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浙江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冲刺训练(含答案)

上传人:布鲁****店 文档编号:378304001 上传时间:2024-01-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8.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度浙江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冲刺训练(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4年度浙江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冲刺训练(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4年度浙江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冲刺训练(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4年度浙江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冲刺训练(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4年度浙江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冲刺训练(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4年度浙江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冲刺训练(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度浙江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冲刺训练(含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年度浙江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冲刺训练(含答案)学校:_班级:_姓名:_考号:_一、单选题(25题)1.某中学规定女生不许留披肩发,否则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将被强制执行。这种做法侵犯了学生的【】A.受教育权B.健康权C.隐私权D.人身权2.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A.带好班级,教好学生B.配合学校,实现目标C.帮助校长,当好助手D.联系家长,转变差生3.在我国近代,“教育救国”的口号曾不绝于耳,但“唤来唤去还是一句空话”。这是由于()。A.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B.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起决定作用C.教育对社会文化的制约作用D.教育对社会生产力的制约作用4.在教

2、育学发展过程中,德国教育家梅伊曼和拉伊等人代表的学派是A.实验教育学B.批判教育学C.文化教育学D.实用主义教育学5.班主任了解学生最基本的方法是()A.访问法B.调查法C.测量法D.观察法6.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A.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B.感知教材,形成表象C.理解教材,形成概念D.知识的巩固与保持7.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A.课外体育锻炼B.课间操C.体育课D.运动会8.斯腾伯格三元理论的核心内容是()A.情境亚理论B.成分亚理论C.经验亚理论D.认知亚理论9.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是指A.学校教育制度B.国民教育制度C.学校管理制度D.学校行政体制10.在现代教学改革中,布

3、鲁纳倡导的是()。A.掌握学习理论B.结构主义教学理论C.合作教学理论D.范例教学理论1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情绪功能的是A.调节认知活动B.适应环境C.价值表达D.信息传递12.学习“圆的初步认识”时,老师设计了一个情景问题:如果我们班的同学在操场上玩一个游戏抢红旗。我把一面小红旗插在场地上,口令发出后,大家一起去夺红旗,全班同学该怎样站位才最为公平合理呢?这个问题的设计体现了哪一教学原则?()A.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B.巩固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13.当团体中所有的人都能达到目标时,个体才能达到目标是指()A.竞争目标结构B.合作目标结构C.个别化目标结构D.成就结构14.杜威

4、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中体现的教育理论派别属于()。A.实验教育学B.实用主义教育学C.文化教育学D.批判教育学15.“说明心理与行为产生的原因、分析心理与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所体现的心理学研究目标是()。A.陈述B.解释C.预测D.控制16.课程的具体表现形式除课程计划外,还包括A.课程设计和课程标准B.课程设计和课程评价C.课程标准和教材D.课程评价和教材17.在心理咨询的性格A-BC理论中,B代表的是A.诱发事件B.对事件的评价和解释C.行为结果D.对非理性信念的辨析18.小明的妈妈为确保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入学之前就迫使小明学小学二年级的课程。这样做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的哪一特征?()A.

5、阶段性B.不平衡性C.互补性D.个别差异性19.主要从事流浪犯罪儿童教育并著有教育诗等论著的教育家是()A.加里宁B.克鲁普斯卡娅C.凯洛夫D.马卡连柯20.西方最早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是()A.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B.柏拉图的理想国C.拉伯雷的巨人传D.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21.“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A.巩固性的教学原则B.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C.直观性的教学原则D.启发性的教学原则22.课外校外教育的特点是()A.自愿、灵活、实践B.自主、自立、自愿C.自愿、自主、自立D.自主、自立、实践23.在教育学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派别,其中美国的鲍尔斯与金蒂斯倡导的是()。A.

6、实验教育学B.文化教育学C.实用主义教育学D.批判教育学24.于1922年颁布,并一直沿用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学制是A.癸卯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25.教育起源于无意识模仿的观点属于教育的()。A.生物起源说B.心理起源说C.意识起源说D.神话起源说二、判断题(8题)26.气质无好坏之分,性格有优劣之别。A.正确B.错误27.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叫短时记忆,它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A.正确B.错误28.社会需要是确立教育目的的唯一依据。A.正确B.错误29.“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我可以用任意方法使他们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律师、法

7、官,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盗贼。”A.正确B.错误30.有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教师一定是优秀教师A.正确B.错误31.观察是知觉的高级形式。A.正确B.错误32.表面特质是指那些相互联系而以相同原因为基础的行为特质。A.正确B.错误33.讲授法是注入式的教学方法A.正确B.错误三、填空题(2题)34.手舞足蹈、挺胸阔步、捶胸顿足这些表现属于_表情35.注意具有选择、保持、_的功能四、简答题(10题)36.学校美育的主要任务有哪些?37.美育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何意义?38.简述成败归因理论的基本内容以及其在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中的作用39.简述情绪的定义及其功能。40.篱述教育目的个人本位论的基本观点

8、。41.结合实际,说明想象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42.美育的实施途径有哪些?43.我国中小学德育应贯彻哪些主要原则?44.简述学科课程的特点。45.教育的文化功能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参考答案1.D本题考查学生的权利和义务2.A3.A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和作用巨大,但是不能起决定作用。实践证明,离开革命,“教育救国”的口号只能是一句空话。一个新的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只有通过革命才能实现,教育的作用不能夸大到代替社会革命的程度4.A在教育学发展过程中,德国教育家梅伊曼和拉伊等人代表的学派是实验教育学。B项的代表人物有美国鲍尔斯与金著斯、右厄迪尔、阿普尔、吉鲁,C项的代表人物有德国教育家狄尔泰

9、、斯普朗格、利特,D项的代表人物有美国教育家杜威、克伯屈。5.D观察法是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问卷法是一种辅助手段,调查法、测量法和访问法都是了解学生的常用方法。6.C暂无解析7.C暂无解析8.B美国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了智力的三元理论。该理论包括智力成分亚理论、智力情境亚理论、智力经验亚理论。其中成分亚理论是核心内容。9.A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民教育制度;狭艾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点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盾、任务、目的、要求、入学条件、学制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学校教育制度是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10.B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了结构主义教学理论。该

10、理论指出要让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提倡早期学习,倡导广泛应用发现法等。11.C本题考查情绪的功能12.C13.B合作目标结构是指,在团体中不同个体之间有着共同的目标,只有当团体中所有的人都能达到目标时,个体才能达到目标、获得成功。14.B15.B人的心理的产生、发展和变化,都必定依存于一定的务件,找出这些依存条件及其内在的关系和联系,才能对心理现象给予科学的解释。这是心理学研究的第二个目标解释心理现象。16.C在我国,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包括三部分,即课程计划(教学计划)、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17.B性格的A-B-C理论是认知行为疗法的核心理论,其中A代表诱发事件,B代表个体对

11、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即信余,C代表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18.A19.D20.A21.A巩固性原则是对中外教育经验的总结,如孔子主张,“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乌申斯基也提出,“复习”是“学习之母”。巩固性原则是由学生认识活动的规律和科学知识的特点所决定的。22.A课外校外教育不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它具有自身的特点,分别是自愿性、灵活性和实践性。23.D24.D1922年,在当时北洋军阀统治下,留美派主持的全国教育联合会以美国学制为蓝本,颁布了“壬成学制”此后,国民党政府于1928年就学制做了些修改,但基本上继承了“壬戌学制”,并一直港用到新中国。25.B26.A气质具有先天性特

12、点,更多地受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影响,表现为人在情绪和行为活动中的动力特征。只有类型差异,没有好坏之分。性格是后天形成的,更多地受社会生活条件的影响与制约,表现为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体系和行为方式,因此有优劣之别。注意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不同点主要有:气质受生理影响大,性格受社会影响大;气质稳定性强,性格可塑性强;气质特征表现较早,性格特征出现较晚;气质无所谓好坏,性格有优劣之分。27.B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叫感觉记忆或瞬时记忆,它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28.B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

13、作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马克思在资本论等著作中阑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这一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教育目的的确立也受社会生产力制约,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社会生产方式是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据。教育为社会服务,是通过培养人来实现的,所以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确立教育目的的重要依据。29.B此说过分夸大了环境和教育的作用,易导致“环境决定论”和“教育万能论”的错误。环境和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虽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它们并不是无条件的,还要考虑遗传、人的身心发展的特点等影响。教育并不能任意决定人的一切发展方向。30.B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1)职业道德素养,包括爱岗敬业、热爱

14、学生、团结协作、为人师表等;(2)知识素养,包括政治理论、学科专业、文化基础、教育科学等知识;(3)能力素养,包括语言表达、教育教学的管理与组织、自我反思等能力.“有专业知识和能力”只能说明该教师具备一定的知识素养和能力素养,是否达到“优秀”也未可知,其职业道德素养如何更没有体现,据此判定“一定是优秀教师”是错误的。31.A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观察是人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观察作为一种有意知觉,在开始前需要提出目的,拟定计划,并按照一定目的与计划的要求去组织自己的知觉活动。32.B根源特质是指那些相互联系而以相同原因为基础的行为特质。33

15、.B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方法,它有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掌握科学知识、发展智力、接受思想品德教育,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易发挥.注入式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思想,是指教师从主观出发向学生灌输知识,完全无视学生在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讲授法只是不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注入式无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有本质区别的.注入式和启发式这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都可以在讲授法中体现。34.姿态或身段或肢体35.调节和监督36.(1)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高尚的审美情感。(2)培养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和文明行为习惯。37.(1)美育能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扩大和加深学生对客观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成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