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云南省教师资格之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能力测试试卷A卷附答案

上传人:h****0 文档编号:378327353 上传时间:2024-01-29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50.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度云南省教师资格之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能力测试试卷A卷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2024年度云南省教师资格之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能力测试试卷A卷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2024年度云南省教师资格之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能力测试试卷A卷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2024年度云南省教师资格之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能力测试试卷A卷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2024年度云南省教师资格之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能力测试试卷A卷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年度云南省教师资格之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能力测试试卷A卷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度云南省教师资格之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能力测试试卷A卷附答案(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年度云南省教师资格之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能力测试试卷A卷附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1、 3岁以后,儿童的个性( )A.逐步萌芽B.尚未发生C.出现较稳定的个性特征D.独特性迅速发展,而稳定性发展缓慢【答案】 C2、儿童出现想象萌芽的时期是( )。A.1.5-2岁B.2-2.5岁C.2.5-3岁D.3-3.5岁【答案】 A3、(2022上半年真题)关于自发性游戏的正确观点是( )。A.幼儿园游戏不包括自发性游戏B.自发性游戏不需要教师指导C.教师组织的游戏比自发性游戏有价值D.自发性游戏具有多种教育价值【答案】 D4、“孟母三迁”的故事可用来说明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遗传

2、B.环境C.训练D.活动【答案】 B5、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在接收或者购进疫苗时,索取的证明文件应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几年备查A.1年B.2年C.3年D.5年【答案】 B6、一个5岁的儿童说:“我想画小兔、小草,还想画小狗”他基本上按他所说的去画,说明他的想象特点是()A.以无意想象为主B.随意的自由想象C.以有意想象为主D.有计划地,但想象内容零碎缺乏组织【答案】 D7、()是指把被评价对象集合中的各个评价对象的过去和现在相比较,或者把一个对象的若干侧面相互比较的评价。A.形成性评价B.诊断性评价C.自身差异评价D.总结性评价【答案】 C8、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规定托幼园所工作

3、人员接受健康检查的频率是 ( )A.每月一次B.半年一次C.每年一次D.三年一次【答案】 C9、 幼儿要学会主动保护眼睛,不在光线过强或过暗的地方看书。5-6岁幼儿一般连续看电视时间不宜超过()。A.15分钟B.20分钟C.25分钟D.30分钟【答案】 D10、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应当建立真实、完整的购销记录,并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几年备查A.1年B.2年C.3年D.5年【答案】 B11、 以下不属于根据认知发展进行的游戏分类的是()。A.练习性游戏B.象征性游戏C.规则性游戏D.扮演性游戏【答案】 D12、在教学过程中,王老师随时观察和评价幼儿的行为表现,并以此为依据调整指导策略,该老

4、师采用的评价方式是( )。A.诊断性评价B.标准化评价C.终结性评价D.形成性评价【答案】 D13、凭医师处方才能在零售药店购买的是A.麻醉药品B.处方药C.甲类非处方药D.医疗机构配制的制剂【答案】 B14、幼儿阶段,儿童能轻松地学会母语,错过这一时间,语言能力将受到严重损害,这一时期被称为语言发展的()A.关键期B.钢化效应C.去习惯化D.习惯化【答案】 A15、将取得印鉴卡的医疗机构名单向本行政区域内的定点批发企业通报的部门是A.省级卫生行政部门B.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C.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D.设区的市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答案】 A16、关于幼儿想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想象

5、容易受自身情绪的影响,也容易受别人情绪的影响B.想象容易受自身情绪的影响,不受别人情绪的影响C.无意想象占主要地位.实质上是自由联想D.不要求意志努力.意识水平低,是幼儿想象的典型形式【答案】 B17、 表演游戏和角色游戏的区别主要是()。 A.B.C.D.【答案】 A18、在幼儿园与小学衔接过程中,智育的核心是( )。A.记忆知识B.思维能力C.掌握技能D.非智力因素【答案】 B19、以“最近发展区”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一种新教学模式是()。A.直接教学B.合作教学C.支架式教学D.启发式教学【答案】 C20、幼儿常常用表情代替语言回答成人的问题,或用表情辅助自己的语言表述。这说明情绪对学前儿童

6、的()。A.个性形成的作用B.认知发展的作用C.交往发展的作用D.心理活动的动机作用【答案】 C21、1.52岁左右的儿童使用的句子主要是( )。A.单词句B.电报句C.完整句D.复合句【答案】 B22、幼儿看到故事中的“坏人”,常常会把它抠掉。表现了幼儿情绪的( )A.冲动性B.不稳定性C.外露性D.内隐性【答案】 A23、小班幼儿活动室操作墙面的高度以()为宜。A.80cm以下B.70100cmC.100130cmD.130cm以上【答案】 C24、认为人类的教育是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不包括()。A.利托尔诺B.斯宾塞C.孟禄D.沛西?能【答案】 C2

7、5、在陌生情境实验中,妈妈在婴儿身边时,婴儿一般就能安心地玩玩具,对陌生人的反应也比较积极,婴儿对妈妈的这种依恋类型属于()。A.回避型B.无依恋型C.安全型D.反抗型【答案】 C26、国内外许多研究证明,儿童在学前阶段通过教育已经能够认识一定数量的字了,所以至少在学前班可以进行“小学化”的识字教育。这种做法()。A.有道理,通过提前识字可以促进儿童的发展B.违背“发展适宜性原则”,不应该这么做C.在条件好的城市幼儿园大班可行D.可行,因为提前学习知识有利于儿童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提高自信心【答案】 B27、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衡量教育质量和效益的重要依据,这集中体现了教育目的的()。A.规范

8、功能B.激励功能C.选择功能D.评价功能【答案】 D28、有的幼儿擅长绘画,有的善于动手操作,还有的很会讲故事。这体现的是幼儿( )。A.能力类型的差异B.能力水平的差异C.能力发展速度的差异D.能力发展早晚的差异【答案】 A29、不属于表演游戏的种类的有()。A.娃娃家B.桌面表演C.影子戏D.木偶戏【答案】 A30、没有预定目的,而是在某种刺激物的影响下不由自主地想象出某种事物形象的过程属于() A.有意想象B.无意想象C.创造想象D.再造想象【答案】 B31、从狭义上理解,幼儿园环境是指( )。A.幼儿园生活环境B.幼儿园心理环境C.幼儿园教育的一切外部条件D.幼儿园内一切影响幼儿发展的

9、因素【答案】 D32、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有四个明显阶段,前运算阶段的年龄是()。A.02岁B.27岁C.711岁D.11岁以后【答案】 B33、在幼儿思维发展过程中,动作和语言对思维活动作用的变化规律是( )。A.动作在其中的作用是由大到小,语言是由小到大B.动作在其中的作用是由小到大,语言是由大到小C.动作在其中的作用是由大到小,语言也是由大到小D.动作在其中的作用是由小到大,语言也是由小到大【答案】 A34、通过控制翻改变儿童的活动条件,以发现由此引起心理现象的有规律性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心理现象之间的联系。这种研究方法称为()。A.测验法B.实验法C.观察法D.调查法【答案】 B

10、35、所谓“第一反抗期”,是指()左右儿童在其身心发展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对教育不太有利的独立行动与对抗行为。A.半岁B.一岁C.两岁D.三岁【答案】 D36、心理学家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梯实验,说明了()对儿童学习技能的重要作用。A.遗传因素B.教育因素C.环境因素D.生理成熟【答案】 D37、儿童一进商场就被漂亮的玩具吸引,儿童在这一刻出现的心理现象是()。 A.注意B.想象C.需要D.思维【答案】 A38、下列哪种方法不利于缓解或调整幼儿激动的情绪?( )A.冷处理B.安抚C.斥责D.转移注意力【答案】 C39、教师对幼儿说:“不转乱跑,不准插嘴,不准争吵.”这样的话语,所违背的教育原则

11、是()A.正面教育B.保教结合C.因材施教D.动静交替【答案】 A40、幼儿园的品德教育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的( )为主。A.生活习惯B.学习习惯C.行为习惯D.卫生习惯【答案】 C41、幼儿教师了解儿童最好的信息来源是( )A.同龄人B.社区人士C.家长D.教养员【答案】 C42、儿童在23岁时,掌握代名词“我”,标志着儿童()。A.自我评价的萌芽B.自我体验的萌芽C.自我控制的萌芽D.自我意识的萌芽【答案】 D43、对我国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或专业培养人才的具体质量规格做出明确规定的是()。A.教育方针B.教育目的C.教育政策D.培养目标【答案】 D44、幼儿认为“下午是午睡起来以后”,这说明幼儿对时间的知觉依靠的是( )。A.日历的变化B.季节的变化C.钟表的行走D.生活作息制度【答案】 D45、桌面上一边摆了三块积木,另一边摆了四块积木,教师问:“一共有几块积木?”。从幼儿的下列表现来看,数学能力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A.把前三块积木和后四块积木放在一起,然后一个一个点数B.看了一眼三块积木,说出“3”,暂停一下,接着数“4,5,6,7”C.左手伸出三根手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