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县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地理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378125443 上传时间:2024-01-2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县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地理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安徽省县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地理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安徽省县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地理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安徽省县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地理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安徽省县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地理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县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地理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县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地理Word版含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2024学年安徽县中联盟高一12月联考地理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一章至第五章。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行星合

2、月是一种在地球上看行星与月球视赤经相同的天文现象,此时在视觉上两者非常靠近,适合观赏和拍照。2023年1月26日,一场赏心悦目的木星伴月现身夜空,助兴春节假期。下图示意此次春节期间木星伴月景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木星伴月是地球上观赏效果最佳的行星合月现象,其原因是木星( )A. 体积大B. 距离地球近C. 温度高D. 自身会发光2. 此次木星伴月发生时( )A. 木星位于地球和月球之间B. 地球位于月球和木星之间C. 太阳位于地球和月球之间D. 月球位于地球和木星之间3. 月球和木星都无生命存在,限制其生命生存共同因素有( )气温光照液态水宇宙环境A. B. C. D. 【答案】1. A

3、 2. D 3. B【解析】【1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其反射的太阳光在地球夜间观察最为明显,故木星伴月是地球上观赏效果最佳的行星合月现象,A正确;根据太阳系中行星的公转轨道知,木星距离地球较远,B错误;木星距离太阳较远,接受的光热较少,气温较低,C错误;木星属于行星,行星不发光不发热,只能是反射太阳光,D错误。【2题详解】结合材料可知,行星合月是一种在地球上看行星与月球视赤经相同的天文现象,故地球、太阳、行星、月球在公转轨道平面上空看处于一条直线。木星伴月发生时,因木星距离地球较远,故此时月球位于地球和木星之间,A错误,D正确;地球位于月球和木星之间时,此时地

4、球上夜间观测不到月球,不符合图示景观,B错误;太阳不可能位于地球和月球之间,C错误。故选D。【3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月球因体积过,无大气层,昼夜温差大,且无液态水存在,故不适宜生命生存;木星为气态巨行星,距离太阳较远,气温较低,无液态水分布,且因体积大,引力,靠近小行星带,受陨石撞击较频繁,宇宙环境较恶劣,故不适宜生命生存,限制两者生命生存的共同因素有气温和液态水,正确;月球光照条件及宇宙环境较适宜生命生存,错误。综上,B正确。【点睛】八大行星是指太阳系的八个大行星,按照离太阳的距离从近到远,它们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小行星带处于火星和木星两行星轨道之

5、间。新疆的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位于天山南麓,湖区内湖陆风现象较显著,且同时受山谷风影响。下图示意博斯腾湖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 若某时刻甲城镇吹东南风,则该时刻甲城镇( )A. 受湖风影响明显B. 气温低于湖泊C. 受山风影响明显D. 气压高于湖泊5. 下列可以表示甲城镇夜间气流状况的是( )A. B. C. D. 6. 图示区域热力环流对农业区的有利影响是( )A. 提高土壤肥力B. 扩大农作物种植面积C. 提高土壤湿度D. 延长农作物的生长期【答案】4. A 5. B 6. C【解析】【4题详解】据材料可知,若某时刻甲城镇吹东南风,风从湖泊吹向陆地,吹湖风,甲城镇受湖

6、风影响较大,A正确,C错误;相较于甲城镇,近地面湖泊的气压较高,气温较低,则甲城镇气压较低,气温较高,BD错误。故选A。【5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夜间湖泊温度相对较高,气压相对较低,此时甲城镇受山风影响较明显。读图可知,图中,湖泊处等温线向上凸起,说明近地面温度较高,等压线向下凸出,说明近地面气压较低,且吹山风,故图可以表示甲城镇夜间气流状况,答案B正确。【6题详解】由图可知,图示农业区位于博斯腾湖西北部,白天受湖风影响,气流湿度较大,有利于提高农业区土壤湿度,C正确;扩大农作物种植面积与地形、市场等因素有关,与热力环流无关,B错误;湖陆风与山谷风对农业区的土壤肥力及农作物的生长期影响小,

7、AD错误。故选C。【点睛】湖陆风是在沿湖地区,由于大陆地面的夜间冷却和白天加热作用,在夜间风从大陆吹向湖区,昼间风从湖面吹向陆地而形成的一种地方性的天气气候现象。如湖南省岳阳位于洞庭湖东北侧,在一定的天气条件下,夜晚风从市区吹向湖面,而白天从湖面吹向市区。群众称为“进湖风”和“出湖风”。白令海位于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与美国的阿拉斯加州之间,海区形似扇形。白令海北与北冰洋相通,南部以阿留申群岛与太平洋相联。下图示意白令海地理位置及洋流分布,冬季白令海北部易形成海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 图示甲、乙两地中( )A. 甲地海水温度较高B. 甲地海水密度较大C. 乙地海水温度较低D. 乙地海水盐度较

8、低8. 白令海北部易形成海冰的原因有( )纬度高面积小,受陆地影响大盐度高深度大,底层海水温度低A. B. C. D. 9. 白令海南部阿留申群岛附近海域不利于船只航行的气象条件是( )A. 多地震B. 多台风C. 多海雾D. 多暗礁【答案】7. B 8. A 9. C【解析】【7题详解】读图可知,图示甲地洋流自高纬度流向低纬度,为寒流,海水温度较低;乙地洋流自低纬度流向高纬度,为暖流,海水温度较高;甲地洋流为寒流,海水温度较低,密度较大;乙地洋流为暖流,,海水温度较高,蒸发较旺盛,暖流增咸,盐度较高。故选B。【点睛】读图可知,白令海北部纬度高,海水温度低,易形成海冰;冬季白令海东西两侧陆地气

9、温低,白令海北部海域面积小,受两侧陆地影响较明显,加剧了海水温度降低,更易形成海冰,正确。白令海北部纬度高,蒸发弱 ,盐度较低,错误,白令海北部靠近北冰洋,深度较浅,错误。故选A。由图可知,白令海南部阿留申群岛附近海域寒暖流交汇,易形成海雾,不利于船只航行,C正确。地震、暗礁不属于气象条件,AD错误。台风多发生在热带或亚热带洋面,该海域纬度高,B错误。故选C。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1、在外海或大洋,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主要有降水,蒸发等;在近岸地区,盐度则主要受河川径流的影响;2、海水盐度因海域所处纬度位置不同而有差异,主要受纬度、河流、海域轮廓、洋流等的影响;3、从低纬度到高纬度,海水盐度的高低

10、,主要取决于蒸发量和降水量之差。蒸发使海水浓缩,降水使海水稀释。有河流注入的海区,海水盐度一般比较低。辫状水系又称辫流,是指多条汉河构成的水流交错、形似发辫的水系。下图示意某辫状水系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 辫状水系( )A. 流水沉积较明显B. 河水流速较快C. 受风力侵蚀明显D. 河谷成“V”形11. 下列地貌中最可能分布辫状水系的是( )A. 江心沙洲B. 海岸沙丘C. 河漫滩D. 三角洲【答案】10. A 11. D【解析】【10题详解】读图并结合材料分析可知,辫状水系是河流流经地势平坦地区,河水漫出原有的河道,形成多条汊河的水系,其河床较浅平,D错误;流水速度较慢,B错误;流水

11、的沉积作用较明显,A正确;辫状水系与风力侵蚀无关,C错误。故选A。【11题详解】三角洲地区地势平坦,河床浅平,当河流进入汛期时,河水迅速拓宽河道,形成浅滩,当汛期过后,浅滩初露,形成多条汊河,组成辫状水系,D正确;江心洲高出年平均水位,不会被水流淹没,不可能分布辫状水系,A错误;海岸沙丘指平行于海岸的垄岗状砂质堆积地形,其形成与风力作用有关,不可能分布辫状水系,B错误;河漫滩是河流洪水期淹没的河床以外的谷底部分,它由河流的横向迁移和洪水漫堤的沉积作用形成,不可能分布辫状水系,C错误。故选D。【点睛】辫状河道形成的最主要条件是流量很不稳定,含沙量大且粒度粗而不均一。后者使河岸易被侵蚀,易于崩塌,

12、更增加了河水的含沙量。这一切都有利于河床的展宽,河水变浅,堆积旺盛,河道迁徙。辫状河流常出现在冰川末端,由冰川融水构成,或出现在水流不稳定,含沙量大的山区与山前河流上。黄河下游虽发育在大平原上却为典型的辫状河,那是因为黄河从黄土高原获得了大量泥沙,并且泥沙粒级主要是粉砂、细砂和粗砂,河岸易蚀而不稳定。黑龙江伊春是我国最主要的林木产区之一,山中的各种树木每到一定季节便会呈现出各种深浅不同的颜色,晕染在蓝天之下,分外艳丽,而这种美丽的景观,就被称作五花山。下图示意伊春五花山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 形成五花山景观的林地是( )A. 常绿阔叶林B. 落叶阔叶与常绿阔叶混交林C. 常绿硬叶林D.

13、 常绿针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13. 黑龙江伊春五花山景观出现的季节是( )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14. 黑龙江伊春不同区域五花山景观出现往往会有先后顺序,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A. 土壤B. 河流C. 气温D. 降水【答案】12. D 13. C 14. C【解析】【12题详解】由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黑龙江伊春纬度较高,年气温较低,无常绿阔叶林和硬叶林分布,AC错误;其林地可以呈现出多种颜色,是因为其林地主要由四季常绿的针叶林和秋冬季变色落叶的落叶阔叶林组成,C错误,D正确。故选D。【13题详解】每年秋季,黑龙江伊春林区中不同种类的落叶阔叶林开始变色,可以形成如红色、黄色等

14、颜色,与常绿的针叶林共同组成了五花山景观,C正确,ABD错误。故选C。【14题详解】由上题可知,形成五花山景观主要是由落叶阔叶林变色所形成,黑龙江伊春不同地区(如山顶与山麓、阴坡与阳坡等)其气温条件变化不同,气温较低地区往往更先形成五花山景观,而气温较高地区则形成较晚,故C正确;土壤、河流和降水与五花山景观出现先后顺序无关,ABD错误。故选C。【点睛】五花山本来特指黑龙江省伊春林区千里林海的一种秋景,即,每年九月中下旬,随着天气转凉,冷空气袭击,树叶开始变色,各种深浅不同的绿、白、黄、红、紫色开始呈现,五花山渐渐形成。其实黑龙江及附近各省气温接近,秋季天气渐凉,昼夜温差加大,有针叶阔叶混交林的

15、地方也能观赏到五花山美景的。我国某学校地理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在附近山区开展了一次“土壤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研学活动。下图示意此次研学某采样点的土壤剖面,该地土壤成均匀的土红色,质地较黏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 该采样点土壤呈土红色,且质地黏重,反映出的地理环境特点是( )A 寒冷干燥B. 温暖湿润C. 炎热干燥D. 寒冷潮湿16. 若利用该类型土壤发展种植业,其最佳改良措施是( )增施有机肥掺入草木灰土壤翻耕深耕土壤平整夯实A. B. C. D. 【答案】15. B 16. A【解析】【15题详解】土壤呈土红色,说明土壤中富含氧化铁,土壤质地黏重,说明土壤中含有较多的粘土矿物,土壤中富含氧化铁,说明当地气候温暖湿润,土壤中含有较多的粘土矿物,说明当地气候温暖湿润,土壤淋溶作用强,B正确,ACD错误,故选B。【16题详解】该地土壤成均匀的土红色,质地较黏重,应为酸性的红壤,该类型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发展种植业应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