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司法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政绩观专题研讨会上的交流发言

上传人:八戒 文档编号:378164303 上传时间:2024-01-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在司法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政绩观专题研讨会上的交流发言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4年在司法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政绩观专题研讨会上的交流发言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4年在司法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政绩观专题研讨会上的交流发言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4年在司法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政绩观专题研讨会上的交流发言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4年在司法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政绩观专题研讨会上的交流发言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年在司法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政绩观专题研讨会上的交流发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在司法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政绩观专题研讨会上的交流发言(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司法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政绩观专题研讨会上的交流发言同志们: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高度,强调领导干部要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围绕“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等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依法治市各级各部门,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紧紧围绕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坚持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在真学真思中坚定信念,在知行合一中担当作为,奋力推动全面依法治市工作创新发展取得新成效。下面,我谈几点体会。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努力在思想上“零偏差”。讲不讲党性、党

2、性强不强、政绩观正确与否,有很多考量因素和评价指标,其中最为重要且起决定性作用的就是理想信念。我们党常用“立党兴党之基”“安身立命之本”“精神之柱”“政治灵魂”等词语来描述理想信念的极端重要性。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党员干部如果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就会丧失党员应有的精神境界和应负的政治责任,就会把个人的利益、名誉、权力、地位看得很重,甚至千方百计规避或逾越党的纪律,最终走上违纪违法的邪路。我们必须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强化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定力,奋力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党性坚

3、强、摒弃私心杂念,才能保证政绩观不出偏差。”党性是党员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我们要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改造主观世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在法治建设工作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中落实和体现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立健全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的制度机制,推动法治城市建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以绝对的赤诚之心,努力在行动上“零温差”。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为民造福是最大的政绩。中国共产党根基、血脉、力量在人民,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践行正确的政绩观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4、“党员、干部初心变没变,使命记得牢不牢,要由群众来评判,由实践来检验。”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六个必须坚持”,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这“六个必须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场观点方法的重要体现。我们必须时刻牢记“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宗旨和使命,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时刻把为民造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前,我们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和省市委部署要求,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区位优势特点、基层治理实践,找准法治建设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

5、同富裕的切入点、着力点,统筹好加强顶层设计和推动基层实践创新、推进法治与深化改革、长期规划与阶段安排、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把经济社会发展内生法治需求,转化为法治城市建设的制度规范、政策措施和实际行动,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认真推动解决好法治领域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以真诚的实干态度,努力在落实上“零时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形式主义实质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根源在于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既是思想问题、作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同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格格不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

6、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重要任务,放在整治“四风”的突出位置,经过持续努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生存空间被大大挤压,广大党员、干部真抓实干的劲头不断增强。同时必须看到,一些党员、干部身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依然突出。有的抓理论学习不深不透,理解不够到位,自以为学了就是懂了,讲过就是落实了,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领导班子要牢记党和人民嘱托,发扬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对已有的部署和规划,只要是科学的、切合新的实践要求的,符合人民群众愿望的,就要坚持,一茬接着一茬干。”我们胸怀“国之大者”,必须紧紧围绕新

7、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聚焦问题、知难而进,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积极担当作为的精气神为党和人民履好职、尽好责,采取有力举措,补短板、强弱项、固根基、扬优势,扎实推动法治城市、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努力推动全面依法治市工作高质量发展跃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实现新突破。发言完毕,不妥之处,请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关于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研讨发言材料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强调领导干部要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围绕“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等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

8、,为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通过本次专题学习研讨,我对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与“实现地方高质量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下面,我结合学习思考和实际工作谈几点体会和打算。一、坚守绝对忠诚,做党性坚强的“放心人”有坚强党性才有正确政绩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树立正确政绩观,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性。”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坚强的党性铸就了辉煌的过去和今天的奇迹,也定义着光明的未来。错位的政绩观,根子在于背离了党性、沾染了杂念。只有党性坚强、摒弃私心杂念,才能保证政绩观不出偏差。丹可磨也而不可夺其赤,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其坚

9、。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我党均涌现出一批党性坚定的模范,他们的先进事迹值得我们永远学习,他们的高尚人格值得我们永远敬仰。面对敌人酷刑,夏明翰高喊:“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面对国军劝降,方志敏疾呼:“我的一切,直到我的生命都交给党去了。”面对未竞事业,林俊德颤巍地接过电脑,拼尽最后残余精力做完了当日工作。党性做基、大厦追云,心若磐石,天塌不惊。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就是要以主题教育为契机,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党性淬炼中坚守初心使命,在攻坚克难中坚持履职践诺。要从党性的高度来认识、理解政绩观问题,从民性的角度来把握、升华政绩观内涵,从人性的维度来践行

10、、落实政绩观要求。要把树牢正确政绩观作为党性分析和问题整改的重要内容,深刻剖析政绩观错位的思想根源与现实危害,决不当两面派、做两面人,决不搞投机倒把、见风使舵,始终保持对党的忠诚心、对人民的感恩心、对事业的进取心、对权力的敬畏心,做到信念坚、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要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精神境界、道德修养,抓好理论学习、政治轮训、党性淬炼,多吸“理论之氧”,常补“精神之钙”,多出“思想之汗”,常排“问题之毒”,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二、坚守勤政为民,做服务群众的“贴心人”有为民情怀才有正确政绩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把为老百姓办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

11、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坚持人民至上是百年大党不懈奋斗的逻辑起点,也是百年大党铸就辉煌的价值源头。明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不忘自己是人民一员,终生恪守人民情怀,才能感知群众的喜怒哀乐、牵挂群众的冷暖疾苦,才能不做那些重“显绩”不重“潜绩”的面子工程,才能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褒奖。穿越历史的天空,焦裕禄的焦桐、谷文昌的木麻黄、杨善洲的林场,他们的人生轨迹虽然不同,但价值坐标却高度一致看轻权力、看淡名利、看重群众。走近他们、了解他们,入党为什么、当干部做什么、身后留点什么,这样的问题便有了清晰的答案。言为心声、民心可鉴,凌云

12、铺路、重任在肩。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要清楚地明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不忘自己是人民一员,终生恪守民本情怀,如此才能感知群众的喜怒哀乐、牵挂群众的冷暖疾苦;才能不做那些“作秀”不“做事”的表面文章,重“显绩”不重“潜绩”的面子工程,“造势”不“造福”的虚假政绩。要从群众安全感、幸福感、满意度出发,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全面全力全域治理乡村振兴梗阻,从快从严从实推进民生工程建设,织密织细织好基层善治网络,精准回应群众关切,切实办好群众诉求,真正追求历史沉淀之后的客观评价。三、坚守务实进取,做干事创业的“有心人”有真抓实干才有正确政绩观。

13、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努力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是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领导干部做工作笃实、真实、扎实,是从政本分,也是品德担当。所有的工作,都贵在落实、重在落实、难在落实,干部干部,就是干事做事办成事的。治国有常而以利民为本,政教有经而以实干为上。追忆“最美扶贫书记”黄诗燕,泛黄的笔记本上清晰地记录着这样几段话,“切实解决问题,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落实、落细、落小,切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蓝图变高楼,唯积砖瓦功。一个多月的调研,他走访了全县11个乡镇(场)、54个贫困村。后续带领大家种黄桃、盖

14、新屋、筹资金、跑销售,最终治下炎陵成为全省第一批摘帽的国家级贫困县。烂漫山花、春风送暖,勤奋耕耘、秋收满仓。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就是要始终坚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工作基调,做扛得起的“实干家”,当抓的实的“左右手”,变打得赢的“作战部”。不能为了不出事而不愿干事,得过且过;不能只说不做、说多做少,凌空蹈虚;不能好高骛远、脱离实际,留下“半拉子工程”;不能瞻前顾后、畏首畏尾,爱惜羽毛;要具备忠于事业的“精诚”,保持攻坚克难的“气势”,展现追求卓越的“神采”,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为高质量发展增添动能,为中国式现代化地方实践奉献力量。四、坚守清正廉洁,做严以律己的“真心人”有奉公自律

15、才有正确政绩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作为党的干部,就是要讲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只有一心为公、事事出于公心,才能坦荡做人、谨慎用权,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清正廉洁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更是安身立命的做人底色。唯有廉洁奉公、正直无私,自身腰杆才能硬,手中工作才更实,百姓呼声才会高。不廉洁不奉公、假正直假无私,耐不住寂寞清寒、经不起风吹浪打、过不了时代考问,其政绩就是作秀、留名、造势。见小利不能立大功,存私心不能谋公事。石油铁人王进喜,大庆石油会战初期,粮食定量低,职工们吃不饱,王进喜就叫老伴儿把玉米面炒好,装在袋子里带在身边,吃饭时就抓把炒面充饥,有时干粮袋忘记带了,就借故

16、走开饿一顿,从不吃井队的饭菜。对王进喜来说,饿上一两顿是常有的事。他同母亲给全家定了一条规矩:“公家的东西一分也不能沾!”核弹功勋邓稼先,每天骑着自行车上下班,给他配的专车,除了工作需要,从不使用。单位分给他新的住房,他坚持不搬,一直住在老旧的公寓里。简朴的作风,直接影响了他的后人。廉以养志、勤以修心,正直坦荡、清白一生。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日常所思、所行、所为,更代表着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要严格遵循主题教育整改要求,正视高质量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时刻拧紧思想“总开关”,常念廉洁自律“紧箍咒”,当好清正廉洁“举旗人”,守好“政治关、权力关、廉洁关”,敢于自我革命,直击作风弊端,时刻算好政治前途账、经济收入账、人身自由账、家庭幸福账“四笔账”,自觉净化朋友圈、社交圈、生活圈、工作圈“四个圈”,用实际行动把清正廉洁贯穿于工作中的各方面、全过程,在“天下为公”的康庄大道上实现自我、突破自我、超越自我。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入团申请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