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教案高中地理必修二 湘教版(2019)

上传人:yang****ixin 文档编号:376592826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教案高中地理必修二 湘教版(2019)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教案高中地理必修二 湘教版(2019)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教案高中地理必修二 湘教版(2019)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教案高中地理必修二 湘教版(2019)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教案高中地理必修二 湘教版(2019)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教案高中地理必修二 湘教版(201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教案高中地理必修二 湘教版(2019)(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教学方案 第3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2.理解经济带的含义及其主要类型。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交通运输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2.知道经济带的含义和主要类型。【教学难点】结合实例分析说明交通运输的发展及其变化对某一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过程【课程引入】激趣导入,学生观看视频资料中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大致了解中国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区域的高速发展,并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从而激发起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探究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等相关知识的兴趣。【讲授新课】上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交通运输方式及其布局和交通运输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2、知道了世界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布局特点及其影响;还知道了交通运输条件的发展变化对区域内城市的分布格局和发展会产生深刻的影响,甚至影响城市的兴衰。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探究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你知道经济带是怎么形成的吗?主要类型有哪些呢?你能运用实例分析说明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变化是如何影响区域发展的吗?这些问题就是我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我们开始学习吧!(板书)第四章 区域发展战略 第一节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 二、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小组讨论并回答:1.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2.经济带的具体含义是什么?主要类型包括有哪些?生:(可

3、能的答案)1.影响:交通运输的发展,提高了可达性;强化了区位优势;促进各种生产力要素的流动和集聚,进而形成经济带。2.经济带的含义:以交通干线为主轴,以途经的大中城市为依托,以发达的产业为主体的带状经济区域。经济带的分类:主要包括沿海型、沿河型、沿路型、复合型等类型。(板书)2.经济带的主要类型与典例学生阅读认知经济带的四个主要类型。(1)沿海型经济带:以港口城市为核心,以沿海航线和交通干线为发展轴,如日本太平洋沿岸经济带。(2)沿河型经济带:是由河流干流及支流、城市、工业区等构成的经济带,以河流为发展轴,以主要城市和交通枢纽为增长极,如长江经济带。教师播放视频资料长江经济带。(3)沿路型经济

4、带:以铁路、干线公路为发展轴,以大中城市和交通枢纽为增长极,如陇海兰新经济带。(4)复合型经济带:依托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交通运输方式,逐步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知识拓展1】陇海兰新经济带的特点。阅读教材P88的“阅读”材料,说一说陇海兰新经济带的特点。生:(可能的答案)陇海兰新沿线虽然开发历史悠久,但沿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沿线中心城市辐射能力有限,城市间横向联系和分工协作还不够密切,整体发展程度不及沿海发展轴和长江经济带。【知识拓展2】马六甲海峡的交通地位对新加坡的影响。学生阅读以下材料,了解马六甲海峡在世界海洋运输中的重要地位, 以及对新加坡经济腾飞的影响。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新加坡

5、推行出口导向型工业战略,依托港口优势,重点发展与石油运输和港口服务相关的炼油、石油化工、修造船、钻井平台制造等工业。工业的迅速发展还带动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 新加坡由此成为马六甲海峡最重要的港口,是联系亚、欧、非、大洋洲的航海枢纽。【归纳总结】比较经济带的三种主要类型。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小组合作,完成下表内容。类型交通通道经济带运输方式主要城市产业特点沿海型东部沿海通道东部沿海经济带海运大连、烟台、青岛、上海、宁波、南通、福州等外向型、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沿路型陇海兰新通道陇海兰新经济带铁路乌鲁木齐、兰州、西安、洛阳、郑州、徐州等能源、电力、有色冶金、石化、装备制造、轻纺等沿河型长江通道

6、长江经济带河运攀枝花、重庆、宜昌、武汉、南京、上海等主要农业区及综合性工业走廊学生进行活动探究1:日本的交通分布及其对城市和区域发展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日本是一个多山的岛国,平原面积狭小,且多分布在沿海或较大河流的下游地区。日本交通运输业发达,已形成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体系。交通运输在日本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日本主要的工业区和大城市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1.指出不同交通方式(高速公路、新干线、航空)随距离增加所占份额的变化。生:(可能的答案)1.从东京出发0400千米内,短距离高速公路所占比重较高,随距离的增加高速公路比重下降,新干线比重上升;400800千米内,新

7、干线占绝对优势;800千米后,新干线比重下降,航空比重最高。(问题承上)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2.从高速公路的长度、密度、连通性等方面比较1975年、1985年、2014年日本高速公路布局的变化。生:(可能的答案)2.1975年高速公路总长度小,密度小,连通主要城市;1985年交通线路总长度增加,密度增大,由沿海向内陆发展,连通城市数量增多;2014年高速公路总长度大,密度大,形成网状交通运输。(问题承上)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3.日本提出在东京、大阪、名古屋、札幌、福冈等主要区域城市之间实现3小时交通圈,分析新干线在沿线区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生:(可能的答案)3.作用:促进人员流

8、动,加速和扩大了信息、知识、技术传播;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缩短出行时间;加强区域联系。(问题承上)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4.举例说明交通运输和日本太平洋沿岸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生:(可能的答案)4.二者相互促进作用表现在以下方面:日本资源能源短缺、国内市场狭小,交通运输发展能加强日本对外联系,缓解资源和市场问题;日本经济对交通依赖度高,沿海地区交通发达,对外联系便捷,促使产业向太平洋沿岸布局,形成太平洋沿岸经济带;太平洋沿岸经济带的发展,促进沿岸经济发展,提升运输能力,促进沿线交通运输的发展。学生进行活动探究2: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对梧州发展的影响。梧州是岭南古都,有着20

9、00多年的历史,曾是广西最大的城市。梧州地势四周高,中间低,丘陵占总面积的80%以上,故有“山城”之称;梧州扼浔江、桂江、西江总汇,乘船溯江而上可到广西各地,直通云贵,顺流而下可直达广州,自古以来便被称作“三江总汇”;古时的梧州,更处于南北水陆交通要道,特别是处在灵渠与桂江南下西江的转折点上,享有“绿城水都”“百年商埠”等美誉。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各地铁路、公路,特别是高速公路的连通,梧州作为广西及西南地区与粤港澳的水运转港地位一去不复返,经济发展水平与全国、全区发展水平的差距也越拉越大。 1.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古时的梧州交通位置的重要性。2.分析梧州近几十年来发展缓慢的原

10、因。教师讲述:从水系图上可以看出,梧州总统广西诸水系,之后汇入西江,而西江是珠江最主要的支流。学生讨论分析后,教师总结:1.南方地区多山地丘陵,陆路交通不便,但河网稠密,因此水运便捷;梧州位于浔江、桂江、西江交汇处(或地处三江总汇处),可以通过运河和其他支流联系我国西南、华南和长江流域的广大地区(或是南方广大地区的水运交通枢纽),交通位置十分重要。2.铁路、(高速)公路和航空运输的发展,使梧州作为水运交通枢纽的地位下降;丘陵面积广大,限制了梧州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发展,使得城市经济发展缓慢,同时城市发展空间受限;沿海地区的发展,导致梧州人才外流。学生进行活动探究3:重庆交通运输的改善对区域发展

11、的影响。学生阅读以下材料,小组讨论,完成下列任务。改善运输方式,促进区域发展20世纪50年代建成的成渝铁路和宝成铁路结束了重庆不通铁路的历史。此后,在国家“三线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多条铁路干线以及省道、国道和国家高速公路相继建成。2018年建成的渝贵高铁成为西南地区连接西北、华南、华东的“快车道”,成都到贵阳的车程从最快11小时左右提高到3.5小时,川、渝、黔地区与沿海城市的时空距离大幅度缩短。重庆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航空运输和“临空型”加工贸易产业的发展。目前,江北机场的客运量及货物吞吐量均居全国前列。如今重庆水、陆、空运输方式彼此协作、相互补充、紧密配合,重庆成为国家级交通枢纽、国

12、家一类口岸和内陆地区的“开放高地”,并被定位为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和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说明重庆运输方式的发展变化,以及对区域发展所产生的影响。生:(可能的答案)1.重庆交通运输方式由水运向铁路、公路、航空等综合交通枢纽方向发展变化,并且向着高速化发展。2.重庆航空运输的发展推动了“临空型”加工贸易产业的发展;而水、陆、空综合运输方式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重庆经济的发展,使重庆成为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和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学生进行活动探究4:西成高铁建设的地理意义。2017年12月

13、6日,西安北站首发开往成都东站D4251次列车,标志着西成高速铁路正式开通运营,千年来阻隔中国西北与西南的秦岭天堑由此贯通,蜀道难成为历史,西安至成都的列车最短运行时间由普快11个小时缩短为4小时。西成客专自北向南穿越关中平原、秦岭山区、汉中平原和大巴山区,穿越秦岭山区地段线路总长135千米,隧道里程高达127千米,桥隧比高达94%,地质地貌十分复杂,是国内在建的最具山区特点的高标准现代化铁路。结合材料归纳西成高铁建设的地理意义。生:(可能的答案)地理意义:加强区域交流与联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缩短渭河平原与四川盆地的时空距离,是穿越秦岭的便捷大通道;优化和完善了全国高铁网;推动区域经济、社会

14、协调发展;带动沿线相关产业发展(如旅游业),同时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提高沿线居民的出行质量,等等。学生进行活动探究5:分析建设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原因。2019年9月25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运。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是建设在北京市大兴区与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之间的超大型国际航空综合交通枢纽,远期(2040年)按照客流量吞吐量1亿人次,飞机起降量80万架次的规模建设七条跑道和约140万平方米的航站楼,机场预留控制用地按照终端(2050年)旅客吞吐量1.3亿人次,飞机起降量103万架次,九条跑道的规模预留。阅读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建设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探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预留控制用地,主要考虑了什么因素?生:(可能的答案)1.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国际性大都市,航空运输需求巨大,且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需求还会大幅增长。2.主要考虑了区域交通运输需求的增长。【课堂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