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地理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

上传人:g****z 文档编号:378248515 上传时间:2024-01-27 格式:PPTX 页数:24 大小:4.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地理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地理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地理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地理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于高考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价体系的地理科考地理科考试内容改革内容改革实施路径施路径高考高考综合改革合改革试点的核心是点的核心是“两依据一参考两依据一参考”,即高校依据,即高校依据统一高考和一高考和高中学高中学业水平考水平考试成成绩、参考、参考综合素合素质评价价录取学生。取学生。国国务院院办公公厅关于关于新新时代推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意见指出,普通高中学指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水平考试主要主要检验学生达到国家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定学习要求的程度,考要求的程度,考试成成绩是学生是学生毕业和升学和升学的重要依据;高校招生的重要依据;高校招生录取所需学取所需学业水平

2、考水平考试科目科目实行行选择性考性考试,命,命题要要以普通高中以普通高中课程程标准和高校人才准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拔要求为依据。依据。为保保证地理科考地理科考试顺利利实施,需要研究制定适施,需要研究制定适应新形新形势的地理科考的地理科考试内容改革内容改革实施路径。施路径。一、地理科考一、地理科考试内容改革的基内容改革的基础 2014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为考试内容改革提供了政策依据。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3、能力。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地理课程标准)为深化地理科考试内容改革、完善考试评价形式指明了方向。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高中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从地理教育的角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立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学习评价体系的基本理念是,以学业质量标准为依据,形成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学习评价体系,科学测评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价值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等的水平,全面反映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状况。一、地理科考一、地理科考试内容改革的基内容改革的基础 为贯彻落实实施意见,教育部考试中心研究构建了高考评价体系,为深化新时代高考内容改

4、革和命题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南。“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涵盖了功能定位、考查内容和考查要求。“一一核核”即即“立立德德树人人、服服务选才才、引引导教教学学”,是对素质教育中高考核心功能的概括,回答“为什么考”的问题;“四四层”为考考查内内容容,即即“核核心心价价值、学学科科素素养养、关关键能能力力、必必备知知识”,是素质教育目标在高考内容中的提炼,回答高考“考什么”的问题;“四四翼翼”为考考查要要求求,即即“基基础性性、综合合性性、应用用性性、创新新性性”,是素质教育的评价维度在高考中的体现,回答高考“怎么考”的问题。地理科考试内容改革依据地理课程标准,基于高考评价体系框架,按照普通

5、高等学校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探索建构地理科考试评价的实施路径,从而为地理科命题提供支撑。中国高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价体系5一核:核心功能四层:考查内容四翼:考查要求二、地理科考二、地理科考试的功能定位的功能定位地理学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其内容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2个领域,不仅要解释过去发生的地理事物和现象,更重要的是服务现在、预测未来。学习地理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念,具备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增强社会责任感。确定地理科考试的核心功能应立足学科属性,从“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3方面考虑,体现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

6、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教育根本问题的思考和担当,努力实现学生健康成长、科学选拔人才、发展素质教育的有机统一,切实回答“为什么考”的问题。地理科考试应彰显学科育人价值,发挥立德树人的核心功能:第一,在考查内容层面,应凸显国家建设伟大成就和重大发展战略,坚定道路自信,使学生形成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学会关注地方、国家和全球的地理事象及可持续发展问题,能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以及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第二,在社会需求层面,应响应现代社会对国民具备可持续发展观念、形成文明的生活与生产方式的要求,展现地理学与社会发展的紧密关联;第三,在学生发展层面,应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在生活的大课

7、堂中学习对其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学,主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二、地理科考二、地理科考试的功能定位的功能定位地理科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评价学生在完成本学科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同时,作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的依据,还具有选拔性,应发挥服务选才的功能。通过对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充分体现地理科的本质和价值,展示其核心思想和独特视角,使学生养成运用地理学的综合思维与区域认知方法,认识、理解、解释自然与人文环境特点、地理事象发生发展过程的思维习惯,服务学生终身发展,为学生未来学习和走向社会奠定基础。地理科考试还应发挥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促进教学内容优化。通过设置不

8、同情境的试题,多层次、多角度地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认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认知、学会思考、学以致用,同时帮助教师开阔选材视野、丰富认知视角,不断调整和改进地理教学的策略和方法,体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使地理科考试成为助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三、地理科考三、地理科考查内容内容高考评价体系确立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为考查内容,突破以往考试所提出的知识和能力框架,丰富了对考查目标的认识。地理科考试参考高考评价体系框架,依据地理课程标准,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学科考试特点,构建“四层”考查内容,其中:核核心价心价值与学科素养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核心,体与学科素养是地

9、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核心,体现核心素养考核心素养考查的方向;关的方向;关键能力与必能力与必备知知识是构成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要素,决定核心素养考是构成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要素,决定核心素养考查的高度的高度。3.1核心价核心价值高考评价体系提出的核心价值,是指即将进入高等学校的学习者应当具备的良好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科学思想方法的综合,是能够通过学科教育教学和社会实践途径培养使学生建立起来的思想观念体系。地理科考查的核心价值主要体现为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秉持的正确的价值观,与地理课程标准提出的“人地协调观”一致。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主题,面对不断出现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人

10、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人类社会要想更好地发展,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协调好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通过引导考生树立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的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保护环境、资源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意识,形成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养成关心和爱护地理环境的行为习惯,有助于考生更好地分析、认识和解决人地关系问题,成为和谐世界的建设者。9汾川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能汾川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能够A减小降水减小降水变率率B减少河水含沙量减少河水含沙量C增加增加降水量降水量D加大河流径流量加大河流径流量降水序号降水历时(天)降水量/mm汾川河洪峰情况12530无明显洪峰2480

11、3无明显洪峰351001无明显洪峰42732无明显洪峰52907洪峰流量346m3/s62544洪峰流量1750m3/s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20132013年年7 7月,汾川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下表为当月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下表为当月6 6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情况。第情况。第5 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6 6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极高。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极高。据此完成据此完成9 91111题题10第第5次降水次降水

12、产生洪峰原因是此次降水生洪峰原因是此次降水 历时长强度大度大下渗少下渗少植被截流少植被截流少 A BCD降水序号降水历时(天)降水量/mm汾川河洪峰情况12530无明显洪峰24803无明显洪峰351001无明显洪峰42732无明显洪峰52907洪峰流量346m3/s62544洪峰流量1750m3/s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20132013年年7 7月,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下表为当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下表为当月6 6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量和汾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情况。第川河洪峰情况。第

13、5 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6 6次降水形成的洪水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极高。据此完成含沙量极高。据此完成9 91111题题11第第6次降水次降水产生的洪水含沙量极高,其泥沙主要源于生的洪水含沙量极高,其泥沙主要源于A河床河床B沟谷沟谷C裸露坡面裸露坡面D植被覆盖坡面植被覆盖坡面降水序号降水历时(天)降水量/mm汾川河洪峰情况12530无明显洪峰24803无明显洪峰351001无明显洪峰42732无明显洪峰52907洪峰流量346m3/s62544洪峰流量1750m3/s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

14、率大幅度提高。20132013年年7 7月,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下表为当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下表为当月6 6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量和汾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情况。第川河洪峰情况。第5 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6 6次降水形成的洪水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极高。据此完成含沙量极高。据此完成9 91111题。题。3.2学科素养学科素养高考评价体系提出的学科素养,是指即将进入高等学校的学习者在面对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情境时,能够在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指导下,合理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与方法,有效地整合学科相关知识,运用学科相关能力,高质量地认

15、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品质。地理科考查的学科素养包括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其中:区域认知要求考生能够以地理视角观察世界,着眼于地理事物和现象背后的空间因素,根据具体空间背景考虑问题,包括空间位置、空间格局、空间联系、空间演变等考查维度;综合思维要求考生能够用地理思维方式思考,按地理学基本逻辑,从分解和综合2个维度分析、解决地理问题;地理实践力要求考生具备地理行动实践能力,在面临需要解决的地理问题时,能够沿着地理视角的引领,遵循地理思维的基本方式,秉持正确的价值观,确定合理的“做事”方向、选择合适的“做事”工具、采用合宜的“做事”方法,形成迅速、高效的“做事”本领及其表达方式

16、。3.3关关键能力能力高考评价体系提出的关键能力,是指即将进入高等学校的学习者在面对与学科相关的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情境时,高质量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必须具备的能力,是学习者适应时代要求并支撑其终身发展的能力,是培育核心价值、发展学科素养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基础。地理科考查的关键能力应包括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其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是指发现地理科考试中文字、图表、数据等蕴含的地理信息,判断地理信息的重要程度,进而加工地理信息,解读相关地理信息的含义,准确、快速、全面地理解并整合所获取的地理信息;描述地理事物是指描述地理事物的特征、过程与联系,阐释地理事物是指对地理事物的特征、过程与联系能够说明和解释;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是指综合运用已有地理知识和方法,根据试题的情境材料论证地理问题,对地理现象与问题形成自己的判断与观点。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论证和探究地理事物的能力地理学科四项关键能力3.4必必备知知识高考评价体系提出的必备知识,是指即将进入高等学校的学习者在面对与地理学科相关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