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陕西省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题库综合试卷A卷附答案

上传人:h****0 文档编号:378398758 上传时间:2024-01-29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51.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度陕西省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题库综合试卷A卷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2024年度陕西省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题库综合试卷A卷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2024年度陕西省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题库综合试卷A卷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2024年度陕西省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题库综合试卷A卷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2024年度陕西省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题库综合试卷A卷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年度陕西省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题库综合试卷A卷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度陕西省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题库综合试卷A卷附答案(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年度陕西省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题库综合试卷A卷附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1、贴在教室墙上的课程表本身也是一种课程。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隐性课程D.显性课程【答案】 C2、学生通过对整数的学习 来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在此基础上学习有理数的概念,此学习是( )A.上位学习B.并列结合学习C.相关归属学习D.派生归属学习【答案】 A3、道家主张教育要()。A.有教无类B.非攻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D.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答案】 C4、 以评价对象自身的状况作为参照标准,对其在不同时期的进步程度进行评定。这种评价属于()。 A.绝对评价B.相对评价C.总结性评价D.个体内

2、差异评价【答案】 D5、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A.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忠诚B.热爱学生C.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D.教师的责任心【答案】 B6、 教师围绕某一教育现象,采用问卷、谈话、座谈等多种形式收集资料,并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定量、定性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A.教育行动研究B.教育调查法C.教育观察法D.教育实验法【答案】 B7、 “孟母三迁”的故事中孟母采用的德育方法是( )A.奖惩法B.榜样法C.陶冶法D.说服法【答案】 C8、教师角色扮演的先决条件是()。A.教师角色认知B.教师角色体验C.教师角色期待D.教师与家长的合作【答案】 A9、不属于教师个体专业

3、化发展的具体内容是()。A.专业理想的建立B.专业知识的拓展C.专业能力的发展D.专业方向的形成【答案】 D10、学记提出“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下列哪条教学原则与其在思想上是一致的?()A.循序渐进原则B.巩固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直观性原则【答案】 A11、传统教育走向现代教育,其重要标志是产生了( )。A.杜威的儿童中心思想B.赫尔巴特的教师中心思想C.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思想D.卢梭的自然主义思想【答案】 A12、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小学阶段德育工作的重点是(?)A.道德知识的传授B.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C.道德信念的培育D.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答案】 B13、 将教学目标分成

4、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大领域的教育学家是()。A.布卢姆B.奥苏伯尔C.杜威D.布鲁纳【答案】 A14、小斌既想得高分又不愿意努力学习,这种心理冲突属于()。A.双趋式冲突B.双臂式冲突C.趋避式冲突D.多重趋避冲突【答案】 C15、与课堂教学相比,课外活动更有利于( )。A.坚持“循序渐进”B.促进温故知新C.加强“教学相长”D.发展学生个性【答案】 D16、 品德心理结构中最具有动力色彩的成分是()。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答案】 B17、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列举由“大地”一词所想到的事物,是为了训练学生的( )。A.发散思维B.推测与假设C.好奇心D.独立性【答案

5、】 A18、教师上课时所使用的课件、视频、投影、模型等教学资源属于()。A.教材B.教案C.教参D.教科书【答案】 A19、“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这反映的是()。A.长善救失B.学习观摩C.课内外结合D.启发性【答案】 C20、让患者自我放松,减轻焦虑、恐惧,用放松反应代替焦虑反应.通过练习消除恐惧和焦虑的做法即为()。A.深入共感法B.系统脱敏法C.行为契约法D.模仿学习法【答案】 B21、 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设置上的重大变革之一是()。A.初中和高中分别设置B.九年一贯的整体设置C.十二年一贯的整体设置D.小学和初中分别设置【答案】 B22、根据教学评价的功能,可分为

6、()A.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B.相对性评价和绝对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D.论断性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答案】 C23、人的学习主要通过( )A.视觉B.听觉C.嗅觉D.触觉【答案】 A24、虽然小明的期末测试成绩不高,但与期中相比有所提高,老师仍颁给他“学习进步奖”这种评价属于(?)A.相对性评价B.绝对性评价C.个体内差异性评价D.综合性评价【答案】 C25、 根据福勒和布朗的教师成长阶段论,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精力总是集中在对学生成绩的关注上。据此,这位教师的成长可能处在()阶段。A.关注生存B.关注情境C.关注学生D.关注自我感受【答案】 B26、不属于我国中小学德

7、育评价韵是()。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非正式评定【答案】 D27、我国最早的小学产生于( )。A.夏朝B.殷周C.三国D.秦朝【答案】 B28、 下列行为中,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吃过葡萄觉得酸,以后再也不吃葡萄B.观看宣传片,学会逃生方法C.发奋学习后成绩进步,从此加倍努力D.因赖床迟到后再也不赖床【答案】 B29、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 )A.劳动B.模仿C.学习D.本能【答案】 B30、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称为()。A.从众B.依从C.服从D.遵从【答案】 A31、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8、;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是一种( )。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多重趋避冲突【答案】 A32、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 )A.政治制度B.经济制度C.生产力的发展D.科学技术【答案】 D33、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三阶段是()。A.社会自我B.心理自我C.生理自我D.精神自我【答案】 B34、“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 )的教育目的观。A.教育无目的论B.社会本位论C.科学本位论D.个人本位论【答案】 B35、小学生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常以外部线索为依据,其态度和自我

9、认知易受周围环境或背景的影响,不易独立地对事物做出判断,而是人云亦云,从他人处获得标准。这是( )认知风格。A.场依存型B.场独立型C.冲动型D.沉思型【答案】 A36、对一个过分害怕猫的学生,为让他不怕猫,可以先让他看猫的照片、谈论猫、远远观看关在笼中的猫;然后让他靠近笼中的猫;最后让他摸猫、抱起猫,消除对猫的惧怕反应。这是一种()行为改变法。A.代币奖励法B.行为塑造法C.系统脱敏法D.肯定性训练【答案】 C37、教师通过捕捉教育情境的细微变化,积极主动采取应变措施,化不利因素为有利条件,保证教育活动顺利开展。这句话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A.复杂性B.创造性C.示范性D.长期性【答案】

10、B38、 在德育过程中李老师以表扬、激励为主,善于把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这体现了哪条德育原则 ( )A.长善救失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疏导原则D.课堂与生活相结合原则【答案】 C39、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现象是()。A.消退B.刺激比较C.刺激泛化D.刺激分化【答案】 C40、19世纪末,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通过对()的学习研究,建构了科学教育心理学的体系。A.动物B.人类C.学生D.儿童【答案】 A41、 最早有关学习迁移的代表性理论是()。A.形式训练说B.经验类化说C.共同要素说D.关系转换说【答案】 A42、 一名学生在学习上非常努力和勤奋,投入了大量

11、的时间和精力,可是学习成绩不理想。这种情况可能是( )A.多动症B.学习焦虑C.学习困难D.人际障碍【答案】 C43、曾经被一条大狗咬过的人,看见非常小的狗也可能产生恐惧,这是()。A.刺激泛化B.刺激分化C.刺激获得D.刺激消退【答案】 A44、天空出现朝霞,就会下雨;天空出现晚霞,就会放晴。人们由此得出“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结论。这主要体现思维的( )A.间接性B.抽象性C.稳定性D.概括性【答案】 D45、贴在教室墙上的课程表本身也是一种课程。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隐性课程D.显性课程【答案】 C46、 储存容量大,但是时间较短的记忆属于()。A.短时记忆B.工作记忆C.瞬时记忆D.长时记忆【答案】 C47、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是()。A.性格B.气质C.能力D.兴趣【答案】 C48、主张教师不再向学生传授系统知识,而是辅导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的教学组织形式是()。A.复式教学B.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