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省联考2024届高三新高考适应性测试化学试题(适用地区:黑龙江、吉林)(原卷版)

上传人:欢**** 文档编号:378511858 上传时间:2024-01-3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798.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省联考2024届高三新高考适应性测试化学试题(适用地区:黑龙江、吉林)(原卷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九省联考2024届高三新高考适应性测试化学试题(适用地区:黑龙江、吉林)(原卷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九省联考2024届高三新高考适应性测试化学试题(适用地区:黑龙江、吉林)(原卷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九省联考2024届高三新高考适应性测试化学试题(适用地区:黑龙江、吉林)(原卷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九省联考2024届高三新高考适应性测试化学试题(适用地区:黑龙江、吉林)(原卷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省联考2024届高三新高考适应性测试化学试题(适用地区:黑龙江、吉林)(原卷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省联考2024届高三新高考适应性测试化学试题(适用地区:黑龙江、吉林)(原卷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年吉林、黑龙江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演练)化学本试卷共8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

2、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 春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近日被确定为联合国假日。以下有关春节习俗中的化学知识说法错误的是A. 红烧肉烹饪过程中蛋白质变性涉及化学变化B. 春晚演员的彩妆用品均属于无机物C. 饺子与糯米年糕的口感差异与支链淀粉的含量有关D. 陈年老酒的芳香气味与酯的形成有关2. “银朱”主要成分为。天工开物记载:“凡将水银再升朱用,故名曰银朱即漆工以鲜物采,唯(银朱)入桐油则显若水银已升朱,则不可复还为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银朱”可由和S制备B. “银朱”可用于制作颜料C. “桐油”为天然高分子D. “水银升朱”不是可逆反应3

3、. 下列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A. 的空间结构为V形B. 顺二溴乙烯结构式为C. 的电子式为D. 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4. 电解重水()是制取氘气()的一种方法。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分子间存在氢键B. 的熔、沸点比高C. 含中子数目为D. 制取转移的电子数目为5. 下列各组物质分离提纯方法及依据均正确的是分离提纯方法依据A重结晶法除去苯甲酸中的氯化钠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不同B氢氧化钠溶液洗气法除去中的化学性质不同C分液法分离乙酸正丁酯和正丁醇沸点不同D加热法除去碳酸氢钠固体中的碳酸钠热稳定性不同A AB. BC. CD. D6. 某化合物具有抗癌活性,结构如图所示。下列

4、有关该物质说法错误的是A. 可发生水解反应B. 含有手性碳原子C. 可发生消去反应D. 含有2个酯基7. 下列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氢氟酸溶蚀石英玻璃:B. 盐酸除锅炉水垢:C. 溶液吸收电石气中的:D. 候氏制碱法:8. 高分子的循环利用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不考虑立体异构)A. b生成a的反应属于加聚反应B. a中碳原子杂化方式为和C. a的链节与b分子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同D. b与发生加成反应最多可生成4种二溴代物9. 某离子液体结构如下图所示。W、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和Y的原子序数之和为14,X和Y基态原子的核外未成对电子数之和为5,Z是第四周期

5、元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X、Z的简单氢化物均可溶于水B. 电负性:C. 第一电离能:D. W、Y、Z可形成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化合物10. 镍酸镧电催化剂立方晶胞如图所示,晶胞参数为a,具有催化活性的是,图和图是晶胞的不同切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催化活性:B. 镍酸镧晶体的化学式为C. 周围紧邻的O有4个D. 和的最短距离为11. 如图,b为标准氢电极,可发生还原反应()或氧化反应(),a、c分别为、电极。实验发现:1与2相连a电极质量减小,2与3相连c电极质量增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与2相连,盐桥1中阳离子向b电极移动B. 2与3相连,电池反应为C. 1与3相连,a电极减小的

6、质量等于c电极增大的质量D. 1与2、2与3相连,b电极均为流出极12. 实验室合成高铁酸钾()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气体a的主要成分为B. 沉淀b的主要成分为C. 中化合价为D. 反应2为13. 下列各组实验所得结论或推论正确的是实验现象结论或推论A向某有机物()中滴加溶液,显色该有机物分子中含酚羟基B向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加入甲苯,紫色褪去甲苯同系物均有此性质C向银氨溶液中滴加某单糖溶液,形成银镜该糖属于还原糖D测得两溶液导电能力相同两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相等A. AB. BC. CD. D14. 某生物质电池原理如下图所示,充、放电时分别得到高附加值的醇和羧酸。下列说法正确的

7、是A. 放电时,正极电极反应为:B. 放电时,转化为C. 充电时,通过交换膜从左室向右室迁移D. 充电时,阴极电极反应为:15. 室温下,向、均为的混合溶液中持续通入气体,始终保持饱和(的物质的量浓度为),通过调节使、分别沉淀,溶液中与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c表示、和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数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代表与的关系曲线B. 逐渐增大时,溶液中优先析出的沉淀为C. 的D. 的平衡常数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 是一种重要的含锶化合物,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以天青石(主要成分为)为原料制备的一种工艺方法如下:天青石主要元素质量分数如下:元素质量分数()36.42.04.

8、00.55.0。回答下列问题:(1)天青石与碳粉在一定投料比下“煅烧”生成和碳氧化物,据矿样成分分析结果计算得出,生成、时失重率分别为、,实际热重分析显示失重率为32.6%,则“煅烧”中主要生成碳氧化物为_(填“”或“”)。(2)“煅烧”过程中还可能产生少量对环境有危害的气体,化学式为_和_。(3)“水浸”后滤渣的主要成分除和C外,还有两种氧化物,化学式为_和_。(4)“水浸”时需加热,与热水作用后的溶液呈碱性的主要原因为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5)“水浸”后的滤液中,“除杂”过程中(忽略溶液引起的体积变化),为使不沉淀,应控制溶液中_,每升滤液中篇加入溶液的体积_。(6)“沉锶”过程中,可溶

9、性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17. 芳基亚胺酯是重要的有机反应中间体,受热易分解,可由腈在酸催化下与醇发生Pinner反应制各,原理如下图所示。某实验小组以苯甲腈(,)和三氟乙醇(,) 为原料合成苯甲亚胺三氟乙脂。步骤如下:I将苯甲腈与三氟乙醇置于容器中,冰浴降温至。向容器中持续通入气体4小时,密封容器。室温下在氛围中继续搅拌反应液24小时,冷却至,抽滤得白色固体,用乙腈洗涤。IV将洗涤后的白色固体加入饱和溶液中,低温下反应,有机溶剂萃取3次,合并有机相。V向有机相中加入无水,过滤,蒸去溶剂得产品。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中可用浓盐酸和无水制备干燥气体,下列仪器中一定需要的为_(填仪器名称)

10、。(2)第步通气完毕后,容器密封的原因为_。(3)第步中得到的白色固体主要成分为_。(4)第IV步中选择低温的原因为_。(5)第IV步萃取时可选用的有机溶剂为_。A. 丙酮B. 乙酸C. 乙酸乙酯D. 甲醇(6)第V步中无水的作用为_。(7)本实验的产率为_。18. 天然气、石油钻探过程会释放出CO2、H2S等气体。某种将CO2和H2S共活化的工艺涉及反应如下: 恒压密闭容器中,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部分生成物的选择性与温度关系如图所示。已知:iCO2和H2S的初始物质的量相等:ii产率=转化率选择性:iiiCOS的选择性,H2O的选择性。回答下列问题:(1)COS分子的空间结构为_形。(2)_

11、。(3)以下温度,COS的产率最高的是_。A. B. C. D. (4)温度高于500时,H2S的转化率大于CO2,原因是_。(5)可提高S2平衡产率的方法为_。A. 升高温度B. 增大压强C. 降低温度D. 充入氩气(6)700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_(精确到0.01)。(7)催化剂CeO2-MgO对反应具有高选择性,通过理论计算得到反应的主要路径如下图所示。表示状态2的为_。A B C19. 抗疟疾药物阿莫地喹的合成路线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A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和_。(2)由A生成C的反应类型为_。(3)D的结构简式为_。(4)多聚甲醛可以用甲醛代替,则H、I和甲醛反应生成J的方程式为_。(5)H的同分异构体中,含羧基、苯环,不含氨基()的有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6)抗癌药物乐伐替尼中间体合成路线如下图(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M和N的结构简式分别为_和_。第11页/共11页(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