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2《登高》(教案)【中职专用】(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

上传人:26****ao 文档编号:377953383 上传时间:2024-01-2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54.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7.2.2《登高》(教案)【中职专用】(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7.2.2《登高》(教案)【中职专用】(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7.2.2《登高》(教案)【中职专用】(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2.2《登高》(教案)【中职专用】(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登高教学目标:1.整体把握诗歌,体会诗人沉郁苦痛的思想感情。2.诵读并改写诗歌,学习杜诗语言凝练、内涵丰富的特点。3.赏析情景交融、气象恢宏的艺术特点。教学重点、难点:1.赏析首联中的意象为本文奠定的沉郁悲凉的基调。2.赏析情景交融、气象恢宏的艺术特点。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步骤: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杜甫这位老人,一生坎坷,虽然为国为民操碎了心,却得不到君主的器重,晚年又疾病缠身,孤独寂寞,今天,他独自登上高台,面对苍凉秋景,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诗。二、作者简介(略)三、解题登高这首诗是作者在56岁时所写,当时他流落夔州(今四川奉节),患有严重的肺病,生活也很困顿,身体状况堪忧。全诗

2、通过描绘登高所见的深秋景色,抒发了作者因病痛而产生的悲凉之情。四、整体感知1.听录音,要求学生边听边想象诗中画面。2.学生齐读,教师正音。3.学生结合注释自读这首诗,并思考以下问题:登高这首诗的前两联写了哪些景?这些景物给你带来了哪些联想?找出这首诗中体现诗人此时心情的关键词。五、讲析课文1.讲解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风急”二字带动全联。“天高”二字点明时间。“猿啸哀”三字衬托出凄清的环境。“渚清沙白鸟飞回”这是一幅美妙的图景。但是一个“哀”字又为这幅美丽的图景笼上一层凄凉的色彩。由此可见景是乐景,情是哀情。这幅图景中作者的内心感受是什么?请同学们用一个字概括。(悲)好,作

3、者此时的内心感受是一个“悲”字。由此可知这是一幅悲景。从“风急”和“猿啸哀”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一种什么情感?(悲凉)从“渚清沙白鸟飞回”这句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一种什么情感?(孤独)悲凉的凄凉和孤独就是作者此时的心情。这种心情从何而来?请大家阅读课文注释。(安史之乱使作者流落异乡、年老多病、又失去官职)首联通过对环境的描写烘托出作者的孤独和凄凉的心情。这种心情正好符合作者此时的心境。首联中的意象“猿啸哀”和“鸟飞回”又为全诗奠定了沉郁悲凉的基调。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句为我们展现出了一幅壮美的图景。请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一、这句中的动词是什么?二、这些动词中哪个最具有表现力?为什

4、么? 这句中的动词是“下”和“来”。一个“下”字和一个“来”字将两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下”字写出了落叶纷纷的态势,“来”字写出了一年一度的时间流逝之速。这两个动词生动贴切地表现了作者在登高望远时的内心感受。落叶和江水触动了作者的感怀之情。因此,“无边落木萧萧下”这句中的最具有表现力的动词是“萧萧”。这个词语不仅写出了落叶纷纷的态势而且还传达出一种凄凉之情。因此,“萧萧”一词生动地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感伤之情。颈联中的意象“落木萧萧”和“长江滚滚”又为颈联奠定了悲凉的基调。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说“无边”和“不尽”这两个词用得好? “无边”二字以恢宏的气势描绘出了一片广阔的林海,而“萧萧”二字

5、则以凄凉之音传达出一种悲苦之情。“不尽”二字则以壮阔的长江为背景,突出了时光荏苒之感。“滚滚”二字则以动感十足的形象描绘出江水奔流不息的气势。这两个词的运用加强了诗的意境,概括了诗的核心内容。所以“无边”和“不尽”这两个词用得好是因为它们为全诗营造了一种雄浑壮美的氛围。2.赏析颔联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体会诗人通过壮阔的自然景观来表达人生的感慨。3.赏析颈联中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探讨诗人如何通过具体的场景来表达内心的孤寂和悲凉。4.赏析尾联中的“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探讨诗人如何通过描绘自己的形象来抒发内心的苦闷和无奈。5.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诗人通过意象表达情感的特点,并尝试分析其他杜诗中的意象运用。六、拓展探究1.学生分组合作,探究本诗与杜甫其他诗歌的异同点,并尝试总结杜甫诗歌的特点。2.教师提供一些与本诗主题相关的诗歌,让学生对比阅读,进一步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七、布置作业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