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安徽省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自我检测试卷A卷附答案

上传人:h****0 文档编号:378329962 上传时间:2024-01-29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52.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度安徽省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自我检测试卷A卷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2024年度安徽省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自我检测试卷A卷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2024年度安徽省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自我检测试卷A卷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2024年度安徽省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自我检测试卷A卷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2024年度安徽省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自我检测试卷A卷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年度安徽省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自我检测试卷A卷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度安徽省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自我检测试卷A卷附答案(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年度安徽省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自我检测试卷A卷附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1、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主动协调好与家庭、社会教育的关系,逐步形成以学校为中心的“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这体现了德育的()A.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B.疏导原则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D.导向性原则【答案】 C2、课程标准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基本依据,其核心部分是( )。A.课程内容B.课程目标C.课程结构D.课程理念【答案】 B3、在智力技能形成的过程中,依据智力活动的实践模式,以展开的、外显的方式付诸实施的阶段是()。A.原型定向B.操作定向C.原型操作D.原型内化【答案】 C4、

2、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小学阶段德育工作的重点是()A.道德知识的传授B.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C.道德信念的培育D.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答案】 B5、 上课时用红笔在老师讲的重点内容下边做标记,这是利用知觉的()。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答案】 A6、下列事例中属于负强化的是()。A.老师对迟到的学生罚款B.上课扮怪相而不再有老师和同学理睬C.老师不再批评按时完成作业的小明D.父母奖励考试成绩优异的小红【答案】 C7、小孩出现软骨病、食欲不振和腹泻,可能是缺乏( )A.维生素AB.维生素BC.维生素CD.维生素D【答案】 D8、对一个过分害怕猫的学生,为让他不怕猫,可以先让他看

3、猫的照片、谈论猫、远远观看关在笼中的猫;然后让他靠近笼中的猫;最后让他摸猫、抱起猫,消除对猫的惧怕反应。这是一种()行为改变法。A.代币奖励法B.行为塑造法C.系统脱敏法D.肯定性训练【答案】 C9、王老师一边讲课,一边观察学生的反应,这体现了注意的哪种品质?()A.注意分配B.注意稳定性C.注意广度D.注意转移【答案】 A10、决定教育性质的是( )A.政治经济制度B.生产力C.科技D.文化【答案】 A11、不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需要借助于头脑中的表现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这种思维形式是()。A.形象思维B.抽象思维C.动作思维D.语词逻辑思维【答案】 A12、格赛尔的“同卵双生子爬

4、梯实验”表明,儿童有效学习和接受教育的前提条件是( )。A.遗传素质B.学习训练C.指导学习D.成熟程度【答案】 D13、在学生掌握了“蔬菜”后,再学习“萝卜“白菜”等概念,属于()。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符号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答案】 B14、我国新课程的课程评价强调()。A.B.C.D.【答案】 B15、苏格拉底问答法的第三步是( )A.讽刺B.助产术C.定义D.归纳【答案】 B16、年轻的教师初登讲台时往往非常紧张,担心自己是否能被学生和领导接受。如果用福勒与布朗提出的生涯关注理论来解释的话,这时教师还处在( )A.关注情境阶段B.关注学生阶段C.关注生存阶段D.关注自我感受阶段

5、【答案】 C17、 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 )规律的反映。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答案】 B18、 百米竞赛的预备信号与起跑信号间隔2秒比较合适,相隔太长时间才发起跑信号会影响运动员的成绩,其原因是()。A.注意的选择性B.注意的分配C.注意的起伏D.注意的指向性【答案】 C19、我国小学阶段,德育内容主要体现在()中。A.班级教育活动B.思想品德课C.全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D.班会和校会【答案】 B20、 教师成长与发展的最高目标是()。A.教学熟手B.老教师C.优秀班主任D.专家型教师【答案】 D21、同一个问题在以前历年教学中教

6、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呈现出各个层面的问题,把它们揉合在一起进行整体思考、类比、归纳、总结、改进,达到温故知新之效。这属于( )A.横向反思B.纵向反思C.集体反思D.个人反思【答案】 B22、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不包括( )A.小组合作研究B.个人独立研究C.师生讨论研究D.个人研究与全班集体讨论相结合【答案】 C23、下列不属于新的课程结构的特点的是( )A.均衡性B.综合性C.单一性D.选择性【答案】 C24、 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从事智力劳动C.从事体力劳动D.接受教育【答案】 A25、 杨老师在教授生字词的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有丢笔少

7、画的现象,于是把“小学生丢笔少画现象的原因及对策研究”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根据在工作中收集整理的资料提出可能的假设,根据假设设计并实施教学措施,并根据反馈信息进一步调整教学行动方案。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A.教育实验法B.教育行动研究C.教育叙事研究D.个案研究法【答案】 B26、 在英国,曾经不同阶层的教育有着明显的区分资产阶级和贵族的子女有权上质量较高的公立学校,毕业后进人剑桥和牛津等大学接受世界上最优秀的学术教育;而工人的孩子只能接受职业教育,进而继续成为工人。这种教育制度属于()。A.单轨制B.双轨制C.并列结合制D.分支制【答案】 B27、 少先队活动要有利于少年儿童德、智、体、美

8、诸方面全面和谐的发展,这是培养未来人才的需要,也是少年儿童自身成长和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的需要。这体现了少先队活动的( )特点。A.自主性B.实践性C.创造性D.教育性【答案】 D28、制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A.个体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D.社会主义制度【答案】 C29、由学校组织的社会公益活动、兴趣小组和同学帮扶课外教育活动,不属于( ) A.教学计划之内的活动B.教学计划之外的活动C.综合活动D.社会实践活动【答案】 A30、 为避免暂时的信息提取失败,教师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知识网络,这种做法依据的记忆理论是()。A.提取失败说B.消退说C.动机说D.

9、同化说【答案】 A31、我国历史上首次规定中小学六三三制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戌学制D.壬子癸卯学制【答案】 C32、下列不属于二次文献的是( )A.书目索引B.题录C.调查报告D.提要和文摘【答案】 C33、 班队活动的最基本原则是( )。A.教育性原则B.自主性原则C.针对性原则D.多样性原则【答案】 A34、目标管理的班级管理方法,是由美国的()提出的。A.马卡连柯B.德鲁克C.杜威D.布鲁纳【答案】 B35、培养学生审美( )能力是美育过程的起点。A.感知B.理解C.判断D.创造【答案】 A36、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五经”,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0、下列选项不属于“四书”的是()。A.大学B.中庸C.论语D.春秋【答案】 D37、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最普遍的一种教学方法是( )A.练习法B.讲授法C.谈话法D.发现法【答案】 B38、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小学生的观察力的特点( )A.目的性较差B.缺乏精确性C.缺乏顺序性D.较易抓住事物的本质【答案】 D39、教师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 )。A.自由发展B.自主发展C.自愿发展D.自动发展【答案】 B40、对同一问题所提的意见越新奇独特,则其思维的( )越高。A.流畅性B.变通性C.独创性D.结构性【答案】 C41、传染病流行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是()。A.有传染源,有能

11、实现的传播途径,有易感性高的人群B.有病原体C.有传染源,传播途径易实现,人群易感性低D.有人群易感,即可流行【答案】 A42、 德育方法有很多,其中,榜样示范法是很重要的一种方法。以下能体现这种方法的是()。A.有则改之,无则加勉B.惩前毖后,治病救人C.言者无罪,闻者足戒D.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答案】 D43、有关人生观、世界观方面的教育属于德育内容中的()。A.思想教育B.政治教育C.道德教育D.心理健康教育【答案】 A44、 教师围绕某一教育现象,采用问卷、谈话、座谈等多种形式收集资料,并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定量、定性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A.教育行动研究B.教育调查法C.教育观察法D.教育实验法【答案】 B45、教完古诗草后,于老师扮演耳背的奶奶,把“一岁一枯荣”昕成“一岁一窟窿”,让学生纠正并解释。这种课堂总结方法属于()。A.自然式B.归纳式C.游戏式D.悬念式【答案】 C46、小学生背诵课文时,为达到最佳的记忆效果,学习程度最好达到( )。A.200%B.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