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邗江实验学校2024届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附答案

上传人:东*** 文档编号:378265569 上传时间:2024-01-2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邗江实验学校2024届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江苏省邗江实验学校2024届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江苏省邗江实验学校2024届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江苏省邗江实验学校2024届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江苏省邗江实验学校2024届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邗江实验学校2024届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邗江实验学校2024届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附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邗江实验学校2024届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1下列估测值中,最符合实际的是()A人感觉舒适的室温约37oCB教室门的高度约为2mC中学生跑完50m用时约4sD一元硬币的质量约为500g2用相同质量的铝和铜制成体积相等的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铝2.7103 kg/m3 , 铜8.9103 kg

2、/m3)A铜球一定是空心的B铝球和铜球都是实心的C铜球是实心的,铝球一定是空心的D铝球是实心的,铜球可能是实心的3如果小明的眼睛近视了,需要图中的哪种光学元件进行矫正( )ABCD4如图所示是照相机的成像示意图,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照相机使用的是凹透镜B照相机使用的是凸透镜C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D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虚像5在操场上体育课时,总感觉老师的声音没有在课堂上听起来响亮,下列错误的是A人耳很少听到与原声相隔小于0.1s的回声B体育老师的声音的响度太小C在室外老师的声音向周围传开,几乎没有什么反射D在室内谈话时,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6下列物态变化吸热放热情况与其余

3、选项中不同的是()A滴水结冰B霜打枝头C露珠形成D冰雪消融7用图所示的图像表示物体的运动状态,其中表示同一运动状态的是()A甲和丙B甲和丁C乙和丙D乙和丁8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电源电压相同,R1R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图比较,R1的电流大于R2的电流B甲、乙两图比较,R1的电功率大于R2的电功率C乙、丙两图比较,乙图中R2的电功率较大D丙图中,R1两端电压小于R2两端电压9如图所示,是生活中常见到的各种光现象,其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透过树丛的光B海市蜃楼C手影D水中倒影10下列各函数图像能正确反映冰在熔化时及熔化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趋势的是()ABCD11下列几种估测比较符

4、合实际情况的是A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5m/s B物理课本的质量约0.2kgC洗澡水的温度大约是90D中学生的质量约500kg12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A水中筷子“弯折”B地上的身影C水中荷花的倒影D墙上的手影二、填空题13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_的存在,制药时为了在不超过80的温度下从溶液中除去水分而提取抗菌素,采用的方法是_(选填“升高”或“降低”)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14为了给小聪增加营养,爸妈准备早餐时,经常煮鸡蛋,煮鸡蛋时,水开了后,为了能快点煮熟,爸爸建议用大火加热,而妈妈认为用小火加热,你认为_(选填“爸爸”或“妈妈”)的想法更合理,理由是_。15小明迷上了养

5、殖热带鱼。当天气冷了,需要在鱼缸里安装加热装置,使鱼缸内的水温恒定为26。为了防止鱼从鱼缸内跳出,小明在鱼缸上加装了带有小孔的盖子。一段时间后,小明发现原本平直的盖子变弯曲了,并且盖子的一侧附有大量水珠。请你帮助小明分析原因:盖子的_(选填“内”或“外”)侧出现水珠,这是由于水蒸气_形成的,同时_热量,使盖子内外受热不均匀发生变形。16好奇实验室节目中,路老师在中石化质检中心测得一瓶93号汽油在10时的密度是,在25时的密度是,由此说明93号汽油具有_(选填“热胀冷缩”或“热缩冷胀”)的性质,那么,30升93号汽油在25时的质量是_kg。三、实验题17(8分)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1)

6、图甲所示是小红安装的实验装置,实验器材有:烧杯和水酒精灯温度计、纸板B和石棉网铁架台。它们的合理安装顺序是:_(填序号),调节铁圈的高度时_(需要/不需要)点燃酒精灯;(2)如表是小红记录的实验数据时间/min01234567温度/oC8890929496989898实验时她发现在第2min时,水中的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逐渐_(变大/变小);(3)根据表格数据请在图乙中的坐标上绘出水温与时间的关系图象_;(4)通过学习,小红终于明白妈妈用炉火炖汤时,在汤沸腾后总是_(保持大火/调为小火),其中的道理是_;(5)小华与小红同做了这个实验,小红按下秒表且每隔1min通报对方并及时记录自己看到的温度计

7、示数,但小华每次都迟5s读出温度计的示数。他也要在小红绘制的图象中根据自己的数据绘制图象,并认为时间上一致,小华的图象应在小红的_(左/右)边。18(8分)图甲是“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1) 图乙温度计的示数为_;(2)如图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的海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熔化过程对应图线中的_段(选填“AB”或“BC” )其熔点为_熔化过程中海波吸收的热量_放出的热量(选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 (3)用质量m1的海波实验,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丁中的a若用质量为m2(m2m1)的海波做实验,得到的图线可能是图丁中的_(选填 “b”“c”或“d”)19(8分)用

8、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等器材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次数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物距)/cm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像距)/cm像的情况倒立或正立放大或缩小14013倒立缩小23015倒立缩小32020倒立等大41530倒立放大51340倒立放大(1)要想把凸透镜、蜡烛、光屏放置在如图所示的光具座上,凸透镜应放在_(选填“A”、“B”或“C”)滑块上。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2)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较远的地方,逐渐向凸透镜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选取若干个位置,调整光屏位置,寻找烛焰清晰的像,记录实验数据,如表所示。由数据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f=_cm;当物距逐

9、渐变小时,像距逐渐变大,光屏上的像逐渐变_(选填“大”或“小”);(3)第5次实验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日常生活中的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4)蜡烛随着燃烧而变短,为了使像仍能成在光屏的中央,这时需要_(选填“向上”或“向下”)移动光屏。四、作图题20(8分)如图所示,一个重为5N的小球从斜面上滚下,试在图中画出小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_)21(8分)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标出反射角的度数。五、计算题22(10分)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可以调节,调节电源电压为4V,闭合开关S,电流表A、A1的示数分别为1.2A和0.8A。(

10、1)求此时通过电阻R2的电流;(2)求电阻R2的阻值;(3)重新调节电源电压后,闭合开关S,电流表A1的示数为1.2A,求1min内电流通过电阻R2产生的热量。23(12分)家住开发区的小明同学乘坐“滴滴快车”去万达广场看演出,当经过辽河大桥时,小勇手机上显示了这辆“滴滴快车”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求:这辆车从辽河大桥按预计时间到达万达广场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小时?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题目详解】A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B老师的身高在170cm左右,教室门的高度略大于此数值,在200cm=2m左右,故B符合题意;C中学生跑完50m一般用时7s左

11、右,故C不符合题意;D一块橡皮的质量约8g,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略小于此数值,在6g左右,故D符合题意。故选B。2、A【题目详解】若二球都是实心的,质量相等,根据密度公式变形可知:铝球体积V铝,铜球体积V铜,因为铝V铜,又因为二球的体积相等,所以铜球一定是空心的,铝球可能是实心,也可能是空心,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题目点拨】假设两球都是实心的,根据两球质量相等,利用根据密度公式变形可比较出两球的实际体积大小,由此可知铝球的体积最大,然后再对各个选项逐一分析即可3、B【题目详解】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需要佩戴用凹透镜进行矫正,即边缘厚中间薄的透镜,由图知道只有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12、。故选B。4、B【题目详解】照相机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故B正确;凹透镜不能对实物成实像,故A错误;凸透镜不能成正立、缩小的实像,故C错误;要使底片感光,必须成实像,因为虚像不能使底片感光,故D错误;故选B5、B【解题分析】A、由于室外比较宽阔,被反射回来的小于0.1s的回声很少,故产生上述现象,故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在教师和操场上老师讲话的响度是相等的,故错误但符合题意;C、在室外老师的声音向周围传开,几乎没有什么反射,故产生上述现象,故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在室内谈话时,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故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B【题目点拨】人能区分原声与回声的时间间隔最小

13、是十分之一秒,即0.1s;如果时间间隔大于0.1s,就能将回声与原声区分开来;如果时间间隔小于0.1s,原声就会与回声叠加在一起. 6、D【题目详解】水结冰是凝固现象,需要放出热量;霜是物质由气态变为固态的现象是凝华,凝华需要放出热量;露珠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液化需要放出热量;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熔化吸热。因此ABC都是放热,D是吸热。故选D。7、B【题目详解】图甲:随着时间的增大,甲图中路程均匀增大,路程和时间的比值为常数,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图乙:随着时间的增大,乙图中路程不变,表示物体静止;图丙:随时间的增大,丙图中速度均匀增大,表示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图丁:随时间的增大,丁图中速度不变,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图甲和丁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这一规律。故选B。8、C【题目详解】A甲、乙两图比较,根据可知,通过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故R1的电流小于R2的电流,故 A选项错误;B甲、乙两图比较,根据可知,电压相同,电阻大的电功率小,故B选项错误;C乙、丙两图比较,图中R2的电功率为,由于电阻相同,丙图串联分压,故电压比较小,故丙图的R2的电功率比较小,乙图中的R2的电功率比较大,故C选项正确;D串联电路,根据串联分压,电阻大的电压大,故R1两端电压大于R2两端电压,故D选项错误。9、B【题目详解】A透过树丛的光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