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江西省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过关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

上传人:h****0 文档编号:378359343 上传时间:2024-01-29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50.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度江西省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过关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2024年度江西省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过关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2024年度江西省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过关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2024年度江西省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过关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2024年度江西省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过关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年度江西省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过关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度江西省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过关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年度江西省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过关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1、细菌性痢疾是一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根治肠道传染病的关键是( )A.注意饮食,以流质或半流质为主B.住院治疗C.服用口服痢疾活疫苗D.切断传染源【答案】 D2、 下列行为中,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吃过葡萄觉得酸,以后再也不吃葡萄B.观看宣传片,学会逃生方法C.发奋学习后成绩进步,从此加倍努力D.因赖床迟到后再也不赖床【答案】 B3、教师指定参考书,然后让学生自学、做作业、学生遇到疑难的问题时候向老师请教,这种组织形式属于()。A.分组教学制B.复式教学C.设计教学法D.道尔顿制【答案】 D4、不

2、顾外界环境影响,常用自己的内在标准判断客观事物的人,其认知方式属于()A.独立型B.依存性C.整体型D.系列型【答案】 A5、下列属于小学阶段课程特点的是()A.B.C.D.【答案】 D6、 陈老师在给学生讲鱼类动物时拿鲸鱼举例,解释说鲸鱼是用肺呼吸的,而鱼类的本质特征是用腮呼吸。所以鲸鱼不属于鱼类,防止学生把“生活在水里,外形与鱼一样”当作鱼类的本质特征。陈老师采用的教学方式是( )。A.模象直观B.实物直观C.变式分析D.概念判断【答案】 C7、上课时小明和小红都没有回答出老师的提问,王老师直接批判了聪明外向但不认真思考的小明,对内向胆小的小红则耐心启发。他遵循的教学原则是()A.启发创造

3、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循环渐进原则D.因势利导原则【答案】 B8、接受心理辅导后,小欣非常信任和依赖刘老师,内心里已把她当成妈妈,这属于(?)。A.移情B.共情C.同情D.反移情【答案】 A9、 以布卢姆为代表的教育家将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其中不包括()。 A.认知领域B.情感领域C.意志领域D.动作技能领域【答案】 C10、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是()。A.性格B.气质C.能力D.兴趣【答案】 C11、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最主要、最基本的职责是( )A.培养能力B.依法执教C.教书育人D.传授知识【答案】 C12、 陶行知曾用松树和牡丹比喻育人:用松树的肥料培养牡丹,

4、牡丹会瘦死;用牡丹的肥料培养松树,松树会被烧死。这一比喻运用到教学上,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直观性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启发诱导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答案】 B13、我国新课程的课程评价强调()。A.B.C.D.【答案】 B14、 陶行知曾用松树和牡丹比喻育人:用松树的肥料培养牡丹,牡丹会瘦死;用牡丹的肥料培养松树,松树会被烧死,这一比喻运用到教学上,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A.直观性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启发诱导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答案】 B15、目前我国小学开设的“语文”“数学”“英语”课程属于( )。A.活动课程B.学科课程C.综合课程D.融合课程【答案】 B16、当师生、

5、生生之间有一定的了解和信任,班级的组织比较健全时,该班集体的发展属于( )。A.组建阶段B.自主活动阶段C.核心形成阶段D.成熟阶段【答案】 C17、现代课程理论认为,制约课程内容选择的因素主要包括( )。A.知识技能与情感B.难度广度与深度C.社会、儿童与学科D.政治经济与文化【答案】 C18、“班级”一词最早是由( )提出来的。A.埃拉斯莫斯B.杰克逊C.德鲁克D.夸美纽斯【答案】 A19、体现国家对学校的统一要求,作为学校办学的基本纲领和重要依据的是( )A.课程计划B.课程标准C.教学大纲D.教学目标【答案】 A20、小学生处于人生可持续发展的起点,小学英语教学必须诱导他们逐步形成正确

6、的价值观。因此,在教学中()A.在介绍外国文化的活动中引导学生认识与理解伟大的中华文化B.只专注宣传英语国家的科学成就C.侧重鼓励学生去追求到国外学习与生活D.只专注介绍英美人民的生活【答案】 A21、宋朝王安石写过一篇伤仲永的短文,说江西金溪有个名叫方仲永的少年,小时候比较聪明,5岁时就能作诗,但由于缺乏良好的生活条件和及时的教育培养l2l3岁时写的诗已经不如以前的好了,到20岁左右,则“泯然众人矣”。这说明( )。A.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B.后天的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C.后天的生活条件和教育对人发展的重要意义D.社会环境是影响人发展的重要因素【答案】 C22、 对于一个过分

7、害怕猫的学生,我们可以让他先看猫的照片、谈论猫,再让他远远观看关在笼中的猫,让他靠近笼中的猫,最后让他用手触摸猫,逐步消除对猫的惧怕反应。这种方法在心理治疗中称为()。A.松弛训练B.合理情绪疗法C.系统脱敏疗法D.肯定性训练【答案】 C23、发挥教育合力必须注意三种教育形态的有机结合,这三种教育形态是以下哪三种? ( )A.B.C.D.【答案】 C24、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A.经济发展水平B.政治经济制度C.文化D.科技【答案】 B25、 下列哪个观点属于“遗传决定论” ( )A.威尔逊的“成熟势力说”B.洛克的“白板说”C.荀子的“性恶论”D.高尔顿的“优生学”【答案】 D26、言语在

8、原型内化阶段,其作用在于巩固形成中的()。A.记忆表象B.思维表象C.动作表象D.定向映象【答案】 C27、早晨的学习效果一般比较好,这是因为这一阶段的学习不受()的干扰。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单一抑制D.双重抑制【答案】 A28、我国小学阶段儿童品德发展的“关键期”是在( )前后。A.三年级上学期B.三年级下学期C.四年级上学期D.四年级下学期【答案】 B29、皮亚杰划分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标准是( )A.主导作用B.人格特征C.种系演化D.认知发展【答案】 D30、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A.赞科夫B.夸美纽斯C.苏霍姆林斯基D.杜

9、威【答案】 B31、在小学课外活动中,学生摄影小组举办的摄影作品大赛属于(?)。A.游戏活动B.学科活动C.科技活动D.文学艺术活动【答案】 D32、有关迁移的经验类化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 )提出的。A.桑代克B.武德沃斯C.贾德D.詹姆士【答案】 C33、12年级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 )A.识字写字B.写话C.综合性学习D.口语交际【答案】 A34、倡导经验课程,并主张以主动作业形式实施这种课程的教育家是( )。A.卢梭B.杜威C.泰勒D.布鲁纳【答案】 B35、训练班级成员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和自主开展活动的最好载体是( )。A.班主任B.兴趣小组C.少先队D.班集体【答案】 D

10、36、 高老师是一名青年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解教学活动的效果,除学校统一举行的期中和期末考试外,他还会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作出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属于()。A.形成性评价B.总结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研究性评价【答案】 A37、某小学语文教师在讲授人物描写方法后,让学生写一写自己眼中妈妈的形象。通过写作,学生体会到妈妈温暖的爱和细致的呵护,学生展现出对母亲的依赖和信任,也更尊重和理解自己的母亲。这体现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 )。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B.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C.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

11、统一的规律D.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答案】 D38、 通常所说的备课要“三备”,除了钻研教材、设计教法之外,还包括()。A.研究学生B.设计作业C.设计评价D.指导学法【答案】 A39、 耶克斯和多德森在研究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时发现()。A.任务难度不同,其最佳动机强度相同B.动机越低,学习效率越高C.任务难度不同,其最佳动机强度不同D.动机越高,学习效率越高【答案】 C40、把一个小球轻轻放人盛满水的杯子里,溢出了50g水,则小球的质量( )A.一定等于50gB.一定大于50gC.大于或等于50gD.小于或等于50g【答案】 C41、下列有关儿童厌学症不正确的说法是( )。A.是一种情绪上的失调状态B.主要表现是讨厌学习C.是先天的,由遗传因素造成的D.治疗时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相互配合【答案】 C42、 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称为( )。A.常规管理B.平行管理C.民主管理D.目标管理【答案】 B43、为了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周老师对本班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进行持续观察、记录、反思,最后给出评价。周老师所运用的评价方法是()。A.安置性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