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五官科培训课件:各类耳朵疾病介绍

上传人:三*** 文档编号:378362245 上传时间:2024-01-29 格式:PPTX 页数:35 大小:26.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五官科培训课件:各类耳朵疾病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医院五官科培训课件:各类耳朵疾病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医院五官科培训课件:各类耳朵疾病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医院五官科培训课件:各类耳朵疾病介绍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医院五官科培训课件:各类耳朵疾病介绍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院五官科培训课件:各类耳朵疾病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五官科培训课件:各类耳朵疾病介绍(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耳朵耳朵疾病疾病此处添加机构或者单位名称LOGO各类耳朵疾病介绍E R D U O J I B I N G汇报人:XX 汇报时间:202X.XX耳外伤外耳道耵聍栓塞外耳道疖与外耳道炎1234外耳道真菌病目 录CONTENTS分泌性中耳炎耳廓假性囊肿5601PART耳外伤耳外伤耳外伤的种类、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机械性损伤:如挫伤、撕裂伤;物理性损伤:如冻伤、烫伤;化学伤:可伴发邻近或远处组织外伤;可造成耳廓畸形,且修复较困难。耳廓外伤(injury of auricle)病因临床表现 早期:血肿、出血、皮肤和软骨断裂、继发感染;后期:缺损或畸形。治疗耳廓外伤(injury of auricle)结

2、扎止血,缝合伤口,加压包扎;耳廓成形术;早期抽吸或切开清楚清除血肿;抗生素预防感染;后期有畸形者行矫形手术。鼓膜外伤(injury of tympanic membrance)症状:耳痛、耳出血、耳闭、听力减退、耳鸣,可伴眩晕、恶心。耳镜检查:鼓膜不规则裂隙状穿孔,边缘及耳道内有血迹或血痂;颅骨骨折可有清水样液渗出。听力检查:传导性聋或混合性聋。直接或间接外力,掌击、用棒状物挖耳、小虫进入、高温、颞骨纵形骨折、气压伤。病因临床表现 鼓膜外伤(injury of tympanic membrance)加强卫生宣传,勿随意挖耳,在危险环境工作时要做好防护。保持外耳道干燥,预防中耳感染,禁止外耳道冲

3、洗或滴药。大部分穿孔可于34周内自行愈合,较大而经久不愈的穿孔可行鼓膜修补术。治疗原则 预防颞骨骨折(fracture of temporal bone)常为头部外伤的一部分;暴力直接或间接伤及头部、颞部和耳部所致:可伴头、颅、面部和肢体等组织及器官损伤。特点临床分类 较少见,约占20%;常有内耳、面神经受损,出现感音性聋、眩晕、眼震、面瘫、血鼓室;约50%可有面瘫,不易恢复。横行骨折 最多见,占70%80%;极少伤及内耳,常有耳出血、传导性聋或混合性聋;约20%发生面瘫,多可恢复。纵行骨折 少见,可造成鼓室、迷路骨折,引起中耳与内耳症状。混合性骨折颞骨骨折(fracture of tempo

4、ral bone)维持患者生命,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出血,维持循环功能;如病情允许,应作头颅CT 或MRI,完善神经系统和耳科检查;预防和控制颅内和耳部感染;后遗鼓膜穿孔、听骨链离断或面神经麻痹者,病情稳定后行鼓室成形术或面神经减压和修复手术。治疗颞骨骨折(fracture of temporal bone)02PART耳廓假性囊肿耳廓假性囊肿 临床表现与治疗方法耳廓假性囊肿 耳廓外侧面半球形、无痛囊性隆起,有张力和透光性;有胀感,无痛,可有灼热和痒感;小囊肿仅显隆起,症状不明显;大囊肿则隆起明显,有波动感,无压痛,表面肤色正常或略红;穿刺可抽出无菌性、富含蛋白质的淡黄色液体。临床表现不明,与

5、机械性刺激、挤压有关,造成局部微循环障碍,引起组织间的无菌性炎性渗出。病因耳廓软骨夹层内的非化脓性浆液性囊肿,耳廓外侧面上半部呈囊肿样隆起,以3040岁者为多,男性多于女性。防止液体再生,促进囊壁粘连愈合。耳廓假性囊肿 理疗 早期或小囊肿,可用冷敷、超短波、紫外线照射。穿刺注药 积液明显者,可穿刺抽液,也可抽液后注入硬化剂、15%高渗盐水、50%葡萄糖或注入1%2%碘酊,至抽出液为红色。手术 在囊肿隆起部切除一部分囊壁,开一小窗,清除积液、加压包扎。治疗方法03PART外耳道耵聍栓塞外耳道耵聍栓塞临床表现与治疗方法外耳道耵聍栓塞外耳道内耵聍聚积过多,形成较硬的团块,阻塞于外耳道内。未完全阻塞者

6、,多无症状,可有局部瘙痒感;完全堵塞者,耳闭胀不适,伴听力下降,偶伴眩晕。耳镜检查:外耳道内有棕黑色团块,与外耳道壁可无间隙。听力检查:传导性听力损失。症状检查临床表现病因 因外耳道弯曲、狭窄,耵聍栓塞严实、质地坚硬,有可能引起疼痛、损伤外耳道和鼓膜,应尽量避免。耵聍钩取出法 用耵聍钩将耵聍取出。冲洗法 用4%碳酸氢钠溶液软化耵聍后,将其冲出。吸引法 将耵聍软化后,用吸引器吸出。取出耵聍方法治疗外耳道耵聍栓塞04PART外耳道疖与外耳道疖与外耳道炎外耳道炎 临床表现与治疗方法外耳道软骨部的皮肤毛囊、皮脂腺和耵聍腺感染形成的局限性化脓性炎症。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外耳道疖(furuncle

7、of external acoustic meatus)病因 挖耳致皮肤损伤后感染,污水进入和浸泡后感染,化脓性中耳炎脓液刺激后感染,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慢性肾炎、营养不良等诱发。症状 局部跳动性疼痛,严重者可有发热和全身不适,耳前或耳后淋巴结肿痛。检查 耳屏压痛和耳廓牵拉痛明显,外耳道局限性红肿,可有脓头。治疗 早期用鱼石脂甘油纱条敷患处,局部物理治疗,未成熟的疖肿不宜切开,防止炎症扩散,成熟后可切开引流,严重者给予抗生素。外耳道疖(furuncle of external acoustic meatus)外耳道皮肤或皮下组织的急、慢性弥漫性炎症。外耳道炎(otitis externa)慢

8、性外耳道炎急性弥漫性外耳道炎 检查:耳屏压痛和耳廓牵拉痛;外耳道充血、肿胀、可有分泌物;耳周淋巴结肿胀或压痛。症状:初期耳内灼热,有稀薄或黏稠分泌物流出。检查:外耳道皮肤多增厚、脱屑,少量黏稠分泌物,或有白色豆渣状分泌物。症状:耳痒不适,少量分泌物。预防 清洁外耳道,红肿时局部用2%3%酚甘油或鱼石脂软膏,严重者全身应用抗生素,耳痛剧烈者给予止痛药,必要时联合应用抗生素和糖皮质类固醇类药物。改变不良的挖耳习惯,避免在污水中游泳,洗浴时避免水进入外耳道。治疗外耳道炎(otitis externa)05PART外耳道真菌病外耳道真菌病临床表现与治疗方法外耳道真菌病又称真菌性外耳道炎(otitis

9、externa mycotica),真菌侵入外耳道、或外耳道内的条件致病性真菌,在适宜的条件下繁殖所致。游泳、中耳流脓、挖耳损伤、机体抵抗力下降、全身长期大剂量应用或滥用抗生素均可诱发,致病菌以曲霉菌、青霉菌、念珠菌及毛霉菌为常见。早期或轻者可无症状;一般表现为耳内发痒及闷胀感,有少量分泌物;伴发细菌感染可引起肿胀、疼痛及流脓。病因症状 外耳道深部有白色、灰色、黄色或烟黑色霉苔,状如薄膜、细丝或碎屑,也可呈筒状或块状;真菌检查可确诊。清除外耳道内污物;保持外耳道干燥和酸化状态;局部应用广谱抗真菌药物,如克霉唑霜、酮康唑霜、益康唑霜、达克宁霜等;获得真菌培养结果后应尽快选用敏感药物;严重者可静脉

10、给予抗真菌药物。检查治疗外耳道真菌病06PART分泌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临床表现与治疗方法分泌性中耳炎急性和慢性病程达8周以上者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渗出性中耳炎、浆液性中耳炎、黏液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等,中耳积液极为黏稠者称为胶耳(glue ear)。以中耳积液和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特 性分泌性中耳炎咽鼓管功能障碍 咽鼓管咽口受压或堵塞,如腺样体增生、鼻咽肿瘤、分泌物;鼻咽填塞物长期压迫或堵塞;头部放射治疗后。(1)机械性阻塞咽 鼓 管 阻 塞 小儿咽鼓管肌肉薄弱,软骨弹性差;细菌蛋白溶解酶的破坏,咽鼓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2)非机械性阻塞细菌的外毒素或先天性纤毛运动不

11、良综合征致纤毛运动瘫痪。本病可能为轻型的或低毒性的细菌或病毒感染。感染可能是一种由抗体介导的免疫复合物疾病(型变态反应)。免疫反应被动吸烟、居住环境不良、哺乳方法不当、腭裂。其他咽鼓管的清洁和防御功能障碍分泌性中耳炎咽鼓管功能障碍传导性听力下降伴自听增强,头位前倾或偏向患侧,听力可暂时改善。听力下降间歇性,如“噼啪”声,头部运动、打呵欠或擤鼻时,可有气过水声。耳鸣可有轻微耳痛,慢性者耳痛不明显。耳痛按压耳屏后可暂时减轻。耳内闭塞感咽鼓管的清洁和防御功能障碍分泌性中耳炎咽鼓管功能障碍分泌性中耳炎 早期鼓膜充血、内陷,光锥缩短、变形或消失,锤骨短突外突,积液时鼓膜失光泽,可见液平面,液平面随头位变

12、化,吹张时见气泡,积液多时鼓膜外突,活动受限。音叉试验及纯音听阈测试为传导性听力损失,听力损失一般以低频为主。声导抗图对诊断有重要价值。平坦型(B型)为分泌性中耳炎的典型曲线。负压型(C型)示鼓室负压,咽鼓管功能不良。检 查耳镜检查听力测试 声导抗检查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结合听力学检查结果,可诊断。必要时行鼓膜穿刺术确诊。分泌性中耳炎 可为鼻咽癌就诊的首要原因;成年患者,尤其是单侧分泌性中耳炎、病程长或反复发作者,应警惕;后鼻孔镜检查、EBV-VCA-IgA血清测定、纤维鼻咽镜检查、鼻咽部CT或MRI。可为分泌性中耳炎的并发症,中耳内有棕褐色液体,鼓室及乳突腔内有暗红色或棕褐色肉芽,CT片见鼓

13、室及乳突内有软组织影,少数有骨质破坏。诊 断鼻咽癌胆固醇肉芽肿分泌性中耳炎 清除中耳积液 改善中耳通气和引流 控制感染 病因治疗 抗生素 糖皮质激素 保持鼻腔及咽鼓管通畅 减充血剂如1%麻黄素、盐酸羟甲唑啉滴(喷)鼻腔,咽鼓管吹张、捏鼻鼓气法、波氏球法、导管法。治 疗原则非手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治 疗 积极治疗鼻咽或鼻部疾病,如腺样体刮除、鼻息肉摘除、下鼻甲部分切除、鼻中隔矫正、鼻窦炎治疗。鼓室探查术 成年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在上述各种治疗无效,又未查出明显病因,疑有早期粘连性中耳炎或胆固醇肉芽肿者。鼓膜穿刺术:抽液后可注入药物。鼓膜切开术:适于液体较黏稠、鼓膜穿刺无法吸出或不能吸尽,或反复穿刺后积液。鼓膜切开加置管术:适于病情迁延长期不愈,或反复发作。手术治疗其他治疗u急性分泌性中耳炎预后一般良好;u少数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可后遗粘连性中耳炎、胆固醇肉芽肿、鼓室硬化。分泌性中耳炎预 后谢谢欣赏谢谢欣赏此处添加机构或者单位名称LOGO各类耳朵疾病介绍THANK S FOR APPRECIATION汇报人:XX 汇报时间:202X.X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