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发现教案7篇

上传人:请**** 文档编号:378405499 上传时间:2024-01-29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26.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趣的发现教案7篇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有趣的发现教案7篇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有趣的发现教案7篇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有趣的发现教案7篇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有趣的发现教案7篇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趣的发现教案7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趣的发现教案7篇(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趣的发现教案7篇有趣的发现教案1 教学理念 1、以学生为本,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与多样的读书兴趣,指导学生把课文读好,读懂,在读中去感悟,在读中去欣赏,得到潜能的教育。 2、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质疑,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 学会“容、易、研、究”四个生字。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会按课文内容表演,评议。 教学程序 一、复习 1、 出示生字词卡片:认读、开火车读、齐读。 2、我们继续学习有趣的发现,学生齐读课题。 二、精读课文,领悟课文内容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细读第一自然段 2、讨论

2、:达尔文是个怎样的人?“著名”是什么意思? 3、小结:小朋友,达尔文生活在一百多年前的英国,到今天全世界的人都记住着他的名字,这就是著名。 4、有感情地朗读,练习背诵。 (二)、学习课文2至3自然段 提问:课题是有趣的发现,那么达尔文到底有什么有趣的.发现呢? 1、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2至3自然段。 2、谁来说说达尔文发现了什么? 3、讨论交流。 4、出示:他看到岛上的昆虫要么翅膀特别大,要么就没有翅膀,感到很奇怪 5、指名让同学读好这句话,其他小朋友想一想奇怪在那里? 6、指名回答 7、达尔文看到这种奇怪的现象,会想些什么呢?(现在你就是达尔文,你正在小岛上考察。如果看到这种奇怪的现象会想些什

3、么呢?) 8、讨论交流 是呀,为什么岛上的昆虫要么翅膀特别大,要么就没有翅膀呢?那些翅 小的昆虫哪里去了呢? 9、朗读第二自然段 10、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怪的现象呢?达尔文又是怎样做的呢? 11、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 12、思考后互相交流,合作学习,然后汇报。 出示句子:原来,岛上经常刮大风便逐渐消失了。 13、让学生说说这段话中讲了哪几种昆虫?用自己的话分别说清三种昆虫的情况。 14、思考后讨论 出示句式训练:没有翅膀的昆虫因为所以 翅膀特别大的昆虫因为所以 翅膀小的昆虫因为所以 15、让学生表演2至3自然段的内容,集体评议。 16、那么,达尔文是如何找到答案的呢? 板书:反复 观察 比较

4、 17、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 (三)、细读第四自然段 指名朗读 是啊,达尔文通过反复、观察、比较,终于明白了“只有适应岛上环境的昆虫才能生存下来。 即适者生存,这才是达尔文最有趣最有意义的发现。这个有趣的发现对达尔文的科学研究成果有了很大的帮助。 三、学习生字 “容 、 究 、 易 、 研” 观察“容、究”两个生字有什么共同之处? 学生发现回答 说说怎样记住“易、研”这两个字。 学生交流 老师范写生字,学生监写、描红。 四、复述课文 1、老师指导复述 考虑发现观察比较得出结论 2、学生自己练习复述 3、同桌自己练习复述 4、指名复述 板书设计: 7、有趣的发现 反复 观 察比较 达尔文 由于

5、就 终于 找到 答案 因为所以 由于便 有趣的发现教案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第一句。 2、学会本课5个生字“百”“达”“文”“反”“较”,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3、初步懂得生物只有适应自然环境才能生存下来的道理,像达尔文那样仔细观察事物,学习他认真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理解有关词句,重点是词句训练。 教学准备: 挂图,贴图,生字卡片,小黑板若干 一、课前谈话,知识铺垫。 1、小朋友,在我们地球上生存着许许多多的昆虫,它们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瞧(出示昆虫图),老师这儿就有许多,认识他们吗? 2、指名学生说。 3、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这些昆

6、虫有一些相同之处。 4、是啊,这些昆虫有的翅膀特别大,有的翅膀特别小,还有的没有翅膀。(教师用笔圈出同类,并分别标上“翅膀大”“翅膀小”“没翅膀”) 5、你还知道哪些昆虫是属于这三类中的一种? 二、揭示课题,引发疑问。 1、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去读一个与昆虫有关的小故事,名字就叫 (出示课题:有趣的发现) 2、指名读题,注意轻声“的”。 3、读了题目在你脑中是否出现了一些小问号呢? 4、学生质疑:(谁发现?在哪发现?发现什么?怎样发现?)教师相机板书。 三、逐段讲读,解答疑问。 (一)、第一自然段 1、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走进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学生

7、读,正音:“一”的变调,“英”“名”后鼻音,“达尔文”英文名字多读熟练。 3、从短短的这句话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1)、这个有趣的发现与“达尔文”有关,是达尔文发现的。 (2)、“一百多年前”。 师加述:达尔文出生在1809年,去世时73岁,距今已有一百多年了。 (3)、“英国著名科学家”。 出示达尔文的肖像图,师加述:瞧,这位就是身穿英国绅士服的达尔文,他经常与各种动植物打交道,是一位非常有名的博物学家。 4、这样一位有名的科学家,谁再向大家介绍一下。指名感情朗读。 5、小朋友,你还会用这样的句式来介绍一下达尔文吗? 句式训练:达尔文_。 (二)、第二自然段。 1、过渡:达尔文是在哪儿,

8、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呢?让我们赶快去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吧,同样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生自由朗读。 3、指名学生分句读:可以喊上你的同桌,也可以叫上你的好朋友和你合作读。 4、哪个问题你能解决了? (1)、(在哪发现。)学习第一句。 学生:达尔文在海洋中的.一个小岛上发现的。 教师加述:达尔文作为一名博物学家,经常跟着海军勘探船到海洋的小岛上去考察。 (2)、(发现什么。)学习第二句。 学生:达尔文发现岛上的昆虫要么翅膀特别大,要么就没有翅膀。 教师出示插图:瞧,岛上的昆虫要么翅膀特别大,要么就没有翅膀。发现了这样一个情况,达尔文感到(很奇怪)。他奇怪些什么呢? 你会用这样的句式说好

9、吗? 句式训练:达尔文看到岛上只有_和_,却没有_,感到很奇怪。 5、不一会儿两个问题解决了,再读读这个自然段,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6、学生:(1)、到底为什么岛上只有翅膀特别大的昆虫和没有翅膀的昆虫,却没有小翅膀的昆虫? (2)、什么是“考察”,达尔文是怎样考察的? (三)、第三自然段第一句。 1、过渡:还等什么赶快学习第三自然段吧!先来看看达尔文是怎样考察的吧! 2、出示:第三自然段第一句。 3、指名读,正音。 4、出示达尔文考察时的插图:小朋友,你觉得达尔文考察的时候态度怎样? 5、学生:很认真,很细心。 6、这句话中哪些词最能突出他的认真的态度呢? (1)“许多” 教师:你猜想一下

10、,达尔文会捉来哪些昆虫? 学生:(蜻蜓、蝴蝶、蚂蚁、蜘蛛) 教师:为了方便研究,达尔文捉来了这么做种昆虫,而且每一种的数量也很多。 指名读好词语。 (2)“反复” 学生:反复说明达尔文观察比较了很多次。 教师:是啊,科学家的许多发现,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试验中找到答案的,达尔文也不例外。 指名读好词语。 (3)“终于” 学生:达尔文找到答案很不容易。 教师:没有反复的观察比较如何得来正确的答案呢! 指名读好词语。 7、齐读第三自然段第一句。 四|、教学生字,授以方法。 百 达 文 反 较 1、认读。 2、组词:想帮谁组就帮谁组。 3、指导写法:除“比较”的“较”笔画比较多外,其余笔画都较少,写好

11、笔画较少的词,关键在于找到,关键笔画。分析每个字的关键笔画。 4、描红,抄写。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有趣的发现的教案之一,希望对你有帮助! 有趣的发现教案3 有趣的发现教案设计文本解读: 课文的第二段只用了两句话讲述达尔文在岛上的考察发现,看起来太平淡无奇,很难找到学习语言的切入点。但其中的个别词语却是潜伏其中的很好的语言因素,如“考察”、“发现”、“要么要么”“奇怪”等。以这些词为空破口,进入文章进行语言学习,对于低年级来说是切实可行的。 文本与社会生活: 文中所提及的“发现”似乎离我们很远,但却给我们一种启示:留心处处皆发现,寻找学习语言的因素,带领学生学习语言也是如此。 文本与学生经

12、验: 文章写了生物学家达尔文发现在太平洋中一个小岛上只存在两种昆虫:一种翅膀特别大的,另一种是没有翅膀的。科学家为了解开其中的迷,经过艰苦的科学研究,最后终于解开了其中的迷。 尽管表面看来,文章所讲述的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去甚远。但仔细品味,却能发现,不论是一开始文章所预设的“谜面”,以及到后来揭示的“谜底”,都是十分有趣的。所以我们在带领学生进行课文语言学习的时候,要让学生充分感知、感受、感悟到其中的“趣”,也就是要充分借文章之“趣”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动机和兴趣”。 学习目标: 1、紧扣“发现”,让学生去发现自己学习上的疑难问题。 2、让学生通过自读,用各种形式将自己的发现展示出来,并加以运用。 教案: 文章有着非常严密的逻辑结构,是按“考察发现观察比较得出结论”的顺序叙写文章,这也是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所以在执教本课第二自然段时,本人力求学生学习语言都紧紧围绕文章内在的逻辑顺序展开,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找出不理解的字词,再把这些字词带进课文,通过自主阅读的方式去读懂,加以吸收和利用。 实施 学习语言片断一:“两进两出”悟“考察”。 师:我们常说,学贵有疑,就是说学习最难能可贵的就是能提出问题,现在请把你善于观察的眼光转向第二段,能不能从第二段发现问题呢?边看边用铅笔画出来。 (师行间巡视,发现大多数学生划了“考察”、“奇怪”两个词语,板书于黑板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