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安徽省执业中药师考前练习题及答案

上传人:h****0 文档编号:376782750 上传时间:2024-01-1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3.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度安徽省执业中药师考前练习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4年度安徽省执业中药师考前练习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4年度安徽省执业中药师考前练习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4年度安徽省执业中药师考前练习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4年度安徽省执业中药师考前练习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年度安徽省执业中药师考前练习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度安徽省执业中药师考前练习题及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年度安徽省执业中药师考前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1、治疗津亏血燥便秘应采用的方法是A清热润肠通腑 B顺气行滞 C养血润燥 D消食化滞 E温通开秘 正确答案:C2、患者喘息咳嗽反复发作30余年,每年寒冷季节发病。本次因外感复发,加重一周入院。患者现症见喘息胸闷,动则喘甚,呼多吸少,气不得续,夜卧难平,神疲畏寒,汗出肢冷,面唇青紫,双下肢轻度浮肿,舌淡苔薄,脉沉弱。其中医的诊断及辨证应为下列哪项?A喘证肾虚作喘 B咳嗽肺肾阴虚 C喘证久喘肺虚 D咳嗽痰湿阻肺 E喘证痰浊阻肺正确答案:A 解题思路:患者喘咳日久,此次发作以喘息为主要症状故中医诊断应为喘证;其伴随症状有动则喘甚、-呼多

2、吸少等,为肾不纳气所致,是肾虚作喘之象,故该病应诊断为喘证,肾虚作喘型。3、面色黄而虚浮,称为 A黄胖 B阳黄 C阴黄 D萎黄 E苍黄 正确答案:A4、酒糟鼻的病机多为A肝胆湿热 B外感风寒 C肺热伤阴 D肺胃有热 E脾胃虚寒 正确答案:D5、药师进行药学服务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是A与患者建立良好沟通 B提供正确的处方审核、调配、复核、和发药病提供用药指导 C向医师提供良好建议把并协助其制定药物治疗放案 D及时提供药物不良反应报告以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E参与临床药物治疗 正确答案:B6、可以健脾益气,化湿止泻的方药为A藿香正气散 B葛根芩连汤 C痛泻要方 D参芩白术散 E四神丸 正确答案:D7、

3、洋故纸的处方应付是 A破故纸 B肉果 C木蝴蝶 D蛇蜕 E补骨脂 正确答案:C8、中药煎煮后每次煎液量为A250300ml B150200ml C200250ml D100150ml E50100ml 正确答案:A9、一患者外伤后摘除脾脏,血常规检查报告可能会出现A红细胞沉降率生理性增快 B红细胞沉降率病理性增快 C红细胞沉降率病理性减慢 D血小板增多 E血小板减少正确答案:D 解题思路:脾摘除术后,血小板应增多。红细胞沉降率的变化与脾摘除关系不大,主要与纤维蛋白原的变化相关。血小板减少主要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等。10、当尿液中检出-微球蛋白超标可能是下述那种疾病A慢性肾炎 B骨髓瘤

4、 C肾病综合症 D活动性肾盂肾炎 E膀胱炎 正确答案:D11、处方旁注不包括 A剂数 B冲服 C后下 D煎汤代水 E包煎 正确答案:A12、蒙药是指 正确答案:CA蒙古族用的药物 B特指生长于内蒙古地区的药物 C在蒙古族医学理论指导下配制和应用的药物 D为蒙医专用,非祖国传统医药的药物 E以上均不是 13、浮紧的脉象主病常为 A表虚证 B表寒证 C表热证 D表湿证 E表证挟痰 正确答案:B14、眩晕日久不愈,精神萎靡,腰酸膝软,滑泄,耳鸣齿摇,或颧红咽干,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弱尺甚症属A气血亏虚 B肝火上扰 C肝肾阴虚 D肝阳头痛 E风阳上扰 正确答案:C15、正常人体的血液比重为 正确答案

5、:DA10201030 B10301040 C10401050 D10501060 E1060107016、用于治疗夏令感冒表寒里热所致诸证,具有散寒解表,解毒除湿,通腑泻热的功效的非处方药是A加味银翘片 B羚翘解毒丸 C香石双解袋泡剂 D午时茶颗粒 E参苏丸 正确答案:C17、主虚寒证的病色是A青色 B赤色 C白色 D黑色 E黄色 正确答案:C18、尿中尿酸增高不能诊断患者患有下列哪个疾病A肾功能不全 B一氧化碳中毒 C甲状腺功能亢进 D溶血性贫血 E红细胞增多症 正确答案:A19、中药贮存中常有一种令人不快的气味称是 A泛油 B变质C潮解 D酸败 E走油 正确答案:D 解题思路:考察重点是

6、对中药贮藏中变异现象的掌握。20、感冒期间若同时服用环孢素A可引起环孢素A血药浓度升高的药是A银翘解毒颗粒 B感冒清热颗粒 C感冒退热颗粒 D清热解毒口服液 E清开灵胶囊 正确答案:B21、大便细胞显微镜检查发现吞噬细胞增多,其临床意义是A结肠癌 B急性肠炎 C溃疡性结肠炎D菌群失调 E伪膜性肠炎正确答案:B 解题思路:急性肠炎和痢疾都可能出现吞噬细胞增多。A、C答案可在大便中出现红细胞;D答案主要查见真菌;E答案可查见上皮细胞,为肠壁炎症的特征。22、新生儿正常的血红蛋白范围应是A90110gL B110150gL C120160gL D140180gL E170200gL 正确答案:E23

7、、眩晕,动则加剧,劳累即发,面色 白,神疲乏力,倦怠懒言,唇甲不华,发色不泽,心悸少寐,纳呆时应采用A补益气血,调养心脾法 B燥痰祛湿,健脾和胃法 C滋养肝肾,益精填髓法 D清肝泻火,清利湿热法 E平肝潜阳,清火熄风法 正确答案:A24、一般药物宜于 A饭后服 B饭前服 C空腹服 D睡前服E症状发作时服 正确答案:A25、在免疫反应中可以与IgG强烈结合的细胞是A单核细胞 B淋巴细胞 C嗜酸性粒细胞 D中性粒细胞 E嗜碱性粒细胞 正确答案:E26、实施药学服务成功与否的关键是A执业药师 B药品分类管理制度的确立 C药物治疗学的发展 D沟通 E用药咨询 正确答案:A27、梅雨季节,银耳、枸杞子常

8、贮于 A15 B25 C210 D510 E1015 答案:C28、药物后下的目的是 正确答案:CA省时 B避免黏糊锅底 C减少药物成分散失 D提高药物煎煮效率 E使药物难溶性成分充分煎出29、代脉是主A邪热亢盛 B脏气衰微 C肝胆病 D气滞血瘀 E气血两虚 正确答案:B30、小便频数短涩,灼热刺痛,溺色黄赤,少腹拘急胀痛,或腰痛拒按,苔黄腻,脉滑数的现象为A石淋 B劳淋C热淋 D膏淋 E气淋 正确答案:C31、苔质致密,颗粒细小,刮之难去,称为A滑苔 B腐苔 C腻苔 D润苔 E燥苔正确答案:C 解题思路:滑苔为苔面有过多水分,扪之滑利而湿;腐苔为苔质颗粒较大,松软而厚,刮之易脱;腻苔为苔质颗

9、粒细腻而致密,刮之难去;润苔指舌面有津润泽;燥苔指舌面干燥少津。32、血沉加快不能提示有哪种疾病A创伤 B炎症 C组织损坏及坏 D恶性肿瘤 E各种原因造成的高球蛋白血症 正确答案:A33、下列为妊娠禁忌用药的是 A茯苓 B白术 C甘草 D人参 E三棱 正确答案:E34、邪气渐盛的舌苔变化是A苔由厚变薄 B苔由薄变厚 C苔由多变少 D苔由少变多 E苔由润变燥 正确答案:B35、根据五元学说,水元与火元之间的关系是 A相畏 B相侮 C相乘 D相克 E相生 正确答案:D36、驱虫、泻下药宜 A饭后服 B饭前服 C睡前服 D空腹服 E发作前12小时服 答案:D 37、根据藏医五元学说,为土、水、火、风

10、元的存在和运动提供空间的是A土元 B水元 C火元 D风元 E空元 正确答案:E38、药师接待患者投诉时,动作表情占A7 B18 C38 D45 E55 答案:C 解题思路:考察重点是对药学服务态度和质量的掌握。39、当药师向患者对特殊情况进行特殊提示时,下列哪种情况需要医师双签字确认A同一种药品有多种适应症或用药剂量范围较大时 B患者所用的药品近期发现严重或罕见的不良反应 C超越说明书范围的适应症 D处方中用法用量与说明书不一致时 E近期药品说明书有修改 正确答案:C40、孕妇及重度宫颈糜烂者应慎用的药是A甘霖洗剂 B皮肤康洗液 C金花消痤丸 D当归苦参丸 E湿毒清胶囊 正确答案:B41、抽搐

11、、震颤、麻木常见于A肝气郁结 B肝火上炎 C肝阳上亢 D肝血虚 E肝风内动 正确答案:E42、下列属于口疮实证的是A心血不足 B肾阴亏虚 C脾肾阳虚 D心经火热 E脾气虚弱 正确答案:D43、比较准确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损害程度的指标是A尿尿酸浓度 B尿比重 C尿肌酐浓度 D血肌酐浓度 E血清尿素氮浓度 正确答案:D44、我国国人正常面色应该是A红润 B黄色 C黄而偏白 D苍白无华 E微黄红润而有光泽 正确答案:E45、中药应用中,属于配伍禁忌的是A人参与石脂 B官桂与五灵脂 C三棱与郁金 D丁香与郁金 E官桂与丁香正确答案:D 解题思路:丁香与郁金不能在一起。人参不与五灵脂、藜芦,官桂畏白石脂

12、,三棱不能与芒消。46、可以治疗眼睛红肿痛痒,流泪,沙眼,眼睑红烂等作用的药是A马应龙八宝眼膏 B麝珠明目滴眼液 C珍视明滴眼液 D明目上清片 E黄连羊肝丸 正确答案:A47、附子理中丸宜用的药引是 A清茶 B米汤 C盐水 D姜汤 E三鲜汤 正确答案:D 48、医师药物咨询的内容不包括A新药信息 B合理用药信息 C药品不良反应 D禁忌证 E输液滴注速度 正确答案:E49、尿素氮的值高于正常时,说明有效肾单位A3040已受损害 B4050已受损害 C5060已受损害 D6070已受损害 E7080已受损害 正确答案:D50、结脉、代脉、促脉,其脉象的共同点是A脉来较数 B脉来时止C止无定数 D脉来缓慢 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