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B》教学大纲全套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377274616 上传时间:2024-01-1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9.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免疫学B》教学大纲全套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医学免疫学B》教学大纲全套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医学免疫学B》教学大纲全套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医学免疫学B》教学大纲全套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医学免疫学B》教学大纲全套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免疫学B》教学大纲全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免疫学B》教学大纲全套(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学免疫学B教学大纲全套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程性质:必修英文名称:Medical Immmunology B总学时:28 讲授学时:20 实验学时:8学分:1.5先修课程: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适用专业:护理学专业(涉日护理方向)开课单位:医学院一、课程简介医学免疫学是研究机体免疫系统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科学。通过课堂讲授、实验等教学过程,使学生掌握医学免疫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为学习后继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奠定基础。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绪论 (1学时)教学内容:1.1免疫与免疫学 1.2 免疫学发展简史和重要成就1.3 20世纪获得诺贝尔奖的免疫学家及其

2、贡献教学要求:1.掌握免疫、免疫学的概念;理解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2.了解免疫学发展简史和重要成就。3.了解20世纪获得诺贝尔奖的免疫学家及其贡献。授课方式:讲授第二章:抗原(1学时)教学内容:2.1 抗原的异物性和特异性 2.2 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2.3 抗原的种类 2.4 超抗原、丝裂原和佐剂教学要求:1.掌握抗原的概念和抗原的两个特性;掌握抗原表位的概念;理解交叉反应。2.掌握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3.掌握胸腺依赖抗原和胸腺非依赖抗原,了解抗原的其他分类方法。4.了解超抗原、丝裂原和佐剂的作用机制。授课方式:讲授第三章:免疫球蛋白和抗体(2学时)教学内容:3.1免疫

3、球蛋白的结构3.2免疫球蛋白的血清型3.3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特性3.4 多克隆抗体和单克隆抗体3.5 免疫球蛋白的基因结构及其重排 3.6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教学要求:1.掌握抗体(免疫球蛋白)的概念;掌握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2.了解免疫球蛋白的血清型,掌握独特型的概念。3.掌握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特性;理解五类免疫球蛋白分子的特性。4.掌握单克隆抗体的基本概念。5.了解免疫球蛋白的基因结构及其重排。6.了解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概念和种类。授课方式:讲授第四章:补体系统 (1学时)教学内容:4.1补体概述 4.2补体系统的激活4.3补体活化的调节4.4补体的主要生物学作用教学要求:1.掌握补体的概

4、念、组成和命名。2.理解补体系统激活三条途径的激活物质、激活过程;掌握三条激活途径的主要不同点。 3.了解补体活化的调节。 4.掌握补体的主要生物学作用。授课方式:讲授第五章:细胞因子 (1学时)教学内容:51 细胞因子概述 5.2 细胞因子各论5.3 细胞因子与疾病的关系和在疾病防治中的应用教学要求:1.掌握细胞因子的概念和共同特性;掌握细胞因子的生物学作用。2.理解各类细胞因子主要功能。3.了解细胞因子与疾病的关系和在疾病防治中的应用。授课方式:讲授第六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其编码的抗原系统 (1学时)教学内容:6.1 HLA复合体及其产物 6.2 HLA类和类抗原分子的结构6.3 H

5、LA类和类抗原的分布和主要功能6.4 HLA复合体的遗传特征 6.5 HLA在医学上的意义教学要求:1.掌握MHC的概念。 2.理解HLA类和类抗原分子的结构。3.掌握HLA类和类抗原的分布和主要功能。4.理解HLA复合体的遗传特征。 5.了解HLA在医学上的意义。授课方式:讲授第七章:免疫器官组成和主要作用(1学时)教学内容:7.1中枢免疫器官7.2外周免疫器官教学要求:1.理解中枢免疫器官的概念,理解淋巴细胞的分化发育,了解骨髓、胸腺的结构和功能。2.理解外周免疫器官的概念,理解淋巴结、脾脏和MALT的结构和功能。授课方式:讲授第八章:固有免疫的组成细胞 (1学时)教学内容:固有免疫的组成

6、细胞教学要求:1.理解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的功能。2.了解NKT细胞、T细胞、B1细胞的功能。授课方式:讲授第九章:适应性免疫的组成细胞 (1学时)教学内容:9.1 T淋巴细胞 9.2 B淋巴细胞教学要求:1.掌握T细胞主要表面分子及其功能。2.掌握B细胞主要表面分子及其功能。授课方式:讲授第十章:固有免疫应答 (1学时)教学内容:10.1 参与固有免疫的组织、细胞和效应分子10.2 固有免疫应答的作用时相10.3 固有免疫应答的特点及其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关系教学要求:1.理解参与固有免疫的组织、细胞和效应分子及其效应机制。2.了解固有免疫应答的作用时相。3.了解固有免疫应答的特

7、点及其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关系。授课方式:讲授第十一章:适应性免疫应答 (1学时)教学内容:11.1 概述 11.2 抗原提呈细胞及其对抗原的加工处理和提呈11.3 T细胞和B细胞的激活 11.4 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11.5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教学要求:1.掌握适应性免疫应答的概念、类型和基本过程。2.掌握抗原提呈细胞的概念;理解抗原提呈细胞对抗原的加工处理和提呈。3.理解T细胞和B细胞激活的双信号。4.掌握TD抗原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掌握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5.掌握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授课方式:讲授第十二章: 免疫耐受 (1学时)教学内容:12.1 免疫耐受的发现和人工诱导的

8、免疫耐受12.2 免疫耐受的细胞学基础和特点 12.3 影响免疫耐受形成的因素12.4 免疫耐受形成的机制 12.5 研究免疫耐受的意义教学要求:1. 掌握免疫耐受的概念及其与非特异性免疫抑制的区别;了解免疫耐受的发现和人工诱导的免疫耐受。 2.了解免疫耐受的细胞学基础和特点。3.理解影响免疫耐受形成的因素。4.了解免疫耐受的机制。 5.了解研究免疫耐受的意义。授课方式:讲授第十三章:超敏反应 (1学时)教学内容:13.1 型超敏反应 13.2 型超敏反应13.3 型超敏反应 13.4 型超敏反应教学要求:1.掌握超敏反应的概念及分型;掌握型超敏反应的特点、发生机制;了解型超敏反应的常见疾病。

9、2.掌握型超敏反应的特点和发生机制;了解型超敏反应的常见疾病。3.掌握型超敏反应的特点和发生机制;了解型超敏反应的常见疾病。4.掌握型超敏反应的特点和发生机制;了解型超敏反应的常见疾病。授课方式:讲授第十四章:自身免疫性疾病 (1学时)教学内容:14.1 概述 14.2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制 14.3自身免疫病的治疗原则教学要求:1.掌握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病的概念。2.理解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制。 3.了解自身免疫病的治疗原则。授课方式:讲授第十五章:免疫缺陷病 (1学时)教学内容:15.1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15.2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15.3免疫缺陷病的治疗原则教学要求:1.掌握免疫缺陷病的

10、概念和共同特点;了解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免疫学发生机制。2.理解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发生机制和特征。3.了解免疫缺陷病的治疗原则。授课方式:讲授第十六章:移植免疫 (1学时)教学内容:16.1 基本概念 16.2同种异体移植排斥反应的本质16.3 诱导移植排斥反应的同种异型抗原16.4 同种异型抗原的提呈和识别机制16.5 同种异型移植排斥反应的类型 16.6 同种异体移植排斥反应的防治教学要求:1.理解移植的种类。2.理解同种异体移植排斥反应的本质。3.理解诱导移植排斥反应的同种异型抗原。4.了解同种异型抗原的提呈和识别机制。5.掌握同种异型移植排斥反应的类型。6.了解同种异体移植排斥反应的

11、防治。授课方式:讲授第十七章:肿瘤免疫 (1学时)教学内容:17.1 肿瘤抗原 17.2 机体抗肿瘤免疫效应机制17.3 肿瘤免疫逃避机制 17.4 肿瘤的免疫诊断和治疗教学要求:1.掌握肿瘤抗原的概念及分类。 2.理解机体抗肿瘤免疫效应机制。3.理解肿瘤免疫逃避机制。 4.了解肿瘤的免疫诊断和治疗。授课方式:讲授第十八章:免疫学检测技术及其应用 (1学时)教学内容:18.1 抗原或抗体的体外检测 18.2 免疫细胞的检测18.3 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教学要求:1.理解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影响因素和类型;理解抗原和抗体的体外检测方法、原理和意义。 2.理解免疫细胞的检测。 3.理解免疫细胞功能检测

12、。授课方式:讲授第十九章:免疫学防治 (1学时)教学内容:19.1 人工免疫 19.2 免疫治疗教学要求:1.理解人工主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的概念;了解人工免疫的生物制品、新型疫苗的种类和特点。2.理解以抗体、免疫效应细胞为基础的免疫治疗;了解药物为基础的免疫治疗。授课方式:讲授三、其他教学环节安排8学时实验。四、考核方式本课程成绩根据期末考核、实验成绩、作业或讨论进行评定,课程成绩以百分制计算,分配比例如下:(1)平时成绩40%:其中,实验成绩20%、作业或讨论20%。(2)期末成绩60%。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使用教材:安云庆医学免疫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主

13、要参考书:龚非力,医学免疫学(第2版),科学出版社,2007Ivan M.Roitt,Jonathan Brostoff,David Male.Immunology.Harcourt Asia Pte Ltd,2001Ivan M.Roitt,Peter J.Delves.Roitt,s Essential Immunology.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谭锦泉,邓涛临床免疫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Abulk.Abbas,Andrew H.LichtmanCellular and Molecular Immunology (Fifth Edition)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