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湖南省益阳地区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东*** 文档编号:376592916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届湖南省益阳地区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4届湖南省益阳地区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4届湖南省益阳地区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4届湖南省益阳地区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4届湖南省益阳地区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届湖南省益阳地区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届湖南省益阳地区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届湖南省益阳地区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1当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时,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能正确表示其传播方向的是ABCD2利用锡焊接的铝壶烧水时,已知火炉温度达800左右,而锡的熔点是232,烧水时间很长,壶中水减少,只要铝壶中还有水,锡就决不会熔化,壶也不会烧漏。这是因为A铝壶散热效

2、果好,温度不会升高B铝的熔点高于炉火温度C壶内水温不会超过100,铝壶温度也不会超过100,锡不会熔化D铝具有吸热后温度不升高的特点3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低的物体可能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多B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C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D物体温度升高,它的热量一定增加4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小孔成倒立的虚像B图乙中,配戴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C图丙中,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D图丁中,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5使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的实验中,下列哪一项是不必要的A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面上B调节横梁平衡时,应先将游

3、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上C称量时,左盘应放置被测物体,右盘放置砝码D判断天平横梁是否平衡时,一定要等指针完全静止下来6下列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的是()A运动员在环形跑道上匀速跑步B小朋友沿笔直的不太光滑的滑梯匀速下滑C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匀速转动D熟透的苹果从树上落地7一个正常发育的中学生的质量大约是( )A45tB45kgC45gD45mg8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A 透过树林的阳光B 倒映在湖中的桥C 手影D 监控设备拍照二、多选题9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力敲鼓,鼓面振动发出鼓声B演员用相同的力量弹奏钢琴不同的键,发出的乐音音色不同C一般来说,超

4、声波产生的振动比可闻声更加强烈,常被用来清洗物体D开展“禁放鞭炮”行动,是从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10 “中国好声音”比赛现场,吉他手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从而演奏出美妙的曲子,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控制琴弦长度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B琴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现场观众耳中的C用电吉他和钢琴弹奏同一首曲子,所演奏出的声音音色相同D现场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三、填空题11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用摄子夹取一块干冰放入装有常温水的烧杯中,令 人惊讶的现象出现了:水立刻剧烈“沸腾”起来,内部产生大量气泡,水面上方出现了白雾缭绕的景象,内部气泡是_选填“水蒸气”、“二

5、氧化碳”或“空气”),这“白雾”是_(选填“水蒸气”或“小水珠”)。12当人们在雪山中大声说话时,因为声音能够传递_,所以就有可能诱发雪崩。古筝是通过弹奏者拨动琴弦,是琴弦_而发声的,演奏时分别拔动长短、粗细不同的琴弦,古筝就能发出_(填“音调”“响度”“音色”)不同的声音。13远视眼不戴眼镜看远处时,物体通过晶状体成的像会落在视网膜前方。()14测量物体运动平均速度时,实验中需要测量工具是秒表和_,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选填“大”或“小”)15以_为参照物,房屋、桥梁、树木等物体,都是静止的;如果以太阳为参照物,这些物体都是_的。16在学校走廊的墙壁上,贴着“禁止大声喧哗”的提示

6、语。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大声”描述的是声音的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禁止喧哗”是从_方面控制噪声的。四、作图、实验探究题17请在图中画出出射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18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_)19(10分)小芳同学在探究“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时,做出了“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可能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粗细)有关”的猜想。为了验证猜想,她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电路装置及器材如图所示。(其中:A为细长的铜丝,B为细长的镍铬合金丝,C为粗长的镍铬合金丝,D为细短的镍铬合金丝,且A、B、C的长度相同,A、B、D的粗细相同)(1)探究电阻的大小跟

7、材料的关系时,应选择的电阻丝是_和_进行实验;(2)探究电阻的大小跟导体横截面积的关系时,应选择的电阻丝是_和_进行实验;(3)探究电阻的大小跟导体长短的关系时,应选择的电阻丝是_和_进行实验;(4)除以上因素外,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_有关。对大多数导体来说,温度_,电阻越大,只有极少数导体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例如玻璃)。五、计算题20(6分)没有红绿灯的路口,人车相撞的事故时有发生某同学以1.2m/s的速度步行,准备横穿马路,马路宽12m,正好有一辆汽车从距路口100m处以72km/h的速度驶来,求: (1)汽车到达路口时间(2)通过计算判断该同学能否在汽车到达路口前安全通过公路?21(6

8、分)有一节油车,装了10m3油,为了估算这节油车所装油的质量,从中取出20cm3油,称得质量是16g。求这节油车所装油的质量。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B【题目详解】A图中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方向偏折了,故A不符合题意;B图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方向偏折,符合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故B符合题意;C图中反射角和入射角不相等,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没有发生折射,故C不符合题意;D图中反射角大于入射角,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2、C【题目详解】火炉的温度虽然能达到800左右,但在壶内的水温度达到100后水就开始沸腾,此后壶和水吸收的热量就全部被水所

9、吸引,用来沸腾汽化为水蒸气,故水温不会超过100,壶的温度也不会超过100,锡更不可能熔化。故选C。3、A【题目详解】物体的内能大小除了与温度有关,还与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有关,所以温度低的物体可能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多;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内能变大,但温度不变;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物体内能增加,不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还有可能是别的物体对它做功;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它的热量一定增加4、C【题目详解】A从图甲可以看到,这是小孔成像,根据它的规律,小孔成倒立的实像,故A错误;B从图乙可以看到,其中的透镜是凹透镜,而配戴凹透镜的眼睛是近视眼,不是远

10、视眼,故B错误;C图丙中,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故C正确;D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所以图丁中,漫反射也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D错误。故选C。5、D【解题分析】根据天平的使用规则,选项A、B、C均正确。判断天平是否平衡,可以看指针在完全静止时是否指向分度盘的中央,也可以观察指针在分度盘中线左右摆动的幅度是否相等,故D错误故选D6、B【题目详解】A运动员在环形跑道上匀速跑步,速度大小不变,但是运动方向不断发生变化,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不符合题意;B小朋友沿笔直的不太光滑的滑梯匀速下滑,速度不变,运动方向也不发生改变,物体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符合题意;C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匀速转动,速

11、度大小不变,但是运动方向不断发生变化,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不符合题意;D熟透的苹果从树上落到地面,运动方向不变,但是速度越来越快,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不符合题意。故选B。7、B【题目详解】一个中学生的质量一般在90斤即45kg左右,故选B。8、B【题目详解】A透过树林的阳光,这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A项不合题意;B倒映在湖中的桥,这是桥反射的光在湖中发生反射的现象,选项B符合题意;C手影,这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C项不合题意;D监控设备拍照,这是由于光发生折射,D项不合题意。故选B。二、多选题9、AC【题目详解】A用力敲鼓,引起鼓面振动,从而发出声音,故A正确;B用相同的力弹奏钢琴不同的键,则

12、发出的是音调不同的声音,因为力度相同则响度相同,弹奏的是钢琴,则音色相同,故B错误;C超声波振动的频率比可闻声的频率更高,即振动更强烈,常用来清洗物体,故C正确;D禁放鞭炮,是从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故D错误。故选AC。10、ABD【题目详解】A.吉他手弹奏电吉他时,不断地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故A正确;B.优美的琴声是通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中的,故B正确;C.吉他与其他乐器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C错误;D. 观众在听音乐时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正确;故选ABD。三、填空题11、二氧化碳 小水珠 【分析】物质由气态转变为液

13、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液化放热;物质从固态不经过液态而直接转化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升华吸热。【题目详解】12干冰放入装有常温水的烧杯中后,干冰吸热升华变成气态二氧化碳,所以水里内部的气泡是二氧化碳气体;水面上方的白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题目点拨】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12、能量 振动 音调 【题目详解】1人们在雪山中大声说话时,声音能够传递能量,有可能诱发雪崩;2古筝是通过演奏者拨动琴弦,使琴弦振动而发声的;3演奏时,分别拨动长度、粗细不同的琴弦,琴弦的振动频率不同,发

14、出声音的音调不同。13、错误【题目详解】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远视眼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若远视眼不戴眼镜看远处,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14、刻度尺 小 【题目详解】 由可得,实验中需要测量物体运动的时间和通过的路程,因此需要的测量工具是秒表和刻度尺。 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所用的时间长些,小车运动的速度慢一些,所以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15、地面 运动 【题目详解】1 以地面为参照物,房屋、桥梁、树木等物体相对于地面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说都是静止的;2如果以太阳为参照物,它们相对于太阳的位置发生变化,所以说是运动的。16、响度 防止噪声产生 【分析】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它和物体振动幅度有关;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和物体振动频率有关;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是辨别不同声音的依据;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题目详解】1在公共场所禁止大声喧哗,这里的“大声”是指声音的响度大。2“禁止喧哗”是从防止噪声产生方面控制噪声的。四、作图、实验探究题17、【题目详解】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反向延长线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