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期无锡市天一实验学校2024届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附答案

上传人:东*** 文档编号:376591751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期无锡市天一实验学校2024届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江苏省期无锡市天一实验学校2024届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江苏省期无锡市天一实验学校2024届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江苏省期无锡市天一实验学校2024届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江苏省期无锡市天一实验学校2024届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期无锡市天一实验学校2024届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期无锡市天一实验学校2024届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附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期无锡市天一实验学校2024届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已知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两木块运动情况在v-t图像中描述正确的是( )ABCD2一个瓶子最多能装下500g水,则这个瓶子能

2、装下500g的下列哪种物质A酱油B酒精C煤油D汽油3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则甲、乙两物质的密度之比是A43B41C21D814为了账号安全,有的手机APP推出了“声音锁”功能它采用了声纹识别技术,开启时用户按照系统要求读出随机数字若干次,之后会获取你的声音特征参数,当再次登录时只有用户本人读出对应数字才能进入应用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A声速B响度C音色D回音5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A测量温度时视线应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B秒表的读数为12sC金属块的体积为40cm3D按图中刻度尺摆放可准确测量木块边长6下列数据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普通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

3、为8m/sB正常人1min的脉搏数约为70次C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0.8mD一名普通初中学生的身高约为2m7下列温度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人感到舒适的气温是37B冰箱冷藏室的温度为-18C冬天洗澡时适宜的洗澡水温度约为40D南昌夏季最高气温约558下列现象形成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是( )A初春,晨雾弥漫B盛夏,河床干枯C晚秋,朝露晶莹D严冬,霜打枝头二、多选题9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B三要素相同的两个力一定不是一对平衡力C马拉车时,马对车有力的作用,车对马没有力的作用D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有力的作用10如图是课本中关于声现象的一些插图中,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甲图

4、,逐渐抽取空气,音乐芯片的声音逐渐变小,说明发声体振幅变小B乙图,用纸片接触转速相同、齿数不同的齿轮,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C丙图,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是为了从声源处减弱气流产生的噪声D丁图,用声呐探测鱼群的深度和确切位置,这是超声波的重要应用三、填空题11 (1)如图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2)如图所示,烧瓶里的水正在沸腾,移开酒精灯,使水停止沸腾。若用抽气筒迅速向瓶外抽气,观察到瓶中的水会重新沸腾,这个现象说明_。(3)如图所示,用抽气机逐渐抽取玻璃罩中的空气,听到铃声逐渐变小,直至几乎听不到铃声,由此可以推断_。12科学家利用激光测

5、量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在地球上向月球发射的激光经反射回米,则地球与月球相距_m;太阳到地球最大距离是,则太阳光要经过_s的时间射到地球上面。13如图是某住宅小区内的场景(1)图中A是禁鸣标志,人们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此标志是因为发生了_,禁鸣是在_处控制噪声,鸣叫的笛声是由汽车喇叭的_产生的;(2)图中B是汽车限速标志,它表示的含义是_,按规定,汽车在小区内行驶200m,至少需要_s;(3)图中C是摄像头,它的内部有光学元件,其作用相当于凸透镜,小区内的景物通过它所成像的性质是倒立、_的实像当汽车远离摄像头过程中,所成的像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4解释下列生活中常见的热现象(填

6、物态变化的名称):(1)清晨草叶上晶莹的露珠,这是_现象;(2)冬天,冰冻的湿衣服直接变干是_现象;(3)跑步时嘴里呼出的“白气”是_现象;(4)人工降雨的原理是用飞机在空中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在空气中迅速吸热_使空气温度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成小冰粒,冰粒逐渐变大而下落,下落过程中遇到暖气流就_成水滴,水滴降落就形成了雨。15古诗中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诗句,诗人观察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而是光线经过不均匀的大气时发生了_而成的像,太阳实际在图中的_位置(填甲或乙)16夏天,从冰箱中取出饮料瓶,可观察到瓶子表面有小水珠,擦干后很快又形成,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物

7、态变化就是_;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是25,降水量很小,但这里的空气却很湿润,这是由于冰发生了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这个过程需要_(选填“吸热”或“放热”)。四、作图、实验探究题17画出下图中光线通过凹透镜的光路图。(_)18如图,凹透镜与凸透镜的主光轴平行且凸透镜的主光轴与水面重合,凹透镜的虚焦点为,凸透镜的焦点为,一条光线经凹透镜(该光线的延长线过凹透镜的虚焦点F1)折射后射向凸透镜,后经凸透镜折射后最终射入水中,请画出此过程的光路图。19(10分)某些介质中的声速如下表所示:介质声速/(m/s)介质声速/(m/s)空气(0)331海水(25)1531空气(15)340冰3230空气(25)

8、346大理石3810水(常温)1500铝(棒)5000分析表中的信息可知:(1)通常情况下固体中的声速_(选填 “大于”或“小于”)气体中的声速;(2)声速的大小可能跟_因素有关,依据是_。五、计算题20(6分)超速行驶非常危险,高速公路上除了设置标识距离的指示牌,还有限制行车速度的指示牌如图.小明一家利用“十一”国庆假日到重庆玩,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了一段时间,他看到了如图标志求:(1)在不违规的前提下,从图中的标志牌到重庆至少需要的时间是多少h;(2)若汽车以图中的速度行驶30min,通过的路程是多少km21(6分)张晓在实验室帮教师整理实验器材时,无意中发现房间内有一个铜球,他拿到手中一

9、掂量,又感觉有什么不对。教师告诉他这个确实是铜的,他便向教师要了相关器材开始了他的测量与计算了。如果他测得该铜球的质量为178g、体积为40cm3,现在请你和张晓一起完成他想知道的以下内容:(1)这个铜球的密度是多少?(2)这个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3)若是空心的请你求出空心部分体积?(4)如果将其空心部分注满水,则球的总质量为多少?( 铜=8.9103kg/m3)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A【题目详解】设刻度尺的每小格尺寸为s和曝光时间为t,下面的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的速度:v=;上面木块在相等时间内的路程差是恒量,由此可知上面木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变速运动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

10、刻的瞬时速度,由此可知t3时刻上面木块的速度:v3=;t4时刻上面木块的速度:v4=,则在时刻t3和时刻t4之间某瞬时两木块速度相同,故A正确,B、C、D错误2、A【题目详解】一个瓶子最多能装下500 g水,这个瓶子的容积是500cm3酒精、煤油、汽油的密度都小于水的密度,酱油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所以能装下500 g的酱油故选A。3、D【题目详解】由图可知,当m甲=8g时,V甲=1cm3,当m乙=4g时,V乙=4cm3,则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分别为:甲=8g/cm3,乙=1g/cm3,则=;故D正确;ABC错误;4、C【题目详解】有的手机APP推出了“声音锁”功能它采用了声纹识别技术,开启时用户

11、按照系统要求读出随机数字若干次,之后会获取你的声音特征参数,当再次登录时只有用户本人读出对应数字才能进入应用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不同,因为不同的人的说话声,音色是不同的,但声速、响度是可以相同的;另外此应用与回声无关,故选C5、A【题目详解】A. 使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读数时,视线要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不能仰视或俯视,故正确;B. 秒表的小盘指针在3-3.5分之间,大盘分度值是0.1s,指针正对20s,因此秒表的读数为: ,故错误;C. 量筒中水和金属块总体积为40cm3,故错误;D.图中刻度尺没有对准木块边长,刻度线没有紧贴木块边长,故错误6、B【题目详解】A普通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1.1m

12、/s,A选项不符合题意。B正常人1min的脉搏数约为60到90次,B选项符合题意。C正常人手掌张开一拃的长度约为16到18厘米,跟一支铅笔的长度差不多,0.8m等于80厘米,远长于一支铅笔的长度,C选项不符合题意。D成年人平均身高约为1.70m,一名普通初中学生的身高略低于这个值,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7、C【题目详解】A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7,人感到舒适的气温是23,故A不符合题意;B冰箱冷藏室的温度在0以上,故B不符合题意;C洗澡水温度应略高于人的体温,约40,故C符合题意;D南昌夏季最高气温在40左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8、B【题目详解】A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

13、,此过程放热;故A不符合题意;B河床干枯是水的汽化现象,汽化吸热;故B符合题意;C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此过程放热;故C不符合题意;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此过程中放热;故D不符合题意二、多选题9、AB【题目详解】A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它必然受到另一个物体的反作用力,故A正确;B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而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即这两个力的大小相等、作用点相同、方向相同,所以,此二力一定不是平衡力,故B正确;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

14、,马拉车时,马对车有力的作用,车对马也有力的作用,故C错误;D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不接触可以产生力的作用,接触不一定有力的作用,例如平行紧贴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物体之间,接触但没有有力的作用,故D错误;10、BCD【题目详解】A甲图,逐渐抽取空气,音乐芯片的声音逐渐变小,说明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故A错误;B乙图,用纸片接触转速相同、齿数不同的齿轮,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振动频率越大则音调越大,故B正确;C丙图,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是从声源处减弱气流产生的噪声,故C正确;D丁图,用声呐探测鱼群的深度和确切位置,声呐利用了超声波的原理,这是超声波的重要应用,故D正确。故选BCD。三、填空题11、发声的物体(音叉)在振动 液体(水)的沸点与液体(水)上方的气压有关 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 【题目详解】(1)1当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2)2用注射器往瓶外抽气,水继续沸腾,因为气体压强变小,水的沸点降低,说明液体的沸点与液体上方的气压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