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嵩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jx****3 文档编号:377295527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洛阳市嵩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河南省洛阳市嵩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河南省洛阳市嵩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河南省洛阳市嵩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河南省洛阳市嵩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洛阳市嵩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洛阳市嵩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一、积累与运用(共25分)1阅读下列语段,完成下面小题。(三道小题,共8分)今年的“十一黄金周”,洛阳成为全国十大旅游热门城市中唯一一个非省会城市。随着洛阳迅速出圈,作为洛阳“卫星城市”的宜阳“不一样”,也成为众多游客观光打卡的胜地。各个景点车水马龙,人声dng( )沸。巍巍锦屏山,一改往日静谧的姿态,尽情地在秋风中舞动;悠悠洛河水,在秋阳的照耀下,波光粼( )粼;洛水昌谷是孩子们释放天性的好去处,绿茵茵的大草坪

2、像一条大毯子,轰隆隆的小火车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从前;七彩花海动物园,各种动物争相表演,“淄博烧烤”香气缭绕;西游圣地花果山奇峰林立,怪石m布。人们chng( )徉在“不一样”的宜阳小城,无比惬意。澄( )清的河水,秀气的小山,蓝光的天空,这些景象从不同角度完美地展现了秋天宜阳,这真是一个理想的境界。(1)给上面语段中加点的汉字注音,或根据所给的拼音填写汉字。(每空1分,共4分)粼( )粼澄( )清人声dng_沸chng( )徉(2)下列词语中与文中“胜地”一词里“胜”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战无不胜B不胜其烦C美不胜收D名山胜水(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_(2分

3、)2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A秋天的怀念和散步都是叙事散文,都记叙了作者和母亲相处的故事,都表现了对母亲深深的愧疚之情。B金色花与荷叶母亲两首诗都借助一种具体形象抒发了对母亲的爱。C世说新语,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行分别出自言语和方正。D再塑生命的人作者是美国作家海伦凯勒,作者在文中热情地赞扬了自己的老师莎莉文引领自己创造了生命的奇迹。3古诗文默写(8分)思念是亘古不变的诗歌主题,请根据提示,在下表的空缺处填写适当的诗句。诗歌诗句点评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_,_奇特的想象,更见对朋友的深切思念和牵挂。王湾次北固山下_?_自问自答间

4、,心已经飞回了千里之外的故乡。马致远天净沙秋思_,_黄昏啊,你总是这样让游子愁绪满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_,_战火中的故乡啊,你可安好?4综合性学习(7分)行知学校梦想启航班举行了“合作互助、增进友情”主题班会,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1)本次活动准备了下面的图表作为活动标志,请你结合本次活动的主题,说说它好在哪里。(3分)(2)请仿照下面画线句的句式,再写一句符合语境的话,表达你对“朋友”的看法。(2分)朋友是快乐日子的一把吉他,尽情地为你弹奏生活的愉悦;_,_;朋友是失败苦闷中的一盏明灯,默默地为你驱赶心灵的阴霾。(3)请写出一则有关“交友”的名言警句。(2分)二、现代文阅读(共2

5、6分)(一)阅读下文,完成58题。(14分)母亲脱贫侯振云老家村里评定贫困户时,年过七旬的母亲对村干部坚持说自己也应该是贫困户。母亲说,你们算算就知道了。我一年就靠这一亩三分地的收入生活,加上这个那个补贴,不吃不喝也不过挣两千四五百块钱。要是生个病闹个灾,连吃药钱都不够。政府规定的贫困户脱贫标准是三千两百零八块钱,你们说,我算不算贫困户?母亲出生在新中国成立前,打小没上过学,仅认识“男”和“女”两个字,那还是父亲为了防止母亲上厕所走错门才教的。家里这笔收入账显然是经过反复认真算过的,不然以她的脾气和性格绝不会去找村干部说。村干部笑笑嗔怪母亲。老太太,您也是糊涂了。您有五个孩子,都生活得滋滋润润

6、,不愁吃、不愁穿、不愁钱花,房子也结结实实的,怎么能算贫困户呢?母亲不服气,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他们是他们,我是我啊。村干部哭笑不得。老太太,我们不和您解释了,您找您家老三说吧,他在市里上班,是干部,让他给您解释解释。村干部嘴里说的老三是我。在一个相对清闲的单位上班,也参与一些扶贫工作。听村干部电话里说了母亲的情况,我感到很愧疚和不安。自己好歹也是个干部,怎么能让老母亲当贫困户呢?我决定回老家一趟,和母亲好好聊聊。归途中,难免就想起那无比艰难的日子。过去,因为人口多,劳力少,家里一直很穷,也因为穷遭受了不少委屈。我上师范的时候,三千三百块钱的自费学费让家里人高兴之余也压力山大,在当年玉米价格每

7、斤只卖八分钱的年代,三千多块钱并不是个小数目。为了凑足这些钱,父母粜完了仅有的余粮,磨破嘴皮,顶着冷眼,借遍了所有的亲戚朋友,才勉强凑齐。?为了改变家里的状况,父母心里一直憋着一股劲,一心要甩掉家里的穷帽子。母亲经常说,咱是穷,但穷不能丢了志气,谁也不能靠,得靠自己爬出穷窝窝。多少年来父亲母亲像一对老黄牛,忙个不停。尤其是母亲,农忙的时候和家里男劳力一样下地干活,下晌回到家,我们几个坐在树荫里擦汗喘气休息,母亲却还要钻进烟熏火燎的厨房,赶着做一家人的饭菜。晚上,忙了一天的母亲还要把一家人的脏衣服洗好晾出来。干活成了母亲最大的习惯,从早到晚都是忙碌的身影。回到家,母亲已经准备好了一桌子菜。一看就

8、知道母亲忙活了一大晌。一边吃饭我一边耐心地劝说母亲别再去说贫困户的事了,一是不符合政策,二是影响也不好,哪有干部父母当贫困户的?钱不够花,我们几个多给您点就是了。母亲喃喃地说,不是钱的问题,不是钱的问题。现在政策好了,人家贫困户有的身体不好这病那病的脱了贫一年还能挣三千多块钱呢,我有胳膊有腿身体硬朗朗的一年才挣两千多块钱,总不能连个贫困户也不如吧。这个理说不通啊。这样的话,贫困户也瞧不起我了。原来母亲还是因为心里那个结。穷怕了!但不管怎么说,村干部告诉我,我走了以后,母亲总算不再提贫困户的事了。我悬着的心才算放进了肚子。可没过多久,村支书又突然打来电话,吞吞吐吐地说,老三啊,老太太在村里蔬菜合

9、作社的地里打工呢!择菜分菜的活儿,一天五十块钱。群众对你都有意见了,县里干部的老母亲打工挣钱,这好说不好听啊!我们可是咋劝也劝不住啊!打工?我心里一惊。母亲都七十多岁的人了,怎么还去打工?我急忙拨通了母亲的老年机。母亲的电话里很嘈杂,应该是在择菜的现场。妈,您怎么去打工啊?我有点责怪母亲。你们别管了!娘好着呢,累不坏!再说也不是天天干,高兴了就来,不想来了就歇,一天五十块钱,随便干点就超过贫困户了。你也别觉得脸上挂不住,娘不偷不抢,靠自己的力气挣钱,不丢人!母亲的声音很大,朗朗的像说给所有人听。我知道母亲的脾气,大声说:妈,那您注意身体,累了就歇会儿,别累坏了!挂断电话,想想为我们操劳了一辈子

10、的母亲,泪水不禁模糊了双眼。5文章围绕“母亲脱贫”展开叙事,文中写了哪些波折,请简要概述。(4分)6品味文中的画线句子(任选一题回答)。(3分)(1)母亲喃喃地说,不是钱的问题,不是钱的问题。句中加点的词语“喃喃”有什么妙用?母亲连说“不是钱的问题”那是什么问题?说说你的理解。(2)你也别觉得脸上挂不住,娘不偷不抢,靠自己的力气挣钱,不丢人!母亲的声音很大,朗朗的像说给所有人听。(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这句话)7从文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母亲,结合全文,分析概括。(3分)8试分析第段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二)阅读下文,完成912题。(12分)粗瓷碗吕峰碗是盛放食品的器具。吃饭时我们经常

11、用碗,可是,很少有人留意到它们。其实,碗里大有乾坤,它可盛岁月,可盛历史,可盛生活。碗里有情、有世界。我家厨柜里有四个外形粗犷的粗瓷碗,是当年爷爷因为家里添丁而购置的。如今它们盛着满满的光阴,无语也无声,固守着家的温度。粗瓷碗是那种最普通的白瓷碗,碗边有两圈蓝色的釉纹,口大肚浅,一副大腹便便的样子。自从我有记忆开始,饭桌上就有它们的身影。每到吃饭时,我就喜欢帮忙摆放碗筷,一边摆着,一边念叨着:“这是爷爷的,这是奶奶的,这是我的”眼前的碗,对应着一个个正急着往家走的亲人。有时,遇到我喜欢吃的东西,奶奶会捏起一块,放进我的嘴里,母亲则佯装愠怒,瞪我一眼,那种感觉温暖、祥和。家里有一条规矩,饭做好后

12、,第一碗要盛给爷爷。奶奶给爷爷盛饭时总是说:“你爷爷是家里的大劳力,家里的活儿全指望他干呢,饭做好啊就得先给他吃。”奶奶去世时,面对鬼子的刺刀也面不改色,号称“铁打汉子”的爷爷痛哭流涕,一个劲儿地用手拍打着奶奶的棺木念叨:“你走了,谁给我盛第一碗饭啊!”那副悲恸欲绝的神情,让前来吊唁的人无不动容。粗瓷碗也见证了父母亲几十年的相濡以沫。他们之间没有浪漫的事,有的只是每日三餐、添饭夹菜,虽朴实平淡,却无限温暖。每天早晨,母亲会雷打不动地给父亲冲鸡蛋茶。在粗瓷碗里,打上两枚鸡蛋,滴上几滴香油,再加一勺白砂糖,用筷子搅和均匀,将刚烧开的水慢慢地冲到碗里,边冲边用筷子搅动,那碗里就慢慢形成了一梭又一梭的

13、鸡蛋穗,略微沉淀后,上面变成稀清的蛋汤,下面是稠状的蛋花。这是母亲最熟练也最拿手的活儿,原因很简单:父亲最好这一口!当时,我对母亲的这种做法很不以为然。后来看到作家张晓风写道:“看见有人当街亲热,竟也熟视无睹,但每看到一对人手牵手提着一把青菜、一条鱼从菜场走出来,一颗心就忍不住恻恻地痛了起来,一蔬一饭里的天长地久原是如此味永难言啊!”原来,碗可盛爱啊!所谓的白头到老的爱情,所谓的天长地久,就蕴藏在寻常的一日三餐中,蕴藏在精心盛好的一碗饭里。那一刻,我才明白,粗瓷碗中的爱情,因为有日日的惦念,才有天长地久的丰盈。粗瓷碗里除了有爱情,还有满满的亲情。有一次,我生病了,一直高烧不退。母亲觉得服用汤剂

14、比打针副作用小,就开了一大包中草药回家煎。她守在厨房的煤炉前,严格按照老中医的要求去煎药,先用大火煮沸,然后用文火细细地熬。随着母亲的辛劳,那带点儿苦涩味儿的药香弥漫了整个房间。近两个小时的工夫,那碗黑褐色泛着泡沫的汤药被端到了床前,我只呷了一口,便受不了那份沁入心脾的苦,不由得呕吐起来。母亲慌忙为我捶背,清扫秽物,焦急万分。望着她忙碌而辛劳的身影,我内疚极了,真白费了她煎中草药的苦心。粗瓷碗原本有十个,后来只剩下了四个。再后来这四个碗也很少用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套又一套精美的细瓷碗。有一次,朋友来家里做客,碰巧前段时间碗被女儿打碎了几个,我一直没去购买。这时,我突然想起了厨柜里的粗瓷碗,便把它

15、们拿出来用以解燃眉之急。端着那早已退出了生活圈子的粗瓷碗,朋友顿时乐了。那天晚上我和朋友之间的话题没有离开过粗瓷碗。再后来,朋友去了日本留学,每次回国,捎来的礼物都是图案各异的碗碟。看着那饱含心意的礼物,我知道碗里还藏着友情。粗瓷碗里有美好的回忆,那是逝去的懵懂岁月,那是千金不换的温情与美好。因为它,家的概念更加清晰,家也在无情的光阴里侧影翩跹。每逢节假日,我便拖家带口去田间乡野,过几天农家生活,用粗瓷大碗吃饭、喝粥。夜晚坐在农家小院里,天上一轮明月,碗中似乎有月光在荡漾,让人心醉。人生很复杂,又何其简单,简单到只是由两个动作组成的一条线。一个动作是捧起碗,另一个动作是放下碗。在捧起与放下的过程中,生命一点一点变得绚烂。9请结合全文内容,说说本文以“粗瓷碗”为题的2点理由。(2分)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