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2024届物理八上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附答案

上传人:东*** 文档编号:378266222 上传时间:2024-01-28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2024届物理八上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2024届物理八上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2024届物理八上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2024届物理八上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2024届物理八上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2024届物理八上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2024届物理八上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附答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2024届物理八上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超声雾化器是利用超声波将药物(溶液或粉末)分散成微小的雾滴或微粒。关于雾化治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利用了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B人耳能听到超声波C超声波可以在液体中传播D超声波是由振动产生的2如图,小明在水中练习潜水,

2、则能正确反映岸上教练看到水下小明的光路图是ABCD3甲、乙两物体沿直线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物体的运动速度是10m/sC甲乙两物体的运动速度之比是51D如果甲、乙两物体运动路程之比为13,二者的运动时间之比为134我们听不到次声波,是因为次声波()A音调太低B响度太小C音色太差D传播速度太慢5对于密度公式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m成正比B密度与物体的体积V成反比C密度与物体的质量m和体积V都有关D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密度在数值上等于质量m与体积V的比值6教室内气温为25,小江同学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涂抹少量与室温相同的酒精

3、如图中能比较正确地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ABCD710月1日,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如图是战旗方队乘战车整齐通过天安门接受检阅时的场景,关于此情景,说法不正确的是()A广场上的欢呼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B战车与威风凛凛的战士是相对静止的C观众看到战车上的战士是因为光发生反射D相对路面,战车是静止的8小花同学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菜种液体的密度时,记录实验的数据如表一。这种液体的密度和空量杯的质量分别是( )液体与量杯的质量m/g304560液体的体积V/cm3103050A3.0103kg/m3 10gB1.5103kg/m3 15gC0.75

4、103kg/m3 22.5g.D1.0103kg/m3 20g9如图所示的装置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A茶壶B锅炉水位计C盆景的自动给水装置D乳牛自动喂水器10如图所示的情景中物体都在发声。说明声音是一种波的图是()A 音叉B 玻璃杯C 梳子D 飞机11生活中常用“引吭高歌”“低声细语”来形容声音,这里的“高”“低”描述的是声音的( )A音色B音调C响度D频率12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影的形成原因是光的镜面反射B玻璃幕墙反射的光会“晃”着人们的眼睛,是由于光发生了漫反射C小芳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0.5m处,当她远离平面镜后退0.5m时,则镜中的像与她相距3mD“海市蜃楼”的形成,是由

5、于光发生了折射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回声测量距离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B电视遥控器是利用紫外线来控制电视机的C起床照镜子检查仪容仪表是利用平面镜成像D手机拍照是利用凸透镜能成正立缩小的实像14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cm、2.36cm、2.36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A2.36cmB2.357cmC2.35cmD2.4cm15一束平行光照射到某个透镜上,在光屏上得到的光斑比透镜大,则这个透镜A一定是凸透镜B一定是凹透镜C凸透镜、凹透镜都可能D凸透镜、凹透镜都不可能16如图甲所示,小明在一只空碗底部放了一枚硬币,当后退到某处时,眼睛刚好看

6、不到硬币,另一位同学慢慢往碗中倒水,直到小明又能看到硬币,图乙中能够正确解释这种现象的光路图是ABCD17小华同学在探究两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时,做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与质量有关B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与体积无关C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相同D不同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不同18有关热现象中说法正确的是( )A夏天吃雪糕时,周围有“白气”,是汽化现象B在北方,冬天会看到美丽的雾凇是空气凝固形成的C夏天,常用干冰给食品保鲜,这是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热D冬天,汽车玻璃起“雾”影响行车安全,是车内水蒸气液化形成的19下面是晓丽从生活中

7、收集到的一些光现象实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隔着放大镜看物体,物体总是放大的B凸透镜只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C有经验的渔民叉鱼时对着看到的鱼叉D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组成的20某品牌遮阳伞用超轻碳纤维做伞骨,该种碳纤维密度是钢的四分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碳纤维材料的密度与其质量成正比,与其体积成反比B碳纤维密度小,不适合用于航空器部件的制造C分别用钢和碳纤维制成同款伞骨,质量之比为1:4D钢制作的伞骨,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碳纤维制作同款伞骨的4倍21图中有A、B、C、D四种测量水温的操作那种做法是正确的A B C D22下列图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水中的倒影

8、B水中的筷子C林间的光斑D汽车后视镜23科考船对某海域的海底形状利用声呐系统进行了测绘。具体方法是:在经过该海域水平面等间距的A、B、C、D、E五个位置时,向海底定向发射超声波,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30s、0.16s、0.30s、0.14s、0.30s。根据时间,求出海底与海平面的距离,就可以绘出海底的大致形状,则该海域海底的大致形状如图中的()ABCD24如图所示一本物理书掉到了地面上,小明和小美同学从不同的位置都能看到它,对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理书是光源,它发出的光射入了人眼B小明看到物理书是由于光在物理书表面发生了漫反射,小美看到物理书是由于光在物理书表面发生了

9、镜面反射C小明和小美都能看到物理书,说明光路是可逆的D小明和小美看到物理书都是由于光在物理书表面发生了漫反射25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把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B铁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表示铁的质量比水的质量大C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可能相同D密度相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一定相同26示波器是一种用途十分广泛的电子测量仪器。它能把肉眼看不见的声音信号变换成看得见的图像。小英将话筒接在示波器的输入端,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标有168Hz和520Hz的音叉。如图所示是520Hz的音叉发出的声音在示波器显示的波形;则168Hz的音叉发出的声音在示波器显示的波形合理的选项是( )A

10、BCD27小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时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小汽车的运动情况是A在第一个10s内以10m/s做匀速运动B在第二个10s内速度大小不变C在第三个10s内前进了300mD在前30s内的平均速度为15m/s2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体积越大的物体,质量一定越大B固体的密度总是大于液体的密度C同一物质,质量越大,比热容越大D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29学生使用的橡皮,用过一段时间后,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A形状B质量C密度D体积30以下减弱噪声的措施中,属于“控制噪声传播途径”的是( )A车辆排气管安装消音器B建筑工地严禁夜间施工C外环线内禁止车辆鸣号D高架道路安装隔音护栏二、填空题(每空1分,

11、共10题,20分)31为了监控取款机前的实时情况,银行ATM自动取款机上方安装有一摄像头摄像头的工作原理相当于_透镜成倒立、_的实像;当取款人逐渐靠近取款机时,他所成的像会逐渐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2渔夫大明的眼睛在A处看到B处有一条鱼,眼睛看到的是_ (C/D) 处鱼的_(虚像/实像),这是由于发生光的折射,折射角_(小于/等于/大于) 入射角导致的. 若在A处发射一束光照亮水中的鱼,光束应朝向_(B/C/D)处.33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斜放着一个平面镜M,桌面上的小球按图示方向滚动。要使小球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沿竖直方向下落,则镜面与桌面间的夹角应为 _。 34以_为参照物,

12、房屋、桥梁、树木等物体,都是静止的;如果以太阳为参照物,这些物体都是_的。35跳水是一项优美的水上运动,跳水运动员站在跳板上将跳板压弯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跳板对运动员向上的弹力能促进运动员向上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36小明每天从小区门口乘公交车上学,如图所示为小区内的场景,图中A是禁鸣标志,禁鸣是在_处控制噪声;图中B是汽车限速标志,它表示的含义是_,细心的小明发现:无论是盛夏还是寒冬,在装有空调的公交车玻璃窗上常附有小水珠,小水珠是水蒸气_形成的;冬天,水珠常常出现在车窗的_(选填“内侧”、“外侧”或“内、外侧”)。37 (广东中考)将装有水的试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对

13、烧杯进行加热,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中的水沸腾,而试管中的水_(填“会”或“不会”)沸腾,原因是_,同时还观察到烧杯口周围出现大量的“白气”,这是因为烧杯中的水蒸气在杯口周围遇冷_(填物态变化名称)而成 38滑雪是很多人喜欢的冬季运动,自然界的雪是水蒸气_而成的;当自然界降雪不足时,滑雪场需要“人工造雪”;在0以下的天气里,造雪机喷射出水雾,这些雾滴遇到冷空气发生_,形成“人工雪”(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39一辆小轿车,以100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为26.7km规模全国第六、全省第一的跨海交通基础设施工程泉州湾跨海大桥,小轿车过桥的时间约需_min(结果保留整数);小轿车上乘客看

14、见桥中的路灯在往后退,是以_为参照物40身高1.65m的小萱站在平面镜前3m处,她看到自己的全身像,那么她的像高_m,她和像之间的距离为_m.若她逐渐靠近穿衣镜,那么镜中的像大小将_(选填 “变大”“变小”或“不变”).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41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梅同学用一块海绵、一张小桌子和一个砝码,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你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小梅是通过比较海绵的_程度来确定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2)分析比较图甲、乙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是_;(3)分析比较图乙、丙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是_。42张明利用如图所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