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卷**** 文档编号:378560973 上传时间:2024-01-3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2.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吉林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吉林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吉林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吉林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吉林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单选题1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因中央集权的强弱和国家治理的需要处在不断调整中。下列选项能为此提供史实依据的有( )汉武帝设立中朝宋朝形成路州县三级制元朝实行行省制度明太祖废除中书省A.B.C.D.2汉武帝时设置十三州部,州部可以推举秀才。东汉,“州里”“州闾”“州党”等语汇逐渐行用,意为同乡,州刺史被尊称为“使君”。东汉后期,以州为中心的地域观念逐渐形成,这在当时( )A.有利于国家人才的选拔B.有利于抑制豪强的势力C.不利于统一国家的巩固D.强化了监察制度的效力3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崩溃后,日耳曼人的生

2、命活力成为欧洲新时代的强音;公元800年法兰克国王查理大帝在教堂祈祷时,教皇把一顶王冠戴在他的头上,并称他为“罗马人的皇帝”,这个日子被认为是欧洲文明的诞生日。这一事件的意义是( )A.推动了欧洲历史上的文化整合B.完成了欧洲大陆的政治统一C.为罗马帝国的重建奠定了基础D.加速了领主附庸集团的衰落4陕甘宁边区各级政府普遍建立了相互制约的收入、支出、保管、审核系统;规定了政府工作人员的薪酬标准,上至边区政府主席,下至乡政府乡长,都不发薪饷,实行最低的津贴制度(每月津贴只有一元五角到五元),其收入不得超过普通工人的工资水平。这些做法( )A.表达了全国民众抗战的决心坚定B.体现了政权建设的人民属性

3、C.标志着延安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D.实践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5英王爱德华一世于1283年召开议会时,有42名市民参加,占总人数的14%;1295年“模范议会”召开时,有172名市民参加,占总人数的44%。1510年,来自110个自治城市或大学的220名议员则成为议会下院的主要代表,对都铎王朝的内外政策施加了影响。这体现了英国( )A.宪政体制有所发展B.民众参政热情高涨C.具限制王权的传统D.国王“临朝不理政”6孝文帝迁都洛阳不到四十年,北魏灭亡。魏书认为:“迁洛之举,群臣不顺,孝文设术以诈之,示威以胁之。不知厌乎累世安乐之余,经始百年荒横之地。一事不成,旧业尽弃,欲以何为?”这种观点认为迁都

4、( )A.加剧了北魏统治集团的腐败B.动摇了北魏政权的立国根基C.不利于民族间交流与融合D.丧失了保持民族特性的条件7秦汉时期,上计制度内容详实,制度严密,经济管控与吏治建设相结合,上计考核结果是官员赏罚的依据;魏晋南北朝时期也曾制定相应的考核法规,但大都流于形式。造成上述不同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A.主流思想变化的影响B.上计制度标准的变化C.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D.中央集权程度的差异8唐朝时,为加强边防在沿边重镇设立的节度使,逐渐权重势雄,独霸一方。北宋建立后,革除前朝之弊,弱化地方权力,形成干强枝弱的局面。元朝的行省官员,常以封疆大吏自居,替朝廷镇守地方,但却“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省)而

5、后行”。与唐、宋相比,元朝( )A.君主专制空前强化B.中央对地方权力分配趋于合理C.行省官员有名无实D.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9英国首相撒切尔认为:“英国文官制度的这种纯粹的职业性还是非常有理由值得其他实行不同制度的国家妒忌的它能让政府在交替过程中产生的脱节减到最小并保持最高的效率。”据此可知,文官制度( )A.规范了政府行政部门事务官的选用B.导致政府交替中管理的脱节C.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D.大大增加了国家的财政负担10下图所示反映了我国部分省份推行的公务员聘任制度改革。这一改革( )A.增强了公务员队伍活力B.体现了公务员录用制度的公开性C.适应了简政放权的需要D.有利于

6、与西方公务员制度接轨11法国诺曼底公爵征服英格兰之后,建立王室法院体系,并向地方派遣巡回法庭,以了解和融合地方习惯法,通过长期的审判活动形成案例集成,逐步建立统一的法律规则。这些实践( )A.传承了大陆法系的成果B.推动了英国普通法的形成C.开创了王在法下的传统D.建立独立完整的司法体系121953年,美国科学家构建了DNA双螺旋分子模型,分子生物学随后迅速兴起;20世纪70年代末,出现了基因工程工业化的热潮:到1981年,美国已成立了200多家生物工程公司,现代生物工程开始崛起。由此可知,现代科技的进步( )A.推动了新兴产业发展B.使得美国独霸了尖端科技C.促进了电子商务兴起D.引发企业管

7、理制度的变革1319世纪中期,英国一位正在替妻子补袜子的男人对来访的朋友说:“我知道这不是我干的活,可是我那可怜的老婆在工厂里我已经三年多没有工作她早就成了家里的男人,我却成为女人了。”据此可知,工业革命( )A.冲击了旧有的家庭结构B.抬高了工人的就业门槛C.改变了传统的等级观念D.提升了妇女的政治地位1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六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废除束缚妇女的封建制度。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教育的、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均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实行男女婚姻自由。”这一规定体现了( )A.妇女是国家建设的主力B.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C.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D.民主法制建设已经

8、完善15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第二条规定:“本条例所称人民币,是指中国人民银行依法发行的货币,包括纸币和硬币。从事人民币的设计、印刷、发行、流通和回收等活动,应当遵守本条例。”这条规定体现了人民币发行的原则是( )A.经济发行B.计划发行C.集中统一D.平衡发行16有学者认为,20世纪上半期整体世界已经形成,但全球化仍属于自发阶段。“二战”后,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一系列国际组织出现,全球化进入自觉阶段。这一观点的依据是( )A.大国之间关系由战时对抗走向战后合作B.经济合作的体系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C.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经济联系日益密切D.“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体

9、系最终形成二、材料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除了大量棉纺业和丝织业市镇外,明代江南还有一些专业市镇,经营不同的手工业,如盐业、榨油业、笔业、竹木山货业等.这些市镇并非行政运转的结果,而是商业及手工业集聚自然形成的.三教九流的人物聚集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很有生气的社会.在浓重的商品气中,却还不能忘了,士大夫们往往会因为市镇的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和信息灵通,选择临近的市镇居住.士大夫们在江南营造了不少园林,不但展现财力和成就,也展现他们的文化品位。卜宪群中国通史材料二:16世纪,一个旅行者在小镇过夜的概率是在大都市过夜的概率的5倍.在贵族尽可能地使名下地产增值,君主也想要推动城市发展的背景

10、下,新的市镇茁壮成长起来,1580年之后的一百年内,瑞典瓦萨王朝颁布了30张新的市镇特许状,以鼓励对新土地的拓殖,与此同时,英国的都铎王朝和斯图亚特王朝在爱尔兰也在兴建特许市镇,以引领英国的殖民事业,不是每个小镇都可以存活下来,苏格兰和挪威的自治市和特许市镇有四分之三变成了“鬼城”。马克格里格拉斯等著企鹅欧洲史(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明朝江南市镇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分析同时期欧洲市镇发展的特点。(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繁荣的市镇工商业为什么没能推动社会转型。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清两代名臣能相、国家栋梁之中,进士出身的占了绝大多数。明朝英宗之后的惯例

11、更是“非进士不进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科举成为高级官员的必经之路。科举对于知识的普及和民间的读书风气,亦起到了相当重要的推动作用。这种推动只是一般人出于对功名的追求,而不是对知识或理性的渴望。然而,自明代开始,科举考试内容陷入僵化,大部分读书人为应科考,思想渐被狭隘的四书五经、迂腐的八股文所束缚,其眼界、创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都被大大限制。大部分人读书只为做官,光宗耀祖。摘编自焦雪琴浅谈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及其影响材料二:晚清遭遇社会剧变,选官任用的趋向与取士选材密切相关,呈现出相互递进的三阶段。道(光)咸(丰)以降,清廷为应对变局以坚忍任事为新标准,破格任用官员,突破了吏部循例按格的铨选规制

12、,同时也因财政困窘及举主徇情导致捐纳、保举过量,严重危害吏治。甲午中日战争后,朝野于急迫救亡中质疑科举“无用”,认为西学“有用”,并将西方分科之学奉为圭臬。清末新政官制改革中,各部院与直省纷纷选调学堂学生和留学回国人员,均以事功及专门知识、技术为选官用人主要标准,摒弃了隋唐以来选材用人重视人品道德,及对圣贤义理阐释践行的传统。这一矫枉过正的偏颇之举,以浮躁和急功近利为特征,对百年来学风、官风与世风均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摘编自关晓红晚清选官任用之标准及新趋向材料三:中共十三大至十六大期间,党和国家将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作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同时强调无论实行哪种管理制度,都要贯彻和体现注重实绩

13、、鼓励竞争、民主监督、公开监督的原则。到1997年年底,我国公务员制度入轨工作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特色公务员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初步建立。中共十三大以后,建立科学的干部分类管理体制的改革也在逐步推进。1995年2月,中共中央印发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对干部选拔、任用的原则、标准和程序等都作出了具体规定,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第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规范性文件,使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开始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2000年3月,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全国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考试大纲(试行),首次以规则的形式对公选考试进行统一规范。干部选拔的具体实践,在坚持以选任制和委任制为基本形式的组织选拔的同时,

14、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各级各类干部选拔的具体路径。摘编自邸乘光改革开放以来干部选拔路径的演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清科举制的历史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晚清不断推进选官制度改革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共十三大至中共十六大期间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特点。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荷兰商人资本崛起于波罗的海,成长于地中海,兴盛于海外殖民地。16、17世纪,荷兰商人资本逐步主宰了波罗的海的贸易,并使之成为荷兰的“母体贸易”。此后荷兰商人资本大肆抢占威尼斯、热那亚“富源贸易”市场份额,运用自己的海上优势,逐渐控制了地中海世界的转运贸易。17世纪初

15、,荷兰商人紧随葡萄牙、西班牙的海外扩张步伐,在大西洋和印度洋上开辟新的贸易路线,并先后创建东印度公司、西印度公司,荷兰商业体系扩展到东西印度,把全球贸易中具有战略意义的物资如白银、香料控制在自己手中。荷兰人发展出近代的信贷、金融、簿记体系,把阿姆斯特丹建成世界上第一个现代意义的资本市场。到17世纪中叶,阿姆斯特丹成为欧洲新的国际转运贸易中心与货币金融中心。摘编自罗翠芳荷兰商人资本探徽兼谈西欧商人资本材料二:1925-1933年,经上海港完成的外贸进出口货值平均占全国港口的55%,国内贸易货值平均占全国港口的38%。1933年仅上海30人以上的工厂已达3485家,占全国12个大城市总数的36%,资本总值为19087万元,占全国12个大城市总资本额的60%。近代上海确立了其在全国棉纺织业、面粉加工业等多种轻纺工业的统治地位。摘编自张仲礼主编城市进步、企业发展和中国现代化(18401949)(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阿姆斯特丹和上海分别成为欧洲国际贸易金融中心和中国经济中心的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