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普通高中2024届生物高二上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zht****990 文档编号:377618037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潍坊市普通高中2024届生物高二上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山东省潍坊市普通高中2024届生物高二上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山东省潍坊市普通高中2024届生物高二上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山东省潍坊市普通高中2024届生物高二上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山东省潍坊市普通高中2024届生物高二上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潍坊市普通高中2024届生物高二上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潍坊市普通高中2024届生物高二上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潍坊市普通高中2024届生物高二上期末调研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关于果酒制作过程中的叙述正确的是()A.先去烂籽粒和枝梗,再用清水冲洗污物B.发酵的温度维持在20最好C.发酵过程中需要

2、适时打开瓶盖放气,以防发酵瓶破裂D.需要不断的充入氧气2图是用甲、乙两个电流表研究神经纤维及突触上兴奋产生及传导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静息状态下,甲指针不偏转,乙指针也不偏转B.刺激a处时,甲指针偏转一次,乙指针偏转两次C.刺激b处时,甲指针维持原状,乙指针偏转两次D.若抑制处神经递质的释放,再刺激处时,甲指针偏转一次,乙指针不偏转3下图反映了竞争关系的两种生物种群密度变化与环境因素的关系,据图分析错误的是()A.若环境条件稳定,持续时间长,则足以使一种生物被竞争排除或发生生态位变化B.若环境条件频繁变化,则常常不出现因竞争而被排除现象C.自然群落中的竞争排除现象是有限的,这是

3、因为自然环境总是不断变化的D.海洋和湖泊中浮游植物种类繁多,这是因为这些水体的环境因素较为稳定4TTR是存在于血液中的一种蛋白质,其功能是运送甲状腺激素和维生素A。它是一种球状蛋白质,共由4条多肽链组成,每条多肽链都是由127个氨基酸脱水缩合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合成TTR的过程中共脱去508个水分子B.TTR的空间结构与其独特的功能密切相关C.TTR在高温条件下肽键被破坏,蛋白质变性失活D.TTR溶液加入蛋白酶经水解后,不能和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5基因突变最容易发生在 ( )A.DNARNA的过程中B.DNADNA的过程中C.RNA蛋白质的过程中D.RNA携带氨基酸的过程中6下图是

4、人体内某些生命活动的调节过程示意图(ae表示信息分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若d偏高,机体会通过调节作用,使c的含量发生变化B.图中a、b、c、d、e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C.成年人体内d过少时会表现出精神萎靡等症状D.免疫细胞除了图中的B细胞和T细胞,还有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等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下表是某人在进行常规体检时血液生化六项检查的化验单。分析回答问题:项目测定值单位参考范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7IU/L0-45肌酐(CRE)19mg/dl05-15尿素氮(BUN)146mg/dl60-230血清葡萄糖(GLU)223mg/dl60-110甘油三酯(TG

5、)217mg/dl50-200总胆固醇(TCH)179mg/dl150-220(1)化验单中每种成分的参考值(即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这说明了:血浆中各种成分的含量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稳定,_。(2)肌酐是人体肌肉代谢的产物,属于小分子物质,可通过肾小球滤过,全部随尿液排出。根据此化验单中肌酐的数值,可推测该男子_(器官)的功能可能损伤。(3)检测血糖最好在空腹时进行,其理由是_。(4)细胞中酶促反应正常进行需要的内环境条件是_,由此可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5)抽取血样可检测内分泌系统的疾病,这利用了激素调节_的特点。(6)乙图

6、中的_(填序号)等共同构成细胞外液,如果乙图表示此人的肌肉组织,则B端比A端明显减少的物质有_。(7)血浆中的葡萄糖分子通过组织液被组织细胞利用,至少要通过_层磷脂双分子层。8(10分)产脂肪酶酵母可用于含油废水处理。为筛选产脂肪酶酵母菌株,科研人员开展了相关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1)常规微生物实验中,下列物品及其灭菌方法错误的是_(填编号)。编号物品培养基接种环培养皿涂布器灭菌方法高压蒸汽火焰灼烧干热臭氧(2)称取10g某土壤样品,转入99mL无菌水中,制备成菌悬液,经_后,获得细胞密度不同的菌悬液。分别取01mL菌悬液涂布在固体培养基上,其中10倍稀释的菌悬液培养后平均长出了46个酵母菌

7、落,则该样本中每克土壤约含酵母菌_个。(3)在分离纯化酵母菌种时,倒平板操作中,待平板冷凝后通常需要_,以免造成平板污染。与扩大培养时相比,此时配制的培养基还需加入_。(4)为了进一步提高酵母菌产酶能力,对分离所得菌株,采用射线辐照进行_育种。将辐照处理后的酵母菌涂布在以_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按照菌落直径大小进行初筛,选择直径_的菌落,纯化后获得A、B两突变菌株。(5)在处理含油废水的同时,可获得单细胞蛋白,实现污染物资源化。为评价A、B两菌株的相关性能,进行了培养研究,结果如图。据图分析,应选择菌株_进行后续相关研究,理由是_。9(10分)这几年,市场上销售的有些豆芽在

8、生产时添加了植物激素或其类似物,如生长素类、乙烯利(乙烯类)等物质,如果处理得当,对人体危害并不大。(1)植物激素类似物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与植物激素相比,它具有_等优点。(2)某兴趣小组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实验一)、乙烯利(实验二)分别处理刚开始发芽的大豆芽(初始长度为8mm),三天后观察到的胚轴生长情况依次如表所示(“-”表示未用激素处理,“+”表示用相应的激素处理,“+”越多,激素浓度就越高)实验一实验二组别生长素类似物的量大豆芽长度组别乙烯利的量大豆芽长度A-16mma -16mmB+24mmb +14mmC+33mmc +12mmD+23mmd +10mm从实验一的_组结果来看

9、,植物自身也产生生长素促进了胚轴的伸长。实验一是探究生长素促进胚轴伸长的最适浓度的预实验、则在正式实验时,_(填“需要”或“不需要”)设计不添加生长素的空白对照组。通过实验一_(填“能”或“不能”)得出该生长素类似物既能促进胚轴生长也能抑制胚轴生长的作用。由实验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3)兴趣小组又利用生长素类似物2,4-D(2,4-二氯苯氧乙酸)溶液进行了两次实验:第一次实验绘出了图甲,两条曲线分别表示对茎和根生长的影响;第二次实验。通过处理扦插的技条绘制出图乙。图甲中曲线表示2,4-D对_(填“根”或“茎”生长的影响。据图乙分析,该小组的同学认为12ppm为促进该植物生根的最适浓度,你认为

10、_(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_。10(10分)近年来,胰高血糖素对2型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影响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1)正常人体内,血糖降低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增加,促进_,使血糖升高至正常;达到一定程度后胰岛素的分泌_,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避免血糖持续升高,这种调节方式属于_调节。(2)研究发现,因肥胖等代谢紊乱引起的2型糖尿病患者会出现血糖升高后胰高血糖素含量仍持续升高的现象。为探明原因,研究人员采用高脂饮食喂养大鼠,一段时间后获得具有典型2型糖尿病症状的模型组动物。测量数据如表所示。组别空腹血糖(mmol/L)空腹胰岛素(mIU/L)空腹胰高血糖素(pg/mL)对照组471229

11、0模型组6124362由表推测,模型组大鼠对胰岛素的敏感度_,判断依据是_。(3)对大鼠胰岛进行不同浓度葡萄糖溶液离体灌注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据图分析,当葡萄糖浓度由低变高时,出现了_的现象,说明模型组胰岛素分泌功能受损。(4)胰岛A细胞表面有胰岛素受体,胰岛素与受体结合后通过一系列细胞内信号转导途径抑制激素的合成与释放。综合以上信息,2型糖尿病患者表现出胰高血糖素合成及分泌功能亢进,可能的原因是_。11(15分)当干旱发生时,植物气孔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关闭,并可将信息传递给周围其他植株。为探究是地上信息还是地下信息,某兴趣小组将3组长势一致的盆栽豌豆等距排列,第2组与第3组通过管道连接,化学信

12、息可以通过管子进行交流,第1组与第2组的根部不联系。用高浓度甘露醇浇灌第2组(高渗溶液,模拟干旱),1h后测定各组的气孔开度。回答下列问题:(1)气孔出现关闭,将导致植物体光合速率下降,其原因是_。(2)实验设计中存在一处明显错误,请指出_。(3)若实验过程的错误修复,预期可能的实验结果与结论。若第1组气孔开度前后变化不大(不变),而第2组和第3组气孔开度都出现明显降低,则_;_,则说明是地上信息;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B【解析】1、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果酒制作的原理:(1)在有氧

13、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2)在无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2CO2+2C2H5OH+能量。2、实验操作:(1)材料的选择与处理:选择新鲜的葡萄,榨汁前先将葡萄进行冲洗,除去枝梗。(2)灭菌:榨汁机要清洗干净,并晾干。发酵装置要清洗干净,并用70%的酒精消毒。(3)榨汁:将冲洗除枝梗的葡萄放入榨汁机榨取葡萄汁。(4)发酵:将葡萄汁装入发酵瓶,要留要大约1/3的空间,并封闭充气口。制葡萄酒的过程中,将温度严格控制在1825,时间控制在1012d左右,可通过出料口对发酵的情况进行及时的监测。【详解】应先进行冲洗,再去除葡萄的枝梗,这样可减少杂菌污染,A错误;酵母菌繁殖的最适温度是20,使发酵装置的温度维持在20左右最好,B正确;发酵过程中不可打开瓶盖放气,防止打开瓶盖后杂菌侵入,只能拧松瓶盖放气,C错误;果酒制作过程中,应该先通气后密封,D错误。故选B。2、B【解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单向传递的。【详解】A、甲电流表的两极分别位于膜外和膜内,乙电流表的两极均置于膜外。静息状态下,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