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四川省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自我检测试卷A卷附答案

上传人:h****0 文档编号:378327500 上传时间:2024-01-29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51.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度四川省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自我检测试卷A卷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2024年度四川省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自我检测试卷A卷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2024年度四川省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自我检测试卷A卷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2024年度四川省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自我检测试卷A卷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2024年度四川省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自我检测试卷A卷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年度四川省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自我检测试卷A卷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度四川省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自我检测试卷A卷附答案(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年度四川省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自我检测试卷A卷附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1、把课划分为新授课、巩固课、技能课、检查课的依据是()。.A.教学任务B.教学内容C.教学规律D.教学原则【答案】 A2、 我国中小学普遍实行的学科课程及相应的理论是()的表现。A.课程是知识B.课程是经验C.课程是活动D.课程是项目【答案】 A3、 一般认为,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 )A.卢梭的爱弥儿B.斯宾塞的教育论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D.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答案】 D4、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是()。A.锻炼法B.陶冶法C.榜样法D.说服法【答案】

2、D5、最近发展区是由( )提出的。A.布鲁纳B.维果斯基C.杜威D.夸美纽斯【答案】 B6、小孩出现软骨病、食欲不振和腹泻,可能是缺乏( )A.维生素AB.维生素BC.维生素CD.维生素D【答案】 D7、所谓的及时复习,应该是指()。A.在学习结束立刻复习B.一周之后复习C.隔一天再复习D.当天复习【答案】 D8、 喜羊羊与灰太狼是深受小朋友喜爱的动画片,有的孩子学到了灰太狼的“不放弃”,也有的小朋友学会了用平底锅打人,因此,有人提出此类动画片应修正和改版,因为儿童品德发展具有()的特点。A.易变性B.模仿性C.自我中心性D.缺乏自律性【答案】 B9、以下儿童个体发展的哪一特点体现了对残疾儿童

3、进行教育的重要依据?()A.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B.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C.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D.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答案】 C10、按课程设计主体可将课程划分为( )A.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B.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C.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D.基础课程、学术课程、研究型课程【答案】 C11、在一些农村教学点,老师在一节课内分别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是()A.复式教学B.道尔顿制C.分组教学D.个别教学【答案】 A12、在心理辅导中,小学生有时会把辅导老师当成自己的父母,以获得情感的满足。这种心理现象属于()。A.共情B.移情C.同情

4、D.激情【答案】 B1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桑代克提出的学习要遵循的三条重要原则的是( )A.准备律B.练习律C.动机律D.效果律【答案】 C14、遗忘曲线的首先提出者是()。A.巴甫洛夫B.艾宾浩斯C.弗洛伊德D.斯伯林【答案】 B15、为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而开设的课程是()。.A.必修课程B.校本课程C.地方课程D.选修课程【答案】 D16、下面情况发生了学习的是( )。A.小李从亮处走进暗室,视力显著提高B.小明喝酒后脾气变得暴躁C.大猩猩模仿游人吃饼干D.小张服用兴奋剂后百米赛跑夺冠【答案】 C17、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在一定社会中培养具有什么样政治方向、思想意识的人,是

5、由()所决定的。A.政治制度B.经济制度C.生产力发展水平D.教育规律【答案】 A18、“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和“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说的分别是( )。A.个性的整体性和可塑性B.个性的稳定性和可塑性C.个性的稳定性和独特性D.个性的社会性和独特性【答案】 C19、数学课上,马老师有意让学习成绩较差的小军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体现了(?)教学原则。A.启发诱导?B.循序渐进?C.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D.因材施教【答案】 D20、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体制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职权影响力;二是()。A.年龄影响力B.性别影响力C.个性影响力D.学术影响力【答案】 C21、对教育心理学的

6、创建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是()。A.冯特B.詹姆斯C.桑代克D.杜威【答案】 C22、某小学少先队围绕“学雷锋”主题开展一系列少先队活动,体现了()是少先队活动的首要原则。A.教育性B.自主性C.趣味性D.实践性【答案】 A23、在下列教学组织形式中。有利于高效率、大面积培养学生的是()。A.个别教学B.班级授课制C.分组教学D.道尔顿制【答案】 B24、“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学记中这句话反映了()。A.教育与经济的关系B.教育与科技的关系C.教育与政治的关系D.教育与人口的关系【答案】 C25、()是教育最古老、最基本的核心。A.教学工作B.教学方法C.教学组织D.教学策略【答案】

7、B26、口渴会促使个体做出觅水的活动,这是动机的( )。A.导向功能B.激活功能C.调节与维持功能D.强化功能【答案】 B27、 孔子主张学习过程应包含四个基本环节,它们是()。A.导、学、习、行B.学、思、习、行C.闻、行、忠、信D.知、情、意、行【答案】 B28、皮亚杰通过观察儿童的活动,用自编的( )同儿童交谈,考察儿童关于公正、责任、欺骗等道德发展的问题。A.对偶故事法B.临床法C.两难故事法D.行为疗法【答案】 A29、 教学评价的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A.进行评估B.作出分析C.作出判断D.作出决策【答案】 D30、 在学过“正方体”“长方体”等体积公式后,学

8、习“一般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这属于( )A.并列结合学习B.下位学习C.派生类属学习D.上位学习【答案】 D3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A.说服教育法B.锻炼法C.陶冶法D.榜样法【答案】 D32、 我们本来对学习外语没有兴趣,不注意学习,但认识到它是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的一个重要条件,于是就决心努力学习外语。从心理学角度,这是()。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D.不随意注意【答案】 A33、学校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基本目标是( )A.寻求发展B.矫正行为C.学会调适D.开发潜能【答案】 C34、通过对旧知识的回忆、复习、做练习等活动,对照新内容,发

9、现新问题,明确学习任务来导入新课。这种导入方式称之为( )。A.直接导入B.练习导入C.事例导入D.温故导入【答案】 D35、学习了坐井观天一课,学生学会“信、抬、蛙、答”等生字,理解并熟记“无边无际。坐井观天”等词。按照三维目标的要求,这主要达成的教学目标是(?)。A.知识与技能B.过程与方法C.认知有实践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答案】 A36、 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一般分为()。A.理解技能和应用技能B.操作技能和动作技能C.智慧技能和动作技能D.智慧技能和应用技能【答案】 C37、 儿童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儿童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决定了

10、教育工作要()。 A.循序渐进B.有针对性C.因材施教D.抓关键期【答案】 B38、教学过程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基础科学文化知识,这说明教学认识过程具有( )。A.领导性B.间接性C.直接性D.简捷性【答案】 B39、教学要受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与之相对应的教学原则是( )A.启发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答案】 C40、 最能体现教育的生活化、情感化、多样化特点的是()。A.学校教育B.社会教育C.家庭教育D.社区教育【答案】 C41、 区别一名普通的教师和优秀的教师的真正标志是()。A.是否具有崇高的威信B.是否具有高深的知识C.是否具有很强的

11、科研能力D.是否能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充分机会【答案】 D42、教师所具备的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属于( )A.本体性知识B.条件性知识C.实践性知识D.文化知识【答案】 A43、下面对于差生的教育方法中,正确的是( )。A.差生被安排在远离教师的座位上,或者安排在近处的便于控制的位置上B.教学过程中很少注意差生,当课堂出现干扰时,教师倒是经常向差生望去C.对差生回答问题出错的时候,少直接批评D.差生回答问题的时候,经常没等其说完【答案】 C44、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最主要、最基本的职责是()。A.培养能力B.传授知识C.依法执教D.教书育人【答案】 D45、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教师把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3=4(人),122 =6(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 A.巩固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答案】 C46、 当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作出正向评价时,会产生自尊感;作出负向评价时,会产生自卑感或内疚感。这属于()。A.自我意识B.自我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