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广西贵港市港北区根竹镇招聘扶贫信息员2人难、易点高频考点(公共基础共200题含答案解析)模拟练习试卷

上传人:无懈可击****lity 文档编号:378133569 上传时间:2024-01-25 格式:DOCX 页数:110 大小:93.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广西贵港市港北区根竹镇招聘扶贫信息员2人难、易点高频考点(公共基础共200题含答案解析)模拟练习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0页
2023广西贵港市港北区根竹镇招聘扶贫信息员2人难、易点高频考点(公共基础共200题含答案解析)模拟练习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0页
2023广西贵港市港北区根竹镇招聘扶贫信息员2人难、易点高频考点(公共基础共200题含答案解析)模拟练习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0页
2023广西贵港市港北区根竹镇招聘扶贫信息员2人难、易点高频考点(公共基础共200题含答案解析)模拟练习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10页
2023广西贵港市港北区根竹镇招聘扶贫信息员2人难、易点高频考点(公共基础共200题含答案解析)模拟练习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广西贵港市港北区根竹镇招聘扶贫信息员2人难、易点高频考点(公共基础共200题含答案解析)模拟练习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广西贵港市港北区根竹镇招聘扶贫信息员2人难、易点高频考点(公共基础共200题含答案解析)模拟练习试卷(1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广西贵港市港北区根竹镇招聘扶贫信息员2人难、易点高频考点(公共基础共200题含答案解析)模拟练习试卷每套试卷共200题,答案解析在题目后面全文为Word可编辑,请谨慎购买!题型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合计统分人得分一、单选题(共100题)1、据国外媒体报道,过去10年来,某跨国科技企业通过资助一些世界著名高校教授的研究项目,并向政府官员推广这些研究成果,来影响言论以及公共政策制定。这种公共政策进入制度议程的途径是( )。A:内在发动型B:外在发动型C:政治动员型D:智库动员型正确答案选项:B解析:本题考查行政管理。A项错误,内在发动型的政策诉求源于政府机构内部人员或部门,其扩散对象仅限于体制

2、内的相关团体或个人,此类政策议程一般排除大众参与,如公务员工资调整,由体制内的相关部门提出诉求,并逐渐对政府施压,最后使政策诉求转化为政策议程,在此阶段中公众几乎无法参与到议程的制定中,甚至不了解政策的具体内容。题干中说“向政府官员推广这些研究成果,来影响言论以及公共政策制定”,不属于内在发动型,故排除。B项正确,外在发动型政策议程是指政策诉求由政府系统以外的个人或社会团体提出,经阐释和扩散进入公众议程,然后通过对政府施压的手段使之进入政府议程。重在强调发挥人民群众、社会团体的力量以影响政策议程。题干中说“向政府官员推广这些研究成果,来影响言论以及公共政策制定”,属于外在发动型,故正确。C项错

3、误,政治动员型是由政治领袖提出政策意向,并使其进入政府议程,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了很多大规模运动,如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等,并借助多种宣传形式进行政治动员以达到政策预期,这些是先是由政治领导人提出,并由政策集团完善并进入政府议程。D项错误,进入制度议程的途径主要有内在发动型、外在发动型和政治动员型,不包括智库动员型。此项为干扰项,故排除。故本题选B。2、小王脾气暴躁,小李脾气随和,这两个人在工作中一般都能友好相处,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其原因可能主要在于两人( )。A:距离远近合适B:交往频率合适C:双方需要互补D:彼此印象较好正确答案选项:C解析:本题考查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心理学研究表明交往双方

4、在个性、性格等方面正好呈互补状态时,彼此可能产生强烈的吸引力,是因为在交往过程中双方取长补短,互相满足了自我完善需要的缘故。本题中小王和小李的脾气相反,并能友好相处,符合互补理论。故本题选C。3、长春市朝阳区教育局向驻长某部队发送的商治共建事宜的公文属于( )。A:通报B:函C:请示D:通知正确答案选项:B解析:本题考查公文的基本知识。A项错误,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八条第(九)项规定:“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B项正确,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八条第(十四)项规定:“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5、。”教育局和部队之间属于不相隶属的机构,二者之间行文应用函。C项错误,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八条第(十一)项规定:“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D项错误,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八条第(八)项规定:“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故本题选B。4、( )是供受文者使用的具有法定效用、格式规范并具备各种生效标示的正式文本。A:草稿B:定稿C:正本D:副本正确答案选项:C解析:草稿,指拟成而未最后定稿的历次文稿,不具备正式公文的效用,A选项错误;定稿,指由机关单位负责人签发或经一定会议讨论通过正式生效的文稿,它已经具备

6、正式公文的效用,是制作公文正本的标准依据,B选项错误;正本,送达主送机关,供对方直接办理,具备正式公文的效用,C选项正确;副本,一种是公文复制本(如复印本)。一种是正本的复份。但作为复印件的公文副本因不能再现公文全部特征(如印章),公文的真实性无法保障。因此不具备正式公文的法定效用,只能供参考、备查。D选项错误。故本题选C。5、 高等学校的领导体制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选项:A解析:本题考查行政领导知识。建国五十年多来,随着国家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与需要,我国高等学校的领导体制先后经历了校长负责制、党委领导下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党委领导下的以校长为首的校务委员会

7、负责制、“革命委员会”、党委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校长负责制,现在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故本题正确。6、“现接、近接、欣悉、近悉、顷据、顷闻”等公文用语属于( )。A:引叙用语B:过渡用语C:表态用语D:综合用语正确答案选项:A解析:本题考查公文的基本知识。A项正确,引叙用语是公文中表示引述来文的词语。主要用于批复、复函、指示、决定等文种。常用的引叙用语有“收、接、悉、前收、前接、现收、现接、近收、近接、惊悉、欣悉、收悉、闻、近闻、惊闻、欣闻、喜闻”等。B项错误,过渡用语是公文中用来承接上文并引起下文的词语。常用于通知、决定、报告、计划、规章制度等文种。一般结构特点:前面以一介词结构

8、承接上文,后面用一个基本固定的结构形式引起下文,如“根据特作如下决定”、“为了提出如下意见”等。承启用语的上文一般较为简短,下文是文中内容的主体部分,并多用条款形式表达。C项错误,表态用语是表明公文作者的态度、看法的词语。常处于公文的末尾位置,常用“可行”、“不可”、“照办”、“同意”、“不同意”等肯定性词语。“可行”、“不可”多用于指示、批复、决定等下行文;“照办”、“同意”、“不同意”多用于平行文,上、下行文中也可通用。D项错误,综合用语是公文中用以连接具体情况叙述和总概性叙述的词语。综合用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常用的综合用语有“为此、据此、值此、至此、有鉴于此、综上所述、总之”等。故本题

9、选A。7、 向非同一组织系统的任何机关发送的文件属于:A:上行文B:平行文C:下行文D:越级行文正确答案选项:B解析:本题考查行文规则知识。按照行文关系、文件去向,可分为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非同一组织系统的任何机关,也就是不相隶属机关之间行文属于平行文,主要是函,也包括一些通知、通报、纪要。故本题选B。【解析拓展】A项:上行文,指下级机关向所属上级机关的发文,主要有请示、报告。A项错误,不当选。C项:下行文,指上级机关对所属下级机关的发文,如决议、决定、命令、公报、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批复。C项错误,不当选。D项,越级行文是仅限于上行文,即下级机关越过直接上级向更高一级机关直至中央机关

10、的行文。一般行文均应采取逐级行文的方式,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可以越级行文。特殊情况指:(一)多次请示直接上级而得不到解决,下级机关又认为非解决不可的事项;(二)回复更高一级上级机关的询问或汇报更高一级上级机关直接交办的事项;(三)情况非常紧急,按正常逐级行文方式就会贻误时机造成重大事故或更大损失;(四)控告、揭发直接上级。除第四种情况外,在越级行文的同时要把文件抄报被越过的上级机关。D项错误,不当选。8、内容至关重要并特殊紧急,已临近规定的办结时限,需要随时随地优先迅速处理的公文叫做( )。A:急件B:平件C:特急件D:加急件正确答案选项:C解析:本题考查公文的基本知识。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

11、第九条第三项规定:“紧急程度。公文送达和办理的时限要求。根据紧急程度,紧急公文应当分别标注特急加急,电报应当分别标注特提特急加急平急。”“特急”是指:内容重要并特别紧急,已临近规定的办结时限,需特别优先传递处理的公文。“加急”是指内容重要并紧急,需打破工作常规,优先传递处理的公文。故本题选C。9、对于组织机构比较简单的基层单位来说,公文立卷的地点的选择应为( )。A:机关办公室集中立卷B:各部门分散立卷C:部分集中、部分分散立卷D:特殊性部门单独立卷正确答案选项:A解析:本题考查公文的基本知识。对于一些比较小的机关或基层单位来说,由于它们内部的组织机构比较简单,工作人员不多,办公地点相对集中,

12、且每年形成的文件数量也不多。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采用集中式公文立卷,即由机关的办公室或者秘书室集中立卷。故本题选A。10、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规定,适用于公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项的文种是( )。A:命令B:公报C:公告D:通告正确答案选项:B解析:本题考查公文的基本知识。A项错误,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二章第八条第三项规定:“命令(令)适用于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批准授予和晋升衔级、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B项正确,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二章第八条第四项规定:“公报适用于公布重要决定或重大事项。”C项错误,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二章第八条第

13、五项规定:“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D项错误,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二章第八条第六项规定:“通告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故本题选B。11、在公文写作基本要求中,属于内容范畴的是:A:实事求是B:合情合理C:内容清新D:结构严谨正确答案选项:A解析:本题考查公文知识。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是:(一)在内容上:1.【单选题】【公共基础知识】要保证公文内容在政治上的正确性;2.【单选题】【公共基础知识】要实事求是,在业务上符合客观规律;3.【单选题】【公共基础知识】在文字表述上准确、庄重、朴实、严谨、精练、符合语法逻辑。(二)在形式上:1.【单选题】

14、【公共基础知识】公文起草要符合统一规定的体式与程序;2.【单选题】【公共基础知识】要注意选用书面的载体材料与字迹材料。实事求是属于公文写作基本要求中的内容范畴。故本题选A。【解析拓展】B项、C项、D项:合情合理、内容清新、结构严谨属于公文语言的要求。B项、C项、D项错误。公文的观点和内容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必须符合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公文所反映的情况必须真实、准确。不仅基本的事实材料要真实,而且具体的细节、背景、数据也要准确无误。这就要求基层公务员深入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实事求是,要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文牍主义,更不可弄虚作假、敷衍了事。12、公文发布实施后必须执行,是因为公文具有(

15、)。A:合法效用B:行政效力C:指导作用D:规范原则正确答案选项:B解析:本题考查公文的基本知识。公务文书是法定机关与组织在公务活动中,按照特定的体式,经过一定的处理程序形成和使用的书面材料,又称公务文件。A项错误,公文的特定效用指公文的现实效用,是文件制发机关的法定地位所赋予的。从每一份具体的文件来说,都有它本身的特定的现实效用,代表它的制发机关所赋予的法定效力和作用。B项正确,公文行政效力是指非规范的行政活动文书,在制发、运转过程中,根据行文关系涉及者彼此的权利和义务,产生的一种行政约束力。C项错误,公文的指导作用体现在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机关,可以经常通过制发文件来部署各部工作,传达自己的意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务员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