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jx****3 文档编号:377295537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29.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2024学年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23-2024学年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23-2024学年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23-2024学年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23-2024学年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2024学年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解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2024学年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在O2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A. 木炭B. 镁条C. 蜡烛D. 铁丝2.下列H2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 难溶于水B. 无色气体C. 能燃烧D. 密度比空气小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导管连接B. 塞紧胶塞C. CO2验满D. 收集氧气4.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不相符的是()A. 金属钨的熔点高,常用作灯泡的灯丝B. 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C. 金刚石硬度大,可用作电极D. 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食品保护气5.每年的11月9日是“全国消防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高层楼房着火时,乘坐电梯逃离B. 家中燃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通风C. 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D. 存放易燃物和易爆物时,不能堆放得过高过密6.下列有关金属和金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A. 铜制导线主要利用了铜的导热性B. 生铁的含碳量比钢的含碳量低C. 黄铜片(铜锌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铜片的硬度D. 铁钉浸没在植物油中比在潮湿空气中更易生锈7.下列有关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 CO2能使干燥的石蕊小花变红色B. 紧闭门窗用木炭烤火易产生CO使人中毒C. 可以用液清石灰水鉴别CO和CO2D. CO2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常用于灭火8.科学家最新发现,通过简单的化学

3、反应,可以将树木纤维素转变成超级储能装置,如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发生改变B. W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C. 参加反应的X、Y两物质的粒子个数比为1:1D. 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9.科学探究中常用到推理的方法。根据下列实验事实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事实实验结论A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B镁、铝、铁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金属都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CCO、木炭、酒精、甲烷都可以燃烧可燃物一定要含有碳元素D气体比液体更容易被压缩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隔比液体的大A. AB. BC. CD. D10.学习化学要用化学观念

4、认识世界。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 变化与守恒:依据可知,X是H2OB. 模型与推理:离子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C. 宏观与微观:氧气和液氧都可助燃,构成它们的原子相同,所以化学性质相同D. 实验与探究:区分CO、H2、CH4的方法是取样,分别点燃,观察火焰的颜色二、非选择题1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恰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2个硅原子 _ ; (2)磁铁矿的主要成分 _ ; (3)Al2O3铝元素的化合价 _ 。12.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氯元素的原子序数是 。 (2)钠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3)A、B、C三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填字母序号

5、)。 (4)A、B、C三种粒子中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 (填字母序号)。13.2021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九届“世界水日”。我国的宣传主题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1)水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生活中我们可以用 _来区分某地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2)图1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图中有氢气产生的玻璃管是 _(填“a”或“b”)。(3)用如图2所示的简易装置净化水时,其中起到吸附掉一些可溶性杂质,除去臭味的物质是 _。14.我国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作为与担当。(1)现阶段的能源结构仍以化石燃料为主,化石燃料包括煤、_和天然气。(2)乙醇汽油作为燃料

6、的优点有 _(答一点即可)。15.金属制品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1)通常在铁栏杆表面喷涂油漆,其防锈原理是 _。(2)有镁、铝、铜三种金属,其中不能与稀硫酸发生反应的是 _。(3)向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所得固体物质中加入盐酸没有气体产生,则固体中一定有 _。16.根据化学知识解释下列问题。(1)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但二者性质差别却很大的原因是 _。(2)同种食品在夏天比在冬天更容易变质,原因是 _。(3)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但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腐蚀的原因是 _。17.人类文明进步与金属材料的发展关系密切,我们祖先很早就掌

7、握了金属冶炼工艺,结合如图实验回答问题。(1)图1实验结束时要先将导管移出试管,再停止加热,目的是 _。(2)图2实验硬质玻璃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3)下列关于图中两个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有 _(填字母序号)。A.两实验中酒精灯、加网罩的作用是使火焰集中,提高温度B.加热过程中均出现黑色固体变为红色的实验现象C.加热过程中均出现澄清石灰水变挥浊的实验现象D.两实验中均发生了置换反应E.两实验中均发生了金属氧化物还原反应18.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图中仪器的名称 _。(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_,装置A或B均可用作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请

8、简述装置A的优点 _。(3)某学习小组在探究活动中要制取一定量的氨气。该小组查阅资料后,得知有以下两个反应可以生成氨气;a.氢气与氢气在高温高压下,有铁触煤(催化剂)的条件下产生氨气;b.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粉末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氨气。请你帮该小组同学选择制取氨气较安全、简捷的方法是 _(填“a”或“b”);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根据以上信息判断制取氨气的实验装置组合可选择如图中的 _(填字母)。19.央视科普栏目将“锡纸“剪成一段两头宽中间窄的纸条,然后两头分别连接电池的正负极,观察到“锡纸”立即燃烧。据此,小明同学取某种“锡纸”进行了实验探究:(1)“锡纸”燃烧的原因,“锡纸”两端接入

9、电池两极后造成短路使“锡纸”燃烧,从燃烧的条件分析,开始“锡纸”不燃烧但短路后能燃烧的原因是 _。(2)探究“锡纸”中金属的成分,该“锡纸”中金属是锡吗?【查阅资料】“锡纸”是锡箱或铝箔与纸黏合而成;锌粉是一种深灰色固体;锡(Sn)与酸或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生成+2价的锡的化合物。【提出猜想】猜想,该“锡纸”中的金属是锡;猜想:该锡纸中的金属是铝。【进行实验】小明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分析与结论取打磨后的“锡纸”片放入试管中,滴加稀盐酸,“锡纸”表面有气泡产生根据实验现象,小明认为“锡纸”中可能是锡(Sn),请写出锡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取打磨后的“锡纸”片放入试管中,

10、滴加氯化锌溶液“锡纸”表面有深灰色固体析出根据实验现象,结合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猜想 _ (填“”或“”)成立【交流讨论】实验中打磨“锡纸”的目的是 _。下列可以替代氯化锌溶液完成上述实验的是 _(填字母)。A.氯化铜溶液B.硝酸银溶液C.硫酸钠溶液D.硫酸亚铁溶液20.取34g过氧化氢溶液过氧化氢和水的混合物和2g二氧化锰(难溶于水)混合制取氧气,充分反应后,称量剩余液体和固体的总质量为34.4g。请计算:(1)充分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_g。(2)被分解的过氧化氢的质量。(按格式写出具体计算过程)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

11、气体,故选项错误。B、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选项错误。C、蜡烛在氧气中燃烧不会生成黑色固体,故选项错误。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正确。故选:D。可以根据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解答。本题主要考查了如何根据实验现象来判断具体物质的情况熟悉常见物质的反应现象,尤其是关键的现象字眼。2.【答案】C【解析】解:氢气难溶于水、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都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氢气能燃烧,因为氢气有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C。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

12、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等本考点考查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要记忆有关氢气性质,并能够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3.【答案】A【解析】解:A、仪器连接方法:左手拿着橡皮管,右手拿着导管,先将导管一端用水润湿,再旋转着插入,故A正确;B、向试管内塞导管的方法:左手拿着试管,右手拿着带导管的橡胶塞旋转着插入,不能将试管放在桌上,容易将试管压破,故B错;C、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将燃着的木条放在

13、集气瓶口,如果熄灭,则收集满,故C错;D、排水法收集氧气的注意事项:导管放在集气瓶口,不要伸入集气瓶底部,故D错。故选:A。A、根据仪器连接方法进行分析;B、根据向试管内塞导管的方法进行分析;C、根据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D、根据排水法收集氧气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实验基本操作,防止错误操作造成实验失败。4.【答案】C【解析】解:A、金属钨的熔点高,常用作灯泡的灯丝,故选项说法正确。B、干冰升华吸热,使温度降低,可用于人工降雨,故选项说法正确。C、金刚石硬度大,但不具有优良的导电性,不能用作电极,故选项说法错误。D、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食品保护气,而不是氢气,故选项

14、说法正确。故选:C。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与用途,进行分析解答。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了解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5.【答案】D【解析】解:A、在火灾情况下,电梯的供电系统会随时断电,或是电气线路被烧毁而停电,电梯受热后其轿厢会失控甚至变形卡住,人在其中很危险;烟雾会向电梯井道内蹿,浓烟很容易进入轿厢,最终导致人窒息而亡;不能乘电梯逃生,故选项说法错误。B、家中燃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通风会产生电火花,可能会发生爆炸,故选项说法错误。C、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的原理是水汽化吸热,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而不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故选项说法错误。D、存放易燃物和易爆物时,不能堆放得过高过密,以防止缓慢氧化产生的热量达到易燃物的着火点,发生燃烧或爆炸,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A、根据在火灾情况下,电梯的供电系统会随时断电,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或遇电火花等可能发生爆炸,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灭火的原理,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了解防止爆炸的措施、灭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