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3排水隧道地质环境特征分析

上传人:I*** 文档编号:378249476 上传时间:2024-01-27 格式:PPTX 页数:33 大小:152.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GD3排水隧道地质环境特征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GD3排水隧道地质环境特征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GD3排水隧道地质环境特征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GD3排水隧道地质环境特征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GD3排水隧道地质环境特征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GD3排水隧道地质环境特征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D3排水隧道地质环境特征分析(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智创新变革未来GD3排水隧道地质环境特征分析1.工程地质概况描述1.水文地质特征分析1.岩体工程地质特性1.断裂带分布及特征1.岩溶发育状况分析1.地下水赋存及循环1.围岩工程地质问题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Contents Page目录页 工程地质概况描述GD3GD3排水隧道地排水隧道地质环质环境特征分析境特征分析 工程地质概况描述GD3排水隧道地质特征1.GD3排水隧道地质条件复杂,主要包括第四系冲积层、更新统红粘土、花岗岩风化层和花岗岩基岩四种地层。2.第四系冲积层主要分布在隧道进口段,厚度一般为35m,主要由黏土、砂土、砾石等组成。3.更新统红粘土主要分布在隧道中段,厚度一般为510m

2、,主要由黏土、砂质黏土和粉质黏土组成。4.花岗岩风化层主要分布在隧道出口段,厚度一般为25m,主要由风化花岗岩、碎屑花岗岩和黏土等组成。5.花岗岩基岩主要分布在隧道深部,厚度一般大于10m,主要由中粗粒花岗岩、细粒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等组成。构造地质特征1.GD3排水隧道区构造地质条件复杂,主要受杨山断裂带和太白岭断裂带控制。2.杨山断裂带是区域性大断裂带,走向NE7580,倾角6070SE,断层带宽约100200m,断层破碎带宽度可达500m以上。3.太白岭断裂带是区域性大断裂带,走向NWW,倾角6070NE,断层带宽约100200m,断层破碎带宽度可达500m以上。4.GD3排水隧道区还存在

3、一些小型断裂和节理,这些断裂和节理对隧道稳定性有一定影响。水文地质特征分析GD3GD3排水隧道地排水隧道地质环质环境特征分析境特征分析 水文地质特征分析1.GD3排水隧道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区,受长江水位、降水、补给、蒸发等因素影响,地表水和地下水相互补给、相互影响,水文地质条件复杂。2.区域内地下水赋存于第四纪冲积层、粉砂层、粉质粘土层、粘土层等地层中,埋深一般为520m,地下水埋深及水位季节变化明显,枯水期水位埋深较大,丰水期水位上升,地下水位埋深减小。3.地下水主要受长江水位、降水、补给、蒸发等因素影响,长江水位对地下水位变化影响较大,长江水位高时,地下水位上升,长江水位低时,地下水位下降

4、。GD3排水隧道地下水补给与径流1.GD3排水隧道区域地下水补给主要来源于长江水位、降水、补给等,其中长江水位对地下水补给的影响最为明显,长江水位高时,地下水补给量大,长江水位低时,地下水补给量小。2.降水是地下水补给的另一个重要来源,降水量大时,地下水补给量也大,降水量小时,地下水补给量也小。3.补给是指地下水从地表渗入地下,补给量的大小取决于地表水位、地下水位、地表覆盖层性质等因素,地表水位高时,地下水补给量大,地表水位低时,地下水补给量小,地表覆盖层透水性好时,地下水补给量大,地表覆盖层透水性差时,地下水补给量小。GD3排水隧道水文地质条件 水文地质特征分析GD3排水隧道地下水径流1.G

5、D3排水隧道区域地下水径流主要受地下水位、地层透水性、地势等因素影响,地下水位高时,地下水径流速度快,地下水位低时,地下水径流速度慢。2.地层透水性好时,地下水径流速度快,地层透水性差时,地下水径流速度慢。3.地势高时,地下水径流速度快,地势低时,地下水径流速度慢。GD3排水隧道地下水水质1.GD3排水隧道区域地下水水质总体较好,但局部地区存在污染问题,主要污染物为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废水等,其中工业废水污染最为严重。2.工业废水主要来源于化工、制药、造纸、印染等行业,生活污水主要来源于城镇生活污水、农村生活污水等,农业废水主要来源于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活动。3.地下水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了

6、一定的危害,如饮用被污染的地下水可能导致腹泻、呕吐、头晕等症状,长期饮用被污染的地下水甚至可能导致癌症。水文地质特征分析GD3排水隧道地下水开发利用1.GD3排水隧道区域地下水资源丰富,但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较低,主要原因是地下水水质较差,不适宜直接饮用。2.地下水主要用于农业灌溉、工业生产、城市供水等方面,其中农业灌溉用水量最大,其次是工业用水和城市用水。3.地下水开发利用对地下水位、地下水水质等造成了影响,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水质变差,对地下水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岩体工程地质特性GD3GD3排水隧道地排水隧道地质环质环境特征分析境特征分析 岩体工程地质特性1.GD3排水隧洞地质环境中的岩体强

7、度变化范围较大。2.围岩强度受岩种、风化程度、节理发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3.强度较低的岩石主要分布在富水破碎带内,强度较高的岩石主要分布在硬岩段内。岩体变形特征1.GD3排水隧道地质环境中的岩体变形主要表现为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两种。2.弹性变形的主要原因是岩体受到外力后产生暂时性的形变,当外力撤除后,岩体的形变会消失。3.塑性变形的主要原因是岩体受到外力后产生永久性的形变,当外力撤除后,岩体的形变不会消失。岩体强度的特征 岩体工程地质特性岩体节理特征1.GD3排水隧道地质环境中的岩体节理发育程度较高,节理类型多样。2.节理发育程度受岩种、构造应力、风化作用等因素的影响。3.发育程度较高的节理主

8、要分布在断裂带和破碎带内,发育程度较低的节理主要分布在硬岩段内。岩体裂隙特征1.GD3排水隧道地质环境中的岩体裂隙主要包括张裂隙、剪切裂隙、溶蚀裂隙等。2.裂隙发育程度受岩种、构造应力、风化作用等因素的影响。3.发育程度较高的裂隙主要分布在断裂带和破碎带内,发育程度较低的裂隙主要分布在硬岩段内。岩体工程地质特性岩体风化特征1.GD3排水隧道地质环境中的岩体风化程度变化较大。2.风化程度受岩种、气候条件、构造作用等因素的影响。3.风化程度较高的岩石主要分布在地表附近,风化程度较低的岩石主要分布在地下深处。岩体水文地质特征1.GD3排水隧道地质环境中的岩体水文地质条件复杂。2.岩体水文地质条件受岩

9、种、构造、风化作用等因素的影响。3.岩体渗透性较强、赋水量较大的地段主要分布在断裂带和破碎带内,岩体渗透性较弱、赋水量较小的地段主要分布在硬岩段内。断裂带分布及特征GD3GD3排水隧道地排水隧道地质环质环境特征分析境特征分析 断裂带分布及特征断裂带分布特征1.GD3排水隧道地处断裂带密集区,断裂带发育程度高,分布广泛,主要受区域构造应力场的影响。2.断裂带主要呈北东、北西向展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一般呈线性或近似线性分布。3.断裂带的规模差异较大,部分断裂带长度可达数公里,宽度从几米至数十米不等。断裂带构造特征1.断裂带大多为逆冲断裂,部分为正断裂或剪切断裂,断裂面倾角变化较大,一般为4580

10、。2.断层带常伴有断裂角砾岩、破裂带、破碎带和滑面等构造现象。3.断裂带往往伴有岩浆活动,岩浆沿断裂带侵入,形成岩浆岩体。断裂带分布及特征断裂带水文地质特征1.断裂带具有一定的导水性,通常是地下水的主要通道,对地下水赋存和运移起着重要作用。2.断裂带是地下水的汇聚和排泄通道,也是地下水污染的优先通路。3.断裂带的存在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但也加大了地下水污染的风险。断裂带工程地质特征1.断裂带破碎带宽度大,在地下工程开挖过程中容易造成围岩坍塌,影响工程安全。2.断裂带的存在会使工程地质条件变得复杂,给工程施工带来一定的困难。3.断裂带常伴有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对工程安全造成

11、威胁。断裂带分布及特征1.断裂带是地下水污染的主要通道,污染物很容易通过断裂带扩散到周围环境中,对环境造成污染。2.断裂带是地震的主要活动部位,地震发生时,断裂带往往是震源区,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3.断裂带是矿产资源富集的地方,也是地热资源的有利勘探区。断裂带综合治理1.加强对断裂带的研究,建立断裂带数据库,为断裂带综合治理提供基础数据。2.制定断裂带综合治理规划,对断裂带进行分类管理,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3.加强对断裂带的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断裂带活动造成的安全隐患。断裂带环境地质特征 岩溶发育状况分析GD3GD3排水隧道地排水隧道地质环质环境特征分析境特征分析 岩溶发育状况分析岩溶发育程度

12、1.多期岩溶作用强烈,岩溶发育程度极高,形成多种形态的溶洞、溶蚀裂隙和地下河道2.隧道穿越区域岩溶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流向复杂多变,存在突水漏水的风险。3.溶洞中的积水和溶蚀裂隙中的渗水对隧道稳定性造成影响,可能导致隧道渗漏和塌方等安全问题。岩溶水文地质特征1.区域地下水位埋藏浅,潜水位普遍高于隧道顶板标高,隧道穿越区域存在潜水和溶洞积水,形成复杂的地下水环境。2.隧道穿越区域地下水补给来源广泛,地下水径流方式复杂,渗流路径多,形成复杂的地下水循环系统。3.区域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复杂,水质受岩溶作用影响大,主要为碳酸钙质硬水,对隧道混凝土结构可能产生腐蚀作用。岩溶发育状况分析溶洞体积统计及其

13、影响1.隧道穿越区域溶洞体积较大,溶洞内部发育众多次生溶洞和溶蚀裂隙,溶洞体积统计结果表明溶洞体积随深度增加而增大。2.大容积的溶洞分布在隧道周围区域,特别是隧道上方,可能对隧道施工和运营产生不利影响,成为突水漏水的潜在风险源。3.溶洞中发育的次生溶洞和溶蚀裂隙对隧道围岩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可能导致隧道围岩垮塌和坍塌事故。岩溶水文地质参数分析1.隧道穿越区域岩溶水文地质参数复杂多样,包括溶洞渗透率、溶蚀裂隙渗透率、地下水位埋藏深度、地下水流向、地下水水量等。2.岩溶水文地质参数对隧道施工和运营有着重要影响,需要通过实地勘察、水文地质调查和数值模拟等方法获取岩溶水文地质参数,为隧道设计和施工提供

14、依据。3.岩溶水文地质参数的获取和分析对于预测隧道施工和运营期间突水漏水风险、制定合理的排水方案和确保隧道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岩溶发育状况分析溶洞发育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1.溶洞发育对隧道围岩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溶洞的存在导致围岩强度降低,围岩变形加大,围岩稳定性下降。2.溶洞中的水流和溶蚀作用进一步削弱围岩的强度和稳定性,可能导致围岩垮塌和坍塌事故。3.溶洞发育区围岩稳定性差,在隧道施工和运营期间容易发生渗漏、垮塌等安全事故,需要采取有效的围岩加固和排水措施来确保隧道的安全运行。岩溶发育状况分析结论1.隧道穿越区域岩溶发育程度极高,岩溶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流向复杂多变,存在突水漏水的风险

15、。2.隧道穿越区域溶洞体积较大,溶洞中发育众多次生溶洞和溶蚀裂隙,溶洞体积统计结果表明溶洞体积随深度增加而增大。3.溶洞发育对隧道围岩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溶洞的存在导致围岩强度降低,围岩变形加大,围岩稳定性下降。4.岩溶发育状况分析结果表明,隧道施工和运营期间需要采取有效的围岩加固和排水措施来确保隧道的安全运行。地下水赋存及循环GD3GD3排水隧道地排水隧道地质环质环境特征分析境特征分析#.地下水赋存及循环地下水賦存及循环:1.区域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松散沉积层中,以孔隙水为主,赋水性较好。2.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淡水,矿化度一般小于500mg/L。3.地下水以浅层地下水和深层地下水为主,浅层地

16、下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松散沉积层中,深层地下水主要赋存于中、下元古界变质岩。地下水流动:1.区域地下水主要以层流形式流动,在断裂、破碎带等处受构造影响局部形成管道流、裂隙流等。2.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地表水渗漏和地下水之间相互补给。3.地下水排泄方式主要为地下水蒸发、地表水渗漏和地下水之间相互补给。#.地下水赋存及循环地下水水文地质参数:1.区域地下水透水系数一般在110m/d,局部地段可达几十m/d。2.区域地下水储蓄系数一般在0.10.2,局部地段可达0.3以上。3.区域地下水渗透性一般在110cm/s,局部地段可达几十cm/s。地下水化学成分:1.区域地下水化学成分主要受地层岩石的矿物组成、地下水的补给来源、流经地层的化学反应等因素影响。2.地下水化学类型主要为碳酸钙型和碳酸镁钙型,局部地段受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水质较差。3.地下水矿化度一般小于500mg/L,局部地段可达1000mg/L以上。#.地下水赋存及循环地下水资源评价:1.区域地下水资源总量约为1.5亿m,可开采量约为0.5亿m。2.地下水资源主要分布在第四系松散沉积层中,开采潜力较大。3.地下水资源开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