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G7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地理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378563172 上传时间:2024-01-3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G7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地理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浙江省G7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地理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浙江省G7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地理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浙江省G7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地理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浙江省G7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地理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G7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地理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G7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地理 Word版含解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浙江省G7联盟12月联考地理试题考生须知: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考生答题前,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3.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擦净。4.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答案写在本试卷上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城乡书屋”变“文化粮仓”,江西“屋”尽其用绘就“书

2、香地图”。从2022年起,南昌市计划用两年时间,建设100个孺子书房,进一步推动公共文化设施向基层延伸。怀旧车厢、隧道设计南昌市青山湖区在南昌火车站旁打造了一座“火车”书房,这座孺子书房以铁路文化为精神内涵、将铁路“印记”融入书屋、用“铁路底色”渲染文化空间。完成下面小题。1. 孺子书房依托公共闲置空间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扩大城市的用地面积丰富城市的文化内涵提高城市的环境容量降低书房的建设成本A. B. C. D. 2. 南昌市青山湖区依托南昌火车站打造孺子书房的主要影响是( )A. 吸引大量人口迁入B. 提高城区的宜居性C. 改善城区生态环境D. 丰富城区产业类型【答案】1. C 2. B

3、【解析】【1题详解】孺子书房依托公共闲置空间建设,既能够保留闲置空间的文化属性,丰富城市的文化内涵。还能够在已有的设施上进行改造,减少书房的建设投入,对;公共闲置空间已经是被开发过的城市空间,改造为孺子书房只是改变了公共闲置空间的利用方式,并没有扩大城市的用地面积,排除;城市的环境容量与城市的自然条件、经济技术条件等有关,闲置空间的再利用并不能提高城市的环境容量,错。故选C。【2题详解】结合材料可知,青山湖区依托南昌火车站打造孺子书房不仅能够保留原有的文化符号,还能够拓展公共空间的利用方向,为居民的文化生活提供便利,进而提高城区的宜居性,B正确;建设孺子书房并不能增加大量的就业岗位,因此不会吸

4、引大量人口迁入,排除A;孺子书房实现了对闲置空间的重复利用,这对城区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排除C;孺子书房和城市原有图书馆等属于同类产业,并不是新的产业类型,因此并不会增加青山湖区的产业类型,D错误。故选B。【点睛】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状况等下图为某气候类型分布范围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 图示气候类型对应的典型植被为( )A. 热带雨林B. 热带稀树草原C. 热带荒漠D.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4. 图示南美洲该气候的形成原因是( )A. 副热带高气压与东南信风的交替控制B. 西北季风与副热带高气压的交替控制C. 副热带高气压与盛行西风的交替

5、控制D. 赤道低气压带与东南信风的交替控制【答案】3. B 4. D【解析】【3题详解】读图可知,图示气候类型主要分布于热带地区,集中分布在澳大利亚北部、东部,以及巴西高原地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气候类型应为热带草原气候,其对应的典型植被为热带稀树草原,B正确,ACD错。故选B。【4题详解】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图示气候为热带草原气候,图示南美洲该气候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受赤道低气压带与东南信风的交替控制,D正确,ABC错。故选D。【点睛】热带草原气候又称热带干湿季气候、萨瓦纳气候、热带稀树草原气候、热带疏林草原气候。大致分布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以非洲中部、南美巴西大部、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

6、东部为典型。海底空间既适合存放石油、天然气、炸药等易燃易爆的危险品,也适合储备大米、小麦等易霉易腐的食品。完成下面小题。5. 海底空间能够存放多种物资的主要条件是( )A. 海水盐度保持稳定B. 具有恒温的环境C. 受人类活动干扰小D. 存放的成本较低6. 与陆上储存油气相比,海底储存油气的优势是( )A. 建设投入低B. 储存量更大C. 安全系数高D. 存储周期长【答案】5. B 6. C【解析】【5题详解】结合生活常识可知,深海环境中光照较弱甚至无光,气温常年保持在较低的水平,因此便于存放多种物资,B正确;在海底存放物资多采用封闭保存的形式,基本不受海水盐度的影响,排除A;海底空间能够存放

7、多种物资与人类活动的干扰关系不大。排除C;在深海环境中存放物资需要做好防渗漏措施,同时还要应对深海的高压环境,存放成本并不低,D错误。故选B。【6题详解】与陆地相比,海底高压密闭的环境更加稳定,受人类活动干扰更小,因此油气存放的安全系数较高,C正确;与陆上环境相比,海底环境更复杂,建设投入更高,A错误;根据材料无法对比陆上和海底可存储油气的量,排除B;陆上储存油气也可以做到长期存储,排除D。故选C。【点睛】海洋空间利用形式主要有:交通运输:港口、航道、海上机场等。生产空间:海上电站、工业人工岛、海洋牧场等。通信和电力空间:海底电缆。储藏空间:海底货场、海底仓库等。海洋资源主要包括海洋矿物资源、

8、海水化学资源、海洋生物(水产)资源和海洋动力资源等。下图为不同年份我国不同区域农民工收支剩余及就业比重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7. 推测图示时段我国不同区域农民工就业比重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城镇化水平B. 基础配套C. 薪资水平D. 产业转移8. 该时段内我国中部、西部地区农民工收支剩余相差不大的主要原因是( )薪资待遇差异较大消费水平存在差异从事行业差异较大就业机会存在差异A. B. C. D. 【答案】7. D 8. A【解析】【7题详解】图示时段我国东部地区农民工就业比重总体呈下降趋势,中部、西部地区农民工就业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这与近年来我国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

9、区转移密切相关,D正确;城镇化水平与农民工就业比重变化关系不大,排除A;基础配套对农民工就业比重变化的影响较小,排除B;农民工薪资水平普遍不高,因此就业比重变化与薪资水平关系不大,排除C。故选D。【8题详解】我国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西部地区高,中部、西部地区农民工均普遍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中部地区农民工薪资水平相对较高,西部地区农民工薪资水平相对较低,但中部地区消费水平相对较高,因此中部、西部地区农民工收支剩余相差不大,对,错;由图可知,我国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就业比重差异很小, ,因此两个区域农民工收支剩余相差不大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就业机会存在差异,错。故选A。【点睛】影响人口迁移主要因素:1

10、、经济因素;2、交通和通信的发展,相对缩小了地区之间的距离,减少了妨碍人口迁移的各种困难,促进了人口的迁移;3、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期望,也改变了人们认识外部世界的态度,从而促进了人口的迁移。4、婚姻和家庭,婚姻是影响青年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5、政治因素。2022年12月,华南地区最大的氢燃料电池供氢中心茂名石化氢燃料电池供氢中心成功产出纯度为99.999%的高纯度氢气。作为粤西地区目前唯一的供氢项目,茂名石化氢燃料电池供氢中心日产氢能力达6400千克,每年可向社会供应高纯氢2100吨。该供氢中心生产出的氢气将陆续供应佛山等大湾区城市,先期可满足当地氢能公交车的用氢需

11、求。完成下面小题。9. 该供氢中心向大湾区城市提供高纯度氢气能够( )A.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B. 减少雾霾发生频次C.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D. 满足城市能源需求10. 当前高纯度氢气的应用领域较少,主要原因可能是( )A. 能源消费观念影响B. 氢气的产能较低C. 安全使用标准较高D. 氢气转运难度大【答案】9. B 10. C【解析】【9题详解】氢气属于绿色能源,可以实现零碳排放,因此该供氢中心向大湾区城市提供高纯度氢气能够减少传统能源的使用,减少大气污染,进而减少大湾区城市的雾霾发生频次,B正确;绿色能源的使用并不能优化城市空间布局,A错误;使用高纯度氢气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无关,排除C;当前

12、大湾区城市传统能源的使用占比仍然较高,因此该供氢中心提供高纯度氢气并不能满足城市能源需求,D错误。故选B。【10题详解】结合生活常识可知,高纯度氢气的储存、使用条件较严苛,应用设施较少,因此应用领域较少,C正确;随着低碳出行理念深入人心,人们对绿色能源的消费观念日渐改变,排除A;结合材料可知,当前茂名石化氢燃料电池供氢中心的高纯度氢气产能不高,但这并不能决定其应用领域,排除B;高纯度氢气的转运并不是难以克服的问题,且与高纯度氢气的应用领域少关系不大,排除D。故选C。【点睛】能源资源开发利用的一般原则和要求开采应符合规划,依据能源资源禀赋条件确定适度开采规模。利用先进的采掘技术,提高能源开发深度

13、和回采率,力争能源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最大化。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既要考虑当前利益,也要考虑长远利益。全球化角度出发,充分利用国外相对丰富的资源条件。依据当前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按照循环经济的配置原则,提高综合利用能力。与当地生态环境相协调。蔬菜大棚是一种具有出色的保温性能的框架覆膜结构,它的出现让人们可以吃到反季节蔬菜。蔬菜大棚一般使用竹结构或者钢结构的骨架,上覆一层或多层塑料膜,这样就形成了封闭的空间,种植户还可根据情况在大棚中设置炭火或者安装供暖设施。下图为蔬菜大棚实景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蔬菜大棚的塑料膜能够影响作物生长得益于改变了( )A. 太阳辐射强度B.

14、 太阳光照时长C. 地表热量散失量D. 大气逆辐射强度12. 采用大棚的方式种植作物能够( )A. 提高作物单产B. 减少化肥使用量C. 提高机械化水平D. 缩短生长周期【答案】11. C 12. D【解析】【11题详解】蔬菜大棚的塑料膜主要通过改变热量条件影响作物的生长,塑料膜可以减少地表热量散失,提高大棚内的平均温度,进而影响作物的生长,C正确;塑料膜并不能改变太阳辐射强度,A错误;太阳光照时长与太阳直射位置有关,与是否覆盖塑料膜无关,B错误;塑料膜改变的是大棚内部的热量条件,影响的空间较小,并不会影响大气逆辐射,D错误。故选C。【12题详解】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大棚能够改变地表附近的热量条

15、件,进而改变作物的生长季节、缩短作物的生长周期,D正确;作物的单产受温度、水分、土壤肥力、耕作方式等的影响,只改变温度条件并不一定能够提高作物单产,排除A;采用大棚的方式种植作物并不能减少化肥使用量,排除B;大棚内部的空间有限,且架设了骨架,不利于机械化作业,排除C。故选D。【点睛】农业的区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劳动力、种植历史、农业技术等。19392010年,青藏高原柳属高山灌木更新速率加快,分布范围扩大,这也是促进青藏高原变绿的因素之一。完成下面小题。13. 推测19392010年青藏高原变绿的主要原因是( )A. 土壤肥力增加B. 热量条件改变C. 生态环境改善D. 植被习性改变14. 青藏高原植被覆盖率变化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 石漠化现象减轻B. 冰川面积萎缩C. 地表径流量减少D. 耕地面积增加【答案】13. B 14. C【解析】【13题详解】气候变化的影响。结合材料可知,高山灌木分布范围的扩大是促进青藏高原变绿的因素之一,青藏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