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2024届高三模拟测试卷(一)(黄冈八模)语文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378509754 上传时间:2024-01-3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黄冈市2024届高三模拟测试卷(一)(黄冈八模)语文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湖北省黄冈市2024届高三模拟测试卷(一)(黄冈八模)语文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湖北省黄冈市2024届高三模拟测试卷(一)(黄冈八模)语文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湖北省黄冈市2024届高三模拟测试卷(一)(黄冈八模)语文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湖北省黄冈市2024届高三模拟测试卷(一)(黄冈八模)语文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黄冈市2024届高三模拟测试卷(一)(黄冈八模)语文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黄冈市2024届高三模拟测试卷(一)(黄冈八模)语文Word版含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黄冈八模2024届高三模拟测试卷(一)语文试题本试卷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中国文学的集体认同着眼于考察集体性的文学观念。若说研究个体的文学理论是求异,那么研究集体认同则是求同。集体认同不是代表个人,而是大多数人,包括社会各阶层的观念,是一个时代甚至一种文化的集体特质。“认同”是中国文学的集体认同命题的一个关键词。中国古代有相当一部分文学批评并不以系统理论形态出现,一些不同时代、不同人物在不同场合重复的话题、习语,所反映的不是个人或某一时段的观点,而是一种历代积淀的集体意识。认同形式是与理论形

2、态相对而言的,两者虽无法截然分开,但又有明显差异。如果说理论是理性的,那么认同则是感性的。认同往往是一种话题,表达或清晰或含混的感觉或观念。集体认同不是从事实中推导出来的,而是对众多事实所作的有倾向性的选择。选择的可能是事实,不过是选择者所喜欢的部分事实。有些集体认同甚至可以改写历史与事实。简言之,中国文学的集体认同要表达的并非事实,不是逻辑推理,也可能没有体系性、理论性。它表达的是中国人所宗奉和追求的文学信仰,是中国古人大致相同的认识与评价,是集体的文化记忆。认同不是事实判断,而是价值判断。所以,对于中国古代的集体认同,更重要的是把它们放到当时的文化语境里去理解,而非简单判断其真假对错。举例

3、而言,“诗能穷人”与“诗能达人”,“穷而后工”与“达而后工”在中国古代是同时存在、各有事实依据的诗学论题,都具有真实性与合理性,但在长期的诗学接受史上,多数人还是选择“诗能穷人”“穷而后工”之说,而相对立的表述则被渐渐遗忘或遮蔽。对于“诗能穷人”与“诗能达人”,“穷而后工”与“达而后工”的选择与接受,是一种基于传统诗学观念与价值判断之上的集体认同。韩愈有“不平则鸣”之说,后人往往以“不平”为处于逆境或不公平待遇。其实不平所指甚广,钱锺书说过:“韩愈的不平和牢骚不平并不相等,它不但指愤郁,也包括欢乐在内。”不平则鸣是指处于不平常、不平静之境,总会出现一些“善鸣”的人。但历来对于“不平则鸣”往往是

4、一种有所偏重的接受,即倾向把“不平”理解为不公平或逆境。这种选择性的接受是一种集体认同。它与倾向于选择“穷而后工”“诗能穷人”的认同是出于相同的集体心理,都认为好作品是反映悲苦生活的,而写作者则应经过困苦和磨难才能成为杰出诗人。这些当然也是事实,但只是部分事实。这种集体认同,反映出中国古人对诗歌与诗人的集体理想,对诗人的想象与期待及对诗歌的价值判断:诗是一种承载苦难、超越功利的高尚的精神寄托。在古代中国,“诗人”是一个被赋予悲剧色彩的崇高名称,它必须面对苦难和命运的挑战,承受生活与心灵的双重痛苦,须有所担当和牺牲。这正是基于中国古人对于诗人的集体认同而建构的诗人的“宿命”,其本质正是古人对于文

5、学使命的一种积极期待。集体认同包括“反向认同”,即在批评某事物背后寄寓其正面理想。对于文人的贬责也是中国文学集体反向认同的典例。在中国古代语境中,“诗人”与“文人”既有关联又有差别。“诗人”往往带有悲剧性,受到同情和尊重,而“文人”则普遍受到贬责和卑视。诸如“文人无行”“文人相轻”等就是这类代代相传的集体话语。文人自身也对文人持否定态度,南朝范晔“常耻作文士”,而且也“无意于文名”。但古代也有很多为“文人”辩护的情况。如刘勰就对“文人无行”之说予以反驳(文心雕龙程器)。宋人祝穆古今事文类聚别集既列“文人相轻”之目,又列“文人相推”之典。但在长期的接受过程中,对文人群体污名化的倾向却受到中国古人

6、的普遍认同,甚至成为至今流行的成语俗话。在“文人”话题中所表现出的焦虑,潜藏了古人的社会价值观与文学价值观。所有对文人的批评或文人的自我否定都是基于一个参照系,一个隐在的标准和理想。古代文人是从早期士人发展、分化而来的,“士”在古代是一个有崇高意义的词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所谓传统士人就是文人的参照系,古人以士人为理想人格,用士人的标准来衡量文人和自我期许。但古人对于文人及其文章的批评并非仅是世俗的蔑视,其实还包含对文人应该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崇高人格的期待,以及对文人积极用世、对文章经世致用的期待。古人对于文人的批判其实是

7、出于理想而对文人表达一种期待和文人对于建功立业的自我期待,这是一种特殊的“反向认同”。集体认同是对诸多事实的选择与取舍,集体认同所表达的,并非真实的历史事实,不是统计学上的真实,而是一种对于诗人与文人的期待,表达的是一种文学信仰与理想。(摘编自吴承学中国文学的集体认同)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集体认同不是基于完全事实的逻辑推理,因而所得出的并非科学结论,只是主观层面上的一种价值判断。B.“这些当然也是事实”中的“这些”,指好作品是反映悲苦生活的,作者必须经过苦难才能成为杰出诗人。C.中国古代有相当一部分文学批评并不以系统理论形态出现,而是以群体性文化

8、记忆的形式存在。D.中国文学的集体认同是古人对中国文学完全相同的认识与评价的表达,并对后代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人的污名化倾向受到中国古人的认同,如“文人相轻”等贬义成语甚至流传至今,这说明人们有些观念的形成是基于沿袭。B.以反向认同的形式,把“士人”作为参照要求“文人”,体现了古人对文人的期待以及文人自我期许方面积极的价值取向。C.从第二段的内容可以看出,某些观点或评价一旦成为时代、社会的主流观念,它就有可能会改变人们的历史认知、事实认定。D.古人由于受部分事实蒙蔽,在是非判断上出现偏差,因而在“穷而后工”与“达而后工”这两种同时存

9、在的观念中选择了前者。3.下列选项的内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三段的韩愈“不平则鸣”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3分)A.曹丕典论论文:“故西伯幽而演易,周旦显而制礼,不以隐约而弗务,不以康乐而加思。”B.身处盛世有所作为而扬名后世,如周代的周公;身处乱世周游列国而一鸣惊人,如周朝的孔子及其门徒。C.贾谊过秦论:“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D.司马迁报任安书:“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4.今年暑期档电影长安三万里在全国各大影院热映,影片中可爱萌化的少年杜甫形象引发大众热议。

10、请结合材料对引发热议的原因做简要分析。(4分)5.假如要编写一本全面介绍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读物供青年学生阅读,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69题。女人的白夜铁凝我坐在窗前看窗外的窗,窗外的窗子静静地看我。在白夜里我才知道,我看世界时,世界也在看我。奥斯陆的白夜银白银白。夜最深时也能辨清对面窗子窗帘的颜色。那亚麻色的窗帘夜夜从不关闭,我才知道对面这老式房子并非一幢公寓。我依然认定对面的窗子便是娜斯金卡的家,这少女的外婆正用别针把外孙女和自己别在一起。可娜斯金卡还是有办法逃走,于是,彼得堡朦胧、湿润的白夜里便有了娜

11、斯金卡和她的爱情故事。这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夜,十几年前它就给了我那样美好的心境。当我在黑夜里梦见白夜时,那白夜就是娜斯金卡纯净的脸。十几年过去,我看见了真正的白夜。如今我置身奥斯陆的白夜中,又听见了另一个白夜的故事。六月二十三日,是北欧的仲夏夜狂欢节。这天白夜最长,人们在黄昏相聚海边,点起篝火,彻夜欢歌。古时这节日却是以拿女人祭神为内容的。小镇上的人们在海边燃起火堆,将一个被镇长认定为有罪的女人扔进火里,烧死她以换取整个小镇的清白。女人们惧怕这白夜的来临,惧怕自己被镇长选中,于是加倍地小心做人。可是,每一年的仲夏夜,火堆里仍然要投入一个女人。女人们仍然要在这里战栗着狂欢。多少多少年后,当又一

12、个仲夏夜来临,又一个女人就要被扔进火里时,一个聪明、勇敢的女人决意夺回女人的命运。她站出来质问镇长,问他有什么证据证明那将被烧的女人有罪。镇长也很聪明,说:可以将这女人装进麻袋,绑好投入池塘。假如她飘在水面,说明她是清白的;假如她沉了下去,便是罪恶深重。人们雀跃着涌向池塘,去观察这种验证。自然,镇长选中的女人永远是沉下去的。这种验证的方式不过是使用来祭神的女人在火的折磨前又加一层水的折磨。多少多少年后,仲夏夜狂欢的篝火里不再投入女人,时代终于使活人换成了草人。草人敷衍了神灵,草人使女人松了一口气。仲夏夜可爱了,篝火旁响起了没有战栗的歌声。可那草人的样子是男草人还是女草人?我一直想问问讲故事的人

13、。当我在一个白夜从易卜生的故乡希恩乘车返回奥斯陆的时候,沿途那幽深的有野鹿出没的森林里,那起伏着绿色松涛的山谷中,到处都响着娜拉出走时的关门声。这关门声曾经响彻了全世界,如今在这明如白昼的夜色里,它格外的清晰、真切,就像是回答着古时那个镇长的暴虐。于是,世界上那么多的女人被吸引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来了,人们称这些人为作家。于是,第二届国际女作家书展在娜拉的故乡开幕了。今年的六月二十三日,参加书展的全体女作家聚会在英格亚德海湾,燃起篝火,共度狂欢之夜。于是,奥斯陆慷慨地将今年的仲夏夜献给了更多的女人,女人在今夜决定一切,享受一切,统治一切。这里有梦中有过的美妙意境,这里有我们不曾有过的梦。英格亚德

14、海湾的松树绿得年轻,海水蓝得响亮。橘红色的太阳在深夜十一点的海面半浸着身体,久久不愿沉没,就像在倾听芬兰女作家正在演唱的那粗犷、幽默的无字歌。在她家乡的山谷里,当人们彼此相隔很远劳动时,就靠这无字的歌声沟通着心灵,传递着彼此的消息。一个弹着吉他的女歌手也在唱。歌声就像她那白布衬衫和褪尽颜色的牛仔裤、平底鞋一样简洁、朴素,却叫听的人要哭。她尽心尽意地向海倾诉着她的灵魂,这种倾诉感曾经离我们多么的遥远。一个头戴花环的少女从我身边过去,手里还有鲜花。夕阳照耀着她唇边细密的金色茸毛,她是多么年轻啊。一个双耳坠着大虾的女人迎着我过来,那夸起须毛的大虾,那一身黑色衣裙使她显得气度不凡,就像对于统治海有着悄

15、悄的欲望。英格亚德海湾温柔着人心,人人都有不少的梦。白夜包孕着它们,它们离你很近。人总是要有一点梦的。梦想、梦话、梦境美梦、酣梦,哪怕是噩梦、玄梦、荒唐梦,或者一枕黄梁之后的惊醒。没了梦,日子便少了滋味;有了梦,人便有了第二组生活。第二组生活使你获得双倍的时间、双倍的勇气,你的生命长了。也许你会为了一个梦去追寻终生。纵然一路荆棘,一路坎坷,你无所顾忌。朝霞续着晚霞灿烂了天空,白夜尽了。白夜使那么多那么多女人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相聚,白昼使那么多那么多女人各奔东西。人们回到自己的土地上,为了人类不再有仲夏夜那般的噩梦,为了人类能够有仲夏夜那般的美梦,努力向生活奉献着自己。当娜拉出走的关门声呼地将你

16、惊醒,当你从梦中醒来开始向生活奉献时,那梦才会变得真实。“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你不觉得那如昼的白夜原本就是一个梦吗?(有删改)注:娜拉:易卜生的话剧玩偶之家的主人公,她是一位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倾向,勇于反抗男权主义和不合理的社会观念,争取妇女解放的觉醒女性形象。仲夏夜:指莎士比亚的经典戏剧仲夏夜之梦,主要情节是雅典两对贵族青年男女夜入仙林,仙王令侍者向男子眼中滴花汁,致使他们错认爱人。经过种种离奇的误会和曲折,他们最后有幸被解除魔法,两对男女都收获了爱情。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作者年少时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夜时心境平静而美好,很喜欢女主人公娜斯金卡,欣赏娜斯金卡对爱的追求。B.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