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内蒙古自治区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八

上传人:h****0 文档编号:378397659 上传时间:2024-01-29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63.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度内蒙古自治区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八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2024年度内蒙古自治区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八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2024年度内蒙古自治区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八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2024年度内蒙古自治区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八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2024年度内蒙古自治区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八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年度内蒙古自治区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度内蒙古自治区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八(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年度内蒙古自治区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精选试题及答案八一单选题(共60题)1、阅读某高中语文老师在教学寡人之于国也一课时设计的讨论教学环节(节选),回答问题。A.教师作为交流与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只能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对各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筛选B.“学生点评”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活跃了课堂气氛C.这种由此及彼的点评方式,强化了课内知识的能力迁移,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D.“小组讨论”最能充分体现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探究精神【答案】 A2、名著导读课上,教师引导学生归纳中外不同作家的“三部曲”,学生做了以下笔记,其中正确的一项是()。A.郭沫若“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

2、生湘累和棠棣之花;“漂流”三部曲:歧路炼狱和十字架B.茅盾“农村”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蚀”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C.巴尔扎克“喜剧”三部曲:两个诗人外省大人物在巴黎发明家的苦难D.阿.托尔斯泰“苦难的历程”三部曲:美丽的夫人一九一八阴暗的早晨【答案】 A3、阅读琵琶行的教学反思片段,按照要求答题。A.朗读是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的重要教学方法B.朗读需要有层次,对内容的理解须由浅入深C.诗歌教学需要关注学生的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品读D.课堂需要互动,而互动的方式就是提问【答案】 D4、阅读下面的教学随笔片段,按要求答题。A.课堂提问和练习都要着眼于听说读写等能力训练B.应引导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时努

3、力做到知人论世C.语文教学要巧于设疑引导学生思维D.倡导从课堂生成中开发动态的课程资源【答案】 B5、教学文言文句式辨析课,教师安排学生总结一些定语后置的句子。下列例句合适的是(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荀子劝学)B.具告以事(司马迁鸿门宴)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D.昊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司马迁陈涉世家)【答案】 A6、学生在读到“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时,想到梅花在古诗词中常代表高洁傲岸、不同流俗的美好品格,并搜集了一些示例。下列正确的是( )。A.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李白清平调)B.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王昌龄采莲曲)C.澄鲜只共

4、邻僧惜,冷落犹嫌俗客看(林逋山园小梅)D.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李清照鹧鸪天桂花)【答案】 C7、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依据不同水平学业成就表现的关键特征,学业质量标准明确将学业质量划分为不同水平,并描述了不同水平学习结果的具体表现。下列不属于学业质量水平一质量描述的是( )。A.能主动将自己的积累用于语言理解和表达B.能利用获得的信息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C.能整体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把握作品的思想观点和情感倾向D.能用多种形式整理、记录自己学习、生活中的所得【答案】 D8、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外国文学作品及其作者生平知人论世”主题活动,要求各小组提前列出相关作品及其作者

5、信息的清单。下列选项中,信息对应有误的是( )。A.金色花泰戈尔印度B.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美国C.最后一课都德法国D.蝈蝈与蛐蛐法布尔法国【答案】 D9、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画线语句的序号与选项的序号是对应的) A.意在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借助相关资料自学,培养主动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提升自学能力,进而提高学习效率B.意在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发挥兵教兵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和习惯,由传统被动学习逐步向主动学习过渡C.精讲意在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寻找方法、规律,提升筛选信息、概括信息的能力D.意在督促学生高效学习,段段清、堂堂清,同时发挥诊断性评价的功能,及时获得反馈信息,从而更好地改

6、进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答案】 D10、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A.“三十年前”这个时间有丰富的意蕴,同时又是学生容易忽略的地方,教师能够抓住这一个点引导学生解读文本,体现了教师对戏剧精妙语言的准确把握B.学生容易忽略的地方,才更容易让学生产生陌生感、新奇感,表现出对知识的新奇感,故也总是能够在教师引导下品出个中滋味来C.找对语言点后、教师适时引入补充资料,体现了教师充分利用资源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D.若全让学生品味“三十年前”,则学生会因为资料的匮乏很难品出什么,而教师巧妙地引入“人物关系表”,恰当地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了文本,链接的材料补充了文中的空白,为学生的理解搭了桥【答案】

7、 B11、某教师在学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课程目标时,做了以下笔记。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在语言积累与建构方面,积累较为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言语活动经验,形成良好的语感B.在语言表达与交流方面,能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文明得体地进行表达与交流C.在传承中华文化方面,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D.在理解多样文化方面,提高社会责任感,增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使命感【答案】 D12、教师在教授永遇乐?京口北古亭怀古时,提到用典的修辞,并举出其他诗句的例子供学生加深理解,下列没有使用该修辞的是( )A.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B.俯仰之间已陈迹,暮窗归了读残书。C.东边

8、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D.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答案】 C13、教师教学完七年级上册散文诗两首(金色花荷叶母亲)后,对课后的“词义和语境”部分进行了拓展学习。为帮助学生巩固对词语本义的理解,教师举出下列例子,其中的加点词在句中表示本义的是( )。A.她带着个孩子嫁过来,大家都说她带了个大包袱B.老一辈的人渐渐都不在了,现在需要我们年轻人挑大梁C.在这狭隘的山道里,他想挪一步都很难D.这昏宫生怕丢了乌纱帽,一句话都不敢说【答案】 C14、教师引导学生鉴赏古代诗词时,告诉学生古人在写诗作词时往往会用一些有固定含义和文学意味的词语,并以“流水”抒发情人相思之苦的意象为例进行讲解。下

9、列不适合用来举例的是( )。A.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刘禹锡竹枝词)B.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自居易长相思)C.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令)D.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一剪梅)【答案】 C15、教学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时,教师指出该篇目是一篇议论性的文章,并且在课上罗列了以下类似文体的篇目进行类比学习,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寡人之于国也B.伤仲永C.劝学D.小石潭记【答案】 D16、(2018年真题)某男,65岁,阴虚火旺,症见潮热盗汗,咳嗽咯血、耳鸣遗精。宜选用的成药是()A.玉泉丸B.金锁固精丸C.大补阴丸D.河车大造丸E.五子衍宗丸【

10、答案】 C17、阅读下面某教师在创新教学设计大赛上的教学设计(片段),按要求答题。A.以人物的外貌和动作为切入点分析人物性格,符合教学要求B.着眼于学生的宏观阅读及分析能力的培养C.课堂的设计重点突出提纲式教学D.没有多方面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氛围、学习方式等【答案】 D18、学习了装在套子里的人之后,学生对典型人物形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师因势利导,鼓励学生阅读有关吝啬鬼形象的作品。下列作品不适合的是( )。A.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B.茅盾子夜C.果戈理死魂灵D.吴敬梓儒林外史【答案】 B19、阅读某教师关于选修课程的教研论文片段,按要求答题。A.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对授课教师的素养要求很高

11、B.教学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往往陷入应试教育的误区C.语文选修课教学能否成功,教师起着决定性作用D.成功的选修课教学往往要符合学生的个性和特点【答案】 C20、教学赤壁赋后,教师提出中国古代诗文有“穷而后工”的说法,并让学生自主讨论这种现象,从古代文学家及其作品中找出更多相似的例子。下列对该教师教学行为的分析准确的一项是( )。A.以学生讨论代替教师直接讲解,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B.出示与课文相关的课外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创作”与“生活”的关系C.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并展开自主讨论,拓展学生知识面.增加写作素材D.教师讲解与学生自主思考相结合,帮助学生学会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答案】 B21

12、、阅读某教师的教研论文片段,按要求答题。A.教学节奏的把握要参考高中学生的生理发展状态B.课堂教学的高潮要在学生承受能力范围之内形成C.教师的语言具有艺术性与节奏感可使课堂富有和谐的音乐美D.有趣的提问可以加强学生的有意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答案】 C22、在教学茶馆一课时,教师为学生播放茶馆的电影,让学生对照剧情与课文完成教学。对这一教学资源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基于茶馆作为剧本是为演出服务的文体特点,应让学生自排话剧进行表演,比使用电影直接展示给学生效果更要突出B.基于剧本人物众多、学生单纯通过阅读课本理解人物耗时耗力的情况,通过观看电影表演的形式能够让学生形象区分、理解各色人物

13、特点C.由于地区方言的原因学生对人物语言的北京风味可能较难体会,使用电影这一教学资源,能使学生在视觉、听觉上更为直观地感受茶馆的京味D.结合茶馆电影这一教学资源,能够让学生直观体味茶馆情节上的过渡与衔接、转呈与高潮、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等【答案】 A23、以下是一位初中语文教师有关散步一课的总结环节设计片段(节选),阅读并回答问题。A.回归生活环节的设计很有道理,学生阅读表现“亲情”和“生命”意识的文章,定会触动生活中的某种感受,“回归生活”十分必然、自然、天然B.回归生活这个环节的设计很有意义,可把学生的意念和情感提高一步,对于树立人生中的美好情感、为人道德和责任意识,将发挥一定的作用C.两个关于“回归生活”的启发性问题,问题过于简单,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是毫无意义的提问D.从思想情感和学习方法两个方面作总结,符合本节课教学的实际;但由于前面“回归生活”的设计欠缺深度,总结的内容缺乏应有的光彩【答案】 C24、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A.在他人的故事中,反省自己;在感慨唏嘘中,汲取正能量,以此来砥砺学行B.达成“在品文中、感受一代大师梁启超的风采,学习其爱国热情及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