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2019年真题及答案

上传人:江*** 文档编号:376809116 上传时间:2024-01-1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2019年真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2019年真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2019年真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2019年真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2019年真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2019年真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2019年真题及答案(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2019年真题及答案学记中“君子之教,喻也”所蕴涵的教学原则是()。 A.直观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正确答案:C “君子之教,喻也”意思为:高明的教师善于用启发的方法教育学生,其具体内(江南博哥)容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启发性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的时间是( ) A.1983年 B.1986年 C.1993年 D.2006年 正确答案:B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国教育法规之一。1986年4月12日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自1986年7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于2006年

2、9月1日实施。简述家校合作的途径。 正确答案:德育途径:(1)思想品徳课与其他学科教学(2)课外、校外活动(3)劳动(4)少先队活动(5)班会、校会、周会、晨会(6)班主任工作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题目要求:(1)简述课标(2011)关于“长度、面积、体积”教学的基本要求。(2)如指导小学高年段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并简要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1)在第一学段中关于“长度、面积、体积”的基本要求为: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并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米、厘米,知道分

3、米、毫米,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结合实例认识周长,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结合实例认识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cm2、dm2、m2,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估计给定简单图形的面积。在第二学段关于“长度、面积、体积”的基本要求为能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能画指定度数的角,会用三角尺画30,45,60,90角。探索并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知道面积单位:km2、公顷。通过操作,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为定值,掌握圆的周长公式;探索并掌

4、握圆的面积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会用方格纸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m3、dm3、cm3、升、毫升),能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m3、1cm3以及1升、1毫升的实际意义。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体积和表面积以及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某些实物(如土豆等)体积的测量方法。(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体积的含义并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初步了解体积单位与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的区别与联系。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能够通过探索体积单位的学习过程,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积累教学活动经验

5、,发展数学思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在学习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3)导入环节的设计利用多媒体播放乌鸦喝水的定格动画。动画播放完毕后,引导学生思考: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为什么把石头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就升上来呢?预设:因为石头占据了水的空间,所以把水挤上来了。设计意图:采用多媒体播放动画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通过教师的问题引导将所要学习的数学问题进一步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也激发学生爱观察思考的热情。简述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关于教师专业能力的构成。 正确答案:(1)教育教学设计(2)组

6、织与实施(3)激励与评价(4)沟通与合作(5)反思与发展简述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 正确答案:人格的形成受以下因素影响:(1)生物遗传因素(2)社会文化因素(3)家庭教养方式(4)学校教育因素(5)个人主观因素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课题:变幻无穷的形象题目要求:(1)废物艺术的目的何在?(2)如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本节课教学目标。(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新授环节的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1)让人们发现废物也够二次被利用,学会回收废物、学会保护环境。(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物体的基本形象,能够运用联想的方法完成作品。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对比、

7、讨论了解形象变化的方法,掌握方法创造出新形象作品。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3)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物体的基本形象,能够运用联想的方法完成作品。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对比、讨论了解形象变化的方法,掌握方法创造出新形象作品。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运用绘画或手工的方式,把身边常见的物品变化出奇特的形象。难点:创作中联想、变化的丰富性、合理性。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练习和实践指导法四、教学准备教科书、PPT、废旧物品等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课前准备好蔬果道具,给学生表演“小魔术”

8、,组成全新形象,引起学生兴趣,引入本科课题变幻无穷的形象。(二)新课讲授1.教师展示书中作品美丽大自然,请学生观察,提出问题:作品表现了怎样的内容?可以在里面看出作品是由哪些形象组成的吗?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总结:作品运用生活中常见的叶子组成了全新的猫头鹰形象。2.教师继续请学生观察作品,并思考问题:这件形象是怎样重新组合成新作品的呢?学生讨论后代表发言,教师总结:运用的方法有联想、变化、添加、组合。3.如果让你用废旧物品进行创作,你会怎样创作呢?运用废旧物品创作的目的何在?教师教师分步骤示范讲解:(1)剪下物品(2)拼贴组合(3)巧妙构思(4)完成作品,并说明要进行物品二次利用,保护环境。(

9、三)巩固提高教师给学生15分钟的时间以运用课前准备好的废旧材料进行创作,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给予学生帮助指导,提示注意安全,学生创作完成后,教师请学生自主发言,介绍自己的作品,之后请同学间互相评价,说出优点,指出不足之处,后教师总结性评价,对学生的优点加以鼓励,强调易错点。(四)小结作业1、教师以提问的方式与学生共同回顾本课知识点,并强调要热爱生活,学会观察美、创造美。2、布置课后任务:将今天的作品分享给家人,向家人介绍创作思路。六、板书设计变幻无穷的形象想一想:联想、变化、添加、组合练一练七、课后反思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动作方法:侧面直线助跑,助跑方向与横杆的夹角为30-60度,一

10、般助跑6-8步;左脚起跳的在右侧跑,右脚起跳的在左侧助跑;助跑渐加速,在距横杆垂直三四脚的地方,用有力脚起跳;起跳脚跟先着地,快速过渡到全脚掌并屈膝,以前脚掌快速有力蹬地起跳,同时摆动腿积极向上方摆起,两臂配合协调上摆;过杆时上体前倾,摆动腿,大腿靠近胸部,摆至横杆上后稍内旋,积极下压;过杆后上体稍前倾并向横杆方向扭转,接着起腿迅速向上摆起,高抬外旋,两腿相继过杆;摆动腿先落地,然后起跳翻落地,屈冲。问题:(1)试简述跨越式跳高的重点,难点;(2 )如指导水平三的学生练习,试拟定教学目标;(3)依据教学目标设计技术教学环节的步骤并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1)重点为起跳和过杆技术;难点为过杆时摆

11、动腿内旋下压,过杆后起跳腿高抬外旋,动作协调。(10分)(2)知识与技能:能够说出跨越式跳高的动作要领,85%的学生能自由选择高度跳过。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跳跃的练习,增强下肢力量,发展灵敏、速度、协调等身体素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在练习中愿意说出内心想法并积极改正自身不足。(10分)(3)助跑单脚起跳手触悬挂物练习组织教学:学生分为四组,自由选择高度【教学意图】复习跳跃性的练习既能够使学生快速的进入到课堂节奏,也能够使学生的心率达到适合本堂课的练习,体现了课堂的连续性。示范之后提问:老师做示范的时候,过杆时摆动腿的姿势是什么?那么过杆后起跳腿的姿势又是什么呢?讲解动作要点:直线助跑有节奏

12、;起跳快速且有力;摆腿内旋并下压;上体前倾转向杆;落地屈膝要缓冲。【教学意图】示范可以让学生形成初步的动作表象,之后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明确本节课学习的重难点,使得后续练习更具有针对性。练习a原地起跳摆动腿过高低杆练习。组织教学:学生分为四组,每组成员轮流手持竹杆,手的远侧高于手的近侧,其他小组成员完成过杆练习,要求摆动腿尽量抬高b原地起跳起跳腿过高低竿练习。组织教学:学生分为四组,每组成员轮流手持竹杆,手的近侧高于手的远侧,其他小组成员完成过杆练习,要求起跳腿尽量抬高。c近距离过低高度皮筋练习。纠错:在刚刚的练习中老师可能发有多同学在过杆的时候有坐杆现象。所以教师提醒学生练习过程中要

13、起跳充分,起跳腿用力起跳后摆动腿积极上抬,同学之间可以用“语言提示法”来互相提示。【教学意图】根据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设置循序渐进的练习,逐渐的体会过杆的动作,便于教师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纠正。在学生初步掌握动作和了解正确动作的基础上,两人一组结伴练习相互观察对方的动作并纠正,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动作方法的记忆和理解。d完整的过皮筋练习。组织教学:四个不同的高度皮筋组成的正方形,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高度跳过,同时进行安全提示。【教学意图】让学生自由选择充分的体现了以学生主体,把课堂交给学生,同时也是分层教学理念的体现,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检验优生展示组织教学:以体育小组为单位,

14、自由选举两名代表进行展示,每组做完后采用不同形式进行评价。【教学意图】在展示环节中让学生自由推选代表可以培养学生间团结互助的意识,同时更加突出我的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该环节也能够检验我的教学成果。(20分)请认真阅读下述材料,并按要求作答根据以上材料,写出教学设计。 正确答案:(1)Key points:Words:The meaning and the pronunciation of the words such as “light,heavy,big,small.”.Target language:“Its heavy/small/big and light.”.Difficult P

15、oints:How to give suggestions when shopping and describe things feature by using the correct sentence structure “It is”.(2)Knowledge aims:Students can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new words about describing objects like “light,heavy,big,small.”.Students can master the sentence structure:“Its heavy/small/big and light.”.Ability aims:Students can use the sentence structure by listening and readin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教师资格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