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河北省鹿泉市第二医院护士招聘通关提分题库(考点梳理)

上传人:h****0 文档编号:377946170 上传时间:2024-01-24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6.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度河北省鹿泉市第二医院护士招聘通关提分题库(考点梳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24年度河北省鹿泉市第二医院护士招聘通关提分题库(考点梳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2024年度河北省鹿泉市第二医院护士招聘通关提分题库(考点梳理)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2024年度河北省鹿泉市第二医院护士招聘通关提分题库(考点梳理)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2024年度河北省鹿泉市第二医院护士招聘通关提分题库(考点梳理)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年度河北省鹿泉市第二医院护士招聘通关提分题库(考点梳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度河北省鹿泉市第二医院护士招聘通关提分题库(考点梳理)(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年度河北省鹿泉市第二医院护士招聘通关提分题库(考点梳理)一单选题(共80题)1、截瘫病人泌尿系并发症的处理,下列哪项是错误的:(C)A 了解排尿情况,检查膀胱充盈程度 B 尿潴留时,应在严格无菌条件下留置导尿管 C 留置导尿管持续两周后,改为定时开放引流 D 导尿管每周更换一次,并间歇4-6小时再插入2、代谢性碱中毒是由于( C )A.肺泡通气过度的PaCO2 B.肺泡通气及换气减弱的PaCO2C.体内H+丢失 D.体内酸性物质产生过多3、急性胆囊炎最严重的并发症是(C)A.胆囊十二指肠内漏 B.胆囊积液C.胆囊坏疽穿孔引起胆汁性腹膜炎 D.并发急性胰腺炎4、下列情况中最容易产生一侧小

2、脑幕切迹疝的是(D) A.小脑幕下占位性病变 B.阻塞性脑积水 C.顶叶占位性病变 D.颞叶占位性病变 E.弥漫性颅内压增高 5、关于尿潴留,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B )A、尿潴留可分急性和慢性两类 B、急性尿潴留即是无尿C、慢性尿潴留多由膀胱出口以下尿路不完全梗阻所致D、导尿是治疗急性尿潴留的最常用方法6、梗阻性黄疸患者治疗应用维生素K1的主要目的是( B )A.补充维生素 B.纠正凝血机制障碍 C.增强机体抵抗力 D.以上都是7、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人护理,下列不妥的是( D )A.平卧位 B.抬高患肢C.制动 D.局部按摩8、急性肠套叠多见于( C )A.210岁的儿童 B.青壮年 C.2

3、岁以内的儿童 D.6个月婴儿9、十二指肠溃疡的好发部位( A ) A十二指肠球部 B十二指肠水平部C十二指肠降部 D十二指肠升部10、枕骨大孔疝与小脑幕切迹疝的主要鉴别点是(E)A剧烈头痛 B频繁呕吐 C烦躁不安 D血压升高 E早期发生呼吸骤停11、枕骨大孔疝常常是由于下列脑组织的哪一部分疝出枕大孔(E)A小脑蚓部 B大脑扣带回 C额极 D颓叶钩回 E小脑扁桃体12、右侧小脑扁桃体疝常见于(C)A阻塞性脑积水 B幕上占位性病变 C左侧小脑半球占位性病变D右侧小脑半球占位性病变 E弥漫性颅内压增高13、常合并高钾血症的代谢失衡( A )A.代谢性和呼吸性酸中毒 B.呼吸性碱中毒C.高钙血症 D.

4、代谢性碱中毒14、关于双“J”管的护理不正确的是( D )A、嘱患者避免上举、下蹲四肢同时伸展等动作 B、避免便秘引起腹压增加导致移位C、鼓励病人多饮水,增加排尿次数D、置管后早期出现腰痛患者通过适量活动可改善15、腹部闭合性损伤时,最常见的实质性脏器损伤为(B )A.肝 B.脾C.肾 D.胰16、低嘌呤膳食不应包含 A.精白米 B.牛奶 C.鸡蛋 D.肉汁 E. VitB 正确答案:D 17、我国发病率最高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是:(A)A.鳞状细胞癌 B.腺上皮癌 C.唇癌 D.肉瘤18、患儿男性,12岁。肠梗阻手术后出现神志淡漠,肌肉软弱无力,腹胀,心律不齐,心动过速。考虑其主要原因是(

5、B )A.高血钾 B.低血钾 C.低氯性碱中毒 D.代谢性酸中毒19、眼球光学系统的主要成分不包括 ( C )A.角膜 B.房水 C.瞳孔 D.晶状体 2下面哪项不是眼的屈光间质 ( D )A.玻璃体 B.晶状体 C.角膜D.视网膜20、诊断急性颅内压增高的常见依据是(E) A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 B头痛及视乳头水肿 C头痛、呕吐D意识障碍与呕吐 E意识障碍与剧烈头痛21、老年男性泌尿系梗阻常见原因( D )A、结石,损伤,肿瘤或结核 B、盆腔内疾病C、先天性畸形 D、前列腺增生症22、下列关于心脏按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A.左手置于胸骨中下1/3处 B.儿童心脏按压只用一只手C.按压频率

6、为成人80-100次/min,儿童100-120次/min D.按压有效的表现为:瞳孔有小变大,收缩压60mmHg E. CPR与人工呼吸之比为15:223、 急性乳腺炎多发于( A )A. 青年产妇 B. 中年产妇 C. 任何哺乳期的妇女 D. 产后哺乳期的经产妇 24、毕II式胃大部切除术若有输出襻梗阻,其呕吐物的特点( A ) A食物和胆汁 B食物,无胆汁C 胆汁,无食物 D血性呕吐物25、肠内营养治疗时最常见的并发症( D )A.喂养管阻塞 B.高血糖C.吸入性肺炎 D.胃肠道并发症26、除下列(A)种情况外,同种异体移植术后的超急性排斥反应均可能发生A巨细胞病毒感染 B术前曾反复输血

7、 C多次妊娠史 D再次移植 27、急性胰腺炎时,血清淀粉酶升高的规律是(A)A.发病后12h开始升高,24h达高峰 B.发病后2h开始升高,12h达高峰 C.发病后24h开始升高,48h达高峰D.发病后48h开始升高,72h达高峰28、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后最重要的临床表现是( B ) A.恶心,呕吐B.突发的剧烈腹痛 C.发热D.腹式呼吸减弱29、铺无菌盘时哪项是错误的:【D】 A、用无菌持物钳夹取治疗巾 B、注意使治疗巾边缘对齐 C、治疗巾开口部分及两侧反折 D、有效期不超过6h E、避免潮湿和暴露过久 30、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最严重的并发症( B )A.肠梗阻 B.小肠结肠炎 C.肠瘘 D.

8、腹膜炎31、右侧小脑扁桃体疝常见于(C) A.阻塞性脑积水 B.幕上占位性病变 C.左侧小脑半球占位性病变 D.右侧小脑半球占位性病变 E.弥漫性颅内压增高 32、穿脱隔离衣时要避免污染的部位是: C A、腰带以下 B、腰带 C、领子 D、袖子后面 E、胸前、背后 33、高热昏迷时,应特别注意口腔护理,原因是 A.脱水 B.粘膜上皮脱落 C.消化机能减弱 D.营养大量消耗 E.口渴 正确答案:B 34、以下纠正肠瘘的处理原则中错误的是( B )A 纠正内稳态失衡 B早期手术治疗瘘口C重视营养支持 D防止并发症35、颅内压增高危象(脑疝)抢救中,禁忌下列哪种措施(D) A.脑室穿刺引流脑脊液 B

9、.尽快去除病因 C.甘露醇静脉滴注 D.腰穿引流脑脊液 E.颞肌下减压术或内减压 36、小脑幕切迹疝引起昏迷的直接原因是(C)A脑缺氧 B脑缺血 C脑干受压 D呼吸循环障碍 E脑脊液循环受阻.37、婴幼儿颅内压增高的可靠依据是(E)A躁动不安与呕吐 B意识障碍与躁动 C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D嗜睡与惊厥 E前囱门张力增高或和头围增大38、调节毛细血管内外水分正常分布的是 A.血浆胶体渗透压 B.血浆晶体渗透压 C.血浆钠离子浓度 D.组织液晶体渗透压 E.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正确答案:A 39、诊断小儿肾积水最常用的检查方法是( C )A、KUB平片 B、彩色多普勒 C、B超 D、MRI 40、

10、甘露醇脱水治疗脑水肿应: A.快速静脉注射 B.一次剂量在2小时内滴完 C.一次剂量在1小时内滴完 D.一次剂量在15分钟内滴完 E.滴注速度与疗效无关 正确答案:D 41、下列哪种并发症不可能发生于骨折晚期:(A) A脂肪栓塞 B骨缺血性坏死 C创伤性关节炎 D关节僵硬42、临床判断呼吸性酸碱紊乱的唯一指标( C )A.BE B.AG C.PaCO2 D.pH43、子宫肌瘤介入术后对有生育要求的女性健康教育重点是(C ) A.注意个人卫生 B.保持心情舒畅 C.1年内避孕 D.加强营养 44、肠瘘术后早期饮食的要求是( C )A 低脂高蛋白 B高蛋白高纤维C适量蛋白,能量和低渣 D低蛋白高纤

11、维45、喉阻塞所致呼吸困难达到急救程度时应首先:(C)A吸高浓度纯氧;B静脉注射糖皮质激素;C解除梗阻,保持呼吸道通畅;D急行纤维喉镜检查;46、下列对人工耳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B)A人工耳蜗是由麦克风、语言处理器和电极组成的一种神经植入体。 B人工耳蜗的使用者是一些耳蜗失去致使听力受损的患者。 C人工耳蜗的作用是转换声音信号,刺激听觉神经,产生正常的神经信号。 D人工耳蜗的缺点是感觉失真,对神经纤维的伤害比较大。47、颅内手术后,头部翻转过剧可引起: A A、脑疝 B、休克 C、脑出血 D、脑栓塞 E、脑干损伤 48、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的不良反应有(C)A.尿量减少 B.CVP升高 C.出血 D.心率失常 E.恶心、呕吐49、肝移植术后正常的饮食原则是(A)A.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低脂饮食B.低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低脂饮食C.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高脂饮食D.低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高脂饮食50、休克病人PaCO2 8kPa,吸入纯氧后仍无改善,应考虑( D )A.肺间质水肿 B.肺泡萎陷C.局限肺不张 D.ARDS51、胰腺疾病和胆道疾病互相关联的解剖基础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