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精讲-古诗阅读之炼字题 张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378362831 上传时间:2024-01-29 格式:PPTX 页数:21 大小:288.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精讲-古诗阅读之炼字题 张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精讲-古诗阅读之炼字题 张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精讲-古诗阅读之炼字题 张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精讲-古诗阅读之炼字题 张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精讲-古诗阅读之炼字题 张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精讲-古诗阅读之炼字题 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精讲-古诗阅读之炼字题 张(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诗阅读之炼字题古诗阅读之炼字题学习目标追逐梦想追逐梦想 勇往直前勇往直前1.了解炼字需要注意的词语(动词、形容词、修饰语、叠词、拟声词、数词、颜色词等);2.掌握炼字的分类以及作用,注意炼字的作用;3.学会找出关键字并鉴赏。古人很讲究炼字。杜甫说:“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人性情怪僻只沉溺于美好的诗句,如果诗句不能心动人心,我至死也不肯罢休。贾岛说:“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这两句诗我琢磨三年才写出,一读起来禁不住两行热泪流出来。那么,我们如何去体悟古人在炼字上下的功夫呢?知识拓展炼字,指锤炼词语,诗人经过反复琢磨,挑选出最贴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分析

2、炼字(诗眼),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词语诗句,从而体会其深藏的情感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表达效果。在鉴赏诗歌的炼字时,应注意:1.重点关照动词形容词;2.关注修饰语;3.关注特殊词(叠词、拟声词、数词、颜色词等)。什么是炼字1增强形象性;2使诗意准确;3有助于铸造诗的意境;4增强诗歌表达情感的力度。炼字的分类1.炼动词2.炼形容词3.炼副词4.炼虚词5.炼特殊词(数量词、叠词、拟声词、颜色词、词类活用等)炼字的作用1炼动词一首诗,是由一些诗的意象按照一定的艺术构思组合而成的,而真正能构成鲜明的化美为媚的意象的词,主要是表动态的具象动词。因为名词在诗句中往往只是一个被陈述的对象,它本身没有表述性,而能

3、给作主语的名词以生动的形态的,主要就是常常充当谓语的动词,这样,具象动词的提炼,就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炼字的主要内容,离开了炼动词,炼字艺术就会黯然失色。动词用得好,可以一字传神,或摹写出对象的特征,或传达人物的丰富感情。(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分析:“见”字用起来更能达意。“望”是有意识的,而“见”是无意识地,自然地映入眼帘。用一个“望”字,人与自然之间是欣赏与被欣赏的关系,人仿佛在自然之外,自然成了人观照的对象。而用一个“见”字,人与自然不是欣赏与被欣赏的关系,人在自然之中,与自然一体,我见南山悠然,料南山见我亦如此。(2)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天仙子)分析:由于“云破

4、月来花弄影”而使满篇生辉。这句词词少意多,一语三折。云、月、花、影四字写了三物四景,中间又用破、来、弄三字写出三种连续的动态:云破而有月来,月来而有花影,花影引出弄字,有弄而有花枝随风摇动、抚弄花影的幽雅姿态。仅仅七个字,从天上写到地下,云横皓月、风弄花影,构成了一幅幽美朦胧的画面。把云、月、花都拟人化了,赋予了它们丰富的情感和生命,同时使宁静的画面有了飞动之势。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关照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例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分析:“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例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分析:“溅”

5、“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例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临洞庭上张丞相)分析:“蒸”“撼”具有夸张色彩。2炼形容词诗歌是社会生活的主观化的表现,少不了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这种任务,相当一部分是由形容词来承担的。我国古典诗词中炼形容词,有两种情况值得特别注意,一种是形容词的重叠运用,一种是形容词的活用,特别是活用作动词。2炼形容词炼形容词,可以从形、声、色、光等方面传达出形象的特点,还能传达出诗人的感情。例如: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分析: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

6、由此可达人心。3炼副词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也有副词。副词在诗词鉴赏中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例如:(1)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蝴蝶飞来过墙去,应疑春色在邻家。(王驾晴景)分析:这是王驾写的晴景,王安石改后两句为“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除了易“蝴”为“蜂”,易“应”为“却”之外,炼字的关键就在于去“飞来”而改为“纷纷”,因为只有蜂忙蝶乱的侧写妙笔,才能令人动情地表现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3炼副词(2)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王昌龄)分析:前两句写少妇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冲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这时候,作者用了一个“忽”字,取

7、漫不经心而恰到好处之意。闯入眼帘的柳色,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一个“忽”字将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4炼虚词在古典诗词中,虚词的锤炼恰到好处时,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盛唐诗人善于运用虚词,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去掉“与”“共”二字就会大为减色;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首句本为“仕宦至将相,富贵归故乡”,递走后飞骑追加二“而”字成“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因此而使文义大为增光。从上面所引的诗例中,我们就更不难领略诗词中炼虚字的美。5炼特殊词(数量词、叠词、

8、拟声词、颜色词、词类活用等)(1)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其一刘禹锡)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王安石)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李清照声声慢)(2)拟声词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因为其出现频率很高,特单列一条。可以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李煜浪淘沙令)(3)数词数词往往含虚数的意义,有很好的烘托作用,能增强诗句的表现力。例如:“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把僧齐己的早梅诗中的“数枝开”,

9、改为“一枝开”,齐己因此而拜郑谷为“一字师”。(4)颜色词颜色一般表现心情,作用往往是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例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红与绿道出了蒋捷感叹时序匆匆,春光易逝的这份“着色的思绪”。(5)词类活用在鉴赏古诗词的炼字时,词类活用的字词也需特别注意: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分析:“绿”字用得好。春风吹过,江南岸万物复苏,一片新绿。一个“绿”字将春天到来后江南的变化写了出来,既描

10、绘了春天鲜明的色彩,又展现了春季的盎然生机。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周邦彦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总结要强调说明的是,炼字也必须以炼意为前提才具有美的价值。因此,有字无句或无篇,是不足取的。只有篇中炼句,句中炼字,只有切合题旨,适合情境,做到语意两工,这样炼出来的字才能真正精彩凝练。1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2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3诗中的“诗眼”“关键字”是哪个?为什么?考查题型解题技巧1从诗句中锁定关键字或诗眼,结合诗句理解其具体的语境含义。2抓住诗句中所运用的具体手法,如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分析其表达效果。3结合诗句所描绘的具体景物来体会其意境。4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

11、主题或思想情感等。第一步:确定关键字,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指出这个字特殊的语法现象或修辞手法,如词类活用、拟人、通感、化静为动等;第二步:展开联想和想象,把该字放入到句中描述景象;第三步: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在整体上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答题步骤总结:炼字题的答题步骤为含义+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意境+主旨情感)答案格式:该词有的含义,采用手法,化为(释含义、明手法),写出了情形(描景象),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情,或烘托了的意境(说效果)。注意: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要回归原诗,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此外答题时依序答出,避免遗漏;依据诗作具体情况可适当减少项目,不必牵强。答题步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