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年福建省国家电网招聘之电工类题库检测试卷A卷附答案

上传人:h****0 文档编号:378327632 上传时间:2024-01-29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43.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度年福建省国家电网招聘之电工类题库检测试卷A卷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2024年度年福建省国家电网招聘之电工类题库检测试卷A卷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2024年度年福建省国家电网招聘之电工类题库检测试卷A卷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2024年度年福建省国家电网招聘之电工类题库检测试卷A卷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2024年度年福建省国家电网招聘之电工类题库检测试卷A卷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年度年福建省国家电网招聘之电工类题库检测试卷A卷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度年福建省国家电网招聘之电工类题库检测试卷A卷附答案(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年度年福建省国家电网招聘之电工类题库检测试卷A卷附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1、分级绝缘的电力变压器 ,两台以上并列运行时 ,当发生接地短路时 ,要求()A.需跳开中性点接地变压器B.先跳开中性点接地变压器 ,后跳开中性点不接地变压器C.先跳开中性点不接地变压器 ,后跳开中性点接地变压器D.不管中性点是否接地 ,均应同时跳闸【答案】 C2、单台变压器的最大持续工作电流为额定电流的 ( ) 倍。A.1.0B.1.05C.1.1D.1.15【答案】 B3、以下不属于功率方向继电器 90 度接线方式的是 ( )A.UAs,lCB.Usc,IAC.B. Usc,IA.C UAc,lsD.UCA,

2、ls【答案】 C4、如果二端元件的成分关系为 u=icos2t ,那么该元件属于 ( )A.线性非时变电阻B.线性时变电阻C.非线性非时变电阻D.非线性时变电阻【答案】 B5、电网在正常运行时,三相电流之和 、三相对地电压之和均为零 ,( ) 零序分量 。A.不存在B.存在很小的C.存在很大的D.不能确定【答案】 A6、电力系统中发生母线和变压器发生故障 ,一般 ()重合闸 。A.必须采用B.不采用C.根据实际情况采用D.不确定【答案】 C7、以下几种方法中,在抑制空载线路分闸过电压时相对最为有效的是( )。A.采用多油断路器B.采用中性点接地系统C.采用六氟化硫断路器D.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

3、【答案】 C8、如下说法 ,正确的有 ()。A.传输线终端开路时 ,在终端将只有入射波而没有反射波B.传输线终端短路时 ,在终端将只有入射波而没有反射波C.传输线终端接特性阻抗 zc 时,将只有反射波而没有入射波D.传输线终端接特性阻抗 zc 时,将只有入射波而没有反射波【答案】 D9、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开路所引起的后果,一是电流互感器铁芯烧坏,二是电流互感器产生高电压严重危及( )安全。A.设备B.工作人员人身C.电网【答案】 B10、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间( )。A.有等效变换关系B.没有等效变换关系C.有条件下的等效关系D.无法确定【答案】 B11、试品绝缘电阻的测量值获取需加压 ( )

4、 s。A.15B.30C.45D.60【答案】 D12、电力系统稳态分析时,用电设备的数字模型通常是采用( )。A.恒功率模型B.恒电压模型C.恒电流模型D.恒阻抗模型【答案】 A13、电力线路中,电抗X主要反映线路带压运行后产生的( )。A.热效应B.电场效应C.磁场效应D.电晕效应【答案】 C14、SF6气体不适用于( )。A.均匀电场B.极不均匀电场C.稍不均匀电场D.不稳定电场【答案】 B15、独立避雷针及其接地装置与道路或建筑物的出入口等的距离应大于()。A.1mB.3mC.5mD.7m【答案】 B16、下列极化时间最长的是( )。A.电子式极化B.离子式极化C.偶极子极化D.夹层极

5、化【答案】 D17、在供电企业的配电变压器上擅自接线用电,窃电量按( )计算。A.窃电者用电设备容量*窃电时间B.窃电者擅自接线的变压器容量*窃电时间C.不确定【答案】 B18、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在通过1mA参考电流时,测得的避雷器端子间的直流电压平均值称为该避雷器的()。A.持续运行电压B.直流1mA参考电压C.工频参考电压D.额定电压【答案】 B19、应用运算曲线求任意时刻短路点的短路电流时,估计得汽轮机标准电机参数cos=( )。A.0.805B.0.85C.0.9D.0.95【答案】 A20、居民用户家用电器损坏处理办法中规定,家用电器的平均使用寿命为10年的是( )A.电视机

6、B.电冰箱(12年)C.白炽灯(2年)D.洗衣机(12年)【答案】 A21、关于几种常用变压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流过自耦变压器副线圈的电流不会流过原线圈B.自耦变压器的原、副线圈中有一部分是共同的C.电压互感器实质是升压变压器D.电流互感器实质是降压变压器【答案】 B22、高频保护的通信通道为 ( )A.输电线载波通道B.光纤通道C.微波通道D.导引线【答案】 A23、变电所增加一台中性点直接接地的变压器时 ,在变电所母线上发生二相故障时,变电所出线的正序电流( )。A.变大B.变小C.不变D.不确定【答案】 C24、( )是在线监测电网的运行状态,在系统电压、相角、频率出现异常时进

7、行越限(静态、动态)报警。A.电网安全报警B.电网扰动识别C.风电场运行监视D.电网运行支持【答案】 A25、选择电气设备时,应使所选电气设备最高工作电压( )电气设备装置点的电网最高允许电压。A.不高于B.不低于C.等于D.无影响【答案】 B26、有且只有一个节点的是( )。A.PQ节点B.PV节点C.QV节点D.平衡节点【答案】 D27、极不均匀电场中的极性效应表明( )。A.负极性的击穿电压和起晕电压都高B.正极性的击穿电压和起晕电压都高C.负极性的击穿电压低和起晕电压高D.正极性的击穿电压低和起晕电压高【答案】 D28、下列因素中,对液体电介质击穿电压影响最小的是 ( )。A.含水量B

8、.含a憎水性纤维量C.含亲水性纤维量D.含气量【答案】 B29、继电保护后备保护逐级配合是指( )。A.时间配合B.时间和灵敏度均配合C.灵敏度配合D.快速性配合【答案】 B30、由负序电压元件与低电压元件组成的复合电压元件构成复合电压闭锁过 流保护 ,其动作条件是 ( )A.复合电压元件不动 ,过流元件动作 ,并启动出口继电器B.低电压元件或负序电压元件动作 ,同时电流元件动作,保护才启动出口继电器C.当相间电压降低或出现负序电压时 ,电流元件才动作D.以上都不对【答案】 B31、中国浙江舟山五端柔性直流输电科技示范工程采用( )千伏直流输电。A.200B.210C.220D.230【答案】

9、 A32、三绕组电压互感器的辅助二次绕组一般接成( )。A.开口三角形B.三角形C.星形D.曲折接线【答案】 A33、变压器励磁涌流中含有大量高次谐波 ,其中以()为主。A.二次谐波B.三次谐波C.五次谐波D.七次谐波【答案】 A34、FZ型带并联电阻的普通阀式避雷器,并联电阻断脱后,绝缘电阻()。A.显著增大B.没有变化C.变小D.变化规律不明显【答案】 A35、对电介质施加直流电压时 ,由电介质的弹性极化所决定的电流称为( )。A.泄漏电流B.电导电流C.吸收电流D.电容电流【答案】 D36、电力系统振荡时,( )可能会发生误动。A.电流差动保护B.零序电流速断保护C.纵差保护D.过电流保

10、护【答案】 D37、为减小某一线路短路时对其他线路的影响,一般要求在限流电抗器后发生短路时,限流电抗器前的残余电压不小于网络额定电压的( )。A.0.8B.0.7C.0.6D.0.5【答案】 C38、电网络分析中,用回路电流法列写方程时 ,用来描述网络拓扑的是 ( )A.关联矩阵 AB.基本回路矩阵 BfC.基本割集矩阵Qf【答案】 B39、以下不是接地装置的构成部分的是()。A.接地极B.接地线C.保护线D.接地极之间的连接导体【答案】 C40、2006年新国标将S9系列中的损耗值规定为( )。A.能效限定值B.节能评价值C.不清楚【答案】 A41、直流电压作用在相同距离的四种气隙上,击穿电

11、压最高的是( )。A.负棒正板B.球球气隙C.正棒负板D.棒棒气隙【答案】 A42、发电机在电力系统发生不对称短路时 ,在转子中就会感应出 ( )A.50HZB.l00HZC.150HZD.200HZ【答案】 B43、在大电流接地系统中发生接地短路时,保护安装点的3U0和3I0之间的相位角取决于( )A.该点到故障点的线路零序阻抗角;B.该点正方向到零序网络中性点之间的零序阻抗角;C.该点背后到零序网络中性点之间的零序阻抗角;【答案】 C44、关于发电机自动调节系统,不正确的是( )。A.发电机自动调节系统包括自动调节励磁系统和自动调速系统B.快速关闭气门可使原动机机械功率下降,提高系统暂态稳定性C.不计发电机励磁系统的作用可能会使暂态分析结果偏保守D.以上都不正确【答案】 D45、自耦变压器中性点必须接地,这是为了避免当高压侧电网内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A.中压侧出现过电压B.高压侧,中压侧都出现过电压C.高压侧出现过电压D.以上三种情况以外的【答案】 A46、表示某地区雷电活动强度的主要指标是指雷暴小时与( )。A.耐雷水平B.雷暴日C.跳闸率D.大气压强【答案】 B47、继电保护 ( )是指在设计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