力是作用在树上的力两个力不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 A 错B苹果受到的重力和树受到的重力也不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 B 错C苹果对树的拉力和树对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