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4江苏省苏州市金阊区政府雇员招考聘用每日一练试卷B卷含答案

上传人:wd****9 文档编号:378164304 上传时间:2024-01-26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65.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考2024江苏省苏州市金阊区政府雇员招考聘用每日一练试卷B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备考2024江苏省苏州市金阊区政府雇员招考聘用每日一练试卷B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备考2024江苏省苏州市金阊区政府雇员招考聘用每日一练试卷B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备考2024江苏省苏州市金阊区政府雇员招考聘用每日一练试卷B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备考2024江苏省苏州市金阊区政府雇员招考聘用每日一练试卷B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备考2024江苏省苏州市金阊区政府雇员招考聘用每日一练试卷B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考2024江苏省苏州市金阊区政府雇员招考聘用每日一练试卷B卷含答案(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备考2024江苏省苏州市金阊区政府雇员招考聘用每日一练试卷B卷含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1、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离开了发展这个主题就没有意义了。这告诉我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_。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以保护环境为中心C.以调整结构为重点D.以节约资源为重点参考答案:A本题解释:A2、公文使用专门用语做结尾,下列选项不适合作公文结尾的是_。 A. 上述请求,请予批准 B. 此致敬礼 C. 本令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D. 上述报告,如无不妥,请转批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此致敬礼”是书信常用语,用作信末祝颂问安。故本题答案选B。

2、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3、对满足社会需要而必须提供的公共服务:政府不能“缺位”:主要是说_。A.健全和完善公共财政是转变政府职能的需要B.政府必须满足社会各个领域的需要C.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计划管理D.政府对经济的管理主要是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参考答案:A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解析】凡是市场机制能够解决的问题:政府就不要介入:不要越位,对满足社会需要而必须提供的公共服务:政府则要积极介入:不要缺位,只有把公共财政体制建立健全起来:才能从体制上解决政府职能的错位。因此解决财政三缺:必须转变政府职能。故选A。4、下面有关心智技能的特点,正确的是_。 A. 观念性、内潜性、展开性 B. 观念

3、性、内潜性、简缩性 C. 物质性、外显性、简缩性 D. 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心智技能的特点是:对象具有观念性、执行具有内潜性、结构具有简缩性。 本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5、“包容性增长”理念是我国制定“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具体指导思想。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_。 A.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 B.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C. 多快好省,推动经济发展 D.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包容性增长即为倡导机会平等的增长,它涉及平等与公平的问题,包容性增长,寻

4、求的是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相对立。故本题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6、下列说法与资料相符的是:_A.2008年以来高等教育本专科招生人数维持增大趋势B.2008年以来中等职业教育招生人数维持增大趋势C.2008年以来普通髙中招生人数维持增大趋势D.2008年以来普通初中招生人数维持增大趋势参考答案: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A项:由柱状图可看出正确,B项:由柱状图看出:2008年以来中等职业教育招生人数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因此错误,C项:由柱状图看出:2008年以来普通高中招生人数呈先下降再上升后下降趋势:因此错误,D项:资料未给出相关信息:无法判断。

5、由此可知:与资料相符的只有A。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7、游客在埃及卢克索神庙旅游时:在浮雕上看见“XX到此一游”的中国汉字出现在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埃及古迹上:非常羞愧:并向导游道歉。此事在微博上引起热议:多位网友声讨。你认为刻字者主要违反了社会公德的_。A.文明礼貌B.爱护公物C.保护环境D.遵纪守法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社会公德规范是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其中爱护公物要求爱护国家财产、爱护国家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爱护历史文物和保护古迹。故本题答案选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8、_是国家和社会应当履行的基本保障责任:是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举措。

6、A.社会福利B.社会救助C.社会保险D.社会服务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和社会对无劳动能力和生活的社会成员:以及因自然灾害或其他经济社会等原因导致生活困难者:给予无偿帮助:以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这是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举措。故本题答案选B。9、某镇公安局派出所以自己的名义对村民陈某作出罚款30元的处罚决定,陈某不服,申请行政复议,则他应向_提出复议申请。 A. 镇政府 B. 县(区)政府 C. 县(区)公安局 D. 县(区)政府或县(区)公安局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 答案解释。解析:行政复议法第15条第2款规定,对政府工作部门依法设

7、立的派出机构依照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以自己的名义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设立该派出机构的部门或者该部门的本级地方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故本题答案为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0、甲有一辆车欲出售,经人介绍,与乙签订了车辆买卖合同,丙知道后找到甲,表示愿意以高出2万元的价格购买,甲便与丙订立合同并把车交付给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 A. 该车应归乙,因为乙先于丙和甲签的合同 B. 该车应归丙,甲向乙承担违约责任 C. 丙应把该车交还给乙 D. 甲与丙订立的合同无效,甲与乙订立的合同有效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我国动产所有权的变动以交付为要件,甲与丙订立合同并将车交

8、付给丙,丙取得该车的所有权,甲与丙订立的合同有效,同时甲与乙订立的合同也有效,需对乙承担违约责任。故本题答案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1、横断山脉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称:形成的原因是_。A.纬度B.经度C.海陆D.地形参考答案: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横断山区地形复杂:气候的垂直性变化差异显著:所以造成“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现象。故本题答案选D。12、恩格斯指出:“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段话主要说明_。A.实践是认识的和目的B.认识需要推动了科学的发展C.科学技术的发展超过了社会实践的发展速度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9、参考答案: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D【解析】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人的认识能力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实践的发展不断地提出认识的新课题:推动着认识向前发展。故选D。13、近代以来的每一次科技进步都伴随着能源利用方面的革命。当今世界,煤炭、石油、电力和核能是人类使用最广泛的重要能源。其中,煤炭广泛应用于生产领域应该归功于_。 A.瓦特改进蒸汽机 B.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C.爱迪生发明灯泡 D.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1814年7月25日,斯蒂芬孙发明了蒸汽火车机车,蒸汽火车机车的运行需要大量的煤炭,从而带动煤炭在生产领域的广泛应用。故本题答案选

10、D。14、以下选项不属于社会总供给的是_。 A. 小张把1000元存入吉林银行 B. 小张花54元买了一条鱼 C. 小张当了一天的泥瓦匠,嫌了300元 D. 小张支付了100元电话费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C解析总供给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由社会生产活动实际可以提供给市场的可供最终使用的产品和劳务总量。即一国全部企业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总产出量。在封闭经济中,总供给等于消费加储蓄加税收,如果考虑开放经济,则要再加上进口。它包括两个部分:(1)由国内生产活动提供的产品和劳务,包括农林牧渔业、工业、建筑业等行业提供的产品,也包括由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银行保险、商业服务业等行

11、业提供的服务,即国内生产总值;(2)由国外提供的产品和劳务,即商品和劳务输入。A项把钱存入银行,属于总供给的储蓄方面,属于社会总供给。B项买了一条鱼,属于消费方面。D项也是消费方面,而C项只是个人赚钱,没有体现出国内生产活动提供劳务的问题或国外提供劳务的问题,不属于社会总供给。综上所述,本题选择C项。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5、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体现了_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观点B.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C.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D.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参考答案: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D【解析】D【解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者间的协调

12、发展:体现了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其他答案显然与题意不符。16、孟某家中一只箱子和若干财物被盗,箱子当时就在附近的公共垃圾桶中被找到,里面的东西原封未动。孟某认为是窃贼所藏,日后必然来取,就产生了报复窃贼的念头,把箱中物品取出。装人一个爆炸装置,放到原处。后来,一个清洁工清理垃圾时发现了箱子,打开时发生爆炸,当场死亡。孟某的行为构成_。 A.故意杀人罪 B.爆炸罪 C.过失致人死亡罪 D.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参考答案: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爆炸罪是指故意用爆炸的方法,杀伤不特定多人、毁坏重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爆炸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徤康或者重大

13、公私财产的安全。在实际案例中爆炸罪要与故意杀人罪和故意伤害罪做区分,如果行为人的爆炸物是针对某个人并且将爆炸物存放于受害人的密闭空间(例如院子、卧室)里且爆炸的危害仅限于受害人所在范围,并未危及不特定人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则为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罪,若为放置于公共场所,虽然行为人的主观意识是针对某个人,但是客观上却对整个公共安全造成威胁,则是爆炸罪。故本题答案选B。17、根据以下资料,回答5660题。 从早上9:00到11:00通过入口2进入展览馆的参观人数是_。 A. 224人 B. 27402人 C. 9237人 D. 9152人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由表格第二行可知,

14、9:00到11:00通过人口2进人展览馆的有9237-9013=224人。应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8、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_。 A. 主体 B. 客体 C. 看客 D. 形式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A。解析: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 的创造者。故本题答案选A。19、陈某与陆某是邻居。陈某家建房挖地基,导致陆某房屋墙面出现裂缝。陆某遂找陈某要求修缮,遭到陈某拒绝。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 A. 陈某不可以挖地建房,因为挖地建房会损坏邻居陆某的房屋 B. 陆某家墙面出现裂缝,属于意外事件,陈某不需要承担责任 C. 陈某可以挖地建房,但对邻居陆某房屋造成的损害应当给予赔偿 D. 陈某在自家的地基上建房,造成陆某家的墙面出现裂缝,不需要承担责任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此题较简单。根据民法的一般原理即可答对。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物权法中的相邻关系问题。陈某在自己的宅基地上建房的权力是法定的,但是因此造成了相邻的陆某的直接损失,则应当给予赔偿。 本题所属考点-民法20、为了获取公共利益或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