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吉林省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能力提升试卷A卷附答案

上传人:h****0 文档编号:378303019 上传时间:2024-01-29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48.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度吉林省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能力提升试卷A卷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2024年度吉林省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能力提升试卷A卷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2024年度吉林省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能力提升试卷A卷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2024年度吉林省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能力提升试卷A卷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2024年度吉林省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能力提升试卷A卷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年度吉林省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能力提升试卷A卷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度吉林省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能力提升试卷A卷附答案(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年度吉林省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能力提升试卷A卷附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1、2011年12月23日,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颁布了(),并就其落实工作发出通知。A.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B.高校教师专业标准大纲C.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D.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答案】 D2、“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教师也会有缺点、失误和不足之处。这就要求教师在处理言传和身教的关系时要( )。A.言行一致,身体力行B.学为人师,行为示范C.严于律己,勇于自责D.以上都是【答案】 C3、师生关系的基础是( )。A.教学工作关系B.心理情感关系C.个人交往关系D

2、.道德责任关系【答案】 A4、教师道德品质的构成要素是( )。A.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动机B.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C.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D.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答案】 C5、在中国倡导并实行学术自由的第一人是()。A.梁启超B.蔡元培C.梅贻琦D.陶行知【答案】 B6、体现在教师道德规范体系他律上的教师个体道德核心范畴是( )。A.道德义务B.道德权利C.道德价值目标D.道德良心【答案】 A7、道德的目的是按照()的规则去创造性地完善社会和人自身的存在。A.善恶B.法律C.善D.阶级【答案】 C8、道德是从()上掌握世界的特殊方式之一。A.精神B.实践C.信念D

3、.实践一精神【答案】 D9、西汉时期,董仲舒认为教师的道德在于()A.诲人不倦B.有教无类C.化民成性D.因材施教【答案】 C10、评价教师某道德行为时,应该( )。A.根据该行为的的效果B.根据教师一贯的品质C.对该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D.根据该行为的目的【答案】 C11、特别强调发展教育必须发展师范教育的是( )。A.康有为B.梁启超C.蔡元培D.杨昌济【答案】 B12、评价教师某道德行为时,应该( )。A.根据该行为的的效果B.根据教师一贯的品质C.对该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D.根据该行为的目的【答案】 C13、确立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引导性原则的依据是道德的()。A.层次性B.自

4、律性C.他律性D.实践性【答案】 C14、美国学者博尔提出教育的三本护照理论,一本是证明一个人的事业心和进取精神的,一本是职业性,还有一本指的是()。A.思想性的B.学术性的C.情感性的D.道德性的【答案】 B15、对我国师德教育的内容认识正确的是( )。A.公民道德是师德教育的底线,为人师表是师德教育的准则B.理想信念是师德教育的支柱,以人为本是师德教育的任务C.改革创新是师德教育的理念,严谨治学是师德教育的源泉D.规章制度是师德教育的保障,传统美德是师德教育的核心【答案】 A16、确立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引导性原则的依据是道德的()。A.层次性B.自律性C.他律性D.实践性【答案】 C17、道

5、德评价和规范人们行为的标准是()。A.成败B.善恶C.动机一效果D.社会影响【答案】 B18、教师道德他律,则是指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对教师职业行为具有外在的( )。A.约束功能B.导向功能C.调节功能D.制导功能【答案】 D19、“真实的集体”的提出者是()。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毛泽东【答案】 A20、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最高标准是()。A.主体性标准B.善的标准C.人的全面自由发展D.学生的需求为标准【答案】 C21、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是具有()的主体。A.能动性B.决定性C.承受性D.主导性【答案】 D22、教师职业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人类教育活动的出现B.社会生产力的发

6、展C.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D.教育理论的发展【答案】 B23、在“真实的集体”里,个人与集体()价值序列的轻重与优劣。A.存在B.不存在C.时有时无D.可能存在【答案】 B24、统率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全过程的是()、主体性原则和质的分析原则。A.实事求是原则B.量的分析原则C.知行合一原则D.目的性原则【答案】 D25、()是影响教师成长的深层心理活动,是其教学行为的基本理性支点,它在教师选择教学目标和认知策略以完成工作任务中起导向作用。A.教学目的B.教学要求C.教学理念D.教学方针【答案】 C26、师德修养的最终目的和归宿是()。A.提高师德认识B.锻炼师德意志C.坚定师德信念D.培养师

7、德行为习惯【答案】 D27、为人师表含义丰富,()倡导“师者,人之楷模也”。A.孔子B.孟子C.杨雄D.叶圣陶【答案】 C28、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教师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坚持“四个统一”,即“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A.理论与实践相统一B.教学与科研相统一C.教书育人与服务社会相统一D.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答案】 D29、教师道德的社会作用不包括( )。A.指导教师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维护教育秩序,保证教育事业顺利发展B.直接影响学生品德的形成和智能的发展C.有利于促进社会道德环境优化和

8、人类文明进步D.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答案】 D30、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是具有()的主体。A.能动性B.决定性C.被动型D.主导性【答案】 D31、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以()为评价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系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A.是非B.善恶C.荣辱D.美丑【答案】 B32、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对梁惠王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孔孟的主张属于( )。A.重利轻义观B.重义轻利观C.义利并重观D.以上都不是【答案】 B33、师表精神的核心是()。A.人本精神B.奉献精神C.科学精神D.道

9、德精神【答案】 B34、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对梁惠王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孔孟的主张属于( )。A.重利轻义观B.重义轻利观C.义利并重观D.以上都不是【答案】 B35、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是具有()的主体。A.能动性B.决定性C.被动型D.主导性【答案】 D36、创造性地发展了西方社会的大学学术研究功能的里程碑式人物是()。A.英国教育家保罗纽曼B.美国教育家杜威C.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D.德国教育家洪堡【答案】 D37、调整教师与物欲诱惑之间关系的道德规范是()。A.廉洁从教B.依法执教C.爱岗敬业D.热爱学生【答案】 A38、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

10、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以()为评价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系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A.是非B.善恶C.荣辱D.美丑【答案】 B39、()反映了师德养成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规律。A.引导性原则B.内化性原则C.差异性原则D.连贯性原则【答案】 D40、教师服务社会本质上是一种()。A.教学的延伸B.乐于助人C.专业服务D.社会服务【答案】 C41、世界上第一所师资培训学校是1681年()的“基督教兄弟会”创办的。()。A.德国B.英国C.法国D.意大利【答案】 C42、汉代思想家()认为“师者,人之模范也”。A.杨雄B.董仲舒C.司马相如

11、D.王充【答案】 A43、“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教师也会有缺点、失误和不足之处。这就要求教师在处理言传和身教的关系时要( )。A.言行一致,身体力行B.学为人师,行为示范C.严于律己,勇于自责D.以上都是【答案】 C44、从教师的职业道德角度看,教师所特有的崇高职责和历史使命是()。A.教书育人B.科学研究C.传授知识D.爱国守法【答案】 A45、教师职业道德关系到学生心理的塑造,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前途和未来,这主要体现了教师道德的哪种特征( )。A.道德意识的高标准B.道德行为的示范性C.道德规范的严格性D.道德影响的广泛性【答案】 D46、提出“大学是社会之光,不应随波逐流”的教育家是()A.陶行知B.蔡元培C.徐特立D.竺可桢【答案】 D47、伪注、伪造和篡改文献、数据等行为均属()A.学术自由B.学术失范C.学术不端D.学术道德【答案】 C48、师生关系的基础是( )。A.教学工作关系B.心理情感关系C.个人交往关系D.道德责任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