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计划(3篇)

上传人:G*** 文档编号:377295221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计划(3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六年级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计划(3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六年级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计划(3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六年级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计划(3篇)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六年级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计划(3篇)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计划(3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计划(3篇)(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计划(3篇)六年级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计划(通用3篇) 六年级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篇1 一、活动目标:通过兴趣班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让学生扎实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训练其思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探索解法、反思的过程中,培养分析、推理能力,促进数学学习水平的提高。二、采取的措施: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生活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加强基础训练,在计算方面,重点是要加强口算训练。在应用题方面,要重视一步计算应用题的。在练习中必须重视应用题结构的训练,如根据条件补充问题、根据问题补充条件

2、等,这种题目要经常训练,它对于提高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是大有裨益的。重视数学知识的课外延伸,加强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开放性。三、教学时间:本学期第五周至第十六周,每周星期一、三、四下午4:406:00,每天2课时,每周星期日下午2:104:30,每周共9课时。四、教学地点:学校远程室五、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分析数之间的规律(2)简单逻辑推理(3)巧求周长和物体表面积(4)植树问题(5)和倍问题(6)差倍问题(7)年龄问题(8)追及问题(9)用画图法解应用题(10)用倒推法解应用题(11)用列表法解应用题(12)运用假设法解应用题(13)运用对应法解应用题(14)逻辑推理初步(15)平均数

3、应用题(16)追及问题(17)行船问题(18)最大与最小(19)期末综合练习 六年级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篇2 一、指导思想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根据学校的兴趣活动安排,数学兴趣小组通过兴趣学习,让更多的学生能快乐的进行学习。为了更好的将这项活动深入下去,现制定工作计划如下:二、活动目标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培养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引导学生在掌握数学思维成果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创造。2、将数学知识寓于游戏之中,教师适当穿针引线,把单调的数学过程变为艺术性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玩中收获。3、课堂上围绕“趣”字,把数学知识容于活动中,使学生在好奇中,

4、在追求答案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力求体现我们的智慧秘诀:“做数学,玩数学,学数学”。三、具体措施1、处理好课内和课外、基础与兴趣之间的关系。2、精心准备,上好每一节兴趣培养课,注重知识的现实性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3、培养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直接兴趣,不能强制要求训练和辅导。4、注重知识的连贯性,合理安排各个知识的先后顺序。5、贯彻集体讲解与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学习形式。6、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朋友关系,切实培养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兴趣。7、通过兴趣班的活动,切实调动学生与数学的感情,对今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大有帮助。四、活动形式课内辅导为主,

5、课外自学为辅;讲解,自主学习和分组合作学习相结合。五、活动内容表周次2内容讨论制定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计划数与代数的认识认识图形中的数学游戏数学巧解代数一题多解(图形)猜想的数学奇妙的数生活中的应用数学统计图全析数与代数竞赛空间与图形竞赛统计与可能性知识汇总 六年级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篇3 一、指导思想本学期时间紧,任务重。我们的指导思想是:靠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调动学生的复习积极性,突出尖子生,重视学困生,提高中等生。二、学生状况分析小学生经过近六年的学习,已经接触和积累了相当数量的数学知识,形成了相关的数学技能,也能对生活中有关数学问题进行思考与分析,智力上已达到一个“综合发展”的层次。但是,

6、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数学学习,不可否认还缺乏整体性、综合性和发展性的认识。所以在这小学阶段最后的时间里,组织学生全面复习和梳理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显得十分必要。尤其是对于部分“学习困难学生”,总复习更具有重要意义。三、教材情况教材总复习的内容不仅是本册教材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小学阶段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分内容教学质量的高低涉及到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任务能否圆满地完成。教材把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划分为44个课时进行整理复习。根据教材编排,大体上可将44个课时的内容分成6个部分。第一部分重点复习数的知识,包括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等的意义和性质及其相关知识点,还包括数的整除知识。第二部分

7、重点复习数的运算,包括四则运算的意义、法则、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解方程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等。第三部分重点复习比和比例的有关知识,包括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求比值、化简比、解比例、正反比例意义及其判定等。第四部分重点复习量与计量的有关知识。包括质长度、面积、体积(容积)、时间等的单位及其进率,单位之间的换算与化聚等。第五部分重点复习几何形体的相关知识。包括线与角的概念、判断、度量、操作等,平面图形的特征、周长与面积的计算,立体图形的特征、侧面积、表面积、体积(容积)等的计算。第六部分重点复习各类应用题。包括基本的数量关系,简单应用题、两、三步计算的一般复合应用题和典型应用题,方程和

8、比例应用题,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等。教材的整个编排内容丰富、详细,系统性强,力图通过全面整理复习,促使学生达到巩固知识,掌握基本数学概念,熟练基本技能,发展思维能力的目的。同时,力图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四、总复习目标通过总复习,引导学生力求达到:1、比较系统、牢固地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比和比例、简易方程等的基础知识,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会用学过的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运算,力求计算方法合理、灵活,具有一定的速度。会解简易方程。养成自觉检查和验算的习惯。2、巩固已经获得的一些计量单位大小的表象,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各种计量

9、单位之间的进率与换算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各种单位之间的化聚和名数的换算。3、牢固地掌握所学各种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等几何形体的特征,建立相应的表象,能比较熟练地计算所学集合形体的周长、面积(表面积)和体积(容积),巩固所学的简单画图、测量等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图形实际问题。4、掌握所学统计初步知识,能正确地绘制(一般是半独立性)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能正确理解统计表(图)并能根据图表信息分析、解决相应的问题,正确地解答有关平均数问题。5、牢固掌握所学常见数量关系和分析、解答应用题的方法,正确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解答相关的应用题,解决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提高综

10、合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6、结合总复习,引导学生养成自觉检查和验算的习惯,独立思考、不怕困难的精神。五、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过程的安排由于复习是在原有基础上对已学过的内容进行再学习,所以,学生原有的学习情况直接制约着复习过程的安排。同时,也要根据本班实际复习对象和复习时间来确定复习过程和时间上的安排。结合我班实际,总复习阶段共计44课时,复习过程和时间安排大致(一)、数和数的运算(12课时)这节重点确定在整除的一系列概念和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四则运算和简便运算上。1、系统地整理有关数的内容,建立概念体系,加强概念的理解(4课时),包括“数的意义”、“数的读法与写法”、“数的改写”、“数的大小比较

11、”、“数的整除”等知识点。2、沟通内容间的联系,促进整体感知(2课时),包括“分数、小数的性质”、“整除的概念比较”。3、全面概念四则运算和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水平(2课时),包括“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四则混合运算”。4、利用运算定律,掌握简便运算,提高计算效率(2课时),包括“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5、精心设计练习,提高综合计算能力(2课时)。(二)、代数的初步知识(4课时)本节重点内容应放在掌握简易方程及比和比例的辨析。1、形成系统知识、加强联系(1课时),包括“字母表示数”、“比和比例”、“正、反比例”等知识点。2、抓解题训练,提高解方程和解比例的能力(2课时),包括“简易方程”、“解比例”。3、 辨析概念,加深理解(1课时),包括“比和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三)、应用题(16课时)第9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