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州市城中区龙城中学2024届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

上传人:东*** 文档编号:376592104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柳州市城中区龙城中学2024届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广西柳州市城中区龙城中学2024届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广西柳州市城中区龙城中学2024届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广西柳州市城中区龙城中学2024届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广西柳州市城中区龙城中学2024届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西柳州市城中区龙城中学2024届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柳州市城中区龙城中学2024届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西柳州市城中区龙城中学2024届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单选题1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 )A千克(kg)B米每秒(m/s)C千克每立方米(kg/m3)D克每立方厘米(g/cm3)2下列关于使用温度计的操作步骤,正确的排列为( )观察温度计读数并记录 取出温度计 选取适当温度计估计被测物

2、体的温度 让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数分钟ABCD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传播的速度与温度无关B“轻声细语”指的是降低声音的音调C敲锣时锣面振动的幅度越大,音调越高D敲锣时锣面振动的幅度越大,响度越大4济南市在进入城区的主干道上都悬挂了如图所示的汽车“禁鸣”标识。下列方法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A上下楼梯要轻声慢步B在道路旁设置隔音板C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D上课时关闭教室门窗5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歌辞赋,其中包含了大量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面是某位同学对词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特征“音

3、调”B“露似珍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冰熔化形成C“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D“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的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6关于欧姆定律表达式的几种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可得,表示当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大时,导体的电阻增大B由可得,表示当通过导体的电流减小时,导体的电阻增大C表示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大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也一定增大D由可得,表示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跟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7如图,把塑料尺放在课桌边使其一端露出,用不同的力竖直向下压尺上的A点,观察到尺形变程度不同,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A与力的方向有关B与力的作用点有关C与力的大小

4、有关D与受力物体有关8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蝙蝠在飞行时发出超声波B大象的语言对人类来说就是一种次声波C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都伴有次声波D人们利用次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二、多选题9下列情况中,物质密度改变的是( )A把纸撕成碎片B冰熔化成水C氧气罐中的氧气用去一部分D把铁丝烧红10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测量液体的密度,将一个带有阀门的三通U形管倒置在两个装有液体的容器中,用抽气机对U形管向外抽气,再半闭阀门K,已知左边液体的密度为1,左右两边液柱与液面的高度差分别为h1、h2,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中必须将U形管内抽成真空B若将U形管倾斜,左右两边液柱高度差会增大C右边液

5、体的密度D右边液体的密度三、填空题11通过平面镜看到挂钟的指针情况如图所示,则此时的时间应该是_;近视眼镜的镜片应是_镜。12小智测酸奶的密度,用天平测出酸奶与盒子的总质量是102.8g,将部分酸奶倒入量筒中,如图甲所示,测量剩余酸奶与盒子的质量如图乙所示,量筒中酸奶的质量是_g,酸奶的密度是_kg/m113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1)该物质为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2)该物质的熔点是 _ ;(3)该物质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不变,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继续加热;(4)在第20min时,物质处于_(选填“固态”、“固液共存状态”或“液态”)。14护士帮

6、病人打针前,先用酒精棉球对注射器处进行消毒,病人会感到此处变凉爽,这一现象说明_;体温计是利用液体_的性质制成的。15如图所示,小球沿斜面向下滚动,O为小球重心,某学习小组的几位同学画出了小球不同的重力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_(选填“OA”或“OB”)16霜降节气过后,枫树开始变红,像极了天上被打翻的调色盘,晕染了整个天平山。我们能看到火红的枫叶是因为枫叶_出太阳光中的红光,如果在暗室里只将蓝色的光照到枫叶表面,会看到枫叶呈_色。四、作图、实验探究题17一平面镜将与水平面成 30的阳光竖直照射到深井内,请你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明平面镜与水平面所成的锐角的角度。18如图所示,为使斜射的阳光

7、AO能够竖直向下射入井中,在井口画出平面镜的位置。(_)19(10分)如图甲是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当水温上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记录(1)图乙中,表示水在沸腾时的现象是其中的_图(2)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在当时条件下,水的沸点是_(3)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_热量,温度_(4)水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水蒸气遇冷_形成的五、计算题20(6分)一辆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在距离正前方峭壁710m处鸣笛,司机在鸣笛4秒后听到回声。(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求:(1)汽

8、车的行驶速度为多少?(2)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距离峭壁多少米?21(6分)晓晓同学勤学好问,善于观察和思考。暑假期间,他乘如图所示的火车去上海时,观察到所乘坐的火车共有12节车厢(包括火车头),上车后又请教了乘务员阿姨,知道每节车厢长15m。在行驶途中,他又测出了自己通过路边10根电线杆(每相邻两根电线杆之间的距离为50m)的时间为15s。(从第一根开始计时到最后一根结束)求:(1)火车的速度;(2)当火车以这样的速度通过南京长江大桥时,他又测出了自己通过大桥的时间为50s则大桥的长度是多少?(3)此火车全部通过大桥的时间是多少?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A【解题分析】A千克(kg)是质量的单位,

9、故A符合题意;B米每秒(m/s)是速度的单位,故B不符合题意;C千克每立方米(kg/m3)是密度的单位,故C不符合题意;D克每立方厘米(g/cm3)是密度的单位,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2、C【题目详解】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先要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 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然后让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 待示数稳定后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 取出温度计 即; 故C符合题意【题目点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是:(1)根据待测物体温度变化范围,选择合适量程的温度计; (2)使用前认清温度计的最小刻度值,以便正确读数; (3)使用时应把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不要碰到容器的侧壁或

10、底部,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方可读数; (4)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视线必须与温度计内液柱的上表面相平3、D【题目详解】A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传播介质和温度有关,故A错误;B轻声细语是指降低声音的响度,故B错误;CD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有关;则锣面振动的幅度越大,发出的声音响度越大,故C错误,D正确。故选D。4、A【分析】控制噪声有三种方法:防止噪声的产生(即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即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和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在人耳处减弱)。【题目详解】图示含义为静止鸣笛,禁鸣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A上下楼梯要轻声慢步,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符合题意;B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

11、,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不合题意;C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是有人耳处减弱,不合题意;D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不合题意。故选A。5、D【解题分析】A“高声语”是指大声说话的意思,所以是指响度,故A错误;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是液化,故B错误;C桃花红的原因是反射了红光,它本身并不发光,故C错误;D孤帆相对于江岸有位置的变化,是运动的,故D正确故选D6、D【题目详解】AB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只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有关,与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故AB错误;C由欧姆定律知道,电阻一定,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所以,只有电阻一定时,当

12、导体两端电压增大时,通过导体的电流才一定增大,故C错误;D由欧姆定律知道,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故D正确。故选D。7、C【题目详解】将塑料尺一端用手紧按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用不同的力竖直向下压尺上的A点,力的作用点和方向相同,力的大小不同,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关8、D【题目详解】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A蝙蝠在飞行时发出超声波,正确;B因为大象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其频率低于20Hz,不在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之内,所以人类听不到大象之间的交流”声音“;正确;C地震、火山喷

13、发、台风等都伴有次声波,正确;D人们利用超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错误二、多选题9、BCD【题目详解】A把纸撕成碎片,形状变化了,物质种类和状态没变,所以密度不变,故A不符合题意;B冰熔化为水后,状态变化了,密度发生了变化,水的密度大于冰的密度,故B符合题意;C氧气罐内氧气用去一部分后,体积不变,质量减小,其密度减小,故C符合题意;D铁丝烧红后,质量不变,体积变大(热膨胀),所以密度变小,故D符合题意。故选BCD。10、ABD【解题分析】实验中只要管内压强小于管外大气压,就会有液体进入两管中,不必将U形管内抽成真空,故A错误;若将U形管倾斜,液柱高度减小,所以会有液体进入两管中,U形管中空

14、气体积减小,管内气体压强增大,所以两管中液体的深度减小,由于h1h2,12,而减小相同的压强,由p=gh可知h2 h1 ,所以两管中液体高度差会减小,故B错误;由1 gh1 =2 gh2 ,可得2 =1h1h2,故C正确,D错误,故选ABD三、填空题11、10:20 凹透 【题目详解】1通过平面镜看到挂钟的指针左右对称,则此时的时间应该是10点20分。2凹透镜所成的像总是小于物体的、直立的虚像,凹透镜主要用于矫正近视眼。12、46 1.15101 【题目详解】由甲图知,量筒的分度值是2ml,所以量筒中酸奶的体积为40mL40cm1,由图乙知,天平标尺的分度值为0.2g,剩余酸奶与盒子的总质量m总50g+5g+1.8g56.8g,所以倒入量筒中酸奶的质量:m102.8g56.8g46g,酸奶的密度:1.15g/cm11.15101kg/m113、晶体 80 需要 固液共存状态 【题目详解】(1)1由图象知道,该物质的图象上有一段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表示该物质在熔化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