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羊战略研究01.导论

上传人:德鲁****堂 文档编号:377304225 上传时间:2024-01-1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肉羊战略研究01.导论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肉羊战略研究01.导论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肉羊战略研究01.导论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肉羊战略研究01.导论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肉羊战略研究01.导论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肉羊战略研究01.导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肉羊战略研究01.导论(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导论一、研究背景(一)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了历史新阶段,开始实施全面系统的农业保护政策自1978年我国从农村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经济超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空前提高,社会文化等各项事业所取得的骄人业绩举世瞩目,两亿多农村剩余农业劳动力转移到城市非农产业当中去,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速度加快。进入21世纪,我国农业完成了为国家工业化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历史重任,国家实施的惠农政策越来越多,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农业保护政策体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自然经济要素得到了更为有效的配置,各种农产品的产量得到了大幅提升、质量得到了改善。但由于恩格尔定律的作用,农业的比较收益不断下降;农产品贸易自由

2、化使得我国某些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下降;人口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产品需求的数量、质量进一步提高,需求的产品结构逐步发生转变;在农业自然资源逐步减少、生态环境难以彻底改善、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要满足日益增长的农产品特别是畜产品需求,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我国的肉类产品结构中,羊肉虽然所占比例较低,但需求不断增长。肉羊养殖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布,特别是在草原牧区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当地难以替代的支柱产业,是农牧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肉羊产业在牧区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二)肉羊产业发展迅速,在畜牧业当中的地位逐步上升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养羊业的主导方向发

3、生了变化,出现了由毛用转向肉毛兼用直至肉用为主的发展趋势。在这一背景下,我国肉羊产业发展方兴未艾,尽管生产兴起时间较短,但发展的速度很快。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我国绵羊及山羊的存栏量、出栏量、羊肉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肉羊产业产值占畜牧业的比重也在不断提高。据农业部统计,截至2011年年底,我国肉羊存栏量和出栏量分别为2.82亿只和2.67亿只,比1980年的1.87亿只和0.42亿只分别增长了0.95亿只和2.25亿只,其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33%和6.15%;2011年羊肉产量达到393.1万t,比1980年的44.1万t增加了349万t,年均增长率为7.31%。与此同时,羊肉在我国肉类

4、产量中的比例不断提高,由1980年的3.69%提高到了2011年的4.94%。(三)羊肉虽然人均消费量较低,但消费增长迅速羊肉的营养价值较高,蛋白质含量略低于牛肉而高于猪肉,脂肪含量高于牛肉而低于猪肉;羊肉富含矿物质元素,如钙、磷、锌等含量均高于牛肉和猪肉,而且具有低胆固醇、容易消化等特点;羊肉较牛肉更细嫩、多汁、味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羊肉消费逐步增长。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我国城镇居民1995年人均户内羊肉消费量是0.97kg,到2011年,人均户内羊肉消费量达到1.18kg,年均增长率为1.23%,高于同时间段内猪肉年均增长率,但低于牛肉及禽肉类年均增长率。1995年农村居民人均羊肉消

5、费量为0.35kg,2011年人均羊肉消费量增加到O.92kg,增长超过1.6倍,农村居民羊肉消费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农村居民人均羊肉消费量总体上高于人均牛肉消费量。随着人们对于营养和健康的追求,羊肉将成为越来越多人选择的肉类产品。(四)近十余年来羊肉价格不断上涨根据全国鲜羊肉批发价格走势,自2004年1月至2013年4月,鲜羊肉批发价格从16.92元/kg上涨至53.98元/kg,上涨率接近220%,月均涨幅超过1.04%。同时,从带骨羊肉的价格走势来看,近年来羊肉价格上涨是全国范围的上涨,不仅在羊肉的非主产省区上涨明显,而且在肉羊饲养主产区的上涨幅度也很大。至2012年年底,全国多个省、自治

6、区羊肉价格均创下历史新高。从需求角度来看,羊肉价格的上涨无疑对快速增长的羊肉消费产生巨大影响,同时还将对以羊肉消费为主的穆斯林群众生活带来巨大的冲击。从供给方来看,羊肉价格上涨对提高农牧民收入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五)肉羊产业发展日益受到资源和环境的制约从生产上看,随着宏观经济的不断发展,肉羊生产日益受到来自非农产业和其他畜牧业发展的压力,成长空间日渐狭小,尤其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肉羊生产出现了持续萎缩的态势,致使我国肉羊生产有向“老少边穷”地区转移的趋势。不可否认,这些地区一直以来就是我国肉羊生产的重要区域,但受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生态环境的制约,很难承担起我国肉羊产业现代化发展的重任。(六

7、)政府对肉羊规模化经营、标准化养殖给予高度重视我国肉羊饲养规模普遍较小,肉羊的生产分散于数量众多的小农牧户。2011年出栏100只羊以下场(户)数占98.63%,其出栏数占总出栏数的74.99%,但年出栏129只羊的场(户)的出栏数便占到将近一半(2011年为48.86%)。然而,肉羊的小规模散养带来由于饲料、品质、年龄混杂所导致的育肥期长、育肥效率低、质量差、产品缺乏竞争力等问题,农户散养成为制约肉羊生产性能提高的主要因素,这种方式也不利于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同时,人畜混居、畜禽混养、小规模开放式的养殖方式既给重大疫病的防治和畜产品质量的安全带来巨大隐患,也严重影响着畜禽良种、动物营养

8、等先进生产技术的推广普及,已成为制约畜牧业整体生产能力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发展肉羊规模经营对于中国肉羊产业的未来发展变得非常重要。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对发展肉羊规模经营、标准化养殖给予高度重视。农业部2011年9月7日印发的全国畜牧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中对于肉羊发展提出“天力发展舍饲、半舍饲养殖方式,引导发展现代生态家庭牧场,积极推进良种化、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政府通过良种补贴和育种、繁育、饲料、圈舍设计、育肥、防疫等相关技术的研发,以及建设标准化规模示范场等来促进肉羊规模经营的发展。2011年第一批农业部畜禽标准化示范场总共有475个,其中包括44个肉羊标准

9、化示范场。(七)国家对肉羊产业实施优势区域发展战略效果显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效率的实现必须形成动态的产业结构和地区分工。有效率的资源组合在区域上表现为地区之间合理分工,使生产能够发挥各地优势,形成优化的产业布局。2003年我国出台了肉牛肉羊优势区域发展规划(2003-2007年),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此基础上,2008年全国肉羊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专门针对肉羊产业发展做出了规划,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明确了各区域的定位和主攻方向,覆盖了全国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53个优势县,并由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对肉羊生产优势县(旗)进行支持。为调整产业结构,还对标准化养殖

10、场进行补助。这些规划引导肉羊产业向具有一定资源禀赋、市场基础、产业基础的区域集中,发挥肉羊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有效地增加了供给。通过产业集聚水平的提高,提升了产业竞争力。总体来看,我国肉羊生产仍然以牧区、半牧区为主,2012年全国268个牧区、半牧区羊肉产量达到132.75万t,牧区出栏100只羊的场(户)比例超过30%,略高于农区水平。(八)国家实施草原补奖政策并初显效果从2011年起,在退牧还草工程基础上,中央财政投入134亿元,在内蒙古等8个主要草原牧区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继续以工程项目的形式推行禁牧和建设养畜,但对禁牧区域以外的可利用草原,在核定合理载畜量的基础上实施草畜平衡

11、管理,并给予未超载放牧的牧民草畜平衡奖励,与禁牧补助一起简称“草原补奖政策”。肉羊标准化示范场在规模方面的要求是:农区存栏能繁母羊250只以上,或年出栏肉羊500装以上的养殖场;牧区存栏能繁母羊400只以上,或年出栏肉羊1000只以上的养殖场。2012年,中央财政草原补奖资金增加到150亿元,实施范围进一步扩大到东北和华北,覆盖了全国所有牧区、半牧区。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草原牧区实施的一项资金规模大、涉及面积广、受益牧民多的大政策,标志着我国对牧民的生态补偿政策进入了新阶段。退牧还草工程继续实施并更加突出针对性,京津风沙源草原治理工程二期顺利启动,以及相关的游牧民定居工程和草原防火、草原监测、

12、牧草保种、治虫灭鼠、飞播种草等项目继续深入实施。2012年,中央财政草原总投入超过220亿元,是2009年的5倍多,创历史新高,牧民人均草原补奖等政策性收入也达到700元,占牧民人均纯收入的11.8%。草原补奖政策对缓解农牧民对草地的依赖及放牧引致的资源过度利用的作用日增,对我国草原肉羊生产产生了广泛且深刻的影响。二、研究意义(一)有助于促进节粮型畜牧业发展、缓解粮食安全压力在我国畜牧业生产中,猪、鸡等耗粮型家畜占绝对优势,牛、羊等食草家畜所占比例较低。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耕地面积将不断减少,粮食增产难度越来越大,保持粮食供求长期平衡任务艰巨。而我国作为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08h

13、m2,人均占有粮食不足400kg,并拥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要从有限的粮食产量中挤出大量饲料用粮,其潜力十分有限。况且,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饲料用粮占粮食总产量的比重不断提高,用量逐年增加,饲料原料短缺的局面将成为我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瓶颈。如果能合理发展食草家畜畜牧业,每年将会节省大量粮食。与此同时,我国现有可利用草原总面积3.3亿hm2,人工种草面积2500万hm2,退耕还草面积550万hm2,农作物秸秆6亿多吨,十分适宜发展食草家畜畜牧业。因此,大力发展肉羊等节粮型食草家畜,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促进我国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升级的有效途径。进行肉羊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将有助于促进节

14、粮型畜牧业发展、缓解粮食安全压力。(二)有助于使肉羊产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国虽然是肉羊生产大国,但不是强国,羊肉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低下。其主要原因是缺乏优良的肉羊品种,饲料营养搭配没有走向科学化,疾病防控没有实现法制化和制度化,经营没有实现规模化,以及劳动力素质低下,造成产业分工低下、产业链松散、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低下。农区肉羊舍饲成本上升、品质下滑、比较效益低下;牧区放牧严重超载,在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等政策的实施上,政府与牧户在经济利益、社会关系和生态环境诸多方面矛盾重重。羊肉产量的增长赶不上消费需求的增长,羊肉价格的不断上涨在增加养羊者及经营者收入的同时,也使得以消费牛羊肉为主的少数民

15、族生活受到了重大影响。因此,对我国肉羊产业发展当中的养殖、屠宰加工、市场价格、产业发展政策,以及育种与繁殖、饲养与营养、设施与设备、疾病防控等众多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有助于解决我国肉羊产业发展中的诸多难题,使我国肉羊产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三)有助于国家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肉羊产业发展政策肉羊产业的发展必须走市场经济的道路,各种生产要素的配置必须主要依靠市场经济规律,政府应该为肉羊产业经济的发展制定必要的法律法规。为了增加羊肉供给,运用生产补贴等黄箱政策在一定范围内较为有效,但可能带来市场扭曲和社会不公平分配,运用的强度和范围过大会给肉羊养殖者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必须认真研究各种生产补贴

16、政策的力度、范围及绩效。同时,在肉羊产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市场失灵和外部性问题,如肉羊及其产品质量安全、草原生态环境保护、重大疫病防控、农牧民技术培训等。解决这些问题的政策属于绿箱政策范畴,而绿箱政策能够有效发挥作用则需要更加科学的政策运转机制。本项研究将认真考虑如何使黄箱政策和绿箱政策有效搭配,使肉羊产业发展政策走向科学化,更好地解决我国肉羊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四)有助于肉羊生产经营者学习掌握先进实用的养殖技术和经营管理理念国家现代肉羊产业技术体系自2009年建立以来,开展了广泛的全国性调查,进行了一系列重大问题研究和实用关键技术的推广。国家现代肉羊产业技术体系集中了全国顶尖的肉羊育种与繁殖、饲养与营养、疾病防治、屠宰加工、设施设备、生态环境、产业经济与政策等方面的22位岗位专家,并在全国设立了24个综合试验站。本书中的许多内容正是他们科研和生产实践的积累与升华,对广大肉羊生产经营者制定经营战略和策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三、主要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