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云南省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自我提分评估(附答案)

上传人:h****0 文档编号:378326559 上传时间:2024-01-29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48.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度云南省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自我提分评估(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2024年度云南省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自我提分评估(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2024年度云南省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自我提分评估(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2024年度云南省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自我提分评估(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2024年度云南省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自我提分评估(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年度云南省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自我提分评估(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度云南省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自我提分评估(附答案)(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年度云南省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自我提分评估(附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1、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德育起着()作用。A.导向和动力B.关键C.基础D.物质基础【答案】 A2、目标管理的班级管理方法,是由美国的()提出的。A.德鲁克B.马卡连柯C.杜威D.布鲁纳【答案】 A3、世界上首次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探讨社会主义教育原理且有较大影响的教育学家是()。A.苏霍姆林斯基B.杨贤江C.凯洛夫D.赞可夫【答案】 C4、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的指标是()。A.效度B.难度C.信度D.区分度【答案】 D5、有位学生随意将纸屑扔在走廊上王老师路过时顺手检起并丢进垃圾桶,学生羞愧万分。

2、王老师的行为体现的职业道德是( )。A.廉洁奉公B.为人师表C.爱岗敬业D.热爱学生【答案】 B6、生理自我基本成熟时期在( ) 。A.幼儿初期B.童年期C.少年期D.青年初期【答案】 A7、教育学上把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为()。A.非正式教育B.前制度化教育C.制度化教育D.后制度化教育【答案】 C8、一般来说,小学阶段相当于人生发展的( )。A.幼儿期B.少年期C.童年期D.青春期【答案】 C9、干预和训练感知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是()。(2009-11)A.婴儿期B.幼儿期C.胎儿期D.童年期【答案】 A10、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A.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

3、说B.毛泽东思想C.论语D.学记【答案】 A11、调查问卷的保存原则是( )A.保证信息档案的完整、安全、方便查阅B.保证信息档案的及时性C.保证信息档案的真实性D.保证信息档案的准确性E.保证信息档案的可读性【答案】 A12、某学生智商为100表示()。A.较低智力B.中等智力C.较高智力D.非凡智力【答案】 B13、运动锻炼的医学监督的内容主要包括A.体力负荷与运动反应B.运动计划的制订C.运动计划的调整D.健康状况和运动能力的评估E.健康状况和运动能力的再评估【答案】 A14、小学德育的基本和关键是( ) 。A.政治教育B.思想教育C.道德教育D.心理健康教育【答案】 C15、反馈技巧的

4、要点有A.随时打断对方谈话来表达自己对对方谈话的兴趣B.恰当运用点头、伸大拇指等体语C.支持对方正确观点和行为要态度鲜明D.对于不同人提出的同样的问题.回答可以因人而异E.纠正对方错误观点和行为要和缓、婉转、耐心【答案】 B16、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始于( )。A.赫尔巴特B.洛克C.夸美纽斯D.康德【答案】 D17、将学习水平由低级到高级排列为六级水平,即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的教育家是()。A.华生B.罗杰斯C.西蒙D.布卢姆【答案】 D18、属于第二级预防的是A.乳腺癌的筛检B.食品卫生法制定、食物中毒、病人抢救C.儿童卡介苗的接种D.通过国际检疫防止埃伯拉病毒的

5、传入E.残疾患者的康复护理指导【答案】 A19、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原理性知识,常常会让学生联系自己实际生活中的相关情境或者设置模拟情境,这主要体现的是教学过程中( ) 的特点。A.知、情、意的统B.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统一C.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D.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答案】 C20、糖尿病患者运动时的足部保护包括A.如有足部破溃,限制下肢运动B.病情重者建议选择足部无负重运动,如自行车、游泳、上肢锻炼C.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应注意避免将胰岛素注射于臀部D.运动前做足部检查,特别注意选择合适的鞋子和柔软的袜子E.每天检查足部,避免发生足部皮肤破溃和

6、感染【答案】 A21、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主要症状不包括( )A.气短或呼吸困难B.慢性咳嗽C.咳痰D.胸痛E.胸闷【答案】 D22、根据课程的任务,可以把课程分为( )。A.基础型课程、开放型课程、研究型课程B.理论型课程、开放型、研究型C.理论型、实践性、研究型D.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答案】 D23、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与新教师相比,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具有预见性B.专家型教师有完善地维持学生注意的方法C.专家型教师往往较注意课堂的细节D.专家型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策略【答案】 C24、糖尿病干预的过程评估指标包括A.医务人员培训百分比B.高危人群行为改变

7、率C.开展糖尿病管理社区的百分比D.糖尿病患者建档率E.糖尿病转出百分比【答案】 A25、影响教师课堂管理的情境因素是()。A.班级规模B.班级性质C.班级类型D.班级特征【答案】 B26、健康风险评估的局限性表现在( )A.不能评估社会或环境危险因素B.评估本身不能构成一个健康管理项目C.不能代替医学检查D.不提供完整的病史E.不能确定疾病风险【答案】 A27、关于自测血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自测血压可帮助排除白大衣性高血压B.选择使用符合国际标准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C.新诊断高血压者,建议连续自测血压7天D.对精神焦虑的患者鼓励其自测血压E.血压稳定后,建议每周固定1天自测血压【答案】

8、 D28、随着考试临近,学生心情极度紧张,考试时不能集中注意,无法发挥正常水平,这是一种( )A.焦虑症B.强迫症C.恐怖症D.人格障碍【答案】 A29、内化指在思想上与他人的思想观念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 )。A.认知结构B.价值体系C.观念系统D.策略框架【答案】 B30、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其特殊性之一是他们的学习是一种()学习。A.直接性B.多样化C.复杂化D.规范化【答案】 D31、小红为了获得老师和家长的表扬,学习非常刻苦,她的学习动机表现为()。A.认知内驱力B.自我提高的内驱力C.附属的内驱力D.求知欲【答案】

9、C32、对小学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具有决定作用的是( ) 。A.小学德育目标B.小学课程标准C.小学教学计划D.社会公德【答案】 A33、隋唐以后使得政治、思想、教育更加制度化的是()。A.察举制B.举孝廉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答案】 D34、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学生能力上的差异并不能决定他们能否成功掌握教学内容,而是在于他们( )。A.学习积极性B.学习自觉性C.要花多少时间D.智力水平【答案】 C35、反复检查个人的衣服鞋袜是否整齐属于下列哪种强迫行为?( )A.强迫性洗手B.强迫性计数C.刻板的仪式性动作D.强迫性自我检查【答案】 D36、心智技能的执行具有( )。A.外显性B.展开

10、性C.内潜性D.客观性【答案】 C37、尽量多的要求一个人,尽量多的尊重一个人( )A.因材施教B.尊重和严格要求C.疏导原则D.教育性【答案】 B38、下列关于童年期儿童学习特征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低年级儿童难以深刻理解学习的意义B.低年级学生只对学习内容感兴趣C.对学习结果的重视随年龄而增加D.学习动机是为了得到老师的夺奖【答案】 B39、教育制度化形成的标志是( )。A.教有实体的出现B.学校的出现C.学校教有系统的形成D.大学的出现【答案】 C40、教育发挥主导作用的前提和基础是()。A.家庭环境效应B.人的主观能动性C.社会发展状况D.教育自身状况【答案】 D41、20世

11、纪早期,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对改造中国旧教育做出伟大贡献的教育家为()。A.蔡元培B.陶行知C.杨贤江D.徐特立【答案】 B42、学校德育中的核心部分是( )A.德行的教育B.思想的教育C.政治的教育D.心理健康的教育【答案】 C43、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这体现了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B.互补性C.不平衡性D.阶段性【答案】 D44、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了“白板说”,认为外部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这是一种()。A.外铄论的观点B.内发论的观C.多因素论的观点D.反映论的观点【答案】 A45、最早从理论上阐述班级授课制的著作是( )。A.洛克的教育漫话B.马卡连柯的教育诗篇C.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D.斯宾塞的教育论【答案】 C46、关于个人自我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即对认知的认知,在心理学上称为( )。A.认知策略B.认知能力C.基本认知D.元认知【答案】 D47、人口的阶级构成对教育的影响最主要体现在()上。A.受教育程度的高低B.受教育权的分配C.科学文化素质D.职业素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