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江苏省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二

上传人:h****0 文档编号:378359259 上传时间:2024-01-29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48.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度江苏省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二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2024年度江苏省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二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2024年度江苏省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二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2024年度江苏省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二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2024年度江苏省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二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年度江苏省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度江苏省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二(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年度江苏省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精选试题及答案二一单选题(共60题)1、把教育作为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始自于党的()。A.十二大B.十三大C.十四大D.十五大【答案】 A2、在哪个阶段,学生的伦理道德开始形成但又具有两极分化的特点( )A.学前阶段B.小学阶段C.初中阶段D.高中阶段【答案】 C3、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始于( )。A.赫尔巴特B.洛克C.夸美纽斯D.康德【答案】 D4、一般来说,学习篇文章之后,对这篇文章的记忆效果( ) 。A.中间部分内容记忆效果最好B.开头部分内容记忆最好C.头尾部分内容记忆最好D.头尾部分内容和中间部分内容记忆效果一样好【答案】

2、C5、问题解决题要求学生通过对知识进行组织、选择和运用等复杂的程序来解决问题, 因此,也把这种形式叫( )。A.知识水平B.操作评价C.形成性评价D.非正式评价【答案】 B6、实质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A.发展智力B.培养思想品德C.传授知识D.发展个性【答案】 C7、“道而释,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这句话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巩固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循序漸进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答案】 B8、技能是一种( )。A.智力B.行为方式C.才能D.能力【答案】 B9、小学阶段的课程应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可接受性和()。A.实践性B.可行性C.衔接性D.发展性【答案】 D10、据我国

3、心理科学工作者研究确定,小学儿童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这一思维发展过程中的“飞跃”或“质变”的关键期为()。A.6、7-11 岁B.7、8-11 岁C.9-11岁D.10-11岁【答案】 C11、学、思、习、行的提出者是( )A.孟子B.苟子C.孔子D.墨子【答案】 C12、认为迁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迁移理论是()。A.形式训练说B.共同要素说C.经验类化说D.关系转换说【答案】 B13、下列不属于意义学习的条件的一项是()。A.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B.学习者认知结构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C.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

4、并使两者相互作用D.学习材料要高于学习者的能力范围【答案】 D14、允许成绩优秀的学生跳级,体现了()原则。A.启发性B.直观性C.因材施教D.巩固性【答案】 C15、我国实施义务教育是有()作为法律保证的。A.宪法B.素质教育法C.义务教育法D.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答案】 C16、在技能学习的最初阶段,()对技能学习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A.知识B.能力C.练习D.活动【答案】 C17、影响儿童在同伴中是否受欢迎的基本因素是()。(2009-11)A.外表长相B.环境因素C.交往能力D.智力因素【答案】 C18、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备课B.上课C.布置作业D.作好辅导【答案】 B1

5、9、品德心理结构中最具有动力色彩的成分是( )。A.道德认识B.道德意志C.道德行为D.道德情感【答案】 D20、在我国教育史上,最早把小学教育规定为义务教育的年代是0A.1904年B.1922年C.1949年D.1986年【答案】 D21、教育从生产劳动中第一-次分离出来的标志是()。A.班级授课制的出现B.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C.学校的产生D.教有制度的建立【答案】 C22、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标志之-一是其能否自觉( )。A.关注生存B.关注自我C.关注学生D.关注情境【答案】 C23、对一个玩具,儿童既可按颜色归类,也可按形状归类,还可按大小归类,说明这时儿童的认知水平已达到()

6、。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答案】 C24、干预和训练感知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是()。(2009-11)A.婴儿期B.幼儿期C.胎儿期D.童年期【答案】 A25、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的著名心理学家是( ) 。A.布鲁纳B.斯金纳C.华生D.布鲁纳【答案】 D26、下列各项中,不利于钙吸收的是A.脂肪B.草酸盐、植酸盐C.纤维素D.乳糖E.蛋白质【答案】 A27、健康风险评估的局限性表现在( )A.不能评估社会或环境危险因素B.评估本身不能构成一个健康管理项目C.不能代替医学检查D.不提供完整的病史E.不能确定疾病风险【答案】 A28、美

7、国当代生物社会学家威尔逊把“基因复制”看做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这一观点属于教育学上的()。A.内发论B.外铄论C.多因素相互作用论D.三因素论【答案】 A29、系统的收集学生学习行为的有关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是( )。A.教学计划B.教学设计C.教学评价D.教学过程【答案】 C30、“五四”运动前后,著名教育家( )来华讲学,此后西方教育学说在我国广泛传播开来。A.桑代克B.盖顿C.杜威D.克伯屈【答案】 C31、有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问老师:“老师,在月亮上看天,天是不是蓝的呢?”这位教师很不满意地说:“你懂什么,听老师说就行了,你呀,经常在课堂上打岔,这是不

8、礼貌的!今后不能这样。”这位学生听后心理鼓着气坐下了。这位教师违背了()的教学原则。A.启发性B.系统性C.巩固性D.因材施教【答案】 D32、运动锻炼的医学监督的内容主要包括A.体力负荷与运动反应B.运动计划的制订C.运动计划的调整D.健康状况和运动能力的评估E.健康状况和运动能力的再评估【答案】 A33、备课时,教师为了深入掌握教材,- -般要经过的阶段是( )。A.懂、透、化B.懂、思、化C.看、思、透D.学、思、化【答案】 A34、关于人际沟通技巧的表述正确的是A.人际沟通技巧都与人的“传播器官”有关B.包括语言的、非语言的、借助网络媒体的方式方法C.一般用说、听、看、问、答、表情、动

9、作等方式来表达D.是指在人际沟通活动中为有效达到预期目标而采用的方法E.包括语言器官、听觉器官、视觉器官【答案】 A35、小学教材的编写,在内容上首要考虑()。A.形象性与兴趣性B.娱乐性与生活性C.科学性与思想性D.知识性与个性【答案】 C36、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此话表明教师的劳动具有( )。A.复杂性B.创造性C.示范性D.长期性【答案】 B37、综合实践活动是地方性必修课,它占课时的()。A.6% 8%B.7% 10%C.8%10%D.10%20%E.6%10%【答案】 A38、人的

10、自觉能动性的最高表现形式是人不同于动物的()。A.目的性B.预见性C.创造性D.选择性【答案】 C39、我国早在4000年前就有了学校,是在哪个朝代? ( )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答案】 A40、在大肠癌病人和对照组中进行血型分布的大样本调查,血型分为O/A/B/AB型,为比较病例组合对照组之间的血型分布的差异,需要采用A.t检验B.方差分析C.x2检验D.u检验E.配对t检验【答案】 C41、学校教育产生于()。A.奴隶社会初期B.奴隶社会末期C.封建社会初期D.原始社会末期【答案】 A42、下列选项中,对心理健康理解不正确的是( )。A.心理健康是比较而言的,从健康到不健康只是

11、程度的不同,而无本质的区别B.心理健康反映的是某-段时间内的特定状态,而不应认为是固定的和永远如此C.心理健康标准是一个发展的文化的概念,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D.心理健康等于没有疾病或疾病仅限于躯体疾病【答案】 D43、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法律保证是()。A.宪法B.教育法C.义务教育法D.职业教育法【答案】 C44、“教育即生长”的提出者是教育哲学家( )。A.赫尔巴特B.皮亚本C.杜威D.瓦根舍因【答案】 C45、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称为()。A.谈话法B.讲授法C.讨论法D.实验法【答案】 B46、影响儿童品德形成的因素有很多,其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A.环境B.遗传C.学校教育D.家庭教育【答案】 C47、A型行为类型人的表现包括A.长期处于孤独、抑郁和失望情景B.为争取成就而努力奋斗的人C.有竞争性D.有时间紧迫感E.有旺盛的精力和过度的敌意【答案】 B48、在古印度,被剥夺了受教育权的种姓是( )。 A.僧侣祭司B.刹帝利C.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