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鹤岗市绥滨一中学2024届物理八上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附答案

上传人:东*** 文档编号:378266099 上传时间:2024-01-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鹤岗市绥滨一中学2024届物理八上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黑龙江省鹤岗市绥滨一中学2024届物理八上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黑龙江省鹤岗市绥滨一中学2024届物理八上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黑龙江省鹤岗市绥滨一中学2024届物理八上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黑龙江省鹤岗市绥滨一中学2024届物理八上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鹤岗市绥滨一中学2024届物理八上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鹤岗市绥滨一中学2024届物理八上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附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黑龙江省鹤岗市绥滨一中学2024届物理八上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1日常生活和自然界中有许多光现象,以下现象与物理知识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日食和月食光的直线传播B景物在水中的倒影平面镜成像C雨后彩虹光的反射 D夏天,柏油路面上远远望去好像有一层水光的折射2古人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铜为镜意思是用蘑光的铜面做的镜子,

2、相当于平面镜。下列关于此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未磨光的铜面前人就看不清自己,这是因为铜面对光发生的是漫反射B在铜镜中看到的是正立的像C在铜镜背面放置一物块不影响观察镜中的像D当人远离铜镜时,人的像就变小了3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物理现象的是( )A骑自行车遇到障碍物时,刹一下车,自行车就慢下来了B发生日全食时,太阳不见了C在寒冷的冬天,使用电热毯睡觉更暖和D建筑工地上的钢筋淋到雨水会生锈4下列各种“成像”中,关于其对应成像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小孔成像”像是等大、倒立的虚像B“平面镜成像”像是等大、正立的虚像C“照相机成像”像是缩小、倒立的实像D“放大镜成像”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5在做凸透

3、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沿着光具座,从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的某位置向焦点移动在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及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A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大B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小C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D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6用一块凸透镜正对太阳光,用白纸在另一侧慢慢移动,距离合适时,白纸上会出现一个又小又亮的光斑,这个光斑是()A凸透镜的虚像B凸透镜的实像C太阳的虚像D太阳的实像7电是人们的好帮手,但不注意用电安全,可能会发生触电事故。下列行为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A电灯的开关接在零线上B用湿手接触照明电路中的开关C使用试电笔时,手不能接触试电笔的任何金属体D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金属外壳必须接地8下

4、列事例中,不是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是( )A医生用听诊器给病人诊断病情B将超声波用于倒车雷达C利用次声波判断地震的方位D用超声波清洗精密机械9测量物体的质量前,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小亮发现指针偏向分度标尺的左侧,如图所示。接下来他要进行的操作是()A先将平衡螺母调至最左端,若指针仍偏向分度标尺的左侧,然后向左移动游码B先将平衡螺母调至最左端,若指针仍偏向分度标尺的左侧,然后向右移动游码C先将游码移至零刻度线处,若指针仍偏向分度标尺的左侧,再向右调节平衡螺母D先将游码移至零刻度线处,若指针仍偏向分度标尺的左侧,再向左调节平衡螺母10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

5、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根据图像可以判断()A02s内,小车是静止的B24s内,小车运动了2mC06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m/sD06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5m/s11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是52,密度之比是107,则两种物质的体积比是 ( )A5014B95C74D4712如图所示,古代的指南针司南能够指示方向是因为它具有()A磁性B导电性C导热性D延展性二、填空题13如图甲所示,同学在测量自己的体温时,分别沿A、B、C、D方向观察读数其中沿_方向观察易于读数图乙是另一支温度计,此时读数是_ 14白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

6、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光的_。电视遥控器遥控电视利用的是_(填“红外线”或“紫外线”)。紫外线和人类生活和生产有很大联系,请列举生活中利用紫外线一例:_。15甲、乙两列火车并排停放在站台上,坐在甲车的王洪同学正在观望对面乙车的车厢。突然,他发现自己乘坐的甲车开始缓缓前进,但在他感觉甲车“驶过”乙车车尾时,才发现甲车其实还停在站台上没动。王洪感觉自己乘坐的甲车缓缓前行,是_以为参照物,后来发现甲车其实没动,是以_为参照物。据此,王洪总结出一个规律,对于同一物体,_,其运动情况可能不同。16现代城市里常常在街道上设置噪声监测设备。若某一时刻该装置的显示屏显示90的数据,这个数据的单位是_;当附近放鞭炮

7、时,显示屏上的数据将_(增大减小)。三、实验题17(8分)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用如图甲所示的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实验中选取完全相同的两支蜡烛A、B,是为了探究像与物的_关系。(2)在玻璃板的同一侧,小明同学通过玻璃板看到了蜡烛A的两个像。请写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_。(3)图乙是某组同学用白纸记录的蜡烛和它所成的像的位置关系。分析图中信息可得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_;像和物的连线与平面镜_。有同学将白纸沿直线MN对折后发现蜡烛的位置和它的像的位置重合,所以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又可表述为: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_。(4)关于此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实验过程,下列说

8、法正确的是_。A玻璃板必须与纸面垂直B实验中两支蜡烛都必须点燃C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的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不能呈现蜡烛的像;D做多组数据可以减小实验误差18(8分)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两个透明容器中封闭着等量的空气。(1)通电后透明容器中电阻丝的内能增大是通过_(选填“做功”或“热传递”)方式改变的; (2)观察图甲中的A、B管,在通电时间相等时,发现B管液面上升得更高,表明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多少与_有关;(3)采用图乙中的实验装置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流是否有关”时,右边透明容器中应该选用阻值为_的电阻丝;(4)能用图乙中的实验结论

9、解释的现象是_(填序号);电炉丝通过导线连接到电路里,电炉丝热得发红而导线几乎不发热;电风扇通过导线连接到电路里,导线几乎不发热,电热水壶通过同样的导线连接到电路里,导线明显发热;冬天在房间里使用电取暖器时,通电越久,房间里温度会越高。19(8分)如图所示,小聪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1)选取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探究_关系;(2)小聪只进行了一次实验,就得到了“物和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的结论,这样得出结论的做法不合理之处是_。四、作图题20(8分)如图所示,在图中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三角形ABC在平面镜中的像(_)21(8分)如图所示,a、b是镜前一点光源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

10、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在答题卡的图中根据反射光线a、b画出点光源S的位置五、计算题22(10分)一列火车以54km/h的速度完全通过某铁路大桥,用时1.5min,若火车长度为200m,求:这座大桥的长度。23(12分)可燃冰是一种新型高效能源,其外观像冰一样而且遇火即可燃烧(如图)。可燃冰是由甲烷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似冰状的结晶物质,1m3可燃冰可转化为164m3的天然气和0.8m3的水。已知甲烷的密度为0.717g/L,则可燃冰的密度是多少kg/m3?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题目详解】A日食和月食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正确,不符合题意;B景物在水中倒影的原理是平面镜成像,正确,不

11、符合题意;C雨后的彩虹是由于光的折射使白光色散产生的,错误,符合题意;D夏天,柏油路面上远远望去好像有一层水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2、D【题目详解】A未磨光的铜面比较粗糙,会发生漫反射,所以在未磨光的铜面前人就看不清自己,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磨光的铜面相当于平面镜,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人在铜镜中所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磨光的铜面相当于平面镜,平面镜成虚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在铜镜背面放置一物块不影响观察镜中的像,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磨光的铜面相当于平面镜,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当人远离铜镜时,人的像大小不变,故D错误,符合题意。

12、故选D。3、D【题目详解】A骑自行车遇到障碍时,刹一下车,自行车就慢下来了,改变的是自行车的运动速度,是物理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发生日全食时,太阳不见了,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是物理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C在寒冷的冬天,使用电热毯睡觉更暖和,是电能转化为内能,是物理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建筑工地上的钢筋被淋到雨水会生锈,发生了化学变化,是化学现象,故D符合题意。故选D。4、A【题目详解】A小孔成像成的是倒立的实像,像的大小取决于光屏距小孔的距离,可以是等大的实像,也可以是放大的实像或缩小的实像,故A错误,符合题意;B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道,平面镜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13、;C由凸透镜成像规律知道,照相机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由凸透镜成像规律知道,放大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5、A【题目详解】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f时,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且物距越小,像距越大,成的像也越大;所以将蜡烛从二倍焦距外的地方逐渐向凸透镜的焦点靠近的过程中,像距逐渐变大,像逐渐变大6、D【分析】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到焦点上。【题目详解】用一块凸透镜正对太阳光,用白纸在另一侧慢慢移动,距离合适时,白纸上会出现一个又小又亮的光斑(注意不是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光斑是太阳光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而成的,

14、是太阳的实像(不是焦点),故D符合题意。故选D。7、D【题目详解】A控制电灯的开关接在零线上,断开开关时,电灯处仍带电,这样是很危险,故A不符合安全用电要求;B水容易导电,用湿手拔热水器的开关,会发生触电事故,故B不符合安全用电要求;C使用测电笔时,手要接触笔尾金属体,这样测电笔才能正常工作,但不能接触笔尖的金属体,故C不符合安全用电要求;D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其金属外壳一定要通过三角插头接地,以防用电器外壳带电,会危及人身安全,故D符合安全用电的要求。故选D。8、D【题目详解】医生用听诊器给病人诊断病情、超声波用于倒车雷达、利用次声波判断地震的方位都是利用声音能够传递信息这一特点,而用超声波清洗精密机械是因为声音具有能量,能够清洗一些精密仪器。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9、C【题目详解】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前,要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他应将平衡螺母向右端调使天平平衡。故选C。10、C【分析】根据公式可求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