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赤壁赋》(教案)【中职专用】(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

上传人:26****ao 文档编号:377958036 上传时间:2024-01-25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41.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7.3《赤壁赋》(教案)【中职专用】(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7.3《赤壁赋》(教案)【中职专用】(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3《赤壁赋》(教案)【中职专用】(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赤壁赋教学目标:1.体会苏轼的景物描写,感受其言辞之美。2.了解苏轼的情感变化,欣赏其心境之雅。3.学习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一、导入曹操,一代枭雄,在赤壁一战中,被周瑜火烧赤壁,留下“对海而唱”的惆怅;李白,对月畅饮,邀月共舞,写下了“举世皆浊我独清”的洒脱;而同为宋代文豪的苏轼,面对浩浩江水,却吟出了千古绝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回到那宋代的黄州城,感受苏轼的内心世界。二、背景介绍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官之后,心中苦闷,经常在赤壁矶的石壁上写下自己的壮志凌云,其中赤壁赋和后赤壁赋就是写在这样的背景下。三、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读出感情2

2、.结合注解,疏通文意3.齐读课文,感知情感四、文本研习1.思考:在文中找出写景和抒情的句子,思考其作用。2.讨论:客人为何而悲?作者是如何劝慰的?从中可以看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探究:文章的第二段和第三段分别描绘了怎样的画面?作者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总结:文章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表现了作者超脱世俗、积极向上的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五、课堂小结苏轼的赤壁赋,以其壮丽的景色、深邃的思考、豁达的心境,成为了千古绝唱。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感受到了苏轼的言辞之美、情感之雅,更体会到了他那种“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像苏轼那样,拥有一个豁达、乐观的人生。!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