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徐寨中学2024届物理八上期末联考试题附答案

上传人:东*** 文档编号:376591636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徐寨中学2024届物理八上期末联考试题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徐寨中学2024届物理八上期末联考试题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徐寨中学2024届物理八上期末联考试题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徐寨中学2024届物理八上期末联考试题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徐寨中学2024届物理八上期末联考试题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徐寨中学2024届物理八上期末联考试题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徐寨中学2024届物理八上期末联考试题附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徐寨中学2024届物理八上期末联考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选题1酒精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能测量的最高温度是不同的,这是由于酒精

2、和水银的( )A沸点不同B凝固点不同C熔点不同D密度不同2把-10的冰放在0的水中后,一起放入0的密闭房间内,会发生的现象是( )A一部分冰熔化成水B冰和水的质量不发生变化C一部分水凝固成冰D以上说法都有不对3 “蜡炬成灰泪始干”,歌颂蜡烛默默地燃烧着自己,用自己的光去照亮别人,直至将自己燃尽图中蜡烛油在顺着蜡烛向下流淌时,它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线是下图中的()ABCD4利用玻璃瓶、玻璃管、橡皮塞、适量带颜色的水可以自制温度计(如图所示),为了提高自制温度计的精确度,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使用更粗的玻璃管使用更细的玻璃管换用更大的玻璃瓶装水换用更小的玻璃瓶装水ABCD5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

3、物体,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2,则它们的速度之比为()A3:4B4:3C1:1D1:36如图几项测量中,错误的是()A使用刻度尺时,让刻度线尽量贴近被测物体B使用量筒时,视线与凹形液面的底部相平C使用温度计时,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D测量质最过程中,可以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再次平衡7某初中生的身高大约是()A160mB160mmC160cmD160km8如图所示的现象或情景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烛焰经“小孔”成像B手在灯光下形成影子C用照相机拍摄景物D演员对着镜子画脸谱二、多选题9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

4、法不正确的是()A24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B4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C04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2m/sD3s时甲在乙的前方10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密度比乙的密度大B乙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C体积为的甲物质的质量为10gD甲、乙质量相同时,乙的体积是甲的2倍三、填空题11甲同学在一根很长的自来水管的一端敲一下水管,乙同学在另一端听到三下敲击声,第一次听到的声音是_传播来的,第二次听到的声音是从_传播来的,第三次听到的声音是从_传播来的12在光发生漫反射现象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_(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一条红外光垂直于物体表面入射,红外反射线与

5、入射线的夹角为_。13人眼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镜,来自物体的光会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如果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会导致近视。有一种治疗近视眼的手术,采用激光对角膜进行处理,使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得_(选填“强”或“弱”)些。14炎热的夏天,在开了空调房间的玻璃窗上常常出现小水滴,这些小水滴附着在玻璃窗的(_)(选填“内表面”或“外表面”);寒冷的冬天,早晨花草树木上有时会出现霜,霜实际上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填某一物态变化)成的小冰晶。15一个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5m处,如果此人沿垂直平面镜的方向以1m/s的速度靠近

6、镜面,则人在平面镜中的像大小将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行驶3s,人和像的距离为_m。16渔夫大明的眼睛在A处看到B处有一条鱼,眼睛看到的是_ (C/D) 处鱼的_(虚像/实像),这是由于发生光的折射,折射角_(小于/等于/大于) 入射角导致的. 若在A处发射一束光照亮水中的鱼,光束应朝向_(B/C/D)处.四、作图、实验探究题17一束光线从水中射向空气,试画出图中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18如图所示,a、b是镜前一点光源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在答题卡的图中根据反射光线a、b画出点光源S的位置19(10分)如图是李强同学“测量瓷片密度”的实验步骤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7、,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瓷片不吸水)(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零刻度处,然后调节_使天平平衡;(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瓷片的质量时,所用砝码的个数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瓷片的质量为_g;(3)因瓷片放不进量筒,李强同学改用如图乙、丙所示的方法测量瓷片的体积;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瓷片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作上标记,然后取出瓷片;b先将量筒中盛入40ml的水,然后将量筒中的水缓慢倒入取出瓷片的烧杯中,让水面达到标记处,量筒里剩余水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瓷片的体积为_cm3;(4)该瓷片的密度=_ g/cm3;(保留一位小数)(5)李强同学的测量方法会导致瓷片密度的测量值_(选填“

8、偏大”“偏小”或)。五、计算题20(6分)如图甲所示,重为5N的铁块A吸附在水平磁性平板的下方静止不动,磁性平板对铁块A的吸引力为10N。给A一个水平向右大小为2N拉力如图乙,可以拉动A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求:(1)乙图中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2)物理学中滑动摩擦力大小可由公式得出。其中是物体给接触面的压力,是动摩擦因素,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为定值。求铁块A与磁性平板间的动摩擦因素。(3)把一个小木块B悬挂在A的下方如图丙,此时只需要1.2N的水平向右拉力就可以使A做匀速直线运动,求小木块B的重力。21(6分)目前,全国各地高速公路大多实行“区间测速”。所谓的“区

9、间测速”,就是在两监测点安装监控和测速探头,测出同一辆车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再根据两点间的距离算出该车在这一区间路段的平均车速,如果平均车速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被判为超速。如图所示,监测点A和监测点B相距30km,一辆轿车通过监测点A的速度为100km/h,通过监测点B的速度为110km/h,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如图所示,该路段最高限速120km/h。求:(1)通计算说明,这辆轿车在监测点A和监测点B之间行驶是否超速?(2)如图所示,如果一辆轿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从监测点A开始出发直至恰好通过监测点B,在不超速情况下至少需要多少分钟?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A【题目详解】酒精温度计和水银温

10、度计测量最高温度的高低,取决于它们里面的液体谁会先沸腾,因此主要是酒精和水银的沸点不同造成的。而不是比密度、凝固点、熔点的不同。故选A。2、C【题目详解】把-10的冰放在0的水中后,一起放入0的密闭房间内。由于冰的温度低于水和空气的温度,冰不能吸收热量,即不会熔化;0的水和0的空气会向-10的冰传递热量,冰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水放出热量,温度降低。0的水向冰传递热量,水的温度降低,就会凝固。故选C。3、A【题目详解】蜡烛油在顺着蜡烛向下流淌时,属于非晶体的凝固过程,A整个图象温度有下降的趋势,所以是凝固图象,由图知,该物质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不断下降,是非晶体的凝固图象,故A符合题意;B整个图象温

11、度有下降的趋势,所以是凝固图象,由图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是晶体的凝固图象,故B不符合题意;C整个图象温度有上升的趋势,所以是熔化图象,由图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为晶体的熔化图象;故C不符合题意;D整个图象温度有上升的趋势,所以是熔化图象,由图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为非晶体的熔化图象,故D不符合题意。4、B【题目详解】玻璃泡中的液体升高相同的温度,体积膨胀相同,如果管越粗,上升的高度越少,越不灵敏,故错误;玻璃泡中的液体升高相同的温度,体积膨胀相同,如果管越细,上升的高度越多,越灵敏,故正确;使用更大的玻璃瓶装水,细管的液面上升的高度越明显,故正确;使

12、用更小的玻璃瓶装水,细管的液面上升的高度不明显,故错误。故B正确,ACD错误。5、B【题目详解】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2,根据可得它们的速度之比为4:3,故选B。6、D【题目详解】A刻度尺测量时,为减小刻度尺太厚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刻度线应贴近被测物体,故A说正确;B用量筒测量读数时,视线应要与凹液面最低处对准,且要平视读数,故B正确;C温度计在读数时,视线应垂直标尺来读,故C正确;D使用天平在称量过程中,不可再调平衡螺母,故D错误。故选D。7、C【题目详解】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0 m=160cm,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8、C【题目详解】A“烛焰”经

13、小孔成像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应用,故A不符合题意;B手在灯光下形成影子,属于光的直线传播,故B不符合题意;C照相机是凸透镜成像的应用,本质是光的折射,故C符合题意;D演员对着镜子画脸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二、多选题9、ABD【分析】此图像为s-t图像,先明确甲乙的运动状态,甲一直保持匀速直线运动,乙是先匀速直线运动后静止。【题目详解】A24s内,乙是静止状态,故A不正确,A符合题意;B4s时甲有一定的速度,乙是静止状态,速度不同,故B不正确,B符合题意;C04s乙运动的路程是8m,时间是4s,平均速度为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D3s时,乙运动的路程是8m,甲运

14、动的路程是6m,乙在甲前方,故D不正确,D符合题意。故选ABD。10、AD【题目详解】A由图可知甲的密度为乙的密度为故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故A正确;B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性质,和质量无关,故B错误;C由图可知,体积为20cm3的甲物质的质量为20g,故C错误;D当甲和乙的质量都为10g是,甲的体积为10cm3,乙的体积为20cm3,则乙的体积是甲体积的两倍,故D正确。故选AD。三、填空题11、水管 水 空气 【题目详解】123 根据对声速规律的理解,声音在铁、水、空气三种介质的传播速度依次减小,根据速度计算的导出式,发声处与听者距离一定,声速越大,传播时间越短,所以听到三次声音依次是水管、水、空气传来的12、在 0 【题目详解】1漫反射属于光反射的一种,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三线在同一平面内,所以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2当红外光垂直于物体表面入射时,入射光线与法线重合,红外反射线沿原路返回,则红外反射线与入射线的夹角为0.13、凸透 倒立 弱 【题目详解】1眼睛的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