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地表雕刻师(教案)2021-2022学年科学五年级上册 - 苏教版(2017)

上传人:成*** 文档编号:377273337 上传时间:2024-01-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2.地表雕刻师(教案)2021-2022学年科学五年级上册 - 苏教版(2017)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12.地表雕刻师(教案)2021-2022学年科学五年级上册 - 苏教版(2017)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地表雕刻师(教案)2021-2022学年科学五年级上册 - 苏教版(201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地表雕刻师(教案)2021-2022学年科学五年级上册 - 苏教版(201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地表雕刻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懂得地球表面始终处于不断变化之中,除了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外部力量也在改变着地表的形态。2.通过模拟温度变化对岩石的影响、风对地表的影响等实验,初步了解温度、风、水对地球表面形态的影响。3.通过模拟变质岩的形成实验,初步了解地球表面岩石的生成方式。4.懂得地表的雕刻师有风、水、温度等等,地表的雕刻师改变了地表的形态。教学重点1.通过实验,探究温度、风、水等对地球表面形态的作用。2.通过变质岩的形成模拟实验,初步了解地球表面岩石的生成方式,进一步体会温度、风、水在改变地表形态中所起的作用。教学难点通过模拟实验探究温度、风、水对改变地表形态所起

2、的作用。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本插图、学生活动手册。模拟温度变化对岩石的影响实验材料:酒精灯、坩埚钳夹、页岩、火柴、水槽、冷水。模拟风对地表的影响实验材料:托盘、小石头、玉米碎粒、玉米粉、吸管、护目镜等等。模拟变质岩的形成实验: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塑料垫板等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地表地形图,教师引导:地球表面始终处于不停的变化之中,除了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之外,外部力量也在改变着地表的形态,他们就像一个个雕刻师一样,不停的雕刻着地表的形态。2.这些地表雕刻师究竟是谁?他们又是如何雕刻地表形态的?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地表雕刻师,欣赏他们的雕刻技能和作品。3.板书课题:12.地表雕刻

3、师二、学习新课活动一:了解地表雕刻师1.教师引导:地表雕刻师究竟是谁呢?2.出示课本34页上面的5幅图片,学生观察这些图片,了解地表雕刻师分别是谁?预设:地表雕刻师是温度、风、水。3.温度、风、水这些地表雕刻师又是如何不断改变地表的形态的呢?下面我们继续探究。活动二:模拟温度变化对岩石的影响1.出示课本34页下面的一幅实验图片,学生观察这幅图片,并读一读旁边的文字,初步了解本次模拟实验所需的材料及方法。全班交流2.实验材料:坩埚钳夹、薄片页岩、酒精灯、火柴、冷水、水槽等等。3.实验方法:用坩埚钳夹住一小薄片页岩,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然后迅速浸入冷水中,接着再加热,再浸入冷水中反复几次,观察页岩

4、薄片的变化。4.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仔细观察页岩薄片的变化,思考温度变化对岩石究竟有什么样的影响。5.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实验情况,提醒学生注意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同时注意在实验过程中小心烫手。全班交流6.指生说一说,经过反复几次之后,页岩薄片有什么变化?预设:页岩薄片在冷和热的不断作用下逐渐碎裂。7.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预设:自然界中的岩石在冷热的不断作用下会发生碎裂的现象。活动三:模拟风对地表的影响1.教师引导:刚刚我们通过实验,探究了温度对岩石的影响,下面我们继续探究风对地表的影响。2.出示课本35页风对地表的影响实验图片,学生观察这幅图片,并读一读旁边的文字,初步了解本

5、次实验的材料以及方法。全班交流3.实验材料:托盘、小石头、玉米碎粒、玉米粉、吸管、护目镜等等。4.实验方法:在托盘里放几块小石头。铺上1-2厘米厚的玉米碎粒和玉米粉。用吸管轻吹玉米碎粒和玉米粉。观察托盘里的情况。5.学生分小组进行试验,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想一想风对地表究竟有怎样的影响?6.全班交流,指生说一说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预设:当我们用吸管轻轻的吹托盘里的玉米碎粒和玉米粉、小石头的时候,首先被吹走的是玉米粉,然后力气大一点,被吹走的就是玉米碎粒,最后剩下来的是小石头。7.这个实验说明风对地表有什么样的影响?预设:发现风具有搬运作用。地表地形不同、疏松颗粒轻重不同,颗粒被搬运的距离、堆

6、积效果也不同。8.教师小结:与地震和火山喷发相比,风力对地形地貌的影响是缓慢的,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风可以把大块岩石破碎后,形成的极小的沙土搬运到远方,只留下大大小小的砾石,这便形成了戈壁滩。被带走的沙子在风速度减小时沉积下来,日积月累就形成了沙漠。活动四:分析各种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1.教师引导:温度、风、水等等都能改变地表的形态,下面这些地表形态主要是由哪种因素造成的呢?2.出示课本33页下面的6幅图片,学生观察这6幅图片,并说一说这些地表形态主要是由哪种因素造成的?预设:图1,昼夜或季节性温度变化导致岩石开裂。图2,风携带沙砾磨蚀岩石形成典型的风蚀石。图3,海风搬运沙子堆积成沙丘。图4,

7、流水在河道中速度不同,且不断侵蚀河岸形成弯曲的河道。图5,海浪不断冲刷侵蚀而成海蚀石。图6,地下水长期溶蚀形成溶洞。活动五:岩石的生成1.地球上有许许多多的岩石,大家这些岩石是如何形成的吗?下面我们继续来探究。岩石的生成方式2.出示课本36页上面的一段文字,学生认真阅读这段文字,初步了解岩石的分类以及岩石时的生成方式。3.全班交流(1)地壳主要由哪几种岩石构成?地壳主要由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岩石构成。(2)什么是岩浆岩?出示岩浆岩和玄武岩的图片,学生观察岩浆岩,初步了解岩浆岩的外形特点。地球内部的岩浆有时会在地下深处慢慢冷却,有时又会从地表喷发出来后冷却,这种由岩浆冷却后形成的岩石叫岩

8、浆岩。(3)什么是沉积岩?出示沉积岩、石灰岩的图片,学生观察沉积岩以及石灰岩,初步了解沉积岩的外形特点。岩石碎屑经过风、流水等的搬运后沉积于陆地、河湖及海洋,经历一系列变化后形成的岩石叫沉积岩。(4)什么是变质岩?出示变质岩以及大理岩的图片,学生观察,初步了解变质岩的样子。岩浆岩、沉积岩在地壳运动过程中受到高温、高压等作用,因性质发生改变而形成的岩石叫变质岩。4.模拟变质岩的形成实验(1)出示课本36页下面的4幅图片,学生观察图片并读一读旁边的文字,初步了解本次模拟实验所需的材料及方法。全班交流(2)实验材料: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塑料垫板两块等等。(3)实验方法:准备一些不同颜色的橡皮泥,把它们

9、搓成大小不同的圆球,堆在一块塑料垫板上。用另一块塑料垫板放在橡皮泥上,不断加压。观察在大小不同的压力下橡皮泥的状态。(4)学生分小组实验,按照实验方法进行操作,仔细观察在大小不同的压力下,橡皮泥的状态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全班交流(5)指生说一说橡皮泥在大小不同的压力作用下,变成了什么样子?预设:大小不等的橡皮泥圆球在压力的作用下被挤压,形状完全发生了改变,并且各种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完全混合在了一起。(6)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预设:因为压力,小块橡皮泥都融合在了一起,橡皮泥的形状、形态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个实验体现了岩浆岩、沉积岩在地壳运动过程中受到高温、高压的作用,性质发生了改变,形成了变质岩。三、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地球表面始终处于不断变化之中,除了来自地球内部的力力量,外部力量也在改变着地表的形态,主要是温度、风、水在不停的改变地表形态。课后,请同学们继续查阅资料,想一想地球地表形态的改变还有哪些因素的作用。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