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松陵一中学2024届物理八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附答案

上传人:东*** 文档编号:378266120 上传时间:2024-01-2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苏州市松陵一中学2024届物理八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江苏省苏州市松陵一中学2024届物理八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江苏省苏州市松陵一中学2024届物理八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江苏省苏州市松陵一中学2024届物理八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江苏省苏州市松陵一中学2024届物理八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苏州市松陵一中学2024届物理八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苏州市松陵一中学2024届物理八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附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苏州市松陵一中学2024届物理八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1已知铜密度为8.9103kg/m3,酒精密度为0.8103kg/m3,把一金属铜块放入盛满水的杯子中,从杯中溢出水20g,若把该铜块放入另一盛满酒精的杯子中,则从杯

2、中溢出酒精的质量是()A20gB10gC16gD8g2在我国北方寒冷的冬季,在室外用潮湿的手去触摸金属管,手指皮肤会被“粘”在金属管上,这时手上的水发生了某种物态变化,与其对应的图像是( )ABCD3如图所示,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A初春,冰雪消融B盛夏,露珠凝结C深秋,绿叶凝霜D严冬,大雪纷飞4一瓶矿泉水放在冰箱冷冻室里,过一段时间,水全部结成冰,则水结冰后A质量变大B体积变大C密度变大D密度不变5如图所示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天安门广场前国旗护卫队预备升旗时的场景,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估测国旗AB间的宽度。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1.7 mB3.3 mC4.8 mD5.9 m

3、6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5s时,物体通过的路程为2.5mB整个20s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0.2m/sC物体在20s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D物体在05s时间内的速度比1020s内的速度大7如图是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的实际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BCD8在银行和商场,人们用验钞机来辨别钞票的真伪,这主要是利用( )A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B紫外线的穿透力很强C紫外线可以传递光能D紫外线可以杀菌9下面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停止敲钟,大钟“余音未止”是回声现象B人听不见的声音都叫超声波C通过居民区的高速铁路需加装隔音屏障是在传播中

4、减弱噪音D超音速飞机是指飞行速度超过340km/h的飞机1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C中考期间考点学校周围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具有能量11下列诗词中能反映光的色散现象的是A池水映明月B彩虹舞山涧C潭清疑水浅D起舞弄清影12人的正常体温大约是( )A25B37C42D48二、填空题13现在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冰箱已作为生活用品,进入千家万户,小明发现用久的冰箱冷冻室内四周会有“霜”形成,这是_现象;他从冰箱中取出饮料瓶,不久后发现,原本

5、干燥的瓶外壁上有了许多水珠,这是发生了_现象。(以上均填物态变化名称)14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沸腾时继续加热,水的温度_(变化/不变化),水中气泡的上升时_(由大变小/由小变大)若在常压下实验室所用煤油和酒精的沸点分别是150和78,则实验中应选用_(煤油/酒精)温度计。15冰的密度为0.9103kg/m3,它表示的意义是_,质量为900g的冰块熔化成水后体积为_cm3(水的密度为1.0103kg/m3)16人眼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似。()三、实验题17(8分)如图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ABCD是白色硬纸板制成的光屏,并能沿ON折转,ON垂直于CD实验次数123456

6、入射角60050040030020000反射角60050040060020000(1)实验时,将光屏_放置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紧贴光屏射向镜面上的O点,可在光屏上看到反射光,如图甲:将光屏右半部分向后折转任意角度,光屏上都看不到反射光,如图乙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_(2)某同学的实验数据如上表,其中有一组数据测错了,这组数据是第_次实验的,原因可能是将反射光线与_的夹角当成反射角18(8分)艾英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刻度尺、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 .(1)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_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

7、燃蜡烛,拿_(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选填“虚”或“实”)像 (4)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时,像的大小_ (5)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艾英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移动”或“不变”)19(8分)利用铅垂线和三角尺如何判断桌面是否水平?请在下图中作图,并说明操作和判断方法。四、作图题20(8分)画出平

8、面镜所成的像保留作图痕迹21(8分)图甲是彬彬和妈妈在海洋馆海底隧道时的情景。彬彬抬头看隧道上方的鱼时,刚好看到一条鱼跟妈妈戴的帽子正上方的像重合在一起。图乙中A点表示彬彬眼睛的位置,B点表示妈妈戴的帽子的位置。请在图乙中画出:(1)彬彬看到帽子像B的光路。(2)这条鱼在水中的大致位置C,并完成看到鱼的光路图。五、计算题22(10分)高铁改变了人们的出行速度,下表是从西安北站开往北京西的次高铁列车运行时刻表,问:站名西安北郑州东石家庄北京西到站时间095811591327发车时间075210011201里程()5239351216 (1)列车全程的速度是多少?(结果保留整数)(2)列车从西安北

9、到郑州东和石家庄到北京西哪一段运行得快?(3)次高铁列车车身长,在行驶途中以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的隧道,列车全部通过隧道的时间是多少?23(12分)一列长200m的火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通过一个隧道,这列火车全部通过隧道用时2min,求:(1)这个隧道的长度是多少m。(2)这列火车全部在隧道内行驶的时间是多少s。(3)这列火车的驾驶员随火车通过这个隧道的时间是多少s。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解题分析】因为铜水酒精,所以铜块在水和酒精中都是下沉的,即排开水的体积和排开酒精的体积是相同的,因为都是装满液体,所以,V溢水=V溢酒精,由可得:即:,解得:m溢酒精=16g.故答案选C2、C【题目

10、详解】手指皮肤会被“粘”在金属管上,是皮肤上的水分遇到比较冷的金属管变成了冰,液态水变为固态的冰,这个现象叫凝固;因为冰是晶体,所以凝固过程中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故选C。3、A【解题分析】A、初春,河流冰雪消融,属于熔化现象,此过程吸热,符合题意;B、盛夏仲夏,草叶间露珠晶莹,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此过程放热,不符合题意;C、深秋,绿叶上挂满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此过程中放热,不符合题意;D、寒冬,大雪纷飞,雪是空气中水蒸气迅速降温,凝华为固体的冰晶,此过程放热,不符合题意。4、B【题目详解】A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

11、性,由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决定,不随物体的位置、状态、形状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水结冰后质量不变,故A错误;BCD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即可知,质量一定时,冰与水相比密度变小,则冰的体积变大,故B正确、C、D错误;5、B【题目详解】由图可知,国旗的宽度大约是升旗手身高的2倍,升旗手的身高在1.8m左右,所以国旗宽度在3.6m左右,故ACD项错误,B项正确故选B。6、C【解题分析】A、由图象知,5s时,物体通过的路程为2.5m,故A正确;B、整个20s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4m,则物体的平均速度为v0.2m/s,故B正确;CD、前5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2.5m,则速度为:v10.5m/s,物体做的是匀速

12、直线运动;510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不变,即物体处于静止状态;而1020s物体也是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v2 0.15m/s所以,物体在20s内不是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05s时间内的速度比1020s内的速度大;故C错误,D正确故选C点睛:(1)根据图象解答;(2)从图象中找出20s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利用速度公式计算;(3)在路程时间图象中,水平直线表示物体静止,而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图象分别求出物体在05s时间内的速度和1020s内的速度,然后比较即可7、C【题目详解】A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烧杯侧壁,故A错误;B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烧杯底部,故B错误;C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

13、测液体充分接触,但没有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故C正确;D温度计的玻璃泡未与被测液体接触,故D错误;故选C。8、A【题目详解】用验钞机来辨别钞票的真伪,主要是利用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9、C【题目详解】A停止敲钟,大钟“余音未止”是因为大钟还在振动,还会发出声音,不是回声现象,A错误;B人听不见的声音除了超声波外,还有次声波,B错误;C通过居民区的高速铁路需加装隔音屏障,这是在传播中减弱噪音,C正确;D超音速飞机是指飞行速度超过340m/s的飞机,D错误。10、D【题目详解】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声音的不同特点进行区别的,所以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故A错误;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能惊到

14、那么远的人肯定要有大的响度,而不是音调,故B错误;C中考期间考点学校周围路段禁鸣喇叭,这是使发声体不发声了,故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是靠声音的能量进行的,能说明声波具有能量,故D正确。故选D。11、B【题目详解】A池水映明月属于光的反射;B彩虹舞山涧属于光的色散,因为词中有“彩虹”二字,它的形成属于光的色散;C潭清疑水浅属于光的折射现象;D起舞弄清影,影子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故选B。12、B【题目详解】人是恒温动物,人体的正常体温在37左右,且变化范围不会太大,故选B。二、填空题13、凝华 液化 【题目详解】1用久的冰箱冷冻室内四周会有“霜”形成,是冰箱内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小冰晶;2他从冰箱中取出饮料瓶,不久后发现,原本干燥的瓶外壁上有了许多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瓶壁,在外表面液化为小水珠。14、不变化 由小变大 煤油 【题目详解】1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